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筆者多方蒐集臺灣及大陸出版的書籍、期刊、論文與影音資料,並將蒐集到

的資料,歸類為四種:第四二胡協奏曲相關文獻、作曲家及作品相關文獻、胡笳

十八拍與大小胡笳相關文獻、二胡定弦定音相關文獻。  

一、 《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之相關文獻  

《第四二胡協奏曲》是2008 年由新加坡華樂團委託關迺忠創作的作品,但是

第一篇關於這首作品的文獻資料是2011 年張修竹的論文,筆者一共找到三篇相關

論文、一篇期刊,其中一篇論文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碩士論文。

張修竹《關迺忠《第四二胡協奏曲》研究》在創作背景的部分,將《第四二

胡協奏曲》做概略介紹,並將樂曲素材「胡笳十八拍」以及蔡文姬做詳細的介紹,

也引用很多專書佐證。其中,在創作背景的部分,提到了「《胡笳⼗十⼋八拍》是蔡琰

⽤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調翻⼊入古琴中⽽而創作的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6這句話是指「胡

笳十八拍」是根據匈奴樂器–胡笳的特點而創作的,將胡笳的音調翻入古琴演奏,

而有的書上指蔡文姬單純將她一生的坎坷流離寫成琴曲,在文學方面,還未能證

                                                                                                               

  6   張修竹,〈關迺忠《第四二胡協奏曲》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1。

實胡笳十八拍為蔡文姬所作,所以這方面不多加評述。而在樂曲分析的部分,提

到作曲家會使用八度定弦,靈感來源於孫文明的《彈樂》,文中提到「外弦是⽤用普

通的⼆二胡外弦,但是降為 G ⾳音;內弦是⽤用⼆二泉弦的內弦,定⾳音也為 G ⾳音,正好與

外弦形成⼀一個⼋八度」7這句話使筆者在配弦方面的難題解決了一半,因為二胡沒有

八度定弦的弦,所以在弦的搭配方面很困擾,有了這樣的資料,在配弦方面就輕

鬆許多,然而在這篇論文中沒有看到任何訪談紀錄,但是筆者猜測這句話應該是

從訪談資料而來,只是無法確定訪談者。接著,樂曲分析部分沒有將樂曲分析及

詮釋分析分開章節,只用一個章節去做綜合分析,但是在此部分很細心地將胡笳

十八拍的唱詞配上音符,對照第一樂章《序》引用的古琴《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的旋律做成譜例,可以清楚的對照旋律及唱詞,然而文中提到的詮釋手法皆使用

交響樂團伴奏版本,譜例卻放鋼琴伴奏版本,兩種版本的音響效果不同,詮釋的

處理方法也不同,應該要統一用版本。在這篇論文中,對樂曲背景、人物故事以

及對照古琴旋律的譜例都做得非常詳細,只是在引用譜例的部分很可惜,很明白

地寫出她選用的樂譜是在華音網下載的,剪貼過後的譜例大小一致、整齊、方便

閱讀,但是沒有在譜例上圈選出要說明的地方,若是能選用出版樂譜或是向作曲

家索取樂譜會更好。

                                                                                                               

  7   同上。    

劉黎《《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的創作與演奏》將這首樂曲的創作來源

分為作曲家生平及蔡文姬的介紹,撰寫者這樣的寫作方法,可能有他的考量,但

筆者認為蔡文姬的介紹這部分,可以另闢獨立的一個章節做完整介紹,才不會有

資料混亂的感覺。接著,進入音樂演奏分析時,在音高上面沒有用實際音高或音

名的寫法,而是用數字代替音高,如:2 為 D 音,所以在閱讀文章時,突然出現

數字2,若沒有數字譜的基本概念,會看不懂 2 代表的意思,應該改為實際音高的

寫法(如:d1),才能更明確知道哪些音在演奏上需要哪些技巧與情感。而譜例方

面,非常的模糊、顏色偏淡,也沒有標上小節數,不利於閱讀。另外,此篇論文

有個新議題「由《第四二胡協奏曲》引發的二度創作的思考」,而第一節是樂曲的

創作藝術價值,文中提到「關迺忠原本想寫低⾳音⼆二胡定弦,但是宋⾶飛建議可以⼤大

膽嘗試⼋八度定弦,並演奏了孫⽂文明、︑、劉⽂文⾦金創作的四⾸首⼋八度定弦作品,以及展⽰示

了理論可⾏行的技法,堅定了作者創作這⾸首⼋八度定弦作品的決⼼心和信⼼心」8這段話同

樣在《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專輯裡,一段關迺忠親自描述創作背景的影

片中有說到這句話。另外,因撰寫者在摘要及創作藝術價值的文章中,都提及「⼆二

胡的⼋八度定弦,是借鑑與模仿古琴與⾺馬頭琴的技法,描繪蒙古草原的⾃自然⾵風情與

蔡⽂文姬的⼈人物刻畫故事」但是筆者在這篇論文中,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古琴或馬頭                                                                                                                

  8   劉黎,〈《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的創作與演奏〉,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1。

琴的任何介紹或技法的引用,筆者認為撰寫者可以從這方面著手進行修改,讓前

後文一致性。

紀凱鐘《關迺忠《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之研究》9在2016 年 6 月口考,

與筆者論文研究對象相同、日期最接近的一本論文,但是截至10 月為止,在臺灣

碩博士論文系統上只能查詢到基本的論文資料,沒有顯示是否公開電子全文或紙

本論文,所以筆者只能依照其目次做探討。這篇論文的目次非常簡潔扼要,沒有

獨立章節研究樂曲素材,也沒有研究二胡定弦,只有簡短的緒論及作曲家介紹,

就開始進入樂曲分析及樂曲詮釋部分。所以筆者將會深入探討定弦、定音與配弦

方法,也會將樂曲使用的素材做較全面性的介紹。

趙冬梅〈樂由心生、至情至性–關迺忠與他的二胡協奏曲〉大略介紹了所有

關迺忠的二胡協奏曲,當中也提到

「第四⼆二胡協奏曲的四個樂章沒有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敘事,⽽而是從蔡

⽂文姬⼀一⽣生的悲苦命運中,提出最⽭矛盾衝突的部分,以此塑造⼀一位⾝身處亂世的

才⼥女,在拋夫捨⼦子與家國情懷之間,飽受折磨的悲劇形象。︒。第⼀一樂章以琴歌

《胡笳⼗十⼋八拍》的旋律在⼆二胡上奏出,講述著淪落匈奴的蔡⽂文姬內⼼心深處的

                                                                                                               

  9   紀凱鐘,〈關迺忠《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仇》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

士論文,2016。  

痛苦,及對祖國的思念之情;第⼆二樂章以快速的急板描繪戰場廝殺的場景;

第三樂章表現出蔡⽂文姬的愛恨糾結;第四樂章再現《胡笳⼗十⼋八拍》旋律作為

樂曲的結尾,透過調性的變化,呈現不同的⾊色彩,是對⽂文姬歸漢後對⽂文化貢

獻的頌揚」10

這筆資料是目前為止,樂曲解說最詳細的資料,不僅將各樂章所代表的情感、場

景一一說明,並說明八度定弦可以使內弦有更為深沈、渾厚的音色,與外弦形成

音樂色彩上的反差,做大跳音旋律時也更加方便。

二、 作曲家及作品相關文獻  

這部份的相關文獻眾多,筆者將提出幾個論點描述各篇文章的優點與可改進

的地方。

(一)闡述作曲家生平及創作歷程

各篇文章對作曲家的描述都不太一樣,大致上,所有的資料都將關迺忠的介

紹分為三個或四個階段描述,有的用地域性做區分,如:常遠的《概論關迺忠的

藝術道路與二胡創作》11、張修竹《關迺忠《第四二胡協奏曲》研究》就分為四個

階段:早期創作、在香港時期的創作、在臺灣時期的創作、定居加拿大之後的創                                                                                                                

  10   趙冬梅,〈樂由心生、至情至性–關迺忠與他的二胡協奏曲〉,《中國音樂》第 3 期:61–

67。  

 

11 常遠,〈概論關迺忠的藝術道路與二胡創作〉,天津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9。  

作,並在每一個階段都提出一兩首當時創作的作品,並簡述當時期的情況;也有

(二)與關迺忠作品相關的重要資料

常遠《概論關迺忠的藝術道路與二胡創作》在附錄中有個很棒的表格,列出

關迺忠創作的所有作品及其演出形式、委託創作者與收錄的專輯名稱,製作成作

品年表,是一份非常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只有一個作品資料沒有按照年份統整,

但是整體上資料是完整的;而周宜穎《關迺忠《第一二胡協奏曲》之研究》找到

四張收錄《第一二胡協奏曲》的專輯及四場現場演奏的錄音,也找到一篇黃安源

親自寫的文章〈首演關迺忠的第一二胡協奏曲花絮〉,裡面記載了幾場重要演出資

料,以及幾張專輯的錄製。

三、 胡笳十八拍相關文獻  

(一)文字資料  

  作曲家寫的樂曲簡介上寫到:「這⾸首協奏曲中吸收了琴歌《胡笳⼗十⼋八拍》、︑、琴

曲《⼤大胡笳》、︑、《⼩小胡笳》的素材,並⽤用蔡⽂文姬做為藍本創作了這⾸首《第四⼆二胡協

奏曲》」。15這首樂曲是藉由蔡文姬一生坎坷、顛沛流離的經歷,創作四個樂章的協

奏曲,並引用琴歌《胡笳十八拍》的第一拍與第九拍的旋律做為動機,因此,筆

者蒐集了《胡笳十八拍》的相關文獻,藉以了解樂曲所要表達的人物性格與情感

                                                                                                               

  15   王少民、吳海文,〈樂曲解說〉,《愛恨情仇–第四二胡協奏曲教學》,2013。CD、DVD。    

的轉變。因大陸對於「胡笳十八拍」這個詞的期刊眾多,有的只談論源流考證,

有的談及對胡笳十八拍的心理蘊含,而筆者在下面只提出與琴歌《胡笳十八拍》

及胡笳十八拍詩詞相關文獻資料。

1. 胡笳十八拍

周國安、王愛華〈蔡琰与琴歌《胡笳十八拍》〉16、施慧〈感傷嵯嘆–胡笳十

八拍〉17都是從蔡文姬開始介紹,並介紹琴歌《胡笳十八拍》的十八段感情內容分

段歸類,也將琴歌第一拍的旋律用簡譜呈現出來,簡單易懂,也做了樂曲整體上

的詮釋分析;張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18此篇論文將找到的所有相關期

刊列表整理,蒐集到的琴歌樂譜也列表整理,並分別說明出處、出版社等資訊,

也把找到大小胡笳的琴譜版本列表做分析。其中,撰寫者把有收錄琴歌《胡笳十

八拍》的兩種版本樂譜做減字譜差異比較表,也將譜例對上唱詞及兩種減字譜做

對照,接著,又做曲式、詮釋的詳細分析,也將蒐集到的「胡笳」做一總表;牟

豔麗〈胡笳十八拍詩樂辨析〉19將琴歌《胡笳十八拍》各段之間的旋律關係以及音

豔麗〈胡笳十八拍詩樂辨析〉19將琴歌《胡笳十八拍》各段之間的旋律關係以及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