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驅動工業 4.0 之 IT 能力評估準則建構

第一節 德爾菲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驅動工業 4.0 之 IT 能力評估準則建構

多準則決策分析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幫助決 策者在有限的可行方案中,根據每一方案的不同屬性特徵,從可行的方案之中將 各方案做優劣排序,評估和選擇最符合決策者理想的方案(Yoon & Hwang, 1985)。 本研究主要應用文獻蒐集法來羅列影響工業 4.0 所需具備 IT 能力之重要因素,

為確認文獻彙整具有周延性與客觀性,在進行層級分析法之專家問卷發放前,先 透過德爾菲法 (Delphi Method) 以半開放式德爾菲問卷,邀請產官學專家進行 諮議,最後建構出工業 4.0 所需具備之 IT 能力之構面準則模型,並依據此模型 設計出層級分析法之專家問卷,權衡工業 4.0 所需具備之 IT 能力模型中各構面 與準則的優先權重,本章針對德爾菲法與層級分析法進行說明。

第一節 德爾菲法

一、研究方法設計

德爾菲法是一種結構式團體溝通過程的方法,也是一項跨領域整合的研究 技術。其過程強調針對設定的議題,以訪談與書面討論方式,邀請專家以其專業 知識、經驗與意見建立一致性的共識,進而解決複雜議題。其中所謂結構式溝通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指的是來自團體個別成員的訊息或知識的回饋、

團體評斷觀點的評估、個人修正觀點的機會或匿名者的回應等。因此,德爾菲法 的資訊來源是多元的 (Linstone & Turoff, 1979)。此外,Hartman (1981) 認 為德爾菲法是研究者為了提昇決策品質而整合群體專家之所長和經驗,建立一致 的意見與共識,以作為評估及規劃未來決策之用。宋文娟 (2001) 提出德爾菲法 之優點包含了能讓同領域不同面向的專家意見凝聚在一起,具有集思廣益的效果,

提供正確資訊與可信的基礎;可維持專家獨立判斷能力,防止來自他人的壓力;

能打破時空隔離的溝通阻礙,利於研究進行。在實際訪談的過程中,可經由郵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線上問卷以及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邀請來自不同群體或區域之產官學專家獨自 參與,以避免個人主導的效應。隨後進行反覆式調查,通常為二至四回合,每一 回合提供上回合專家問卷結構性摘要之回饋資料,以協助專家達成最終共識。

因此,本研究從 IT 能力之相關文獻中,統整其所需具備之評估構面及準則,

建構其評估層級架構,先透過德爾菲法得到一致性的問卷題項,再進行專家問卷 發放,回收專家之寶貴意見。基於對工業 4.0 概念的界定和 IT 能力的劃分,以 陳建斌、鄭麗、張凌雲 (2014) 所提出的智慧 IT 能力衡量指標為基礎,將驅動 工業 4.0 之 IT 能力評估構面分為三個面向,定義說明如下:

1. IT 基礎設施能力:企業對於各類 IT 資源的整合,包括硬體、軟體、通訊技 術、資料和核心應用等,它能支援業務流程,提供目前和未來企業 IT 應用 的基礎,好的 IT 基礎設施具有高度模組化、共用以及同步的特性。

2. IT 人力資源:企業發展 IT 所需的各類人員,具有 IT 系統開發建置並利用 資訊系統分析及溝通的能力。IT 人力資源是形成企業 IT 能力的基礎,好的 IT 人才需具備 IT 相關知識、技能和經驗,並能協調企業資源,為企業提供 穩定可靠的 IT 服務。

3. 基於 IT 的智慧能力:以 IT 基礎設施及 IT 人力資源為基礎,結合大數據 及自動化設備的虛實整合分析預測,使企業能夠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提升無 形的智慧能力,包括顧客導向、知識管理和業務協同三方面。

本研究針對「IT 基礎設施能力」、「IT 人力資源」,以及「基於 IT 的智慧能 力」三大構面之準則,依據學者們所提出的看法,統整出驅動工業 4.0 之 IT 能 力的評估構面與準則,其文獻歸納如表 3-1 所示。

Bharadwaj(2000);

Byrd(2000);

Ravichandran 等 (2005);

Bharadwaj(2000);

Ravichandran 等 (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問卷構面與準則修正

研究透過德爾菲法進行訪談並達成專家共識,統整如表 3-3 所示。驅動工業 4.0 之 IT 能力評估準則修正說明如下:

1. 「同步能力」修正為「同步預警能力」:組織間資料同步交換的能力,有助於 串聯不同地理區域價值鏈夥伴的活動與訊息,實現組織間業務的同步操作。而預 警機制則可有效協助預防並及時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突發狀況,使不必要的浪費減 至最低。因此除了同步能力,資訊科技仍需透過預警機制的建立,以達成降低生 產成本、縮短機檯作業、產線溝通及對客戶需求的反應時間。

2. 「柔性能力」修正為「模組化能力」:相較於「柔性能力」,「模組化能力」更 為貼切易懂,因此將其修正命名。

3. 「IT 管理技能」修正為「IT 策略規劃能力」:IT 人員除了能有效管理資訊系 統,未來更需具備整合虛實資訊、大數據分析的能力,使其管理技能從支援業務 活動,提升為具有規劃並提出有用之決策參考的能力。

4. 「知識管理能力」修正為「知識轉化能力」:相較於「知識管理能力」,「知識 轉化能力」更為貼切易懂,因此將其修正命名。

表 3-3 驅動工業 4.0 之 IT 能力評估準則修正

構面 準則 定義

IT 基礎 設施能力

(B1)

共享能力 (C1)

組織間對 IT 基礎設施的共用程度,包括 IT 應用平台標準、資料定義標準、IT 設備標準、

IT 通訊標準…等,高度共享的知識訊息使企 業能快速應對客戶的需求。

同步預警能力 (C2)

IT 實現組織間資料同步交換的能力。透過企 業資源規劃、供應鏈及顧客管理、產品資料 庫…等系統,串聯不同地理區域價值鏈夥伴 的活動與訊息,實現組織間業務的同步操作,

縮短溝通及對客戶需求的反應時間,並透過 預警機制降低生產成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