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企業教育訓練內容系統化設計

二、 文獻探討

2.2 企業教育訓練內容系統化設計

設計和發展訓練方案的影響因素如2.1.5.2 所述,在本小節將詳細說明企業教育訓練 內容的系統化設計程序與建構模式,作為研究驗證的理論基礎。

2.2.1 企業教育訓練內容(教材)的系統化設計程序

教育訓練的規劃與實施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教學的系統,因此在2.1.5 闡述如何運 用系統化教學模式ADDIE 來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在發展過程中,訓練內容的設計 與開發可說是決定企業教育訓練成功與失敗的靈魂。ADDIE 可運用在訓練規劃、

學(課)程規劃、教材規劃等情境,在本小節再次將 ADDIE 通用教學設計應用在企業 教育訓練內容(教材)的設計,發展模式與工作要項如圖 7。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整體教學策略是由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的理念(Learning philosophy)轉換而來,

最主要的整體教學策略為講解策略與經驗策略(盛群力、李志強,2003),在一門

(1)學習目標 (2)內容的特性 (3)講師的能力 (4)學員的人數特性

(5)時間、預算與組織資源

整體教學策略與學習內容個體教學策略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學習內容個體教 學策略包括教學內容順序的安排、組織與教學方法的選用,這兩部份將詳述於後。

2.2.2.2 內容建構模式

以續效或目標為導向的企業教育訓練,其教育訓練內容需具備幾項特性:

(1)依據學習目標來安排與組織內容順序;

(2)學習者在課後能夠展現能力的提升;

(3)學習內容的知識本體與員工在訓練學習期創造的知識可以循環運用。

具備這些特性的內容建構模式不只一種,本研究主張,內容模式(或內容架構)

要明確有彈性、學習物件要可再用、元件化(Learning objects 或 Reusable Learning Objects, RLOs)。以下逐一說明學習物件的定義、學習元件化的優點、可再用教育訓練 內容的建置模式(或內容架構)。

1.學習物件(Learning objects) 的定義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LOM) 標準將學習物件定義為:可重複使用的任何數 位或非數位實體,可用來學習、教學、訓練 (Verbert & Duval 2004),其概念如同物 件導向程式設計,主張電腦程式應該由個別可互相動作的物件所構成 (Woodill, 2006)。與學習物件相關的術語有(Reusable learning object strategy, 2000/2003):

(1)Educational objects (2)Learning objects (3)Content objects (4)Training components

(6)Chunks

(7)Sharable content object (SCO) 2.學習元件化的優點

可重複使用的學習元件 (Reusable Learning Objects, RLOs)的優點歸納如下 (Longmire, 2000):

(1)內容依學習的情境彈性製作;

(2)易於更新、搜尋與內容管理;

(3)依組織的需求來客製化內容;

(4)便於組織內部學習系統之運作;

(5)符合能力本位的學習;

(6)提升內容的價值。

因此,就應用面來看,學習元件化在教育訓練教材的可行應用方式包含:

(1)已開發的教材依照學習情境和訓練目標,重新組成新的學(課)程,間接改善教 材開發效率。

(2)學習管理系統依據特定使者用的知識需求,將數位化的學習元件重組成新的學 習物件,因應使用者的即時學習。

3.可再用企業教育訓練內容的建置模式 (Content Model)

一個句子、一段文章、一張圖片或是一門課程都可以是可重複使用的學習物件。

近年來,企業為了能快速促進企業內訊息的溝通與資訊傳遞,除了傳統的教室講課 式訓練之外,為了降低教育訓練成本,提升員工的知識與技能,以及讓員工即時掌 握外在快速多變的環境,紛紛導入數位學習。在數位學習和企業教育訓練領域,學 習物件指的是有學習目標的學習元件。為能延伸可再用元件化學習物件在企業教育 訓練教材的效益,並評估各式內容組裝模式的優缺點,以下簡要說明兩種廣泛應用 在數位學習與教育訓練教材開發的內容元件模式:

(1)SCORM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分享式內容元件參考模式) 美國國防部的ADL 專案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Initiative)整合了多

種數位學習的規範,包含:IEEE LOM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IMS Content Package (用 XML 語言來形容學習資源和包裝內容的指標)、AICC CMI、IMS Simple Sequencing 等,建立了分享式內容元件參考模式 SCORM,SCORM 2004 包括三個部份 (ADL, 2006):

A. 內容整合模式(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 CAM) B. 執行環境(Run-Time Environment, RTE)

C. 編序與導覽(Sequencing and Navigation, SN) 其中SCORM CAM Book 也包括三個部份:

SCORM Content Model Components:定義教材元件,以及元件間的編排、

整合:

Assets(素材)

Sharable Content Object(SCO)(可共用的內容物件)

Activities

Content Organization(內容組織)

Content Aggregations(內容整合)

SCORM Content Packages:教材內容包裹,包括教材元件實體檔案與其 Metadata 描述檔。

Metadata:描述學習元件的資料。

(2)CISCO RLO strategy

課程循序細分有二個目的,一是設定各階段的學習目標,二是以學員最容 易接受講師所要傳達訊息的方式,來規劃課程的進行順序(蓋登氏管理顧問公 司,2000)。CISCO RLO strategy 以此理念為基礎,規範整體課程之組裝架構 和個體內容發展模式的系統化學習物件建置策略:

A. RLO / RIOs Package Model :CISCO Internet Learning Solution Group(ILSG)

件(RLO)與資訊元件(RIO),一門課或具有學習效益的學習物件,其組裝架 構如圖 8:

圖 8:RLO / RIOs Package Model (Cisco Systems, Inc., 2000)

B. “Reusable Learning Object Strategy” 白皮書 4.0 用 Lesson 取代 RLO、Topic 取代 RIO。因此將一個具有學習效益的學習物件分成 Course、Module、

Lesson、Topic、Subtopic 等五階,如圖 9:

圖 9:RLO strategy five-level hierarchy (Cisco Systems, Inc., 2003)

2.2.2.3 內容設計- CISCO Lesson, Topic Model

CISCO 的內容發展模式分成學習元件(RLO, Lesson)與資訊元件(Topic, RIO)兩個要 素,Lesson (RLO) =前言+Topic (RIO)+摘要+練習+測驗;Topic (RIO) 分為:概念、

事實、程序、流程、原則五種類型,在本文統一用資訊元件(RIO)表述主題(Topic),

整體架構如圖 10。

圖 10:CISCO Lesson and Topic Model (Cisco Systems, Inc., 2003)

1.Concept(概念)RIO

(1)定義:一個字或一個專有名詞,用以定義一群具有共同特性或特性差異些微的 物件、符號、意念或事件,例如:使用者、需求、規格、PDCA,ISO / IEC 27001:2005

(2)例句:什麼是 ISO / IEC 27001:2005?

(3)建構指引,表 2:

表 2:Concept(概念)RIO 建構指引 子項 必要性(R)/

選擇性(O)

內容建構要點

前言 R  訂定資訊元件的學習目的,並讓學習者了

 簡短、契合重點

 確保課程裡內每一 RIO 內容可再用、不配 合其他主題、或假設學習者曾經學習過其 他主題

定義 R  可用圖解或實例說明

 清楚講述相關特性

 以簡捷、扼要的文字敘述

 用條列的方式說明

 為概念資訊元件下定義

 加強解釋專有名詞

事實 O  需要用事實解釋概念時,才選擇性使用

 遵循 Fact(事實)RIO 建構指引

 若有多項事實需要陳述,或一項事實需要 較大篇幅來說明,則另建構 Fact(事實)

RIO 陳述

正範例 R  儘可能舉出 2 個(含)以上不同情境的範 例

 範例的情境由簡單到複雜

 以文字或圖解的方式呈現

反例 O  舉出比較容易混淆的相關概念範例

 反例的情境由簡單到複雜

 以文字或圖解的方式呈現

 說明正反例不同之處

類似範例 O  用類似範例加強教學效益

 類似的範例要與學習者的經驗有關

(4)範例,如表 3:

表 3:Concept(概念)RIO 建構範例

子項 內容建構要點 範例 ISMS(ISO/IEC27001: 2005) 正範例  以文字搭配圖片

的方式呈現

圖 11:PDCA model applied to ISMS processes ISMS (ISO/IEC27001: 2005)

Plan

Implement and operate the ISMS

Monitor and review the ISMS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ISMS Plan

Implement and operate the ISMS

Monitor and review the ISMS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ISMS

2.Fact(事實)RIO

(1)定義:一個事實主題可做為獨立的主題講授,或是從另一個主題鏈結。事實可 利用陳述、數據、圖表等方式呈現。事實主題可使用於需要講授特定、

獨特的資訊時。理想上,一個事實會鏈結至參考或被參考的概念、程 序、流程、原則。多個事實的排列應按照課程的邏輯順序或鍊結到參 考到該事實的其他主題。

(2)例句:資訊安全三元素:「機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3)建構指引,表 4:

表 4:Fact(事實)RIO 建構指引 子項 必要性(R)/

選擇性(O)

內容建構要點

前言 R  訂定資訊元件的學習目的,並讓學習者了

解該Fact(事實)RIO 的預期學習成果

 簡短、契合重點

 確保課程裡內每一 RIO 內容可再用、不配 合其他主題、或假設學習者曾經學習過其 他主題

繪圖 R  依據學習目的選用繪圖的種類與數量(選

用不同風格的繪圖,文字與繪圖數量比例 要適中)

 必要時可以不用按照順序,任意配置繪 圖、清單、表格

 在圖前搭配一句文字說明

 標示主要關鍵

 在主要關鍵之後接續一個表格詳述內容

 用簡捷文字命名

清單 R  依據學習目的選用清單的種類與數量

 在清單前搭配一句文字說明

 必要時將清單加以分類、命名

 分類名稱要能辨識出涵蓋的內容

表格 R  依據學習目的選用表格的種類與數量

 在表格前搭配一句文字說明

 用條列的方式列出各個部分與它們的作用

 使用適當的欄位名稱

 欄位名稱要能辨識出涵蓋的內容

(4)範例,表 5:

ISO/IEC27001 是國際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參見表 6),包括 建置組織管理系統所需要的PDCA 管理架構及安全控制措施指

表 7:Procedures(程序)RIO 建構指引 子項 必要性(R)/

選擇性(O)

內容建構要點

前言 R  訂定資訊元件的學習目的,並讓學習者了

解該 Procedures(程序)RIO 的預期學習 成果

 簡短、契合重點

 確保課程裡內每一 RIO 內容可再用、不配 合其他主題、或假設學習者曾經學習過其 他主題

事實 O  需要用事實解釋程序時,才選擇性使用

 在程序表格中,事實陳述可以獨立為一欄

 遵循 Fact(事實)RIO 建構指引

 若有多項事實需要陳述,或一項事實需要 較大篇幅來說明,則另建構 Fact(事實)

RIO 陳述

程序表 R  一個主題的步驟(程序)用一種表格呈現

 使用介紹句

 使用「步驟」、「行動」做為欄位名稱

 使用動作動詞做為每一步驟的起始

 一個步驟搭配一個行動

決策表 R  一個主題的步驟(程序)用一種表格呈現

 使用介紹句

 使用”If”, ”Then” 做為欄位名稱

 使用完整句描述條件(if)及行動(then)

 代表重覆意義的字詞列在欄位的標題

表 8:Procedures(步驟)RIO 建構範例

子項 內容建構要點 範例

前言  簡捷、扼要的 文字說明

遵循 ISO/IEC 27001:2005(CNS 27001)建立 ISMS,組織應執行下列事項(參見表 9):

4.Process(流程)

Process(流程)是說明一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資訊元件,有助於協助內部工作任 務、引發動機、確保工作的品質、績效。

(1)定義:

 說明工作是如何進行的事件流。

 由多位成員或組織共同完成一項任務,不是由個人獨自完成的一項任務

 例如:機械、商業、科學的流程圖

(2)Process(流程)RIO 沒有特定擺在哪種類型 RIO 的前面或後面。

(3)例句:「…的流程」、「…的階段」,分析風險的流程。

(3)例句:「…的流程」、「…的階段」,分析風險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