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為順應休閒時代的來臨,近年政府在休閒教育的加強、提升民眾的休閒素養、

休閒活動的推展、休閒場地、設施的興建、交通運輸系統及相關設施的改善等各層 面,均積極規劃與推動,尤其在休閒素養的提昇及休閒態度的重建,達到身心靈的 平衡,為政府努力的方向,因此,以建構優質之休閒文化內涵,提昇民眾休閒生活 品質,亦成為國民身心健康及社會和樂之關鍵因素。

Lloyd 與 Auld (2002) 提出休閒態度為生活品質之指標,正向的休閒態度,可 使個人獲得從事休閒帶來之效益,進而提升生活滿意程度。而 Cassidy 與 Bingham (1995) 亦發現年輕人之情緒起伏、成就與滿足感受等,與休閒態度頗有關連,若能 瞭解個人成長時期之休閒態度與信念的形成,可預測或改變其休閒行為。另外,侯 季宜 (2006) 與陳通和 (2011) 之研究結果指出,休閒態度與幸福感有顯著的相關。

沒有健康的休閒態度,可能產生不良的休閒內容,若未善加導引,恐有害身心發展 及社會秩序,正所謂態度決定行為,足見休閒態度之重要。而經由上逑文獻綜整後 發現,正向的休閒態度對生活滿意度有一定程度之影響。

林清崎 (2002) 認為,休閒活動對於工作與職業而言,除了可以享受自我實現 的樂趣,彌補生活中的不足,還可以獲得工作上無法獲得的滿足感。蔡毓書 (2007) 之研究亦提出,運用個人對於滿意的休閒體驗與主觀評價,進一步影響個人整體的 生活品質和工作績效。提出類似論述之陳嘉雯 (2006) 亦認為個人透過休閒活動的 參與,在過程中所獲得之體驗、目標的達成與苦樂交雜,可促使個體進而產生幸福 感。整體而言,休閒活動參與對於個人來說,不論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能達到解放 之功效,在生理方面可使人消除疲勞;在心理方面,能有效沉澱思緒、發洩情緒,

對於減低工作壓力均具有相當之成效。根據以上研究所述,對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經由參與休閒活動減輕工作壓力,並能獲得生活之滿足感。

值此重視休閒的時代,個人可選擇身心舒放的活動參與,無論靜態動態都能享 有休閒學習的意境,政府機關更應在休閒教育的加強、提升民眾的休閒素養、正當 休閒活動的推展。終身學習的觀念隨人類歷史發展,不斷更新發展,演變至今,已 成為世界各國深具影響力的教育思潮,亦影響本世紀的教育發展 (黃富順,2006)。

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過程,是持續不斷的互動經驗,而能夠持續接受教育與吸收新知 識,把學習當作一項休閒來參與,非但不易與社會脫節,亦不會陷入社會孤立。另 外,在休閒中融入學習,學習中融入服務,可創造身體生理機能與心理動機意念的 價值感,更能持續深化社會互動的內涵。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灣 2011 年總人口數為 23,282,670 人,

男性 11,645,674 人(佔總人口數 50.1%),女性 1,1579,238 人(佔總人口數 49.9%),男女 性別比例已趨近於 1:1;就男女勞動力而言,臺灣 2011 年男性平均勞動力之參與率 為 66.67%,與 2010 年比較,提升了 0.16 個百分點;女性平均勞動力之參與率為 49.97%,不但較 2010 年提升了 0.08 個百分點,亦為歷年來最高紀錄,兩性勞動意 願均見提升,且政府致力於改善女性職場環境,使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呈逐年提升之 勢。2011 年內政部婦女生活狀況調查之調查結果顯示,臺灣婦女隨著教育程度之提 升,以及性別平等漸受重視之推動下,約莫有五成婦女投入職場就業,且在不同位 階扮演重要角色。

以2012 年臺北市總人口 2,665,832 人而言,其中男性 1,282,207 人(佔臺北市總 人口 48.1%),女性 1,338,625 人(佔臺北市總人口 51.9%),女性人口多於男性(行政院 主計處)。隨著近年來職場男女平等觀念普及化,有許多女性願意投入職場工作,並 且成為全職的婦女,此比例也隨之提高,因此在男女平等之下,不僅有許多男性想 要提升自我專業知識與競爭力,甚至有更多女性希望提升自我的經驗,以增進職場 上的競爭力與規劃未來 (張惠媜,2011)。顯見女性上班族在職場上,為與男性競爭,

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工作壓力之下,適時以參與休閒活動紓解壓力更顯重要。

根據 2011 年內政部婦女生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臺灣婦女參與終身學習課程 活動以及研習情形:其中有工作之婦女,參與終身學習課程活動與研習者佔 13.1%,

其中參與的類型以「運動休閒類」、「心靈成長類」每一百人有三人最多,其次為

「衛生保健類」每一百人有二人。另根據教育部 2008 年針對臺閩地區成人教育調查

報告顯示,16 歲以上非正規教育約有 32.47%女性參與,而男性則有 25.70%參與,

學習型的課程是以女性參與佔 82%最多。另外,莊育源 (2009)、蔡雅雯 (2012) 之 研究結果,顯示約有 70%以上的女性參與社區大學運動休閒課程。綜合以上文獻,

本研究僅針對女性上班族為研究對象,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社團法人中國青年救國團(以下簡稱救國團),於全臺各縣市設立社會教育研習 中心(以下簡稱社教中心),提供社會大眾多元豐富之學習課程,並滿足參與課程之 學員自我成長,以及提昇生活品質之需求與目標。以目前救國團社教中心開設之語 文教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健康運動學院、文創藝能學院等課程中,參與課程之 女性佔總學習人次 82%,職業為上班族佔 75%,顯示參與救國團社教中心之學員,以 女性上班族為主要族群,為本研究研究動機及研究對象;另因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 心規模最大,且參與人次最多,故本研究以臺北市社教中心為研究地點。

根據文獻綜整發現,過去關於休閒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鮮少特別針 對女性上班族學員為研究對象,為本研究動機之二。故本研究針對救國團臺北市社 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進行調查,以瞭解女性上班族學員休閒態度與生活滿意度之 關係,期盼研究結果提供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及其他社教機構經營與推廣課程 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歸納如下:

一、瞭解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之人口統計變項、運動休閒學習課 程參與、休閒態度與生活滿意度之整體情形。

二、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與其運動休閒學 習課程參與之關聯性。

三、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在休閒態度之差 異情形。

四、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在生活滿意度之 差異情形。

五、分析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之休閒態度對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情 形及預測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節針對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之人口統計變項、休閒態度與生活滿意 度之整體情形為何?

二、不同人口統計變項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與其運動休閒學習課 程參與之關聯性為何?

三、不同人口統計變項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在休閒態度之差異為 何?

四、不同人口統計變項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在生活滿意度之差異 為何?

五、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之休閒態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情形及 預測力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主題:救國團臺北市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休閒態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相 關研究。

二、研究地點:救國團臺北市地區社教中心。

三、研究時間:2013 年 1-4 月,以預試問卷及正式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瞭解。

四、研究對象:參與救國團臺北市敦化、景美、內湖、南京、館前、開封、古亭社 教中心運動休閒學習課程之女性上班族學員。

五、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僅針對救國團臺北市地區社教中心女性上班族學員發放問卷,抽樣範圍 並未擴大至臺北市外之其他社教中心 (中、南、東部),及運動休閒以外之其他 課程,因此無法於本研究中完整呈現。

(二)由於時間及人力限制,本研究以參加 3-4 月運動休閒學習課程女性上班族學員 進行調查 (僅單獨一期),無法對學員做長期追蹤及調查。

(三)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調查,無法實際掌握受試者之學員是否誠實回答,僅 能假設其據實填答。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使用之特定名詞,共有「休閒態度」、「生活滿意度」、「運動休閒學習 課程參與」以及「女性上班族學員」,其名詞釋義分述如下:

一、休閒態度

陳錫平 (2008) 提出休閒態度是一個人在從事休閒活動時,對活動的看法、信 念、感覺、評價及行為意向。本研究之休閒態度定義為:休閒態度是個人對一般休 閒的想法、休閒功能的認知以及感受,會影響個人休閒方式與內涵。

二、生活滿意度

林麗惠 (2002) 研究結果,將生活滿意度視為一個多面向的概念,強調主觀評 估的過程、內在感受、整體的生活適應、期望目標和實際成就之間的一致程度等要 素。本研究所指之生活滿意度,為女性上班族學員對目前生活的主觀評估過程,包 括對整體生活感到滿足及快樂的程度。

三、運動休閒學習課程參與

根據黃富順 (1996) 指出,終身教育乃以整體之觀點來看學習活動,包括正規 的、非正規,以及非正式之教育型態。而成人教育通常指個人在人生的青春期之後,

不再以全部時間參加正規的學校教育,而以部分時間參加較有組織之學習活動,目 的在於增進個人知能,以及價值觀念的改變。林麗惠 (2002) 對學習活動之定義,

乃個人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主動參與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活動,且學習之過程,

乃個人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主動參與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活動,且學習之過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