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

第五節   蔡文姬與〈胡笳十八拍〉

一、 蔡文姬介紹  

  蔡文姬,名琰,生於漢靈帝熹平六年,陳留郡圉縣人,原字昭姬,因晉武帝

司馬炎追尊其父親司馬昭為文皇帝,要避諱皇帝的名字,故改為文姬,是著名文                                                                                                                

  39   吳贛伯、周皓   編,《孫文明二胡曲集》,達欣出版社:10。  

學家、音樂家、書法家–蔡邕的女兒。蔡邕透過自學而精通詩賦、天文、數術、

音律及書法,並曾在朝廷擔任左中郎將,後來因為得罪了其他高官,而入獄並流

放邊疆,之後又不得不往南遷徙,蔡文姬從小就跟著父親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卻

沒有影響蔡文姬跟隨父親學習儒家經典、詩辭歌賦及琴棋書畫,而蔡文姬天資聰

穎,很快便學會父親所教授的所有文學經典及四藝,「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

劉昭《幼童傳》⽈曰:邕,夜⿎鼓琴,絃絕。︒。琰⽈曰:第⼆二絃。︒。邕⽈曰:偶得之⽿耳。︒。故斷

⼀一絃問之,琰⽈曰:第四絃。︒。並不差謬」40可見蔡文姬在年幼時就已精通音律,用

聽的即可分辨出哪一條琴弦。  

  漢靈帝死後,少帝劉辯繼位,董卓獨攬大權,開始重用蔡邕,漢獻帝初平元

年,引兵入洛陽,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獻帝,並脅迫獻帝遷都長安,蔡邕便

跟著遷往長安。初平三年,文姬奉父母之命,嫁給衛仲道。也在這一年,掌握朝

中實權的董卓,被王允所殺,而蔡邕卻被以依附董卓為理由,下令將他逮捕入獄,

不久後死在獄中。興平元年,「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41文姬結婚

才不到兩年,丈夫因病去世,也因為沒有子女,只能回到老家,回家後才發現父

親被殺害,而母親也難過到病倒,不久也去世了,只剩下文姬孤身一人。興平二                                                                                                                

  40   范曄   撰,臺灣中華書局   重校訂,《後漢書》卷一百十四〈列傳〉:13-­‐14。  

 

  41   范曄   撰,臺灣中華書局   重校訂,《後漢書》卷一百十四〈列傳〉:14。  

年,是天下大亂的時期,「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

個人呢?曹操便派曹丕以快馬救下董祀。而後曹操便藉此機會問文姬「聞夫⼈人家

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46曹操問文姬能否記得家裡的書籍內容,文姬說:昔

日父親賜給我四千餘卷,全部沒有留下來,現在的記憶只能默寫出四百餘篇,並

在全部抄寫完成後,送給曹操,其中文字沒有遺缺或錯誤的。  

  蔡文姬在即將回到故鄉之時,心裡百感交集,一邊是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

物產豐碩,無時無刻都期望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故鄉,另一邊是自己所愛的人與

孩子,不捨與他們分離,當正在為此苦惱時,正好聽到窗外傳來胡笳47的聲音,

藉由這個聲音,寫下〈胡笳十八拍〉,用十八段詩詞,抒發在塞外生活所經歷的坎

坷與離別。  

二、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最早記載於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五十九,但是在《後

漢書.列傳》中,介紹蔡琰的生平時卻沒記載,究竟為何沒記載〈胡笳十八拍〉

於《後漢書》,不得而知,也因為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可以證明作者為蔡文姬,所

以〈胡笳十八拍〉的作者眾說紛紜。  

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中,有幾個說法,說法一,唐代劉商〈胡笳曲序〉

                                                                                                               

  46   同上。  

 

  47   笳,將蘆葉捲起來吹奏。  

「……胡⼈人思慕⽂文姬,乃捲蘆葉為吹笳,奏哀怨之⾳音。︒。後董⽣生以琴寫胡笳聲為⼗十

⼋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48文中的「後董生」意思應為嫁給董祀之後,所以劉商

認為蔡文姬為作者;說法二,鄭振鐸在〈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說到「〈悲憤詩〉共

有兩篇,⼀一篇為五⾔言體,⼀一篇是楚歌體,更有⼀一篇〈胡笳⼗十⼋八拍〉,其體裁為以⾳音

樂為主的彈詞體。︒。這三篇的內容敘述的都是蔡琰的經歷。︒。……〈胡笳⼗十⼋八拍〉乃

是沿街賣唱的⼈人的敘述,有如⽩白髮⼯工⼈人談說天寶遺事的樣⼦子,難道這樣的⼀一種敘

事詩會出於蔡琰的筆下」49文中說〈胡笳十八拍〉是彈詞體,是說唱的人敘述的故

事,而非蔡文姬寫作的;說法三,劉大杰在〈關於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中提到

到有四個證據可以證明不是蔡文姬所作「第ㄧ證「不⾒見著錄、︑、論述和徵引」,第⼆二

證「⾵風格體裁不合」,第三證「地理環境不合」,第四證「藝術成就並不能證明是

蔡琰作」」50文章中的第一證說明沒有在任何書中,連帶提到蔡文姬與〈胡笳十八

拍〉,因為在那個時期要將一千兩百字的長詩流傳下來,要靠文人抄寫傳誦,劉氏

認為當時的百姓應都不識字,無法傳誦,然後在幾百年後被人發現是講不通的;

第二證劉氏認為考證詩文的真偽,過於強調風格體裁是不妥當的,提出〈胡笳十

                                                                                                               

  48   《文學遺產》編輯部   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4。  

 

  49   《文學遺產》編輯部   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5。  

 

  50   劉躍進   主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22。  

八拍〉中有些詞句講究對仗,很像之後的七言律詩,不能有獨創的風格;第三證

劉氏認為南匈奴的地域不對,但是此書的編輯者–劉躍進覺得沒有問題;第四證

編輯者認為劉氏提出這一個證據不足為證,因為斷定〈胡笳十八拍〉為蔡文姬所

作,並不單純為了藝術成就,是因為詩中的感情真摯,非親身經歷不能道。說法

四,唐代詩人李頎肯定蔡琰是作者,他在《聽董大彈胡笳聲兼語弄寄房給事》詩

中寫到「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51這是一個談及〈胡笳十八拍〉來歷的詩,在他之後肯定蔡文姬為作者的,大多都

是受這首詩的影響。

歷年來有眾多對於〈胡笳十八拍〉的版本、源流、作者作研究的文章,大致

上分為支持作者為蔡文姬一派,與堅持作者不是蔡文姬一派,至今沒有結論,而

筆者認為唐代劉商〈胡笳曲序〉的說法,及唐代詩人李頎詩中所提到的文字內容

較為符合歷史「文姬歸漢」的故事。

  現存〈胡笳十八拍〉的文字記載於《樂府詩集》,而琴曲的部分最早記載於明

代《燕閑四適》中「琴、棋、書、畫」的《琴適》,52當時的譜是有歌詞也有彈奏

法的琴歌譜,但筆者找不到《燕閑四適》這本書。而明代《綠綺新聲》、清代《五                                                                                                                

  51   劉躍進   主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  

 

  52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人民音樂出版社:211。  

知齋琴譜》都有記載胡笳十八拍,但是〈胡笳十八拍〉在流傳的過程中,出現了

不同的版本,因主要旋律大致相同,所以會有多個版本,是由同一個樂曲擷取改

編而來,如:〈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等。現今〈胡笳十八拍〉最早

的存譜載於明代的《綠綺新聲》卷三,書中記載完整的歌詞與古琴減字譜,為琴

歌譜。而〈胡笳十八拍〉的詞最早記載於宋代《樂府詩集》卷五十九,而清代《五

知齋琴譜》卷八中也有記載,兩者內容相同,只是使用的字有些出入,筆者認為

是因為印刷不清楚,在抄寫時被誤認,筆者閱讀過後,認為《五知齋琴譜》的字

句較為通順,故本文以《五知齋琴譜》為〈胡笳十八拍〉的原辭。  

  〈胡笳十八拍〉的詞共有十八段,每一段皆為不同情緒,但是大致上可以分

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拍至第十一拍,描述的重點在思鄉;第二部分為第

十二拍至第十八拍,描述歸國的愁思。5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