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移民女性子女依附關係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新移民女性子女依附關係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Copied!
1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諮商心理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志賢博士 鄭承昌博士

新移民女性子女依附關係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張惠婷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2)
(3)
(4)

謝 辭

論文終於完成了!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當然,心中懷著更多的感激,因 為有許多人在背後給予我的支持、鼓勵與協助,我才能順利完成這本論文。

滿心感激兩位指導教授—陳志賢博士及鄭承昌博士,給予我的指導。每當我 面對難以理解的統計數字、面對自己凌亂的思緒時,老師ㄧ一的引導與解惑,是 我邁向下一步的重要關鍵;在這段學習旅程,老師的指導帶領我一窺浩瀚學術,

師長的關懷與鼓勵,令人如沐春風。何其幸運,能讓治學嚴謹、教學認真用心的 老師指導!除此之外,感謝口試委員連廷嘉博士提出的修正方向,拓展我的思考 面向、也讓我的論文更臻完善;感謝王櫻芬博士、蔡麗芳博士,為量表的編製提 供了寶貴意見。

這一路走來的求學路上,由衷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總是給我最多的支持,是 我永遠的安全堡壘,讓我可以全力衝刺,可以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還有,感謝我 那群好室友們,素瑩、珮珊、家羚和雅純,這三年的暑假裡有妳們陪伴,生活多 了無限歡笑,研究生年代最快樂的點點滴滴都存在記憶裡了;研究所同學,珮媛、

月秀、姿伶、佩妏、舜雯、季青、、、,彼此的加油打氣和一起努力學習的感覺 真好!而我的好友們,文怡、加綺、宛儒、媺娜、依玲,感謝你們一直都在,在 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我溫暖的話語和真誠的幫助,感動滿心頭;還有慧融,一起 討論統計、一起走過論文的艱辛,想說聲:有你真好!感謝我的同事們,媜琪、

珀俞、美玲、錦惠、秋月、迪茜、孟娟、、、,你們的體諒和協助,我銘記在心。

感謝每一位協助施測的老師和小朋友們,因為有你們,才有今天的這本論文。

這一刻,謹以這本論文獻給你們,表達我無盡的謝意;下一刻,我將帶著裝 滿愛與感恩的行囊重新出發,有你們的關心與支持,還有你們賦予我的知識與能 力,我會走得更穩健。感謝你們,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惠婷 于東大 2009.08.15

(5)

新移民女性子女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 之相關研究

作者:張惠婷

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諮商心理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 究。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南部七縣市及澎湖縣之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 象,共得有效樣本2069 人,其中新移民女性子女共 184 人。所使用的調查工具 包括修訂Kerns 的「安全依附量表」、修訂張樹閔的「同儕關係量表」。依據資料,

運用t 檢定、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

典型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法等統計方法驗證假設,所得結論如下:目前新移民女 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人際關係的情況尚佳,且與一般子女皆無差異。背 景變項的不同對於父親依附不產生差異影響,但不同家庭結構的母親依附會有所 差異,至於人際關係的差異則因性別不同所造成。此外,雙親皆安全依附之個體 較雙親皆不安全依附者在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混合型依附者僅在友誼方面明 顯優於雙親皆不安全者,進一步探討性別與父親依附或性別與母親依附在人際關 係上的交互作用,則發現沒有顯著效果存在。至於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 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三者之間的關連性,是具有顯著相關存在,但是僅父親依附中 的回應對新移民女性子女人際關係具有預測力,母親依附不能預測人際關係。

關鍵字:新移民女性子女、依附關係、人際關係

(6)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Attach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Hung-ting, Cha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ach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In order to collect data,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069 students from seven counties in southern Taiwan and Penghu county, and there were 184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out of the 2,069 students. The variables of interest were measured by

“Security Scale” and “Peer relationship Scale”. The outcome was analyzed by t-test, MANOVA, two-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canonic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illustrated as follows: 1) The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had good degrees of attach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2) Comparing immigrant brides’ and native spouses’ children’s attachment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3) Regarding to gend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4) Besides, family structure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child-mother attachment; 5) The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with two secure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showed bett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an children with two insecure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Children with discordan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could compensate for friendship; 6) There was no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gender and child-father attachment, but also no interaction effect was found between gender and child-mother attachment on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The degree of child-father attachment, child-mother attach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s; 8)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s overal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uld be predicted from child-father attachment.

keywords:immigrant brides’ children, attach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0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0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教育環境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三節 依附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36

第四節 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3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9

第六節 資料處理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3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現況分析 …….. 73

第二節 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於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的 差異情形 ……….. 7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女性子女於父親依附的差異情形 ……….. 8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女性子女於母親依附的差異情形 ……….. 86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女性子女於人際關係的差異情形 ……….. 93

第六節 不同依附組型之新移民女性子女於人際關係的差異情形 ……….. 100

第七節 新移民女性子女性別與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在人際關係上交互作 用分析 ………...104

第八節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相關分析 ……....107

第九節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對人際關係的預測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主要發現 ………123

第二節 結論 ………128

第三節 建議 ………....130

(8)

參考文獻 ………. 139

一、 中文部分 ………139

二、 英文部分 ……… 145

附錄 ………. 151

附錄一 專家內容效度表 ………... 151

附錄二 專家效度修改情形摘要表 ………152

附錄三 「依附關係量表」預試問卷 ………153

附錄四 「依附關係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156

附錄五 「依附關係量表」之第一次因素分析表 ………157

附錄六 「依附關係量表」之第二次因素分析表 ………158

附錄七 「同儕關係量表」預試問卷 ………159

附錄八 「依附關係量表」之第一次因素分析表 ………161

附錄九 「依附關係量表」之第二次因素分析表 ………162

附錄十 正式施測問卷 ………163

附錄十一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167

(9)

表 次

表2-2-1 兒童人際發展……… 25

表3-3-1 依附關係量表預試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60

表3-3-2 同儕關係量表預試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61

表3-3-3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61

表3-3-4 新移民女性子女有效樣本特質分析……… 62

表3-4-1 依附關係量表之 α 信度係數表 ……….. 67

表3-4-2 同儕關係量表之 α 信度係數表 ……….. 69

表4-1-1 受測學生父親依附各層面之題平均數、題標準差………. 74

表4-1-2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74

表4-1-3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各層面平均數差異是後比較摘要表…… 74

表4-1-4 受測學生母親依附各層面之題平均數、題標準差………. 75

表4-1-5 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75

表4-1-6 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各層面平均數差異是後比較摘要表…… 76

表4-1-7 受測學生人際關係各層面之題平均數、題標準差……… 76

表4-1-8 新移民女性子女人際關係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77

表4-1-9 新移民女性子女人際關係各層面平均數差異是後比較摘要表…… 77

表4-2-1 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父親依附之 t 檢定摘要表………. 79

表4-2-2 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母親依附之 t 檢定摘要表………. 79

表4-2-3 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人際關係之 t 檢定摘要表………. 79

表4-3-1 不同性別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81 表4-3-2 不同性別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 82

表4-3-3 不同年級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82 表4-3-4 不同年級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83

表4-3-5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 準差……… 84

表4-3-6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 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4

表4-3-7 新移民女性子女背景變項與父親依附變異數分析之綜合摘要表… 85 表4-4-1 新移民女性子女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87

表4-4-2 不同性別新移民女性子女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 87

表4-4-3 不同年級新移民女性子女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88 表4-4-4 不同年級新移民女性子女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4-5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 準差……… 89

表4-4-6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 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9

(10)

表4-4-7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單變量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4-4-8 新移民女性子女背景變項與母親依附變異數分析之綜合摘要表… 91 表4-5-1 不同性別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94 表4-5-2 不同性別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94

表4-5-3 不同性別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單變項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5-4 不同年級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95 表4-5-5 不同年級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5-6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 準差……… 96

表4-5-7 不同家庭結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 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7

表4-5-8 新移民女性子女背景變項與人際關係變異數分析之綜合摘要表… 98 表4-6-1 不同依附組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 準差……… 101

表4-6-2 不同依附組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 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1

表4-6-3 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2

表4-7-1 新移民女性子女性別與父親依附在人際關係上之平均數………… 104

表4-7-2 新移民女性子女性別與父親依附對人際關係之二因子變異數摘要 表……… 105

表4-7-3 新移民女性子女性別與母親依附在人際關係上之平均數………… 105

表4-7-4 新移民女性子女性別與母親依附對人際關係之二因子變異數摘要 表……… 106

表4-8-1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的相關矩陣……… 107

表4-8-2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典型相關摘要表……… 108

表4-8-3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矩陣……… 111

表4-8-4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人際關係典型相關摘要表……… 111

表4-8-5 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相關矩陣……… 113

表4-8-6 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典型相關摘要表……… 113

表4-9-1 新移民女性子女人際關係之強迫迴歸分析摘要表……… 120

表4-9-2 新移民女性子女人際關係之強迫進入迴歸分析摘要表……… 120

(11)

圖 次

圖2-3-1 成人依附模式圖……… 39 圖3-1-1 研究架構圖……….57 圖4-8-1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之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110 圖4-8-2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之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 112 圖4-8-3 新移民女性子女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之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 114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移民女性子女父母依附及人際關係之現狀,且就其與ㄧ般 子女之差異情形,尋求客觀的實證支持,並針對父親依附、母親依附於人際關係 方面的可能影響做探討。本章共分為四節,首先就研究動機與目的做說明,之後 則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界定研究中所論及的重要名詞,最後說明本研究之研 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重視新移民女性子女之發展有必要性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除了帶來經貿的交流,對家庭結構亦產生不少衝擊,台 灣傳統大家庭的扶攜與照應逐漸解構,起而代之的是小家庭,以及單親、繼親、

隔代等形式,近幾年來,跨國婚姻的增加也頗受矚目。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08)

的統計數字,累計至2007 年底,國人與大陸、外籍人士結婚已達 39.9 萬對,其 中又以台灣男性與東南亞籍、大陸籍女性的締結佔最多數,此乃近年來為人所熟 知的跨國婚姻家庭。

為了對新移民女性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以她們為對象的各種相關研究如雨 後春筍般出現,整理多位學者之看法,發現新移民女性本身可能教育程度普遍偏 低、教養與健康照護的知識不足,使得親職功能無法發揮,也有語言溝通困難、

文化差異的適應問題,且家庭經濟、婚姻處於弱勢地位,外在系統也難以給予支 持,經濟和能提供給子女的學習環境更是有限等(吳淑芬、陳秉華,2005;教育 部統計處,2005;蔡榮貴、黃月純,2004;蕭彩琴,2005;Yang & Wang, 2003);

加上報章雜誌和媒體帶來的是對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的負面刻版印象,框上「社 會問題」的頭銜,如賣淫,還認為這樣的買賣過程,造成破碎家庭,進一步降低

(13)

台灣的人口素質,媒體負面的解讀,也透露著台灣歧視東南亞的主觀意識(夏曉 鵑,2001)。各種主客觀的意識形態下,形塑出跨國家庭在生理和環境上不利的 印象,引起更多國人的憂慮。

來台多年後的今日,其下一代也陸續進入國教體系,至九十六學年度,新移 民女性子女就讀國中小的人數已達十萬多人,與九十三學年度相較,四年內增加 了約五萬七千人次,占所有國中小學生總數之 3.8%,國小部份則達到了 5%的 比率(教育部統計處,2008),在少子化的背景之下,呈現正成長的趨勢,更凸 顯出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身心發展及教育問題的不可漠視,需要一個客觀且適切的 了解,才能適度介入與提供協助。所以,教育部舉辦「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 導計畫」,邀請各地學者來共同研討、解決,提出可能要面對的教養問題,及尋 求因應策略(蔡榮貴、黃月純,2004);也在九十三學年度(教育部統計處,2005)

針對全省新移民女性子女做調查研究,內容主要就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的部份,

發現其表現多呈現良好現象,此與許多投入這塊領域的學術研究有同樣的結論,

意味著新移民女性子女在學習行為上,是屬於正常範圍,與一般子女沒有太大的 差異,外界擔心的語文溝通問題,雖然確實有影響,但也隨著年齡增長、教育的 介入而有所改善(陳湘淇,2004;鍾文悌,2005;鍾鳳嬌、王國川,2004);不 過,也有研究顯示出新移民女性子女在學習上的落後(邱冠斌、李瑞娟,2007;

張慧貞,2005)。至於生活適應部分,整體上適應表現良好,無特殊困難適應之 處(吳碧娥,2006;教育部統計處,2005;黃明華,2006;鍾文悌,2005)。

關於新移民女性子女在學習成就與生活適應,從研究中可略知其情形,學業 部分仍具爭議,但是適應問題並不如外界所擔心,然而,還有其他相關的因子影 響著個體成長,諸如依附關係、社會能力、幸福感、情緒智力、自我概念等,目 前國內這方面並不多,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以對新移民女性子女有一個具全面 性、發展性了解。

(14)

貳、人際關係乃身心健全之關鍵

個人學業與專業能力的充實,固然是現代社會成就的基本要件,然而,沒有 他人的扶持與協助,自我理想的實現必然有限,因為人際互動是提供了個人基本 的生存機會,也是促使工作與生活達到圓滿的必備要素,還能滿足個體對於情感 歸屬的需求(王淑俐,2007),且以良好健康的人我關係為基礎,使得自我實現 與他人肯定接納等心靈層次的目標,也可因此而達成(張寶蕊,2003),人際關 係之重要性不言而喩。

而就研究者平日實務觀察,當個體進入學校生活之後,人際關係影響個體之 甚是不容小覷。一個人際關係良好的學童,在學校可以得到快樂、活力,也較少 有行為困擾;反之,當個體得不到同儕的支持與接納,未滿足心理需求下,容易 衍生出偏差行為與衝突、攻擊。此外,學習與同儕互動、交往是重要發展任務之 ㄧ,因為彼此的地位相當,個體可以自由地嘗試不同觀點與角色,也必須採取尊 重、協調等方式合作完成任務或遊戲,在這過程中,將增進個體在社會能力與社 會行為的適切性(陳淑敏譯,2005/2006),由此可見,人際關係的建立,影響層 面是相當廣泛的。

參、父母依附是人際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石

個體生之於家庭,家庭的氛圍和環境會形塑出個體的獨特性,影響未來的發 展與行為,因素林林總總,含括了出生後所體驗的各種生活經驗、與家中其他成 員的互動狀況、父母本身具備的知識觀念、態度與溝通方式等(吳就君,2006),

其中與父母的關係乃為這些要素的主軸,針對這層父母與子女的互動,Bowlby 提出的依附理論是一重要論點。

Bowlby 的依附理論是談論嬰幼兒與照顧者建立的情感與行為,且深入探討 其內在的涵義與影響,因而,自依附理論提出後的這半世紀以來,依此所發展出 來的研究無數。自幼兒階段起,個體的社會能力、同儕關係表現會隨著個體安全

(15)

依附的基礎而表現良好,也具備良好的社會主動性和利社會行為(黃凱倫、蘇建 文,1993;Rydell, Bohlin, & Thorell, 2005),進入國小階段,同儕關係的品質、

社會自我效能的呈現,都與父母依附有關(Coleman, 2003);到了青少年階段,

與父母依附關係良好者,對同儕依附仍存在著直接影響(Laible, Carlo, & Roesch, 2004),此外,安全依附對情緒穩定、情緒調適能力亦有所幫助(陳金定、劉焜 輝,2003;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同時與具備較高的自我尊重和呈 現較為健康的身心狀態有正相關(張秋蘭,2000; Armsden & Greenberg, 1987),

在在顯示出依附關係對一個人發展之重要性。因此,在培養健全兒童的最根本單 位、也是個體最早接觸的社會團體—家庭,若能早期奠定個體發展的基礎,建立 穩固的依附,乃是重心與關鍵所在。

以往依附關係的研究多將依附對象著重於母親(歐陽儀、吳麗娟,1998;蘇 建文、龔美娟,1994;Jacobson & Wille, 1986; Verschueren, Marcoen, & Schoefs, 1996),近幾年來,父親的角色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所以,以雙親為依附對象 的研究逐漸增加(Booth-Laforce et al., 2006; Coleman, 2003 ; Rydell et al., 2005),

顯示家庭中父母扮演的角色各有其重要性和影響,國外的研究有如此變革,國內 研究雖然也加入對父親角色的瞭解,但對雙親潛在的聯合或差異影響並不多,尤 其是在這過往以父系傳統體制下的社會,近年來重新形塑父親角色的時代裡,是 值得加以深究。

縱然家庭的形式愈趨多元化,但是個體需要依賴照顧者的養育而成長,則是 不變的事實。所以,從最親密與最核心的家庭親子互動出發,了解目前在這塊土 地紮根、成長的新移民女性子女,其依附關係為何是我最初的研究動機。此外,

從目前相關研究得知,對於新移民女性的人際關係的探討多納入生活適應的一環

(吳碧娥,2006;黃明華,2006),或是以社會計量法來了解團體中的喜歡、排 斥情形(王雅萍,2004;熊淑君,2004;蕭彩琴,2005),在行為與態度方面少 有全面性、架構性的觀點介入,而政府與學界雖重視新移民女性子女這一環,焦 點卻仍多以學業成就、生活適應為主,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依附品質、手足互動

(16)

等,還需要更多的關注,尤其在依附關係的研究部分,目前僅幾篇研究成果,且 多集中在北部,南部的現況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因此,研究者希望藉由實證研究來呈現部份客觀事實,而不是主觀印象的評 論,畢竟,一個家庭點亮的是一盞燈、一個希望,期許自己從那份光芒出發,去 了解目前新移民女性子女其父親依附、母親依附情形及人際關係表現,並探究之 間的影響和交互作用等,以提供一個客觀的角度給社會、給教育單位作為參考之 用。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人際關係之現況。

二、比較新移民女性子女與ㄧ般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之差異。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的差 異。

四、探討不同依附組型之新移民女性子女在人際關係上的差異。

五、探討新移民女性子女之性別與父親依附、性別與母親依附對人際關係之交互 作用。

六、探討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之關連性。

七、探討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對人際關係之影響情形。

八、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跨國婚姻家庭父母、諮商實務者與教育 單位之參考。

(17)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之問題如下所述:

一、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的現況如何?

二、新移民女性子女和一般子女之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是否有所差 異?

三、新移民女性子女之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是否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 所差異?

四、新移民女性子女之人際關係是否因與父母不同依附組型而有所差異?

五、新移民女性子女之性別與父親依附、性別與母親依附是否對人際關係產生交 互作用?

六、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是否具有相關?

七、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對人際關係之預測力如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之重要變項的意義具體明確,以下就「新移民女性子女」、

「依附關係」、「人際關係」、「家庭結構」加以界定,包括其概念型定義、操作型 定義,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新移民女性子女

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共組家庭逐漸普遍,締結的國家十分廣泛,而本研究以 來自東南亞或大陸之女子,包括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緬甸、馬來西亞、

(18)

柬埔寨及大陸地區,與台灣男性所組成之家庭為對象。此乃早期普遍稱之「外籍 新娘」,而婦女新知基金會(2004)發表新聞稿表示,此稱呼有歧視之意,此外,

婦女新知基金會也舉辦正名活動,票選自己最喜愛的稱呼,以「新移民女性」為 最高票(夏曉鵑,2005),因而本研究採「新移民女性」泛稱「東南亞籍」與「大 陸籍」之外籍配偶。新移民女性與台灣男性之婚生子女則稱新移民女性子女,且 於九十七學年度就讀南部地區國小五、六年級之學生;一般子女則為台灣籍女性 與台灣籍男性之婚生子女。

二、依附關係(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依附關係係指嬰兒為滿足需求,以行為增進與照顧者(通常是母親)互動而 建立的緊密情感聯繫,乃具有持久性和獨特性之關係,是無法被他人所取代

(Bowlby, 1982;Ainsworth, 1989)。

因依附對象之不同,本研究分為父親依附和母親依附,以研究者修訂 Kerns

(1996)所編之「依附關係量表」上得分為依據,量表內涵包含三個向度,為回 應、依賴與溝通,得分越高表示依附關係越好、越安全,得分越低則依附關係越 差、越不安全。

三、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互動的歷程,個人的態度和能力會決定相處之間的和諧 度(張春興,2000)。本研究乃以校園生活中同班同學間的互動為主,以受試者 於研究者修訂張樹閔(2007)所編之「同儕關係量表」得分為依據,量表內涵包 含三個向度,為友誼關係、社交焦慮與受歡迎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其人際關係 越好;反之,則表示人際關係越差。

(19)

四、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為家庭成員組成之架構,本研究主要針對子代與親代的生活居住模 式,包括雙親家庭(與父親母親同住)、單親家庭(與母親同住或與父親同住)、

隔代家庭(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和其他(非屬於上述三項之ㄧ者),共四 項。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與對象

本研究以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屏東縣、澎湖縣等八縣市的國小 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人際關係的對象以同班同學為主,由學童就平常互 動情形作答。

二、 研究變項

依附關係是個體成長中最重要且最初始的生命源頭,藉由內在運作模式在不 同年齡運作著,因此,本研究僅選擇父親與母親之依附關係來探討對人際的可能 影響,也將焦點放在父母所帶給子女的聯合與差別影響。

三、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取文獻調查及自陳量表的角度切入,以理論作為研究的基礎,再以 統計方式驗證與討論。

(20)

貳、研究限制

一、樣本抽樣

本研究的區域主要侷限在南部地區,不僅是地區的局限,加上採立意取樣,

對樣本的代表性與取樣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疏失、遺漏等狀況,是本研究無法控制 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問卷施測,已對其信效度有嚴謹的篩選,但受試者在作答中是否有 心向反應、是否誠實作答以及對題意的理解與認知,為影響結果不可抗力之因素。

三、研究推論

不論以方法或地域觀之,都有明顯的有限性,只限於南部地區高年級新移民 女性子女,因而在推論到全台灣的新移民女性子女之現狀,宜更謹慎。

(21)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情 形,首先就依附與人際關係上的感受與聯繫進行了解,再進一步探討父母親依附 關係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層面,以及考驗其差異情形。

因此將文獻探討分成四節,第一節了解外籍配偶子女的現況與相關研究為 主,第二節探討人際關係的內涵、測量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則對依附關係的內涵、

測量與相關研究進一步探究,最後再就人際關係與依附關係之間的國內外研究結 果深入探討,以作為本研究架構之基礎。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子女之家庭、教育環境 與相關研究

跨國婚姻的現象在國內已有一段時間,與國人締結組成家庭之外籍人士來自 許多國家,散佈各洲,然而,以台灣男性與東南亞、大陸女性的婚姻占最多數,

本節就其相關環境現況做探討。

壹、國內跨國婚姻之緣起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與國的互動頻繁,國際婚姻成為普遍現象,包括歐美地 區、日本等地,或因社會經濟背景、或因歷史宗教、或因求學工作等因素促成,

如英國與南亞的跨國婚姻、日本娶進菲律賓新娘以及美加的郵購新娘等,在當地 學界引發了不同的議題(Balzani, 2006; Belleau, 2003; Burgess, 2004)。而早在1960 至1970 時期,國內除了將女性介紹至國外,也陸續出現仲介引進泰國、印尼女 子的現象(鐘重發,2004)。

後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在國內需求及國際市場環境等壓力下,使得台灣走

(23)

上跨國企業的經營方式,而東南亞的人文背景與社會結構等環境正是台灣最好的 投資地點(宋鎮照,1993),因此,台灣男性與東南亞女性的國際婚姻趨勢隨著 這波資本外移現象同步,在1980 年代之後逐漸增加。到了 1990 年代之後,國內 引進大量外勞,加上社會、婚姻結構的變化,於是形成今日普遍跨國婚姻家庭之 社會現象(夏曉鵑,2000;鐘重發,2004)。

由此可知,促成國際婚姻的浪潮,乃是在走向工業都市的社會、走向國際全 球的脈落下,一群主流之外的農家子弟或者因此失業的男性,處於國內經濟和象 徵地位的不利位置,被邊緣化的結果,這群社會底層的男子也成為國內娶外籍配 偶的多數,以解決自身傳宗接代的壓力(夏曉鵑,2000),同時,也變相減輕家 中的支出,如親屬重病、家庭勞務等,都可以藉由迎娶外籍配偶,而獲得解決或 減輕負擔(王宏仁,2001)。

除此之外,國內也有相關因素促成此現象,如性別比例男生明顯多於女生、

教育和經濟因素改變使得台灣女性不婚比例也逐漸增加,都是不利於台灣男性尋 覓伴侶的因素(蕭昭娟,2000)。至於東南亞女性遠渡重洋選擇台灣男性為丈夫,

也是因為不利的經濟、政治環境所致,希冀能藉由婚姻來擺脫貧窮困苦的生活,

由此可知,這樣的結合其實是資本主義下的一種生存方式(夏曉鵑,2000),與 國人所普遍認知的「買賣婚姻」是有差距的,或許可視為一種在現實條件下的最 佳選擇,如同國內同階層、甚而低階層的婚姻模式(王明輝,2006)。

貳、新移民女性子女之家庭概況

一、社經地位與經濟狀況

(一)台灣配偶部份

以彰化縣社頭鄉為例,台灣配偶的結婚年齡集中在 25-39 歲之間,而教育程 度在社會環境中偏低,國中和高中職學歷也佔了頗高的比例,職業屬於以勞力性 工作為生,如工廠工作、攤販等,而且他們多數身體健全(蕭昭娟,2000),此

(24)

研究結果與王宏仁(2001)相仿,除了年齡偏高、學歷偏低外,多以工人、司機、

自營商與農民為工作,收入與社會地位都偏低;也發現有的台灣配偶生活在一個 嚼檳榔、喝酒、吸毒等不健康生活模式,甚至是身體殘障者(Yang & Wang, 2003),不過,仍以健康狀況良好者為多,佔了六成以上(王永慈,2005)。由此 可知,台灣丈夫多位於社會階層的中下地位,但並非是好惡逸勞、身體殘缺形象,

以「婚姻坡度」的觀點來看仍屬於弱勢,台灣女性不願下嫁,而在台灣社會中失 去競爭力(蕭昭娟,2000),但相較於東南亞女性,仍是優勢(王宏仁,2001),

故尋求國際婚姻市場來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

(二)外籍配偶部份

在外籍配偶部分,其年齡則呈現早婚狀態,大部份於三十歲之前便嫁入台 灣,其中以越南的年齡最小,泰國女子相對為最大,但家庭夫妻同樣多呈現「老 夫少妻」情形;此外,外籍配偶本身的教育程度也不乏大學以上學歷者,且與結 婚年齡有成正比的傾向,亦即越早婚的往往教育程度不高,可能因此有學歷不相 匹配的情形發生,為原本就需要互相適應調整的婚姻生活,增添許多困難度(蕭 昭娟,2000),可見在年齡部份與本籍配偶夫妻有顯著不同,呈現台灣丈夫偏高、

外籍配偶偏低的情形,連夫妻本身的教育程度都顯著低於本籍配偶的家庭(蕭彩 琴,2005)。不過,此現象卻不必然與婚姻親密度有關,或者造成婚姻中的負面 評價,反而以感激之情在婚姻關係中最為突出(王明輝,2006)。

嫁入台灣,來到異地,外籍配偶比台灣丈夫更需面對婚姻生活之外的其他適 應,她們需要面對生理的、心理的、社會文化的與語言溝通等問題,而這些健康 和適應上的問題,不只影響她們自己,對她們子女的未來也會有所影響(Yang &

Wang, 2003),而這樣的影響可能因母親原生國籍的不同而有差異。針對此部份,

王永慈(2005)分析了外籍與大陸籍配偶相關資料,發現外籍配偶的年齡較低,

子女數和不健康數也都較多,外籍配偶的工作性質含工業和服務業,大陸及配偶 則集中於服務業;在共通點部份,則為無工作比率達六成、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以

(25)

下也達九成多、其台灣配偶的教育程度也集中在國小等,可見在文化與家庭資本 兩者具有相似性,故本研究對象涵蓋兩者。

(三)家庭經濟情形

目前台灣跨國婚姻的家庭收入,約有四分之三的比例是靠丈夫,但夫妻倆人 共同努力者也佔了 24%,加上政府法令有逐漸放寬的情形,人數應會再增加,

外籍配偶將成為勞動市場的重要來源(王宏仁,2001)。但因職業與階層的屬性,

跨國婚姻家庭的收入相當有限,以澎湖為例,月收入集中於三萬元以內者,將近 有七成的比例(王明輝,2006),要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是有困難的,也因而形 塑出一個弱勢的形象,包含了整體家庭環境不利於教養子女、社會經濟地位低於 一般水平等。

外籍配偶嫁入台灣之後,除了是勞力生產的來源之一,生活上也必須擔負起 主要的家庭勞務,要侍奉公婆、掌理生活起居,以及養兒育女(王宏仁,2001;

夏曉鵑,2000),其中生育子女對她們而言是一重責大任,所以結婚後往往很快 就懷孕了,在結婚六個月內懷孕是相當普遍的(Yang & Wang, 2003),而小孩出 生後的照顧或陪伴,仍是由外籍配偶獨自承擔了此責任,與本籍配偶中還有丈夫 協助約佔四成的比例,相差很多(王宏仁,2001)。

二、親職教養與親子互動

(一)家庭教養分工

家庭的形成,夫妻雙方是核心所在,因而新移民女性子女所經驗到的家庭成 長為何,是値得關注的焦點。教育部統計處(2005)調查中,發現家計主要還是 由父親擔任主要負責人;在家庭主要照顧者,以母親為主的約佔了七成多(陳湘 淇,2004),由新移民女性負起家務工作占了相當的比例。然教育部統計處也發 現,家庭聯絡簿的簽字者主要為父親者,佔了近五成的比例,母親則約四成,推

(26)

測是語言、文字上的局限,使得父親需介入與教師溝通這方面。

(二)健康照顧情形

因著語言障礙,使得外籍配偶在醫療系統或健康照護方面的利用都相當有 限,除了不熟悉國內的醫療體系,也缺乏相關資料訊息,還可能有誤讀用藥指示 或是導致錯誤診斷,而影響了子女的健康(Yang & Wang, 2003)。

(三)父母親教養態度

新移民女性對子女的教育重視程度在相關研究上的呈現相當兩極,有的會擔 心子女在校表現而與老師保持聯繫,尤其是在同儕中是否被歧視這部份會特別關 心,有的卻採取放任不管的方式(蕭昭娟,2000),與黃明華(2006)在高雄市 的異國婚姻家庭研究中,發現母親的管教態度以「忽視冷漠」比例最高,佔了 37.1%,「開明權威」佔了34.6%,有相似之處,顯示出國際婚姻家庭的兩極化。

謝智玲(2007)則發現,子女知覺到父母的管教以民主為最高,而放任為最 低,表示外籍配偶父母親仍願意與子女溝通及傾聽其想法,而且越民主的家長,

參與學校教育的各種情形也就愈積極,反之,越放任、不干涉者則越冷漠,相對 的,子女在學業和人際等適應部份,問題也就偏多。

李鴻瑛(2006)以高雄縣市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當母親為大陸籍和東南 亞籍時,父母親的溝通品質都還不錯,其差異點主要是父母管教方式、兒童個人 特質與年齡、性別等方面,至於母親國籍的影響僅止於大陸籍和印尼籍的母親整 體溝通品質,其他部分則沒有影響力;縱然研究結果發現親子關係表現偏差,卻 不是受到母親國籍的影響。但母親國籍似乎對父親的管教態度造成影響,當母親 是東南亞國籍時,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和回應有低於母親是本國籍或大陸籍時(黃 明華,2006),那昇華(2007)的研究有相似之處,外籍配偶子女(大陸與東南 亞)其父母親的教養都呈現頗佳狀態,但母親的國籍的確造成雙親教養上顯著差 異,外籍配偶都顯著低於台灣配偶。兩位研究者由不同觀點切入家庭互動,呈現

(27)

出國籍的可能影響,可能是母親與父親的互動、溝通、教養觀等都受限於文化與 經驗的不同,但也看出其有限性,沒有造成全面性的低落,雙方仍齊心為養育子 女而努力,母親國籍並非是親子互動關係與管教的主因。

就實務工作協助新移民女性的過程中,發現語言、教養孩子和協助改善家庭 經濟狀況乃是新移民女性目前最迫切與重要的三大需求,而其中在教養孩子的部 份,社工推其原因是因為年齡太過年輕的因素,不一定是異國文化所造成的隔 閡,再加上語言的限制、同儕支持力量的缺乏,使得他們在扮演母親角色上更為 吃力(吳淑芬、陳秉華,2005);除此之外,語言還會限制母親本身的親子互動 模式,並成為與教師溝通的阻礙,而無法有效協助子女的問題解決(王瑞壎,

2004)。雖然如此,教養重責還是多由母親擔負,父親則較少參與。

由研究結果或實務經驗中可知,受限於語言、環境、年齡與個人知識能力等 情形,新移民女性在養育子女方面,是需要更多的協助;但由部份統計結果也未 達顯著來看,整體的家庭環境可能有其他支持力量,讓父母教養的功能發揮尚屬 健全。

(四)子女家庭生活

教育部統計處(2005)以全省的調查中發現,父親或母親為東南亞籍者的家 庭生活中,兒童課後以安親班佔三成以上,沒有人輔導照顧者也近兩成,若以父 母親指導課業的比率來看,約佔三成,且以父親高於母親,探究父母無法輔導子 女課業之因,乃由於父親為打拼生活時間有限,母親則主要在語文能力的問題,

同時為家庭經濟打拼也是重要因素。以彰化縣為例,父母陪子女作功課以0 時為 最多,佔了58%;完全無戶外活動也佔了 35.1%(張樹閔,2006)。推測其家庭 資本與刺激是相當有限的,可能因而限制子女的部份發展。

在與孩子語言互動部份,母親使用母語的情形隨著來台外籍配偶人數的增 加,以印尼、越南等原生國母語教導孩子的情形也增多(蕭昭娟,2000),不過,

仍以國語或台語的比例偏高(陳湘淇,2004),本國文化的強勢在此可略見一般。

(28)

綜合上述所談之三個面向,雖然結果不完全然悲觀,但似乎也透露出跨國婚 姻家庭因其背景因素所造成的限制與不足,是十分明顯的,至於一直為國人所都 擔憂的母親國籍雖然呈現出部分問題,但是影響有限,主要還是親子之間的溝通 為主,畢竟,當家長關心孩子、願意去傾聽付出之際,所面臨的問題就會有了解 決管道(王瑞壎,2004)。

參、新移民女性子女之教育概況

一、目前就讀國中小人數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08)的統計資料顯示,九十六學年度進入國中小就讀 之人數已經達到十萬三千多人,其中國小部分就占了九萬多人,較九十五學年度 成長了兩萬多人,更大幅高於九十四學年度的五萬三千多人。進一步以國籍觀 之,乃大陸地區、越南、印尼為最大人口數,在小學階段已達到上萬人次,其他 在菲律賓、緬甸、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也有幾千人。在區域 分布部分,目前以北部地區的就讀人口數為最多,尤其是桃園縣和台北縣,已有 上萬子女進入國中小就讀,而南部地區的國小人數則有二萬四千七百多人,占國 小總人數27.18%。這資料的統計對象是以廣義的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為主,所以,

若為本研究所定義之新移民女性子女會略少,整體趨勢則相差不多。

面對這樣的成長,既喜也憂,喜的是外籍配偶多生育的情況,減緩了少子化 帶來的巨大衝擊,但也擔憂其家庭社經背景與國籍語言文化等適應,造成對下一 代的影響(莫藜藜、賴珮玲,2004),因而,有賴後續相關實證研究的進行,提 供社會大眾一個真實而客觀的角度。

二、政府教育政策之施行

家庭環境與父母本身的背景固然難以改變,但是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是可 以扮演一個補償的角色,彌補既有的不利影響。目前教育部採以擴大教育優先區

(29)

的方式,暨鼓勵大專生協助輔導,以提供其完善的教育學習,再加上社會福利及 課後照顧的支援,解決生活上可能的難題(席榮維,2005);此外,開放學習輔 導班、實施輔導活動方案及優先進入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就讀等方案(教育部主 計處,2005),都是政府具體的政策介入。

肆、新移民女性子女之相關研究

近幾年來,新移民女性子女陸陸續續進入國民教育體系,因此,相關研究也 逐漸增加,其內涵範圍涵蓋十分多元,包含了學業、適應、同儕關係、行為困擾 或偏差、自我概念等方面,但以學習成就或者是生活適應為關注焦點,其他部分 的篇幅相對較少。所以,以下就學業成就、生活適應二大部分進行討論,至於人 際關係與依附關係於第二、第三節呈現。

一、學業成就部份

新移民女性子女的學業成就頗受國內學者所關注,然此部分的研究著多重於 外顯成績、成就的展現,至於本身能力的具備則較少研究,以下的探究則大致分 成此兩個部份。

(一)學業成就

針對此部份,投入的研究相當多,範圍也涵括各學習領域,但目前尚無一致 定論,部分研究發現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並沒有顯著差異(陳湘淇,2004;

蕭彩琴,2005),另一部份則持不同看法,認為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表現是顯著落 後於一般子女(邱冠斌、李瑞娟,2007;張慧貞,2005),不過,有的研究進一 步發現因為教育介入或年齡增長而可能有所改善(王瑞壎,2004)。這些研究的 對象來自不同地區,可能會反應出地方上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且各研究採用的 方法也不盡相同,包含了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對學業成就的定義差異,有的研究 以綜合許多領域成績(王瑞壎,2004;陳湘淇,2004;蕭彩琴,2005;鍾文悌,

(30)

2005),有的僅採計定期考查(邱冠斌、李瑞娟,2007),有的設計測驗題目(張 慧貞,2005),方法呈現的不只是不同面向的成就表現,還可以發現納入所有領 域者,多表現出沒差異的情況,若單只有定期考查或問卷題目,則有明顯的差異 存在,表示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能力可能如同一般子女各有優劣勢,整體觀之,則 截長補短,不見差異。此在鍾文悌(2005)的研究中可略窺一二。

鍾文悌(2005)採以單一縣市跨足國小各領域與年級的方式,發現大陸和 東南亞籍配偶子女的各科表現,在一年級時是顯著低於本籍配偶子女,二-四年 級階段,大部分已沒有顯著不同,唯獨數學的表現卻仍顯著落後;到了高年級,

卻又發現自然、社會的低落,推測有部分原因是學前教育與刺激的不足所致,但 因為國民教育的介入與教導,而逐漸縮小差距,卻也在某些部分顯現出有限性,

所以其學業成就有部份會因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科目而有顯著差異。

上述研究多有地域性,推論往往有限,所以教育部統計處(2005)及何緯 山(2007)針對全國進行抽樣調查。前者以東南亞籍配偶子女為對象,學業成就 部份,以語文、藝術與人文表現優良之比率為多,而數學、社會、自然部分則較 差,但都約有五成左右的好表現,打破外界認為東南亞籍配偶子女的學習成就低 落之觀點;後者的對象包含了大陸和東南亞籍,發現學業表現偏低,與一般子女 相較卻沒有顯著差異。兩者對象與內容不盡相同,然從結果中都可得知新移民女 性子女的表現大體上都還不錯,不致明顯落後。

再對照前述研究,有的研究對象只以東南亞籍為主(陳湘淇,2004),有的 包含了大陸和東南亞籍者(邱冠斌、李瑞娟,2007;張慧貞,2005;蕭彩琴,2005;

鍾文悌,2005),卻不是影響研究結果是否具差異性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大陸籍 女性和東南亞籍女性雖然文化不同,但來台的適應及面臨的問題、挑戰是相似 的,故在教養下一代的過程中,這一層種族的議題影響並不大。

此外,多數研究在與一般子女比較的取樣時,乃以研究者需求選取班級中一 名或幾名學童作為比較(陳湘淇,2004;張慧貞,2005),邱冠斌、李瑞娟(2007)

和何緯山(2007)的取樣方式類似,而前者得到「性別、學前受教育時間、兄弟

(31)

姊妹人數、母親年齡和國籍及父親職業在在影響著子女學業成就的表現」的結 果,與何緯山研究中,「年級、性別、經濟狀況、父母管教態度和學歷是不會造 成學業差異」的結果不同,可能是前者局限於單一區域和較小的年紀,環境與家 庭的因素明顯提升所致;意味著單以區域來看待新移民女性子女,受到不同風俗 民情與學習經驗,可能因此拉大差距。

(二)學習能力

於能力方面,目前的研究不多,只能有限的得知部份訊息。在教育部統計處

(2005)的調查中,有九成以上的東南亞籍配偶子女認知功能部分是正常狀態,

依教師觀點來看,東南亞籍配偶子女學習能力較本籍配偶子女好的比率約二成,

而無差異的情形則約五六成不等;鍾鳳嬌、王國川(2004)針對屏東縣 4-12 歲 學童之語文、心智能力與學習行為做一評估與瞭解,得知外籍配偶子女之語文程 度到了九歲、十歲都有不錯的表現,僅有少數呈現落後情形,而心理能力的發展 狀態就稍微偏低了,但學習行為是屬於正常範圍的。

外籍和本籍子女在語文能力和心智能力發展方面有顯著的差異,本籍子女顯 然居於優勢,但在學習行為方面則沒有不同,且皆呈現參差不齊的狀況,進一步 針對家庭背景做了解,發現不同收入的家庭並不會影響兒童在語文、心智能力和 學習行為上的表現,縱然父母親教育程度在平均表現上有所不同,但在統計意義 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鍾鳳嬌、王國川、陳永朗,2006)。

總和這兩部分的研究,可知新移民女性子女的學業成就差異性很大,可能因 為地區、年齡、性別、測量內涵等因素而有不同,而父母是否參與學校教育等活 動也是有關因素,但國際婚姻中的家長參與度都不高(謝智玲,2007),是值得 注意的現象。而針對國籍與社經地位的可能影響,部分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位並 非影響因素(鍾文悌,2005;鍾鳳嬌、王國川、陳永朗,2006),至於母親國籍,

可能存有國人對於東南亞地區的優越感,但依Peng 和 Wright (1994)發現,縱然

(32)

亞裔美國人的學業表現高於其他種族,若將上述因素排除在外,種族的影響就相 當有限了,也發現不論是哪個種族,其學業成就和家庭環境、相關教育活動的安 排是有關連的,當然家長的教育程度和經濟收入也是其中一環。

所以,可推測國籍並不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母親識字程度雖然對學業影 響,但以影響力觀之,則是兒童本身的注意力與學習力,以及家中所能提供的經 濟狀況為大(趙善如、鍾鳳嬌、江玉娟,2007)。畢竟,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在發 展上雖然大多低於中等收入者,父母的教養行為也都較弱;不過,當有課程進入 協助時,部份面向是會獲得改善(Wagner, Spiker, & Linn, 2002)。因而,目前許多 資料指出外籍配偶在教養子女上的弱勢與能力不足,以及其家庭環境所能提供的 資源與協助,才是有關單位應該注重的要點,而非將焦點放在國籍議題之上。

二、生活適應部份

在生活適應的研究方面,各研究的範疇都不太一致,而「個人適應」、「家庭 適應」、「學校適應」此三方面是多數研究所共同採用的,且多呈現新移民女性子 女整體適應狀況尚佳的結果(吳碧娥,2006;黃明華,2006;張樹閔,2007),

此外,在其他適應內涵,如自我接納適應、學習適應、人際適應、常規適應、社 區與文化適應等(王雅慧,2005;何緯山,2007;那昇華,2007;黃清琇,2007;

鍾文悌,2005),也多為高於平均值的情形,可知新移民女性子女整體生活適應 是不錯的,不全然因為家庭環境不利而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也或許尚處於學習 階段、教育文化等社會因素的介入刺激,且此時對族群意識不高等因素也有直 接、間接發揮作用。

部分的研究會再納入一般子女與之比較,如黃明華(2006)發現東南亞籍子 女個人適應顯著落後於本國籍子女,但在許多方面的表現異國婚姻家庭子女與本 國籍子女並無不同,只是大陸籍子女多偏低,東南亞籍子女更低;何緯山(2007)

也發現除了學校適應方面,明顯落後之外,大多與一般子女無異;王雅慧(2005)

(33)

區別新移民女性子女各國籍,發現在整體適應上,大陸籍者優於東南亞。

教育部統計處(2005)針對東南亞籍配偶子女的生活適應進行調查,其層面 包含師生互動、同儕互動、上課學習互動、團體活動表現、環境適應能力等。結 果呈現出外籍配偶之語文溝通能力對子女學校生活適應部分有影響,但整體而 言,極佳和良好的比例都近五成,女生在各項適應優於男生;卻也有高達六成的 表現,會因為地區、性別、年級、個體語言或認知功能、母親語文能力等因素影 響,呈現較大的差異情況,顯示出,個體適應情形之因素不只是起因於母親國籍,

其他背景與個體能力都有相當影響。若再由教師觀點切入,還約有二成人數認 為,東南亞籍子女較本籍子女表現良好。以下,就其背景變項可能的影響進一步 探討。

(一)性別

在整體適應部份,多數發現無性別差異(王雅慧,2005;吳碧娥,2006;那 昇華,2007;黃清琇,2007),可能是生活適應乃個人融入環境,身心層面的調 適狀況,與性別差異不大,少數研究,如張樹閔(2007)發現整體適應部份女生 比男生好的結果,可能是該縣市所突顯出來的生活條件不同。

(二)年齡

至於年齡對生活適應的影響,呈現較大的不同。張樹閔(2007)、王雅慧(2005)

則發現五年級的生活適應優於六年級,也有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無顯著差異(吳碧 娥,2006;那昇華,2007);而鍾文悌(2005)就整體國小階段子女之生活適應 探究,發現低年級的表現良好,中高年級為尚可,但低年級的個別差異較大,可 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較大,不過隨著入學年齡越長,差異性也就減少。研究結果 分歧,可見對於年齡在適應層面的影響還有進一步探討的需要。

(三)家庭社經地位

有的研究發現不同社經地位對新移民女性子女的生活適應無差異(吳碧娥,

(34)

2006;黃清琇,2007),家庭社經地位僅對中高年級的學習適應有影響,其他年 段與適應情形是無差異的(鍾文悌,2005)。不過,低年級採教師觀察、中高年 級採自陳量表方式,因角色不同可能對所得資料產生差異。此外,蔡翠玲(2007)

則發現高社經地位者其生活適應是顯著高於中低社經地位者,這些研究的內涵都 不太一致,後者主要針對心理健康部份,不似前兩者以家庭、學習等面向作為分 類,意味著不同社經地位對新移民女性子女的生活情形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心理 層面的感受是需要多加關注的。

第二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的目的是探討人際關係的內涵、兒童人際發展的特質,然後再討論 相關測量工具的使用,及影響人際關係之相關重要因素與研究結果,最後再針對 目前新移民女性子女與一般子女之現況做了解。

壹、 人際關係的意義

對於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苗延威(譯)(1985/1996)指稱 為在一段時間內,和他人保有持續性的社會接觸,且類似於遊戲,含有目標、角 色、規則和環境條件等特徵與要件,形成一個複雜的整體。

蔡培村(2000)則將人際關係定義為兩個或以上的人,以語言或肢體等行為 方式來表達思想、情感,且含有知覺、評鑑、反應等融合的交互作用、相互影響 的歷程;楊中芳(1999)採以微觀的角度視之,認為人際關係是兩人在某一個時 間點上,彼此之間保有意義性且連續的交往情形之綜合。

由此可知,人際關係除了是個體和他人之間的互動之外,其內涵涵蓋很廣,

諸如思想、情感、行動等,因不同情境而表現出不同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感受,

(35)

不只是接收別人的回饋,也帶著自身社會能力的表達。於本研究的互動對象,主 要著重在同儕關係,乃指年齡和行為程度相仿的個體(Erwin, 1998),在學齡階 段則為同班同學;亦即,本研究透過整體的人際架構來了解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

貳、 人際關係的理論內涵

關於人際關係的探討,許多學者從各個不同角度切入,如人際需求論、符號 互動論、平衡論等,學者或以影響因素、或以階段改變來陳述人際關係之內涵,

多元而豐富,也透露著人際關係的複雜。理論中雖未明確提及,然上述人際觀點 皆偏向一般人的互動假設現象,亦即其潛在前提或以元素、或以階段架構來談 論,對個體本身的心智及認知成熟之情況,沒有特別界定。

上述的需求和發展歷程雖仍是影響著兒童人際關係的建立,但是,對兒童來 說,還需要更多能力和技巧學習,不似成人已有充份的經驗與能力,此外,也有 因身心發展、認知能力特質所造成的階段特色,因而,針對在兒童友誼、在人際 發展的部份,本研究以不同角度來探討,相關論點於下陳述。

一、以年齡角度觀之

隨著身心發展及認知能力、情緒穩定等因素,兒童的人際、友誼發展也產生 了改變,以下就不同年齡所展現的特色做說明。

(36)

表2-2-1 兒童人際發展

年齡 身心狀態 人際互動情形

0-2 歲 主要是以生理需求的滿足 為核心。

嬰兒階段,尚無法分辨他人,且此時 的互動對象為大人或年長孩子,大約 在一歲之後,和同伴的表面接觸才會 增加。

2-6 歲 社會活動範圍增加,行為有 轉變為主動探索,初期因社 會化不成熟,易有固執、反 抗傾向,較自我中心,4-5 歲後,逐漸出現合作行為。

遊戲是這階段的社會發展重心,會由 獨自玩耍、表面合作進入實質互動的 情境,同時,因自我意識尚不強烈,

也會有想像世界的產生。

6-12 歲 進入小學,是兒童真正社會 化的開始,團體活動中會提 供各種學習機會。

低年級以二、三人的小集團為主,屬 臨時性,成員多不固定,三年級時人 數也不多,但到了四年級可達十幾 人,且穩定、服從度高。

高年級後,人數的範圍不一,但以性 別、身心發展等特質相似度高為主要 互動對象,且建立起共同規則。

資料來源:王文秀(1988)。孩子的友誼世界(頁 4-11)。台北:時報文化。

此外,學者 Selman(1980)針對兒童友誼的發展提出階段理論,每一個階 段對親密友誼的定義與看法都不盡相同,其內涵如下:

(一)階段零:短暫身體互動階段

在這階段,兒童無法辨認心理或生理特質,所以多以能觀察的生理特質和短 暫的互動、遊戲為主。

(37)

(二)階段一:單向協助階段

兒童已可以了解動機、思想、感覺和互動行為會影響社會互動,也能知道自 己和別人是被視為獨立的個體,但仍無法了解互惠觀點;所以,對他們而言,朋 友是能完成自己想做的特定任務,以服從自己為原則,互動的形式也因而聚焦在 個人及主觀感受上。

(三)階段二: 能同享樂的合作階段

此時,兒童的能力已能理解在人際互動上的互惠關係,每個人都被視為能考 量他人的觀點;朋友不再是只為自己完成某些事的人,他們相信人們是需要伴 侶、需要被喜歡。此階段,親密、分享和信任也成為友誼的中心;但是,嫉妒、

排外和衝突也是特徵之一,當個體有衝突或不滿時,友誼很容易結束,由此可知,

還是以功利為主。

(四)階段三:親密共享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友誼被視為相互支持且持續進行的穩定系統,焦點放在關係 本身,而不再是分別的個體。友誼是彼此互相進入對方的經驗,去發現每個人的 個性、特質,和對方有共同或互補的興趣。嫉妒和排外仍在所難免,但這之間的 衝突有時卻能增強彼此的關係。

(五)階段四:自發性依賴階段

友誼被視為一個開放系統,可以改變、有彈性及互相成長的過程,可以提供 個人在自我認同上的發展,也是一段認識彼此的歷程。每個個體都需要獨立和自 主,也會互相滿足對方所需,且會有更深入的心靈探索。

二、以能力角度觀之

以社會認知歷程觀點介入,Slomdowski 和 Dunn 認為此乃促使兒童了解行為 成因,進而控制自己、達成社會互動的一種能力和歷程(引自Erwin, 1998, p.38), 因而 Erwin(1998)以社會認知為基礎,提出六個面向的說明,以瞭解兒童的解讀

(38)

和反應,其包含了自我感(a sense of self)、同理心(empathy)、角色取替能力

(role-taking)、心靈理論(theories of mind)、友誼概念(friendship concepts)及 歸因歷程(attributional processes),以下就 Erwin 的架構與觀點做說明。

在自我感部份,兒童以此為建立人際關係能力之起源,因為這是代表他們能 了解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產生了區別性和獨立性,對於往後的互動過程中,都 會有所回饋而產生增強或改變情形,進一步的,還能使個體對他人情緒能有所體 悟,知道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後能有所表達和回應,這是同理心的行動;再者,能 以他人角度來解讀現象,推測對方的各種需求、想法和行動,或為對方考量來決 定自己該採取何行動,則是具備了角色取替,通常具備這樣的能力,人緣也越好。

在兒童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後,友誼的另一個基礎則來自於對其需求的重 視與追求資訊,此即友誼概念,而這也是隨著階段而有所改變,一開始可能以物 質或立即性為主,之後轉化為內在特質等。此外,就判別他人成因為何,是有意 或無心,或推測是情境或行為之狀態的歸因歷程,也會影響兒童的人際行為,當 然,這是相當具主觀性的。

由上兩小部分的理論探究,兒童對人際的需求包含著情感、歸屬等部份,其 人際互動的歷程也會經歷Devito(1994)所提的接觸、聯繫、親密、惡化、結束 或修復之階段,與成人的互動觀點相似;但在身心的發展上,兒童的能力與同儕 的互動之影響性更是互為因果,因此,顯而易見的,兒童個體的發展會影響其友 誼、人際的表現,而人際關係之良窳也深深影響著個體社會能力的發展。

三、以互動內涵觀之

Weiss 於 1974 年提出了一套作為共同概念架構的社會供應理論(social provisions),認為個體會在彼此的關係中尋找特殊的社會供應或各種形式的社會 支持,其包含依附、信賴、價值提升、社會整合、領導及提供照顧機會等六種基 本類型,對此,Weiss 進一步認為關係是特別的,所以在不同的關係中會獲得具

(39)

差異性的形式(引自Furman & Buhrmester, 1985, p.1017)。這是整合性的談論人 際互動的內涵,且原觀點的對象以成人為主,進一步的,Furman 和 Buhrmester

(1985)將之應用於兒童身上,探討父母親、祖父母、手足、好朋友及教師等不 同需求,發現朋友關係在許多部分都得到個體的重視,甚而在合作、親密、衝突 方面都高於父母關係,可見在不同人際的互動上,是具有差異的。

進一步探究兒童時期所面對的人際關係,Bagwell、Schmidt、Newcomb 和 Bukowski(2001)認為同儕關係多面向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才能深入了解兒童 社會關係的發展含義,所以,同時探討友誼和同儕接納度/拒絕的向度具有其獨 特意義,且可對未來成人社會情緒功能、適應功能提供了全面性、不同程度的了 解。其中,同儕接納度或拒絕情形,多以社交計量法的提名來呈現,以團體中的 互動來瞭解其社會能力和推測人際關係的建立概況;而友誼的親密性及互動多 元,讓部分學者再針對友誼概念提出不同的觀點,如Furman 和 Bierman(1984)

綜合之前研究提出了一套架構,先以具體行為(concrete behaviors)和潛在性格

(underlying dispositions)區分成兩大類,再以利社會支持、親密、聯盟、情感、

相似性五個概念領域,細分成十種類型。以訪談、任務完成、問卷等方式去檢驗 其內涵,發現此十種核心類型是可以提供一個完整的圖像來了解兒童對友誼的期 望。然而,僅以正向角度來框架同儕對友誼、對關係的互動情形是不夠的,所以,

就兒童對研究中所提出問句中得到之回應,Berndt 和 Perry(1986)歸結出正負 向的關係,包含了正向的喜歡、合作行為、愉悅的遊戲或聯盟、情緒支持、衝突 解決和信任;負向部份則為友誼或互動的缺乏、不友善行為、不信任感、不同朋 友間的關聯和其他等。

由此可知,於國小階段,同儕團體接納或拒絕的互動經驗和友誼發展皆是重 要發展基礎,故本研究以此兩個向度為出發點,選擇張樹閔(2007)所自編之「國 小學童同儕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來了解目前新移民女性子女同儕的互動情形。

(40)

參、 人際關係的測量

關於人際關係的測驗工具,以社會計量法最廣為使用,其他則因應研究者研 究需求而應用不同架構的量表,以下分成「受歡迎程度」、「不同對象關係」、「互 動內涵」三個部份做說明。

一、測量「受歡迎程度」的人際量表

此部分主要以社會計量法的使用為主,來了解個體在團體中受到他人歡迎或 受到排斥的程度。最早是由Moreno 創造使用,他認為同儕經驗可由三種具區別 性的人與人之間互動影響力得知,其中包括吸引(attraction)、拒絕(repulsion)

和冷漠(indifference)(引自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 p.237)。許多人際關 係為主題之研究都以此作為研究測量工具(楊惠婷,2005;陳騏龍,2001;Berndt

& Keefe, 1995;Zettergren, 2005),除了以此來表達「受歡迎程度」、「同儕社交地 位」之外,也會解釋成「同儕接納度」的範疇。經過不斷修正與改進,社會計量 法在使用上呈現不同方式,葉連祺(1999)歸納相關的紙筆測驗,分成下列幾種 方式:

(一)提名法(nomination)

這是最廣為使用的方式,包含正負提名法,且多為同時使用,施測時,會提 供一個或多個情境為準則,由受測者提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對象。

(二)量表法(rating formats)

此乃一般問卷施測方式,以 3 點、5 點或 7 點之 Likert 量表形式呈現,由受 測者勾選,通常數字越大,表示越受喜歡。

(三)混合法

鑑於傳統施行負向提名對區分被忽視和拒絕兒童可能存有潛在的傷害,

Asher 和 Dodge(1986)提出另一個選擇方案-混合法,此為正向提名和量表測 量的結合;除了創新,Asher 和 Dodge 也針對混合法提出改進方向,且認為若要

數據

圖        次  圖 2-3-1  成人依附模式圖………………………………………………………… 39  圖 3-1-1  研究架構圖……………………………………………………………….57  圖 4-8-1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之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110  圖 4-8-2  新移民女性子女父親依附與人際關係之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
表 2-2-1  兒童人際發展  年齡  身心狀態  人際互動情形  0-2 歲  主要是以生理需求的滿足  為核心。  嬰兒階段,尚無法分辨他人,且此時的互動對象為大人或年長孩子,大約 在一歲之後,和同伴的表面接觸才會 增加。  2-6 歲  社會活動範圍增加,行為有  轉變為主動探索,初期因社  會化不成熟,易有固執、反  抗傾向,較自我中心,4-5  歲後,逐漸出現合作行為。  遊戲是這階段的社會發展重心,會由獨自玩耍、表面合作進入實質互動的情境,同時,因自我意識尚不強烈,也會有想像世界的產生。  6
圖 2-3-1  成人依附模式圖
表 3-3-2  同儕關係量表預試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年級  發出卷數  回收卷數  有效卷數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五年級  32 33 31 33 23 31  六年級  30 31 26 31 26 25  小計  62 64 57 64 49 56  總計  126 121 105  貳、正式施測之取樣方式          本研究之正式施測樣本是以南部縣市之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對象,選取含 有新移民女性子女之班級進行施測,受試者為來自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 市、屏東縣、澎湖縣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表 2 請填寫公職人員及關係人之基本資料,並勾選填寫關係人與公職人員間屬第 3 條第 1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

If we recorded the monthly sodium in- take for each individual in a sample and his/her blood pressure, do individuals with higher sodium consumption also have higher blood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是分析變異數間關係的

In this study, the Taguchi method was carried out by the TracePro software to find the initial parameters of the billboard.. Then, full factor experimen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y utilizing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concluded that teachers who also served as administrative staff concurrently had higher job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第三節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迷思概念 負數概念之 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迷思概念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