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非營利組織─佛光山國際化發展動機及成果

第三節 佛光山從國際到本土

掌握時代脈動,不斷與時俱進,使得佛教能「現代化」於當代,並且走向

「國際化」,這是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成為今日普世價值的思想主流之重要因 素。

區域性的本土弘法,星雲大師自一九五三年應邀到宜蘭,正式踏上弘法之 路。之後陸續在羅東、頭城、虎尾、龍岩、高雄等地成立念佛會。後來發展到 台北,成立三重文化服務處,以及在高雄創建高雄佛教堂;及至一九六五年創 建佛光山,到了一九七八年建立台灣佛教史上第一座大樓道場普門寺,從此星 雲大師更加忙於南北往來,以及在全省各地弘法。

國際化弘法,於一九七八年,星雲大師在美國成立「國際佛教促進會」,隨 即著手籌建西來寺,前後歷經十年的艱辛過程。一九八八年西來寺竣工落成,

成為國際弘法的第一個據點。接著又相繼在美洲、歐洲、澳洲、非洲、大洋洲,

甚至回過頭來在亞洲的日、韓、馬、菲等各地建設百餘所佛教道場及事業組織,

漸次把佛教由地方擴展到世界。

一、佛教國際化

(一)「國際化」是星雲大師早已設定的弘法方向與目標,一九三八年,太 虛大師遠赴歐美弘法,並且在各地倡導組織「世界佛學院」及「佛教友誼會」, 但終以後繼無人、經費缺乏,而未能克盡其功。星雲大師內心萌發「佛教需要 現代化,佛教更需要國際化」的思想也成為他永世奮鬥的目標。

「國際性」就是其中之一(餘為:人間性、大眾性、教育性、文化性、慈濟性、

喜悅性、菩薩性、融和性、包容性),乃至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成立,星雲大 師更揭櫫「以世界觀弘揚佛法」為四大宗旨之一(餘為︰以人間性建設淨土、以 慈悲心普利大眾、以正覺智引導信徒)。可見星雲大師對「國際佛教」一直積極 在推動。

(三) 星雲大師認為「國際化」是時代的潮流,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他推動 國際佛教,除了希望弘揚佛法遍全球,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以外,同時希望透過國際交流,促進兩岸交流互動,進而推展世界和平。

(四)以「國際宏觀」來打破人我的界線,希望人人有「同體共生」的認識,

互相包容、尊重,彼此平等、融和,如此才能共榮、共有。

星雲大師所有的作為,都有他的思想理念;有了想法,也必然會付諸實踐。

為了推動國際佛教,他著手培養語言人才,先後於一九八三年成立「國際學部」、 一九八六年成立「英文佛學班」、一九八八年成立「日文佛學班」。

此外,因應國際弘法需要,特別成立「國際佛教促進會」專門負責國際語 言的推展、國際留學生出入境事宜、國際佛學院的弘法事業、國際佛學院的教 育等;後又成立國際翻譯中心,透過佛典書籍的翻譯,希望能將佛法傳遍寰宇。

尤其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成立後,十餘年間與佛光山在全球不同地區不斷舉行 各種講習會、座談會,培訓各種人才;乃至舉辦國際佛教僧伽會議、世界佛學 會考、國際兒童夏令營、世界佛教青年會議、世界佛教傑出婦女會議、佛光學 學術會議等,以及設立國際弘講師及檀講師制度、發起佛教委託研究、召開國 際佛教學術會議、國際禪學會議、世界顯密會議、國際僧伽講習會、國際佛教 金剛會議、國際佛教婦女會議、國際佛教工會議、國際佛教青年會議等,不但 促進了世界佛教徒之問的團結合作,尤其讓國際佛教的發展因此向前邁進一大 步。

二、寺院本土化

(一)隨著佛教國際化的推動已在世界各地獲得肯定、認同 ,因此二OO一 年星雲大師又提出「本土化」的主張。所謂「本土化」就是要讓佛教依各地的 文化思想、地理環境、風俗民情之不同,發展出各自的特色。星雲大師希望未 來在佛光會員共同努力下,二十至三十年之間能把分布在全世界的百餘所寺院 道場與弘法事業,交由各國的人士負責,以落實「寺院本土化」的目標。

(二)「寺院本土化」是星雲大師於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在南非舉行「國 際佛光會第三屆第一次理事會議」中提出的「四化」之一(餘為:佛法人間化、

生活書香化、僧信平等化)。星雲大師認為,佛教不是用來做為一個國家侵略他 國文化的工具,而是要同體共生、共同發展、共存共榮,所以佛光會奉行人間 佛教,只要在人間,都要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本土化佛教。

星雲大師相信「本土化」只會增加力量,唯有「本土化」才能更深耕,才 能更擴大,才能更發展。所以他提出「本土化」,主要就是為了幫助佛教的發展。

他說:「「給人就是給己」,佛光山就是從「給」裡成就出來的。」(「如是說」) (三)為了落實寺院本土化,目前迫切需要積極著手的是外籍僧眾的培養,

現在佛光山分布在南非、澳洲、印度、馬來西亞、香港、巴西等地的十六所佛 教學院、都在負起接引當地青年學佛之責,以為未來落實「本士化」儲備人才。

尤其一九九四年大師在南非南華寺親自為非洲原住民郭拉、福度、畢甘度等十 人主持剃度典禮,這是非洲有史以來第一批黑人出家,不僅為佛教弘傳非洲的 歷史展開新頁,也為非洲佛教的「本土化」走出第一步。

五十多年前,大師從宜蘭的地方小鎮,一步一步把佛教帶向世界五大洲,如今 又從國際走向「本土化」。此中,「國際化」說明星雲大師的遠見宏觀,「本土化」

則是星雲大師恢宏器度的展現。

三、以 MNC5理論試論佛光山從「本土到國際」到「國際到本土」

(一)在佛光山「本土到國際」得推動佛教時期的組織型態(見表 4-1)與在 MNC 理論的「全球組織模型」(圖 2-4)特性相近;茲分述如下:

1.以單一財貨組合、服務行銷世界各地,很多資產、資源、責任和決策權都 集中在中央。早期佛光山向外擴張各據點時,無論人力、財力、物力不足處,

由佛光山本山支援,俟各據點以舉行如法會或來自信徒油香及捐獻能自足而後 已。所以在作業上中央控制決策、資訊和資源。

2.相對的,在佛光山各地的據點因不能完全掌控所有資源,所以他們在回應 當地市場需求時,不能完全有效率的回應。同時,知識和技能集中於中央,對 各據點市場需求不能深切體認,就算了解,也很難作適切的回應,不是設計過 度就是不足,而海外據點因囿於資源而有難回應在地需求之窘境。

5 Bartlett, C. A & Ghoshal, S. 2000,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Chicago: Irwin.

表 4-1 佛光山行政組織系統簡表,本研究自繪製

(二)為了因應時代潮流,佛光山更落實國際化策略,於一九九二年創「國 際佛光會」,在 MNC 理論以全球資源整合及在地回應能力效率而論是接近「國 際組織模型」〈見圖 2-3〉,茲分述如下:

1.為了克服在佛光山各地的據點因不能完全掌控所有資源,所以他們在回應 當地市場需求時,不能完全有效率的回應的情形下,以「國際佛光會」的組織 模式(見表 4-2)讓在地的資源更能讓總、分會支配,同時能解決知識和技能集 中於中央的缺失。

2.各地的總、協會要有檀教師和檀講師的傳道,同時,在地的會所要提出很 為在地設計適切的年度計劃表;而海外據點因基於資源而有難回應在地之需,

佛光山中央要依然各地的據點因不同完全狀況給予資源的協助,讓他們在回應 當地市場需求時,能有效率的回應。

表 4-2,國際佛光會各國地區總、協會組織簡表,資料來源:佛光山

(三)佛光山「國際到本土」的理想境界是在 MNC 理論的「跨國組織模型」,(見 圖 2-5);茲分述如下:

1.落實寺院「本土化」,由當地的僧侶來管理、主持當地資源、責任和決策權。

就如早期印度達摩、鳩摩羅什、竺法蘭到中國傳法,一花開五葉後,飄然離去,

由中國人士自掌寺院;而佛法在中國發展盛況於焉而生。

2.相對的,在佛光山各地的據點因能完全掌控所有資源,所以可以充分回應 當地需求,佛法不僅能與最基礎的組織契合,同時因此,各據點更富有創新的 理念回饋給各地,分享知識、經驗的網絡形成一個網路的學習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