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企業競爭優勢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企業競爭優勢理論

所謂競爭優勢,就是企業在產業中所處的地位使其在參與競爭和吸引顧客 等方面具有的一種超越競爭對手的優越態勢,在特定業務的經營中能夠向客戶提 供超過競爭對手的價值,並獲取超額利潤(Porter, 1985)。Porter 認為競爭優 勢來自於企業創造產品或服務所取得的收益超過其成本的價值。究竟是什麼構成 了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企業應當怎樣為獲取長期的競爭優勢而累積力量?這 些正是競爭優勢理論所關注的主要問題。自 1980 年代以來,企業競爭優勢理論 研究分為五大學派,即結構學派、能力學派、資源學派、策略聯盟學派和超競爭 學派。

一、結構學派:基於產業結構分析

1980 年代,隨著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形成了以 Michael Porter 為代表 的結構學派 (Porter, 1985),其理論建立在產業組織經濟學的"結構-行為-績效 (SCP) "這一典範上,Porter 認為企業競爭優勢是由產業結構決定,是由產業中 的五種競爭力量(即新進入行業者的威脅、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買方能力、

賣方能力和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所決定,進而提出取得產業競爭優勢的通用策 略:成本領先、差異化和集中化。企業競爭優勢源自於能為顧客創造的價值,因 此價值鏈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基本工具,企業可以透過低成本和差異化這兩種 基本策略來創造競爭優勢。傳統的結構學派觀點是將企業競爭優勢歸結為企業所 處的市場結構與市場機會,是一種企業競爭優勢外生論。其特點主要展現在三個 面向:(1) 產業或策略群的分析;(2) 靜態的分析;(3) 以進入壁壘為利潤的關 鍵因素分析。

二、能力學派:基於企業能力分析

由於結構學派著眼於從企業外部環境與產業結構,對企業的內在因素未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深入研究,不能突破把企業視為“黑箱”的限制,給人有欠缺之感。為克服此缺 陷,1980 年代中後期開始,形成了以 Prahalad (1990)、Stalk (1992)、Hamel (1994) 等人為代表的能力學派,其主要觀點是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自身所具 有的核心能力,企業之間核心能力的差異造成了效率和收益的差異。企業核心能 力是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特別是關於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流派 的學識,它是一個企業所具有的、在本行業獨樹一幟、難以複製模仿的能力,可 實現用戶看重的、高於競爭對手的價值,可提供進入廣闊多樣市場的潛能,從而 成為長期利潤的根源。此外,能力學派進一步提出企業競爭優勢的深層因素隱藏 在企業資源背後的配置、開發、使用、保護資源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業在組織 的過程中配置和最佳化資源以達到目標的才能和技能。能力學派認為競爭優勢的 根源在於組織內部,以企業經營中特有的能力為出發點,來制定和實施企業競爭 策略的理論觀念,其中“核心能力觀" (Prahalad & Hamel, 1994) 注重企業價 值鏈中的個別優勢,而“整體能力觀" (Stalk, Evans & Shulman, 1992) 則強 調價值鏈中的整體優勢。

三、資源學派:基於企業資源分析

能力學派在彌補結構學派缺陷的同時,也帶來了自身缺陷,對企業外部環 境缺乏應有的關注。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進一步發展的資源學派則同時彌補了以 上兩大學派的不足,將公司內部分析與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結合起來。資源學派 以 Wernerfelt (1984)、Barney (1986, 2001)、Peteraf (1993)、Collis 與 Montgomery (1995) 等人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企業競爭優勢來源於其擁有或支 配的獨特資源和策略資產,尤其是具有異質性的資源。外部的市場結構和市場機 會能對企業的競爭優勢產生影響,但並非決定性因素。有價值、稀有的、不可完 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資源構成了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的根本。此理論源於資 源為基礎的企業觀 (Resource-Based View, RBV),亦即把企業競爭優勢視為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勢的關鍵就在於企業資源的累積。Barney (1991) 把資源定義為企業所能控制,

並且能夠制定和執行其效能與效率改進之策略的所有資產、能力、組織過程、企 業特性、資訊、知識等。Collis 與 Montgomery (1995) 把企業的資源分為資產 (assets)、技能 (skill) 和能力 (capabilities)。資源學派提出企業獲取策略 資源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從外部市場獲取;二是從內部累積和培育。相較於 能力學派及結構學派,資源學派考慮了外部環境,認為特定資源要成為競爭優勢 的來源需具有價值性,而此價值性須能夠使企業利用外界環境中的機會、抵禦環 境中的威脅。資源學派是一種針對公司內部現象所進行的內部分析,結合針對行 業及競爭環境進行的外部分析的方法,注重把影響企業內部資源要素的分析放在 與產業環境經濟分析並列的位置上進行策略性的全盤思考。隨著企業知識理論的 興起和發展,傳統資源學派的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發展,Nelson 與 Winter (1982)、

Prusak (2001)、Skyrme (2000) 提出知識為組織最主要的策略性資源,企業是 知識的集合體,其中隱性的知識是企業核心能力的基礎,亦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的基礎。因此,企業應從知識的視角審視其策略定位,並制定相對應的知識策略,

以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

四、策略聯盟學派:基於競合觀點

結構學派、能力學派、資源學派皆立足於競爭對抗的策略模式,這些模式 將競爭者視為敵對方,企業必須透過對抗性競爭建立優於競爭者的能力或資源,

以獲得比競爭者更好的市場定位,其所提倡的競爭是一種“零和競局”,競爭對 抗的目的在於使競爭對手消失或喪失優勢。然而,過度的競爭對抗可能損壞競爭 秩序,出現兩敗俱傷以及社會資源的碩大浪費。源於對競爭對抗的反思,1990 年 代出現了以競合觀念為主導的策略聯盟學派。Lin、Zhang、Luo (2008) 提出策 略聯盟的觀念最早是由美國 DEC 公司總裁 J. Hopland 和管理學家 R.Nigel 在 1980 年代所提出。策略聯盟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對等經營實力的企業,亦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營風險考量,為達到共同擁有市場、共同使用資源等策略目標,透過各種協定、

契約結合而成之優勢互補、風險共擔、資源雙向或多向流動的鬆散型網絡組織。

策略聯盟多為長期性聯盟合作,聯盟各方保持原有企業管理上的規定和完整自主 的經營權。策略聯盟學派中較具代表性的理論有“知識聯盟理論”與“競爭合作 理論”,前者以進行知識轉移和共同建立新知識為目的進行結盟,後者以一種新 的競爭型態為基礎,一方面競爭但不排除合作,另一方面透過合作形成聯盟,以 更有利地方式提高競爭效率,聯盟宗旨在於創造共享與不斷成長的潛在市場。

五、超競爭學派:基於超越競爭觀點

1990 年代,隨著競爭環境的日益動態化,創新和創造未來成為企業競爭優 勢理論的研究重點,美國管理學家 De Bono (1996) 提出超越競爭的觀點,認為 競爭觀念是個危險和有誘惑力的陷阱,它束縛了企業觀念,任何做實業的人都需 要超越競爭,競爭是為了保證企業生存,而超越競爭是為了保持企業成功和發展。

企業透過超越競爭的方式進而實現價值壟斷 — 即為顧客提供競爭對手無法實 現或是滿足的“整合價值”。從本質上來看,超越競爭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 顧客價值,而採取與其他競爭者不同的策略進行競爭。超競爭學派的代表理論有 D'Aveni (1994) 的超級競爭模型以及 Moore (1996, 2006) 提出之企業生態理 論。超級競爭模型認為競爭優勢的來源正以逐漸加快的速度被創造與侵蝕,優勢 維持期逐漸縮短,即是超級競爭現象。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中長期成功的道 路不是試圖維持長期優勢,而是追求獲得一系列短期競爭優勢,使公司比產業中 其他公司領先一步,形成-種動態的競爭結構。此觀點與陳明哲 (1996) 所主張 之動態競爭觀點相符,其研究發展出察覺—動機—能力(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 AMC)之三項關鍵以解析組織在回應競爭者的刺激之前,必須先察 覺到刺激,才能進一步產生行動的動機,而只有當競爭者察覺到競爭行為,同時 具有動機與能力進一步採取競爭回應時,競爭者才會對這些競爭行為有所行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防禦並彰顯本身的實力與價值。

Teece 與 Pisano (1994) 研究了企業在環境快速變化下的動態能力問題,

提出企業應該打造能整合、建立、重構組織內部和外部資源、技能和能力,以適 應環境快速變化的動態能力。企業生態理論則是以生物系中的生態系統的視角來 描述企業活動,把企業放在一個商業生態系統中,以整體的視角分析,打破傳統 以行業劃分為前提的限制,認為以發展新的循環代替行業為基礎的策略設計,可 以創造出嶄新的商業模式。當企業隨著環境進化,企業與其所處環境是共同進化 的關係,而不是競爭或合作。因此,企業可透過制定基於生態系統的策略與決策,

在與生態系統共榮共存的同時,獲得永續的發展。

競爭優勢理論的發展至今已三十餘年,其研究焦點歷經從外到內、從靜到 動的變化,可分為五大學派,即結構學派、能力學派、資源學派、策略聯盟學派 和超競爭學派,統整如表 2-1。傳統能力學派理論與資源學派理論過分依賴均衡 分析,具有強烈的靜態分析傾向 (Foss,1997) ,正如 Barney (2001) 所承認的

“基於資源的企業觀對過程和操作缺乏足夠的關注”。隨著企業所處的市場和環 境趨於高度複雜、動態與不確定狀態下,企業在以往所處競爭中所形成的靜態均 衡不斷被打破,當市場競爭進入了新的階段,企業競爭優勢往往無法持續存在。

因此,動態能力作為一種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其出現適逢商業實務面的需 要,對處於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企業而言是高度必要的。企業唯有形成並發展其動

因此,動態能力作為一種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其出現適逢商業實務面的需 要,對處於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企業而言是高度必要的。企業唯有形成並發展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