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

第一節   作曲家生平

  關迺忠,1939 年生於北京,父親關紫翔在當時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從小就

受父親及德國鋼琴教授古普克的嚴格音樂訓練,為他往後的音樂之路訂下基礎。

17 歲便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並於 1961 年畢業。在創作的歷程中可分為幾點:

32

一、 初期創作(1956~1978)

在學期間,他創作了《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交響曲》等作品,並在畢業

後,到東方歌舞團的民族樂隊,擔任指揮兼作曲的工作,使他開始接觸民間音樂,

而因為舞團有多次出訪至世界各地演出的機會,所以他為舞團及樂隊,創作了多

首以各個國家的民間旋律而編配的作品,如:《達姆.達姆》、《上埃及舞曲》、《腳

鈴舞》、《你,古巴》等。在舞團工作多年,創作了許多民族樂隊的作品,也接觸

了很多民族樂器,並深入了解各項樂器的音域、音色及操作方法,為他日後的民

族器樂創作訂下很好的基礎。這個時期的作品皆富民族風格,創作手法多以世界

各地民歌為素材,創作核心以舞蹈音樂為主。

二、 香港時期的創作(1979~1990)

                                                                                                               

  32   梁茂春,《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58–164。  

1979 年他辭去舞團的工作移居香港,尋求進一步的發展。1979~1986 年擔任

麗鳳唱片公司音樂製作人,並創作了多首作品,如:《豐年祭》、《天山戀歌》、第

三鋼琴協奏曲《英雄》、《拉薩行》等,其中有一些作品是以民歌做素材而創作,

如:《雲南風情》是以三首雲南民歌的旋律而寫成三個樂章的作品;《管弦絲竹知

多少》是以江蘇民歌《茉莉花》為主題進行變奏,並在樂曲中依照分段,介紹各

類中國民族樂器,讓聽眾對中國樂器有進一步的認識。

1986 年開始擔任香港中樂團的總監,創作及指揮也開始蓬勃發展,這個時期

的作品,33如:《花木蘭》序曲、古琴與樂隊《離騷》、《第一二胡協奏曲》、為中樂

團與管風琴而做《第二交響曲》、《第一打擊協奏曲》等。較特別的是《第二交響

曲》,當時為了香港文化中心開幕音樂會而特別創作,也因為香港文化中心有一架

亞洲最大的管風琴,所以特別創作一首作品結合香港中樂團與管風琴,而這樣的

創作模式,正是他作品都有「中西合併」的特點。這一時期的作品多為寫實的風

格,但是有些作品作曲家並未去過那些地方,卻也受到大眾的喜愛,如:《拉薩行》,

透過想像,把西藏的素材放進樂曲中,描述的只是作曲家心中的「拉薩」。34

三、 臺灣時期的創作(1990~1994)

                                                                                                               

  33   梁茂春,《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62。  

 

  34   歐莉,〈關迺忠–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華人世界》第五期:78–79。  

1990 年後,在臺灣的高雄市國樂團擔任指揮直到 1994 年,而這一時期的創作

題材都偏向臺灣各地的風景、原住民音樂等,重要的作品:雙千金板胡協奏曲《山

地印象》、《臺灣風情》、嗩吶協奏曲《花木蘭》、大合唱《高雄之戀》等。當中的

《山地印象》更是他遊覽阿里山,看到屹立不搖的神木,歷經風霜嚴寒而不倒。

也觀賞了原住民的舞蹈,並分別為看到的景象,創作了三個樂章《霧中神木》、《山

林火車》、《歡慶豐收》。這時期的作品風格多為探索樂曲形式和樂團音響色彩的變

化,透過音樂的形式去想像、描繪地方的景色,是他的創作靈感。

四、 加拿大時期的創作(1994~)

1994 年定居加拿大,這時期的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第三交響曲》、《第

二大提琴協奏曲》等,雖然他定居在加拿大,仍然持續創作,並時常往來中國、

香港、新加坡、臺灣、澳門等地指揮演出和錄製專輯,也在這個時期創作了許多

二胡協奏曲,如:《第二二胡協奏曲–追夢京華》、《第三二胡協奏曲–詩魂》、《第

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第五二胡協奏曲–辛亥百年祭》、《風雨思秋》……

等。這時期的初期創作,追求純音樂的表現,後期二胡的作品居多,以人物故事

為創作主軸,並運用許多中國傳統音樂及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如:古琴音樂、

河北梆子、京韻大鼓……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