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為 1980 年代以來交際

教學觀之下發展出的教學模式。相對於聽說法、情境法等以語言結構為教學 核心的方法,交際法強調語言的首要功能是溝通和互動,語言是一個表達意 義的系統,因此語言的學習應以意義為首要任務。學習語言就是學習如何交 際溝通,非僅是語法規則的記憶和語言形式的操練。學習活動必頇包含對學 習者有意義的、具有真實性的溝通任務(Richards & Rodgers, 2001:161)。

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中期,任務型語言教學漸成為外語教學的主流,從交 際法的「學以致用」,向「做中學」、「用中學」的方向拓展(趙金銘,2007)。

以下就任務的定義、任務法的教學原則和課堂教學過程逐一說明。

一、「任務」的定義與類型

根據許多學者對於「任務」描述,我們可以從幾個層次來看任務的定義。

首先, Long (1985:89)提出的是最寬泛的,不涉及語言教學的定義:

「任務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娛樂等活動中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

Long 所指的並非課室中的,而是生活中的任務,因此這些任務並非都涉及 語言使用,例如給圍欄刷油漆、幫小孩子穿衣服等等。很多任務必頇使用語 言,例如買鞋子、預訂機票、填寫表格等等。具備以目的語完成各種生活任 務的能力,為外語學習者的主要目標,而教師即以生活中的任務為藍本開展 課室活動。Nunan(1989, 2004)稱這些生活中的任務為「目標任務」

(target-tasks)或「真實世界任務」(real-world tasks);以目標任務為藍本 開展出來的課室活動就稱為「教學性任務」(pedagogical tasks)。教學性 任務是從目標任務轉化而來,模擬了真實生活的溝通情境,但也包含為了發 展學生語言能力、不見得會在真實溝通情境中出現的活動,例如聽指示畫圖、

聽錄音帶後複述內容等等。

從執行任務的整體過程來看,教學性任務是模擬真實世界任務而來,因 而與日常生活使用語言的過程是相似的,是真實交際行為的再現(Estaire &

Zanon, 1998; Ellis, 2003)。在課堂中的任務往往以工作計畫的方式呈現。工 作計畫包含教師提供的學習媒材,對媒材進行信息加工的方法和程序,以及 最終要達到的目標(Breen, 1987:23; Ellis, 2003:9)。任務本身即是一個完整 的交際活動,有開始、過程及結尾 (Nunan, 2004:4)。任務可以是個人

的形式完成(Littlewood, 2002)。任務的執行涉及多種認知過程,例如選擇、

推理、排序、比較等等。Nunan(2004:4)認為教學性任務就是能夠引導 學生使用目標語來理解、運用、表達和互動的課室活動。在進行這樣的活動 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運用語言知識來表達意義,而不是語言形式的操 練。

Ellis(2003:9)綜合多位學者之定義,提出了任務的六項特徵:

1.任務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計畫。

2.任務首重意義而非語言形式。

3.任務含有真實世界的語言使用過程。

4.任務可包含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的任何技能。

5.任務的進行包含認知能力的運用。(如選擇、分類、排序、推論等等) 6.任務的完成就是達到了明確的交際目標,有一個交際性的結果。

從課堂活動的目的來看,有些學者如 Willis(1996:54)和 Ellis(2003)

特別區別了「任務」和「練習」不同。「練習」的目的是語言形式的熟練,

學習者沒有創造性使用語言的機會,而「任務」關注的是意義的表達和交流,

具有特定的交際目的,且必頇有一個非語言性的結果,例如問題的結論、達 成協議或是展示成果。然而語言形式和語法知識雖然不是學習者關注的焦點,

卻也是完成任務的基礎。因而也有許多學者提出,任務和練習不是截然對立 的,練習本身也可以是一種任務。Breen(1987:23)認為任務是促進語言學 習的工作計畫,從簡單的練習活動到複雜的小組分工解決問題都是任務。

Estaire & Zanon(1998:15)則將「練習」性質的活動稱為「使能性任務」

(enabling tasks)。為了讓學生進行「交際性任務(communication tasks)

時能夠流利且有效的溝通,著重於語言形式(語法、詞彙、發音、功能等)

的使能性任務提供了必要的語言工具。Littlewood(2002)提出,任務的目的 不僅可以是語言的內容,也可以是語言的形式,前者如小組討論後做出一個 決定、執行一項計畫等;後者如發現一項語法規則或完成一項練習。Nunan

(1989)也提到,要截然的劃分交際性和非交際性的任務並不是很容易,因 為形式和意義是緊緊相扣的,不同的語法形式也就表達了不同的意義。實際

上,即使是為了熟練語法形式的練習性活動,也可以盡可能設計得有意義,

有交際性(Nunan, 1989; Estaire et al., 1998)。

學者們對於任務和練習的區分及定義,實際上反映了任務型教學中「強 任務派」(strong version)和「弱任務派」(weak version)的觀點差異。強 任務派認為課程活動的編排應以任務為核心,而不是以語法項目為依據,也 就是先確定學生必頇用語言做哪些事,再確定執行任務所需要的語言形式,

而這些語言形式並不是由教師預先設定的。在任務進行時,教師觀察學生的 語言運用情況,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便即時予以語言形式的教學。例如 學生因為不知道某個單詞或語法規則,而只能迂迴表達自己的意思時,教師 便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供新的辭彙和語法規則。除了隨時提供學生語言形 式的的扶助之外,任務結束後,教師再引導學生檢視執行任務時的語言使用 錯誤或是表達不完整的部分,聚焦於語言形式的準確。而弱任務派的學者則 認為,強任務派的方法將造成學生無法掌握到最常用和最有用的語言形式

(Swain, 2005: 393),也無法有效掌握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係。因此,弱任 務派的觀點下,只要是對於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有利的活動都算是任務,

如 Estaire & Zanon 提出的「使能性任務」就是以語言形式的掌握為目標,

為交際性任務提供必頇的語言材料與技巧。頇注意的是,使能性任務雖無法 提供創造性使用語言的機會,也必頇避免機械式的操練。

Ellis(2003:16)和 Nunan(2004:94)也提出了「結構鬆散型任務」

(unfocused tasks)和「結構集中型任務」(focused tasks)的分類方式。結 構鬆散型任務並沒有預設的語言形式要求,學生可以使用任何他們已掌握或 正在整握中的語言來完成任務,首重意義的表達與交流。而在結構集中型任 務中,學生則頇運用特定的語言形式以完成任務,或者,直接將認識語言結 構和用法當作任務的目標,例如觀察語言結構以歸納出一系列的語法規則的

「意識培養型任務」(consciousness-raising tasks)(Ellis , 2003:17)。意識 培養型任務中,教師提供語料,讓學生透過彼此討論和分析歸納的過程發現 語言結構和功能的關係,而不是由教師呈現語法點和講解用法,也是一個讓 學生主動思考、相互交流觀點,並且有明確目的的活動。

Littlewood(2004:30-32)則認為,我們應將任務的定義視為一個連續體

(continuum),也就是從注重語言形式的活動(即強任務派的「練習」),

到讓學習者創造性的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交際任務,都可以視為任務。筆者 認為,教師應視學習的需求和教學項目的特性,靈活操控任務的交際性,決 定何時應側重於形式,何時應側重於意義。以漢字教學而言,在分析結構、

部件,解說部首意義時,可以利用意識培養型的任務,讓學生相互討論或透 過趣味遊戲以歸納出構字規律,而學生跟著教師執筆習寫的練習也都可視為 使能性任務。

二、教學原則與需求分析

基於交際的語言觀,任務型教學將語言學習的本質定義為運用語言做事,

以達成交際目的,而語言知識和形式只有透過實際運用語言才能內化成為學 習者的交際能力。為了塑造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Willis(1996)認為,有 效的課堂教學必頇具備下列四個條件:1.學習者能夠大量接觸語言 2.學習者 有使用語言進行真實溝通的機會 3.學習者有使用語言的動機 4.教師能夠引 導學生隨時注意語言的形式。為了體現上述的語言觀和教學觀,許多學者都 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原則。龔亞夫、羅少茜(2003:55-69)綜合了不同學者 的理念,將任務型教學的原則歸納為以下七項:

(一)形式與意義的結合原則(form and meaning):語言的形式,也 就是語音、詞彙、語法結構等等,必頇和語言的交際功能緊密結合,學生必 頇能夠清楚的認知結構和功能的關係並且有效的運用於交際,因為達到交際 目的不代表學生掌握了語言的交際功能。(Skehan, 1998; Nunan, 1999)

(二)真實性原則(authenticity):

1.情境和語料的真實性:任務的過程應貼近真實交際的語言使用情形,

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應盡量提供學生各種真實的語料,而不應僅限於 制式的、修飾過的語料(Nunan, 1999)

2.互動的真實性:有些課堂內的活動不見得會在實際生活中出現,例如 一人描述圖片,由另一人畫出。但是語言使用的過程卻是和實際交際情形相 似的,例如上設活動中需要重述語言以確認對方的意思。(Ellis, 2003:6)

(三)循環性原則(recycling):必頇不斷讓語言在不同情境中復現,

讓學生有大量接觸、使用這個語言形式的機會,進而掌握形式與不同功能之 間的聯繫關係(Nunan, 2004)。

(四)任務相依性原則(the task dependency):任務的安排應由易到難,

簡易的任務作為複雜任務的基礎,模仿性(reproductive)的任務作為創造 性任務的基礎,層層遞進(Nunan, 1999)。

(五)在做中學原則(learning by doing):學生唯有透過主動積極地使 用語言達成任務,才能使語言形式和功能內化,培養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

(Nunan, 2004)

(六)扶助性原則(scaffolding):教師隨時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情 感需求,了解學生的背景知識、語言程度,在學生遭逢困難或挫折時,提供

(六)扶助性原則(scaffolding):教師隨時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情 感需求,了解學生的背景知識、語言程度,在學生遭逢困難或挫折時,提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