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海外的團體交流,國際化之途水到渠成

第三章 非營利事業組織─佛光山國際化策略模式分析

第二節 與海外的團體交流,國際化之途水到渠成

東南亞及亞洲的弘法,因人文、地理之優勢,較早有機會交流。例如一九 六三年星雲大師至檳城弘法、一九七五年組織親善訪問團體至韓國參訪,為國 際佛教互助交流。後來,有感於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各國的習佛青年,千里迢迢 負笈佛光山研究佛學,為了讓青年就近學佛法,於一九九六年成立東禪佛教學 院,成為大馬佛教青年學佛的搖籃。

有感於外籍青年遠來負笈習佛的感染,深感培植外語及深度了解文化差異 的重要,於一九六九年遣送弟子慈惠、慈嘉、慈怡等法師赴日深造,就讀京都 大谷佛教大學等校,為佛光山第一批留學生,後相繼有慈莊、慈容等人,分至 日本、韓國、印度、美國、英國、法國、巴西等地留學。儲備了這些精通日語、

光山的外賓或習佛的外籍第子作充分的招待及闡述佛法,讓佛教的文化更能深 刻的影響到異國的心靈。涓滴的累積,使得星雲大師於一九七八年成立「國際 佛教促進會」,榮膺首任會長,同時創建第一所海外道場—美國別院西來寺。

八十年代隨著台灣的經濟成長,政治民主、教育普及、社會多元以及人民 生活水準之提升,佛教在集改革、創意、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領導下,逐漸 跨出寺院,走向城市、深入社會、面對群眾,甚至超越國度、弘化全球。一九 九一年「中華佛光總會」一個由佛教信徒組織的人民團體在時代的推動下順應 誕生。一九九二年來自歐、亞、美、非、澳等佛教人士,大家齊據美國洛杉磯,

並正式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中除了確定國際佛光會的名稱、宗旨、

任務、組織章程等主要架構,以此來籌組工作的重心、步驟,同時與佛光山的 四大宗旨: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作為其發展方向。

國際佛光會創會至今,除了在世界五大洲各地區成立百餘個協會、千餘個 分會之外,其中包括二十七個非漢語系協會,其會員已達百萬名以上,廣布在 全界各地,北美洲地區共三十一個、中南美洲地區共十三個、大洋洲地區共八 個、亞洲地區共三十八個、非洲地區共十三個、歐洲地區共二十六個、團體會 員共五個(詳見附錄表一)。而就推廣華文教育者之中華學校,便有五十多所。

為了使佛教真正實踐「從僧眾到信眾、從寺廟到社會、從自學到利他、從靜態 道動態、從弟子道教師、從本土到世界」的理念,全球兩百餘所分院道場,台 灣地區共有七十所︰台灣北區有二十四所、台灣中區有十六所、台灣南區有十 八所、台灣東區有八所,台灣外島有四所(詳見附錄表二);五大洲有一百二十 六所︰北美洲有三十一所、中南美洲有八所、亞洲有四十二所、大洋洲有十六 所、歐洲有二十一所、非洲有八所(詳見附錄表三),這些分院道場自然成為佛 光會務最佳支持。

覺培法師 (2003)︰佛光山與佛光會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軸,不但將佛教

「僧俗」的精神作一明確的落實,更以「人間佛教」的理念為其發展,除了體 現佛教國際化的目標,更在世界各地同步展開淨化人心的工作。

由佛光山與海外學校的學術、文化、宗教、組織及知名人士的交流紀事中(詳 見附錄表四),可見其國際化發展的端倪︰

一、持大乘佛法行菩薩道

秉持大乘佛法六度四攝的精神,接納多元性、複雜性高的世界各地的來訪 的個人或團體,而討論的議題更是超越宗教的範圍,此乃身為一個現代的教團,

不能故步自封。佛學要與時俱移,要關懷人道、生活環境、社會、教育及信徒 的信仰、心理及家庭和樂等議題,在討論各項議題的互動中,才能客觀得解讀 世界各國人們的價值觀,透過相互的拜訪,化解了彼此的歧見,成就了不少可 歌的美事。例如,一九六三年與白聖法師等人組「中華民國佛教訪問團」訪問 東南亞各國,在印度要求菲律賓釋放七百名被捕華人,並救出兩艘高雄漁船。

二、突破與海外組織溝通障礙

佛光山弟子經海外留學,辦學術交流,在與海外團體互動下,從中了解最 大溝通障礙表象是語言,而深層則是各國的文化、民俗、習慣…等。為了突破 這些表、內的障礙,提升佛光山國際化的視野,派門下弟子前往日本、韓國、

印度及英語系國家留學,不遺餘力的栽培國際觀的人才,讓佛光山更能吸引各 國前往參訪,更能以佛光山為主體,舉辦邀請各國僧侶前來議論佛法、佛理,

讓各族所執的佛理更融合。佛教不分國野,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融 合實踐「人間佛教」。

三、佛法三千遍灑五大洲

一九八五年國際上美蘇對立冷戰結束,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讓民主自由浪潮

加速。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因經濟高度的發展,造成富者恆大,貧者被邊緣化,

且貧富差距大,社會問題叢生,有賴非營利組織來扮演關懷社會教育、衛生、

現代都市居住、社區互助等角色。基於高度民主、資本主義發展的美西華裔移 民區的當地信徒居民需求,一九八八年第一個海外道場西來寺落成,這是很震 撼佛壇的大事,也是佛光山綻放異彩的一刻。從細微的溪流,匯流成磅礡的巨 流,流向汪洋的五大洲。一九九二年成立國際佛光會,這是很贏得激賞的策略,

各地以蜘蛛網般交織起各據點的互動,可互相觀摩學習弘法、治理的經驗,創 新的個體及同體共生的融合是其特色,以市場來說,就是提高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