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的目的是探討人際關係的內涵、兒童人際發展的特質,然後再討論 相關測量工具的使用,及影響人際關係之相關重要因素與研究結果,最後再針對 目前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之現況做了解。

壹、 人際關係的意義

對於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苗延威(譯)(1985/1996)指稱 為在一段時間內,和他人保有持續性的社會接觸,且類似於遊戲,含有目標、角 色、規則和環境條件等特徵與要件,形成一個複雜的整體。

蔡培村(2000)則將人際關係定義為兩個或以上的人,以語言或肢體等行為 方式來表達思想、情感,且含有知覺、評鑑、反應等融合的交互作用、相互影響 的歷程;楊中芳(1999)採以微觀的角度視之,認為人際關係是兩人在某一個時 間點上,彼此之間保有意義性且連續的交往情形之綜合。

由此可知,人際關係除了是個體和他人之間的互動之外,其內涵涵蓋很廣,

諸如思想、情感、行動等,因不同情境而表現出不同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感受,

不只是接收別人的回饋,也帶著自身社會能力的表達。於本研究的互動對象,主 要著重在同儕關係,乃指年齡和行為程度相仿的個體(Erwin, 1998),在學齡階 段則為同班同學;亦即,本研究透過整體的人際架構來了解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

貳、 人際關係的理論內涵

關於人際關係的探討,許多學者從各個不同角度切入,如人際需求論、符號 互動論、平衡論等,學者或以影響因素、或以階段改變來陳述人際關係之內涵,

多元而豐富,也透露著人際關係的複雜。理論中雖未明確提及,然上述人際觀點 皆偏向一般人的互動假設現象,亦即其潛在前提或以元素、或以階段架構來談 論,對個體本身的心智及認知成熟之情況,沒有特別界定。

上述的需求和發展歷程雖仍是影響著兒童人際關係的建立,但是,對兒童來 說,還需要更多能力和技巧學習,不似成人已有充份的經驗與能力,此外,也有 因身心發展、認知能力特質所造成的階段特色,因而,針對在兒童友誼、在人際 發展的部份,本研究以不同角度來探討,相關論點於下陳述。

一、以年齡角度觀之

隨著身心發展及認知能力、情緒穩定等因素,兒童的人際、友誼發展也產生 了改變,以下就不同年齡所展現的特色做說明。

表2-2-1 兒童人際發展

(二)階段一:單向協助階段

兒童已可以了解動機、思想、感覺和互動行為會影響社會互動,也能知道自 己和別人是被視為獨立的個體,但仍無法了解互惠觀點;所以,對他們而言,朋 友是能完成自己想做的特定任務,以服從自己為原則,互動的形式也因而聚焦在 個人及主觀感受上。

(三)階段二: 能同享樂的合作階段

此時,兒童的能力已能理解在人際互動上的互惠關係,每個人都被視為能考 量他人的觀點;朋友不再是只為自己完成某些事的人,他們相信人們是需要伴 侶、需要被喜歡。此階段,親密、分享和信任也成為友誼的中心;但是,嫉妒、

排外和衝突也是特徵之一,當個體有衝突或不滿時,友誼很容易結束,由此可知,

還是以功利為主。

(四)階段三:親密共享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友誼被視為相互支持且持續進行的穩定系統,焦點放在關係 本身,而不再是分別的個體。友誼是彼此互相進入對方的經驗,去發現每個人的 個性、特質,和對方有共同或互補的興趣。嫉妒和排外仍在所難免,但這之間的 衝突有時卻能增強彼此的關係。

(五)階段四:自發性依賴階段

友誼被視為一個開放系統,可以改變、有彈性及互相成長的過程,可以提供 個人在自我認同上的發展,也是一段認識彼此的歷程。每個個體都需要獨立和自 主,也會互相滿足對方所需,且會有更深入的心靈探索。

二、以能力角度觀之

以社會認知歷程觀點介入,Slomdowski 和 Dunn 認為此乃促使兒童了解行為 成因,進而控制自己、達成社會互動的一種能力和歷程(引自Erwin, 1998, p.38), 因而 Erwin(1998)以社會認知為基礎,提出六個面向的說明,以瞭解兒童的解讀

和反應,其包含了自我感(a sense of self)、同理心(empathy)、角色取替能力

(role-taking)、心靈理論(theories of mind)、友誼概念(friendship concepts)及 歸因歷程(attributional processes),以下就 Erwin 的架構與觀點做說明。

在自我感部份,兒童以此為建立人際關係能力之起源,因為這是代表他們能 了解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產生了區別性和獨立性,對於往後的互動過程中,都 會有所回饋而產生增強或改變情形,進一步的,還能使個體對他人情緒能有所體 悟,知道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後能有所表達和回應,這是同理心的行動;再者,能 以他人角度來解讀現象,推測對方的各種需求、想法和行動,或為對方考量來決 定自己該採取何行動,則是具備了角色取替,通常具備這樣的能力,人緣也越好。

在兒童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後,友誼的另一個基礎則來自於對其需求的重 視與追求資訊,此即友誼概念,而這也是隨著階段而有所改變,一開始可能以物 質或立即性為主,之後轉化為內在特質等。此外,就判別他人成因為何,是有意 或無心,或推測是情境或行為之狀態的歸因歷程,也會影響兒童的人際行為,當 然,這是相當具主觀性的。

由上兩小部分的理論探究,兒童對人際的需求包含著情感、歸屬等部份,其 人際互動的歷程也會經歷Devito(1994)所提的接觸、聯繫、親密、惡化、結束 或修復之階段,與成人的互動觀點相似;但在身心的發展上,兒童的能力與同儕 的互動之影響性更是互為因果,因此,顯而易見的,兒童個體的發展會影響其友 誼、人際的表現,而人際關係之良窳也深深影響著個體社會能力的發展。

三、以互動內涵觀之

Weiss 於 1974 年提出了一套作為共同概念架構的社會供應理論(social provisions),認為個體會在彼此的關係中尋找特殊的社會供應或各種形式的社會 支持,其包含依附、信賴、價值提升、社會整合、領導及提供照顧機會等六種基 本類型,對此,Weiss 進一步認為關係是特別的,所以在不同的關係中會獲得具

差異性的形式(引自Furman & Buhrmester, 1985, p.1017)。這是整合性的談論人 際互動的內涵,且原觀點的對象以成人為主,進一步的,Furman 和 Buhrmester

(1985)將之應用於兒童身上,探討父母親、祖父母、手足、好朋友及教師等不 同需求,發現朋友關係在許多部分都得到個體的重視,甚而在合作、親密、衝突 方面都高於父母關係,可見在不同人際的互動上,是具有差異的。

進一步探究兒童時期所面對的人際關係,Bagwell、Schmidt、Newcomb 和 Bukowski(2001)認為同儕關係多面向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才能深入了解兒童 社會關係的發展含義,所以,同時探討友誼和同儕接納度/拒絕的向度具有其獨 特意義,且可對未來成人社會情緒功能、適應功能提供了全面性、不同程度的了 解。其中,同儕接納度或拒絕情形,多以社交計量法的提名來呈現,以團體中的 互動來瞭解其社會能力和推測人際關係的建立概況;而友誼的親密性及互動多 元,讓部分學者再針對友誼概念提出不同的觀點,如Furman 和 Bierman(1984)

綜合之前研究提出了一套架構,先以具體行為(concrete behaviors)和潛在性格

(underlying dispositions)區分成兩大類,再以利社會支持、親密、聯盟、情感、

相似性五個概念領域,細分成十種類型。以訪談、任務完成、問卷等方式去檢驗 其內涵,發現此十種核心類型是可以提供一個完整的圖像來了解兒童對友誼的期 望。然而,僅以正向角度來框架同儕對友誼、對關係的互動情形是不夠的,所以,

就兒童對研究中所提出問句中得到之回應,Berndt 和 Perry(1986)歸結出正負 向的關係,包含了正向的喜歡、合作行為、愉悅的遊戲或聯盟、情緒支持、衝突 解決和信任;負向部份則為友誼或互動的缺乏、不友善行為、不信任感、不同朋 友間的關聯和其他等。

由此可知,於國小階段,同儕團體接納或拒絕的互動經驗和友誼發展皆是重 要發展基礎,故本研究以此兩個向度為出發點,選擇張樹閔(2007)所自編之「國 小學童同儕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來了解目前新移民女性子女同儕的互動情形。

參、 人際關係的測量

關於人際關係的測驗工具,以社會計量法最廣為使用,其他則因應研究者研 究需求而應用不同架構的量表,以下分成「受歡迎程度」、「不同對象關係」、「互 動內涵」三個部份做說明。

一、測量「受歡迎程度」的人際量表

此部分主要以社會計量法的使用為主,來了解個體在團體中受到他人歡迎或 受到排斥的程度。最早是由Moreno 創造使用,他認為同儕經驗可由三種具區別 性的人與人之間互動影響力得知,其中包括吸引(attraction)、拒絕(repulsion)

和冷漠(indifference)(引自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 p.237)。許多人際關 係為主題之研究都以此作為研究測量工具(楊惠婷,2005;陳騏龍,2001;Berndt

& Keefe, 1995;Zettergren, 2005),除了以此來表達「受歡迎程度」、「同儕社交地 位」之外,也會解釋成「同儕接納度」的範疇。經過不斷修正與改進,社會計量 法在使用上呈現不同方式,葉連祺(1999)歸納相關的紙筆測驗,分成下列幾種 方式:

(一)提名法(nomination)

這是最廣為使用的方式,包含正負提名法,且多為同時使用,施測時,會提 供一個或多個情境為準則,由受測者提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對象。

(二)量表法(rating formats)

此乃一般問卷施測方式,以 3 點、5 點或 7 點之 Likert 量表形式呈現,由受 測者勾選,通常數字越大,表示越受喜歡。

(三)混合法

鑑於傳統施行負向提名對區分被忽視和拒絕兒童可能存有潛在的傷害,

鑑於傳統施行負向提名對區分被忽視和拒絕兒童可能存有潛在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