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資訊科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競爭性與複雜性。Teece 等人 (1997) 將動態性市場區隔為中度動態市場 (moderately dynamic market) 和高速變化市場 (high-velocity market) 兩 類,並指出在中度動態的市場中,動態能力類似於 Grant (1991) 及 Amit 與 Schoemaker (1993) 所提出的能力觀念,能夠產生可預期結果的一系列穩定的程 序 (routine);而在高速變化的市場中,動態能力則是簡單的、高度經驗化的、

脆弱的程序,其產生的結果是不可預知的。研究不僅進一步明確了動態能力的觀 念,同時說明了市場變化速度的不同,會對企業現有之競爭優勢產生不同程度的 破壞性作用,進而對能力進化的方式和發展路徑產生不同的影響。而 Eisenhardt 與 Martin(2000)則提出在中度動態市場下,公司的經營慣例即為動態能力,

內化在組織長年累積的知識中,包括既有知識與規則。相對地,在高速變動的市 場中,動態能力為因應特殊情境所產生的新知識能力,因此具有較高的適應能力,

以及缺乏完整的架構。

動態環境研究主要可歸納為兩個層面,第一個研究層面為動態環境發生的 原因,第二個研究層面為動態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在研究動態環境對企業影響的 研究中,學者們廣泛認為動態環境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具有相當程度之影響。而除 了動態環境對企業的影響之外,另一個研究角度為透過實證的方法,對動態環境 中可能之內部與外部因素,以及其對企業產生影響之差異進行深入之研究探討。

第四節 資訊科技

一、競爭優勢下的資訊科技

隨著以電腦軟硬體及通訊網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資訊科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迅速發展,並迅速地應用到企業經營管理中,IT 與企業經營 管理的關係越來越緊密,IT 的商業價值亦日益受到關注。Bakos 與 Treacy (1986) 指出 IT 可用於支援競爭策略的四個領域:(1) 提高業務作業的效率和效用;(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戶的議價優勢。IT 的應用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式,實際上伴隨著 IT 的發展,其在企業競爭優勢理論中的角用和定位也得到不斷深化和加強,分 別闡述如下,並統整於表 2-2。

(一) 資訊科技是競爭利器

1980 年代之後,由於電腦技術、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資訊科技在商業發 達的國家受到高度重視,開始進入企業的策略管理層面,在產業分析的基礎上尋 找資訊科技引起的市場機會。Parsons (1983) 運用 Porter 的競爭力架構識別了 六類獲取競爭優勢的機會,即透過基於 IT 的加值資訊或服務來增加客戶的轉換 成本;降低自己相對於供應商的轉換成本;使用 IT 支援產品創新以維持自身的 地位或對潛在的替代者形成威脅;以 IT 代替人力;利用資訊更好地劃分客戶以 滿足客戶需求。Mcfarlan 與 Ashenhurst (1984) 的關於“資訊科技改變競爭方 式”、Cash 與 Konsynski (1985) 關於“重新定義競爭邊界”、Warner (1987) 的關於“資訊科技作為競爭負擔”的研究都是運用 Porter 的分析方法,對資訊 科技引發的企業競爭環境與競爭方式,以及策略資訊系統的應用機會所進行的研 究。Porter 與 Millar (1985)將 IT 與價值鏈聯繫起來,推導出 IT 主要的策略目 的就是協調價值鏈中的活動,同時對資訊科技與企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優勢乃至 國家競爭優勢進行了研究。 Wiseman (1985) 對策略資訊系統與競爭策略方式 和競爭優勢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了策略資訊系統的觀念,突顯 Porter 的成本 型競爭優勢理論原則,認為資訊系統給企業帶來的競爭優勢最主要展現在差異性 領域。策略資訊系統目的在於改變組織的目標、業務、產品、服務或環境關係,

幫助企業獲得領先於競爭對手的利益 (Laudon,2001)。在結構學派理論觀念的影 響下,當時的學者普遍認為資訊科技是競爭利器,企業競爭優勢可從資訊科技的 應用中獲得成長。

(二) 資訊科技是策略資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科技在企業競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得到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此之前對於資訊科技 在企業競爭中所扮演的角色之研究多以企業所處的行業和外部環境為出發點,在 這階段學者開始以企業內部的資源、能力為視角,研究資訊科技的策略價值。

Ciborra 與 Lanzara (1994)、Andreu 與 Ciborra (1996) 皆提出企業資源需要透 過 一 定 程 度 的 組 織 努 力 才 能 取 得 , IT 可 以 被 視 為 這 樣 的 資 源 。 Tyre 與 Orlikowski (1993) 在論述企業工作實務過程中的 IT 功用,透過新資源的應用,

使工作實務更加易於完成,尤其是利用資訊資源和 IT 本身。McGee、Prusak、

Pyburn (1993) 在關於管理資訊策略的研究中,提出從資訊資源與企業策略的角 度來設計企業的策略資訊系統,架起了資訊資源與企業策略之間的聯繫橋樑。

Ross (1996) 把 IT 看作為競爭性資源,研究企業內部的 IT 能力問題,以揭示如 何調用和部署企業的 IT 資源,從而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Feeny 與 willcocks (1998) 提出了 IT 能力的觀念,認為可透過 IT 能力的獲得與形成來發展企業的 長期競爭優勢。Bharadwaj (2000) 認為 IT 能力是調用 (mobilize) 和部署 (deploy) IT 資源,以及實現與企業其他的資源相結合的組織能力,企業要透過 IT 來贏得競爭優勢,就應建立組織整體的 IT 能力。Davenport 與 Short (1990)、

Benjamin (1993) 從資訊科技促成企業變革的角度出發,認為資訊科技能夠從根 本上改變企業的經營方式,研究了資訊科技是如何促成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等企 業的內部要素的變革,使技術、流程、組織達到一致,肯定了資訊科技在企業獲 取競爭優勢過程中的驅動作用。Hammer 與 Champy (1993) 提出了業務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的觀念,資訊科技擔任使能器的角 色,對於企業內部流程的變革過程,進一步提升了資訊科技在企業獲取競爭優勢 過程中的地位。

由此可見,企業如欲透過資訊科技獲取競爭優勢,就應實現資訊科技與企 業策略的結合。在能力學派、資源學派理論觀念的影響下,學者認識到資訊科技 是策略資源,其有效應用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策略環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資訊科技是基礎價值

資訊科技,特別是 Internet 技術在全世界內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網路 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企業的生存環境瞬息萬變,企業間的競爭出現了新的變化,

策略聯盟學派、超競爭學派的相關理論應運而生。企業間的合作也日益呈現新的 特徵,從生產型到技術型、學習型,從產品型到知識型,從緊密型到網路型、虛 擬型,從同行業、同地區到跨行業、跨國界,出現了完全以資訊科技為實現基礎 的新競爭經濟學和“群”觀念 (Porter,1998)。Rockart 與 Short (1989) 認為 IT 應主要服務於管理組織的相互依賴,解決部門和策略業務單元之間的協調問 題。隨著企業聯盟、合作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傳統的採購與物流功能逐步發展成 為廣義的、具有策略意義的採購與物流管理方法,形成了供應鏈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體系,SCM 提供了整合和管理企業之間功能和資源的 機會,是一種針對整個業務流程的經營管理業務模式和供應鏈成員之間的聯繫方 式。EDI、電子商務等資訊科技方式的廣泛應用,使得供應鏈成員共用資訊,零 售商與廠商之間直接進行資訊交換,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對日益成長的客戶服務的 支援水準,企業可借助電子商務等資訊科技方式來降低其營運成本 (Roberts &

Mackay, 1998;Bollo & Stumm, 1998)。

隨著虛擬組織、虛擬企業的出現及資訊科技的發展,傳統的價值鏈定義隨 之拓展,價值鏈中的資訊被定義為創造與運用的角色,相較於傳統的價值鏈中,

資訊僅被當作一系列附加價值活動中的輔助因素,而非價值的來源。Rayport (1995) 提出了虛擬價值鏈的觀點,認為每個企業都在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質世界 與資訊構成的虛擬世界中競爭,並提出價值網路的概念,認為價值網路是指由虛 擬企業構成的網路,能經常改變形狀、擴大、收縮、增加、減少、變換和變形。

透過企業提供的網路服務,價值網路把獨立的客戶聯繫起來,也促進了所有成員 在整合平台上的聯繫,這種電子方式的聯繫使得各成員共用資料、資訊和知識等 資產,利用彼此在系統和製程上的互補優勢和資源,共同開發、導入並完成業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tabell 與 Fjeldstad (1998) 進行了關於競爭優勢與價值鏈與價值網路的研究,

進一步揭示了資訊科技在新的競爭格局下所產生的效用。

為了將創造客戶價值極大化,資訊科技已成為企業實施差異化策略的基礎,

資料倉儲、資料探勘、電子商務、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使得企業能對客戶資 訊、競爭對手的資訊進行全面的整合管理和深入的分析,實現以資訊科技支援企 業的競爭策略。整體而言,目前資訊科技在企業組織中主要發揮以下六種作用:

提高生產力、加速決策過程、加強團隊合作、建立企業間夥伴關係與企業聯盟、

實現全球化和推動組織改革(Haag, Cummings & McCubbrey, 2004)。

資訊科技已經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在企業 中的地位已經從傳統的後台運作向支援企業策略選擇。隨著資訊科技及競爭優勢 理論的不斷發展,資訊科技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關係變得日益密切,資訊科技已從 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式轉變為企業競爭的基礎,資訊科技在企業競爭中的 策略作用不斷得到深化,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而資訊科技在企業策略層面的重要 性亦不斷提升,企業競爭的策略隨著 IT 的發展而得以不斷的強化,因此資訊科 技驅動的競爭方式已成為企業發展核心能力的必經之路。

表 2-2 企業競爭優勢理論下之資訊科技

企業競爭優勢 資訊科技的角色 主要研究

結構學派

IT 進入企業的策略管

IT 進入企業的策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