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休閒之意涵

休閒是種普遍的身心靈狀態,且依每個人所表現於內、外的態度而有所不同,

休閒所涵蓋的範圍亦非常廣,隨著時代的變遷,對於休閒的定義,各專家學者從諸 多不同的觀點角度詮釋,其意涵複雜且有多樣的特徵。

從「休閒」兩字的意義來探討,其中包含了「閒暇」與「休息」這兩個層面上 的意義,休閒表示一個人「從事任何可以恢復精神或體力的活動」和所擁有「閒暇 的自由時間」。然而,依據林東泰 (2002) 的研究結果,指出「休閒」並不設限在肢 體的遊憩活動 (recreation)上,而是需要在同一時間內包含心智的精神活動 (mental activity)。

Kelly (1996) 提出休閒是無條件的,不是義務性的,並認為休閒的本質為「自 由」,是參與者自由的選擇,並不是強迫去取得,特別強調「自由的覺察」 (Perception of Freedom) 的概念。而 Kelly 在「休閒」 (Leisure) 一書中提及,休閒除了包含活 動、體驗、與時間三個要素之外,也必須包括行動在內,亦即參與者必須實際行動,

而且是具影響人生結果的行動。

劉子利 (2001) 指出「休閒」是以非工作,並卸除責任義務之後的時間,參與 者可以自由選擇去從事多樣化的休閒活動,以達成娛樂、心靈平靜、消遣、鬆弛,

以及潛能發揮、自我滿足、自我提昇、自我充實等目的。張宮熊 (2002) 提出休閒 是個人或群體,其以自願性而不是以強迫性的方式,用自由選擇之活動型態,滿足 自我心理層面,或是生理慾望的非工作性質活動型態。王鳳美 (2003) 認為休閒有 以下三種意涵:一、從心理學和哲學上看,休閒是一種心理和精神上的釋放態度或

感覺並以釋放的態度或感覺重新體驗生活。二、從生物學上看,休閒是歷經一個特 定的時間片段,以恢復個體的生機活力,迎接生活挑戰。三、從社會學上看,休閒 是一個自我與社會互動歷程,以促進人際成長,豐富自我生命內涵,與服務社群為 理想。亦有學者提出二十一世紀可說是全民休閒活動之世紀,休閒活動已成為人類 生活的基本需求,無論男女老少均應有休閒活動正確觀念,「休閒」更是人類追求 幸福、健康生活的新指標 (張少熙,2003)。而林俞廷 (2008) 認為休閒參與是一種 選擇性的行為,並且是以自由時間去從事休閒活動,休閒的類型與頻率是經過參與 者的體驗而訂定,進而達到個人所滿足的需求。

Siedentop (2001) 指出,休閒包括三個意涵:一、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種自由 或放鬆的態度。二、是一種活動,有別於工作,是可以自由選擇與非義務性的。三、

以時間觀點而言,是工作、家庭、個人的俗務以外的時間。

簡言之,「休閒」主要的意涵是一種自由的時間以及自在的感受,亦為一種態 度或是生活體驗。在閒暇時間中,憑著個人自由意識,所從事一種具有樂趣、正面 價值意義,且有開創性的活動及心靈感受。

二、休閒之相關理論

休閒態度意指對休閒標的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認知、及行為傾向,而休閒態度 的對象有時是休閒活動的本身、對於休閒活動的場所或設施、對於參與的人、事、

物、及對於休閒有關的政策或規劃。而所謂態度,是指一個人對於所有的人、事、

物(即態度對象),其在情感、認知、行為的持久取向。

Christopher, Paul, 與Sarah 等 (2002) 認為有三種理論會影響到人類的休閒行 為:延伸理論 (spillover)、補償理論 (compensatory),以及中立理論 (neutrality),

分別敍述如下:

(一)延伸理論 (spillover)

休閒與工作是平行發展,或為工作後的結果。因此,如果工作使人感覺非常興 奮或刺激,而工作者會持續這樣的感覺,則會選擇令人興奮又刺激的休閒方式。

(二)補償理論 (compensatory)

休閒與工作有相關聯,同時其又表現出沒有相關;當工作被視為生活中的主力,

其休閒則被視為工作之後的補償;亦即表示,其是利用空閒的時間,用以平衡工作 時所得不到休閒感受,並在工作中失去的體驗,藉由從事休閒而得到補償,或人們

參與活動,是為了要滿足在工作中得不到之滿足需求。

(三)中立理論 (neutrality)

工作和休閒實質上是不相關的,亦即其特徵是指工作和休閒內容不同,兩者之 間只有一個大概的界限,不能算是兩種的折中,而在這種情況下的工作被稱為灰色 工作—既無成就感也沒壓抑感。

三、休閒態度之定義

有關休閒態度的定義,專家學者的看法不一,有的學者認為休閒態度是對某些 特定的休閒對象,經由學習時所呈現出的一種持續性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情形。有 些學者認為是個人對於休閒的一種特殊觀感、想法和行為的表現,往往會影響一個 人休閒參與的情形。以下針對國內外學者對於休閒態度之解釋,綜合整理如 下 表2-1 所 示 :

表 2-1

休閒態度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代) 定 義

Neulinger (1974) 休閒的態度是依據個人對休閒的一種特別的想法,可以 根據感覺的表現和行為表現來做探討,休閒對於個人來 說是自願性的,而不是需要被強迫的,根據感覺的表現 和行為表現,它會影響個人的休閒參與狀況。

Iso-Ahola (1980) 休閒態度是透過學習而來的,在環境中的人、事、物,

交互影響而形成。在此過程中,個體將其內化為休閒知 識、態度及技能,進而發展出休閒行為。欲瞭解休閒態 度的形成,必須釐清信念、態度、意向及行為等相關概 念。

Estrem-Fuller (1991) 休閒態度是透過學習而來的,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在家 庭休閒經驗、身心及角色任務的改變以及生長環境,都 會影響成人的休閒態度。

(續下頁)

表 2-1

休閒態度定義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代) 定 義

林東泰 (2002) 休閒態度是與休閒有關的標的所表現的認知、情感及行 為傾向。而休閒態度定義,乃是對於與休閒有關的標的 所表現的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而休閒態度的對象 (objects),有時是休閒活動本身,有時是對於休閒活動 的場所或設施,有時是對於參與人或事或物,有時則是 對於休閒有關的政策或規劃等。

黃副殷 (2003) 休閒態度是指個人在環境中,對於所有人、事、物持久 而一致性的傾向,其內容包含了認知、行為及情意三種 成分。

陳錫平 (2008) 休閒態度的形成,是認知、情感與行為三方面逐漸學習 合成的,然後藉由聯結增強和社會學習等學習歷程。

陳重尹 (2008) 休閒態度即指個體對於休閒現象表現之喜好,較為持久 之評價性反應,其表現在個人的認知、行為和情感意向 上。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歸納以上學者說法,休閒態度可說是種複雜的心理反應,是個體對休閒態樣的 評價,和對休閒對象表現出喜惡持久的評價反應,且只能從個體的情意上的表現、

認知上的反應及表現於外的行為來推論,在研究方面,通常是以認知、情感和行為 三個層面來探討,因此可謂休閒態度包含了個人對於休閒的認知情形、情感表現與 行為的總和。在認知層面是指個體對休閒的事實、知識及信念;在情感層面是指個 體對休閒的好惡情意;在行為方面則是指個體對休閒行為的準備狀態或是反應與傾 向。

(一) 休閒態度的結構

Fishbbein 與 Ajzen (1975) 以公式來界定休閒態度。其認為休閒態度為對於休 閒對象的一種情意表現,而這情意表現完全端賴這個特定標的對於這個人的重要性

而定;依此,可預測特行為發生的可能程度,其公式如下 (引自林東泰,1992):

資料來源:Fishbbein, M., & Ajzen, I. (1975).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Indianapolis, IN: Addison-Wesley Company.

.

四、休閒態度之構面

Triandis (1967) 提出休閒態度區分為三個構面,分別為認知、情感、行為。

Neulinger (1974) 則認為休閒態度係個人對休閒的態度,即個人對休閒特殊的想法、

感受以及行為,休閒態度為多層面的的概念。據此,Ragheb 與 Beard (1982) 建構 前置條件

其休閒態度理論架構及測量工具,並以此三構面建立分量表,以建構其休閒態度量 表 (Leisure Attitude Scale,簡稱 LAS) 認知層面著重於個人對態度客體之知覺及信 念。情感層面強調個人對態度客體之正向與負向的感受。行為層面則是個人對態度 客體的行為意圖與所採取的實際行為 (Neulinger, 1974)。此外,Lloyd 與 Auld (2002) 提出休閒態度為生活品質之指標,正向的休閒態度,可使個人獲得從事休閒帶來之 效益,進而提升生活滿意程度。

Ragheb 與 Beard (1982) 認為休閒態度是指個體對休閒的知識、事實與信念,

對休閒的好惡情感,以及個體對於休閒的準備狀態。休閒態度係指個人對休閒活動 所抱持的一種感覺、想法以及行動的傾向。可分成三項構面:認知 (cognitive),是 指 個 體 對 於 休 閒 本 質 或 休 閒 之 相 關 事 物 , 所 持 有 的 信 念 、 看 法 或 概 念 等 ; 情 感 (affective),個人本身對於休閒體驗或活動的喜愛程度及感受;行為 (behavioral),

指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現況,或是未來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傾向。

綜合國內外學者之研究結果,休閒態度定義為:是個人對一般休閒的想法、休 閒功能的認知以及感受,會影響個人休閒方式與內涵,故本研究以 Ragheb 與 Beard 之認知、情意、行為三個構面針對救國團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進行調查,探究 其休閒態度之積極程度及差異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