•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札向心理學與其在諮商之應用

本節共分五個部分說明,第一部分為札向心理學概述,第二部分為札向心 理學基本理論,第三部分為札向心理學之內涵,第四部分為札向心理學融入諮 商,最後為札向心理學取向治療模式。

一、札向心理學之概述

包含了札向心理學簡介和札向心理學之目的兩部分說明如下:

(一)札向心理學簡介

過去的心理學強調人遭遇了什麼,透過對於缺陷、憂鬱、焦慮及恐懼的瞭 解和治療來幫助個人,但事實上的效果並不大,然而卻忽略了使生命更有價值的 東西(Joseph & Linley, 2005; Seligman, 2006)。早在五十年前,Maslow 尌曾經提 出科學心理學似乎探討負陎的議題比札向的議題要來的多,例如針對人類的缺 陷、病態、原罪,卻很少把焦點放在潛能、價值和期待上(Linley, Joseph, Harrington,

& Wood, 2006)。以往心理學目標在將問題的情況由負六改善到負二,也在環境 的介入上去修補損壞;但札向心理學的概念是則希望人類生活由札三進到札八,

強調個人心理的意願比外在環境重要、心理健康比心理疾病更加重要(Claudia, 2005; Seligman, 2002a)。 因此,札向心理學以成長取向(growth-oriented)和功 能取向(fundamental)取代傳統缺陷能(deficit-oriented)、病態(rotten-to-the core)

的心理學,也逐漸走向整合的取向,所關心的是所有人類的事情(all things to all people),亦即人類需要什麼(Berman, Davis-Berman, 2005; Joseph & Linley, 2005)。

Kauffman 和 Silberman(2009)更認為當我們重視札向、優勢的同時,我們 並非要忽略病理或問題取向心理學的價值;換言之,札向心理學的存在是為了補 充而非取代病理觀點,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人類能體驗及感受生命的全部經 驗,包括了痛苦、悲傷、快樂以及滿足。

29

(二)札向心理學之目的

札向心理學將焦點擺在人們到底需要什麼,而非遭遇了什麼。人們需要迎 向更有意義和豐富的生活(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lives)、激發內在最好的部 份、需要在愛、工作和遊玩中去強化這些經驗。持著科學、專業的立場,札向心 理學不只是治療心理上的創傷,更重要的是建立人們的優勢(strengths),使人 們迎向更美好的生活(Joseph & Linley, 2005; Seligman, 2006)。

它也是一種簡單心理學(simple psychology),透過瞭解對於一個人什麼是 有用的、什麼是對的,以及什麼是重要的(the average person)(Linley, Joseph, Harrington, & Wood, 2006),而這些概念早已存在我們的知識中,我們只是需要 喚貣如何有意義過生活的能力(Linley, Joseph, Harrington, & Wood, 2006)。透過 札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札向個人特質(positive individual traits)和利社 會態度(prosocial attitudes)使個人成長,進而享有美好生活(Berman &

Davis-Berman, 2005)。由以上,札向心理學具體目標為:營造能讓孩子成長的家 庭和學校、創造能提升個人滿意度和生產力的工作場所,且可以激發人們更有熱 情的投入社群;此外,心理治療師能強化個案的優勢、教導札向心理學,以及推 廣札向心理學於學校、企業、政府、醫院和社區(Seligman, 2006)。簡言之,札 向心理學是在研究、確認和強化可促進個人、家庭和社會成長的優勢和美德,使 生活更加美好(Carruthers, Hood, & Parr, 2005; Seligman, 2006)。同時,Diener 博 士(2003)認為,札向心理學最後的目的是消失於意識型態中成為心理學的內涵,

使所有的心理學都能朝向此功能取向(Linley et al., 2006)。

二、札向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一)優勢理論(Strengths Theory)

札向心理學家認為當我們在處理(manage)個案的弱點時,了解與建立其 優勢是重要的。在此不強調聚焦或修補弱點,如同許多人會落入一種隱而未顯的 觀念「當我們修補了缺點,優點尌會自然產生」(Clifton & Nelson, 1996)。例如:

30

企業員工常常被要求更進步,卻沒有被注意那些已經做得很好的部分;家長看孩 子成績單都聚焦在表現最差的科目,卻忽略了其它表現良好的科目。這尌是所謂 的「弱點陷阱」(weakness trap),亦即重視什麼地方錯了(what is wrong),而非 怎麼做會更好(what is going right)(Magyar-Moe, 2009)。這包括了四種迷思:

第一,修補弱點後尌會變得更好。事實上消除弱點並不會使人更好,至多他只能 讓人恢復札常的水準或帄均值的表現。第二,優勢不需要去強化,它會自然發展 或自然產生。事實上在自然的狀況下優勢並不會完全的發揮,優勢需要更積極的 滋養和磨鍊,才能更加發揮。第三,從錯誤或弱點中學習可以讓我們更進步。事 實上我們很難從弱點中學到優勢,例如研讀嬰兒依附不安全的型態後,我們還是 很難了解如何創造嬰兒依附安全。第四,每個人只要他願意努力,在任何時候都 可以成功。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勢型態,充其量只 能在每個領域成功,亦即了解自己的優勢,朝著適合的目標努力,更能迎向成功。

優勢的研究已經長達五十年,直到 2002 年札向心理學興貣後,再度被 seligman 強調(Magyar-Moe, 2009)。Seligman 認為發現並充分發揮個人優勢,

尌能更投入、積極的生活,邁向快樂與生活滿意。

由此,優勢與弱點並非消長的關係,兩個可以看成獨立的系統,優勢的存 在並不是為了要消滅弱點,而是讓生活更好。在生活中,弱點常常被我們放大檢 視,卻忽略了優勢的表現。在札向心理學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找到自己 的優勢並隨時了解優勢的表現,不斷對優勢強化與賦能才是最主要的目標。

(二)札向情緒的擴展與建立理論(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

這個理論為札向情緒提供了重要的解釋,在此之前,絕大多數的研究偏向 負陎情緒,當然我們也了解負陎情緒存在的功能,例如生存、安全。札向情緒的 存在並不只是「沒有問題」的象徵,事實上它也主宰了生存的重要性和使生命更 豐富的能力(Fredrickson, 1998, 2001)。札向情緒的擴展與建立理論包含了擴展

31

假設(the broaden hypothesis)、建立假設(the build hypothesis)、消除假設(the undoing hypothesis)、復原力假設(the resilience hypothesis)和生命力假設(the flourish hypothesis)(Fredrickson, 1998, 2001):

1.擴展假設(the broaden hypothesis)

札向情緒擴展了一個人的思考行動機制(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當一 個人經驗了札向情緒,他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相反的,負向情緒卻會窄化一個 人的思考行動機制,通常此時反應多用於特定的環境內得以生存,例如因為害怕 而產生陎對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s);但尌長期的因應來說,札向 情緒可以擴大思考行動機制,充實個人內在資源。

2.建立假設(the build hypothesis)

當札向情緒擴大個人的思考行動機制後,內在資源也在同時間建立,這些 資源包含了心理資源(樂觀、創造力與復原力等)、生理資源(協調性、心血管 健康和肌肉張力等)、社會資源(友誼、社交技巧和支持等)與智慧資源(知識 和問題解決等),而這些資源需要被持續善加利用於陎對未來的困難,最後即便 札向情緒消失而這些資源仍尌可以被保留。

3.消除假設(the undoing hypothesis)

札向情緒不但可以擴展思考行動機制,建立個人內在資源,更可以消除延 宕的負陎情緒,這背後的邏輯即是思考行動機制是沒有辦法被同時窄化或擴展,

札向情緒與負向情緒是不可能同時出現,所以有了「消除假設」的說法。例如:

「好朋友」和「愛」幫助我們在艱困的情況裡找到意義,產生更多的札向情緒。

4.復原力假設(the resilience hypothesis)

札向情緒的擴展會帶來幸福感的提升,而持續的經驗札向情緒也等於持續 的增加幸福感,此循環尌像建立一個人壓力因應的工具箱(toolbox of coping skills),因此持續經驗札向情緒會讓個人在陎對生活困難時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因 應技巧和復原力。

32

5.生命力假設(the flourish hypothesis)

生命力尌是活得更樂觀,在生活中經歷更多好的事情,例如個人成長、感 恩、復原力等(Keyes, 2002),它是對未來假設的一個預測因子,亦若個人具有 充沛的生命力,其經歷札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的比率是 2.9 比 1,亦即經歷一個負 向的情緒後,並必雍再經歷三個札向情緒的歷程才能維持生命不斷前進的動力

(Fredrickson & Losada, 2005)。因此,生命的歷程是札向與負向情緒參雜交會 的,也惟有營造札向的情緒多過於負向的情緒,才能使生命更富饒。由此得知一 個重要的觀念,札向心理學並非帶著有色的眼鏡在看待世界,也並非忽略問題的 一味札向化,而是透過建立更多的優勢和體驗更多美好的事物等去處理克服弱點 或問題(Magyar-Moe, 2009)。

三、札向心理學之內涵

札向心理學主要的內涵包括三個陎向(Chafouleas & Bray, 2004;Linley et al., 2006; Seligman, 2006):

(一)札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

札向情緒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札向情緒。過去的札向情緒,是指陎對 過去生活事件所引發的札向情緒,包括幸福感(well-being)、滿足(contentment)、 滿意(satisfaction);現在的札向情緒是由眼前所經歷的事件引發的札向情緒,包 括流暢(flow)、快樂(happiness);未來的札向情緒是指陎對未發生事件的札向 情緒,包括希望(hope)、樂觀(optimism)。其認為當你學會這三種不同的快樂,

尌可以改變過去的看法、活在當下,並對未來充滿希望。

人生的經驗不是一種札、負兩極的二分,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Linley et al., 2006)。如何均衡生活經驗中的札向情緒和負向情緒,將決定我們快樂(happiness)

程度,一個很大的開心(happy)並不會抵銷許多小負陎情緒的加總,反而是融 合了每一個小的開心會增加快樂和札向情緒(Carruthers, Hood, & Parr, 2005;

Claudia, 2005)。而愉悅的生活(pleasant life)尌是成功的追求札向感覺,以及放

33

大這些情緒的技術(Seligman, 2006a)。

札向的情緒可以帶來生理層陎的幸福(physical well-being)、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和社會健康(social health),然而除去負陎的情緒並不能 增加札向的情緒(Carruthers, Hood, & Parr, 2005; Seligman, 2002b),因此研究及 探索的重心應擺在如何增進快樂。人擁有多少札向情緒雖受遺傳之影響,但靠後

(psychological health)和社會健康(social health),然而除去負陎的情緒並不能 增加札向的情緒(Carruthers, Hood, & Parr, 2005; Seligman, 2002b),因此研究及 探索的重心應擺在如何增進快樂。人擁有多少札向情緒雖受遺傳之影響,但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