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附關係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依附關係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依附關係的內涵

(一)依附的意義

英國精神醫師Bowlby1960年代延續傳統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並整合學 習理論、認知心理學、以及動物行為論,發展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Bowlby, 1988)。依附是指兒童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互動時所產生的強烈情感連結(affectional bonds)(Ainsworth, 1969; Bowlby, 1977)。當嬰兒在六個月至一歲之間,開始喜 歡接近照顧者,以及在照顧者離開時表示抗議,或產生分離焦慮的表現,同時有 害怕陌生人接近等行為,則代表依附關係已經建立(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

1990)。Ainsworth(1989)認為依附關係不只發生於幼兒時期,直至長大成人,

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依然持續,並不因時間或情境而改變,即使依附對象已不在,

對依附對象的情感依然存在。依附行為會隨發展階段而有所改變,嬰兒時期對依 附對象頻繁的親近行為變少,青少年逐漸以象徵性的溝通(symbolic

communications),如打電話、寫信等方式所取代(Armsden & Greenberg, 1987)。

個體透過依附行為與他人接觸,藉此維持親密關係並獲得安全感(Sroufe & Waters,

1977)。

綜上所述可得知,依附是一種建立在人生早期,但影響卻長達一生的持續性 且動態的過程,藉由依附關係的建立,個體可以滿足身心安全感的需求,即便成 長為青少年,依然透過不同的依附行為和依附對象尋求安全感的建立。

(二)依附關係的理論基礎

依附關係的產生有許多理論觀點分別提出了解釋,茲分述如下:

1.心理分析論

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嬰兒透過口腔活動建立依附關係,此時個體的發展階段 為口腔期,透過吸吮、咬嚼等口腔活動來獲得滿足。任何可以滿足嬰兒需求的刺

18

激,都會成為其依附的對象(蘇建文等人,2007)。Erikson 認為母親餵奶的方式 及對子女需求能否適當的回應會影響其依附的強度及安全性,若照顧者對嬰兒需 求的回應是一致的,可使嬰兒對他人的信任感增加﹔反之,無回應或不一致的照 顧會使嬰兒不信任照顧者,並產生不安全感,影響子女將來與他人關係上的建立

(莊麗雯,2002)。

2.學習論

早期學習理論學者認為嬰兒會依附於餵養他們,滿足其需求的人,因為嬰兒 會透過母親輕柔的擁抱、撫觸等舉動得到正向的情感與獲得食物,進而使嬰兒感 到舒適滿足(邱暐茜,2009;簡千惠,2005)。增強是影響依附的主要機制,嬰 兒把快樂等正向的經驗與母親連結,照顧者本身成了增強來源。因此,依附行為 的產生是由於母親滿足了嬰兒的身心需求,經由增強的過程而產生的結果。(張 秋蘭,2000)。

3.認知發展論

Piaget提出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與Bowlby主張依附關係的發展階段有 相對應之處。嬰兒要先能區分主要照顧者和陌生人,也要了解依賴的對象是恆存 的,才能形成依附的概念(Schaffer, 1971),嬰兒藉由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

的概念,了解母親離開時仍是存在的,如此才能對母親產生穩定的基模,進而形 成依附關係(Ainsworth, 1969)。由此可知,依附的形成和認知發展能力有關。

4.動物行為論

動物行為論將依附視為個體為求生存而必須發展的行為(Ainsworth, 1969)。

由於人類嬰兒無法自我保護,因此必須傳遞訊息以求照顧者的保護與接近。為了 達成生存的目的,嬰兒除了需要發出訊息外,照顧者也需對此訊息有所回應才能 完成。因此母子間的依附關係為保護嬰兒免於生存威脅的機制,過程中嬰兒的天 生特質與主要照顧者間持續互動調適,以建立依附關係(紀怡如,2002;湯佳偉,

2012;Ainsworth, 1969)。

19 5.客體關係論

Bowlby早期追隨Klien學派的精神分析訓練,因此其理論深受客體關係理論的 影響。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客體」(object),指個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客體的 存在是藉由個人的知覺與經驗,並透過心理表徵的方式反映出來(紀怡如,2002;

Liebert, R. M. & Liebert, L. L., 1998)。自體與客體是互動的關係,彼此透過投射、

內射、分裂及投射性認同等,逐漸形成自體表徵(self-representation)和他體表徵

(other-representation),進而影響個體看待自己以及預期他人的想法與感覺(邱 暐茜,2009;張秋蘭,2000;Ainsworth, 1989)。

(三)依附的類型

Bowlby(1979)曾指出個體的依附行為會依不同的年齡、性別、環境以及早 期與依附對象的經驗互動有所差異。以下就重要的分類加以說明:

1. Ainsworth的依附類型

Ainsworth、Bell與Stayton(1971)觀察嬰兒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中 的行為反應,尤其是當嬰兒與照顧者重聚時的表現,將依附關係依個別差異加以 分類為以下三類:

(1)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這一類型的幼兒在陌生情境測驗中,將母親視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

和母親在一起時,能主動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感到不安,探索活動減少;

與母親重逢時,幼兒會欣喜並與母親親密互動,並繼續探索活動。安全型依附的 照顧者能適時回應幼兒的需求,透過親近的互動形成幼兒對照顧者的期待,進而 調整內在運作模式,使幼兒擁有較佳的自我價值感(Ainsworth, 1979)。此類型的 幼兒,感覺自己是有能力的,也較能與他人發展信任關係。

(2) 不安全矛盾依附型(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幼兒在陌生環境中表現焦慮,他們會依靠在母親身邊不願去探索周 遭環境,當母親離開,他們感到不安;但當母親返回時,一方面想和母親接近,

20

一方面又表現出憤怒與拒絕的矛盾情感(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矛 盾型的照顧者對幼兒的需求反應不一致,因此幼兒無法期待照顧者的回應。此經 驗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式會使個體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渴望與他人 建立關係,但也容易因不信任而逃離關係(簡千惠,2005;Ainsworth, 1979)。此 類型的幼兒缺乏自我價值感,因信心缺乏所發展出的人際互動模式也不穩固。

(3) 不安全逃避依附型(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中,當母親離開時僅有些不悅,當母親返回後,他 們通常是不予理會或轉頭離去(包康寧,2011;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這類型的幼兒可能受到照顧者的忽視,以致於將逃避視為一個防禦性的機制,也 常表現出憤怒與攻擊的行為(Ainsworth, 1979)。因此,他們不容易信任他人,在 人際關係中感到自己不被需要與孤獨。

2. Bartholomew 與Horowitz的分類

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整合Bowlby的內在運作模式的自我模式與他 人模式兩個向度,並將自我模式區分為正面及負面,對他人模式也分成正面及負 面,用以說明成人依附的類型,如圖2-2-1(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所示,

四種依附類型如下:

圖2-2-1 成人依附模式(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自 我 模 式

正向 負向

正向 安全型(secure) 過度依賴型(preoccupied)

負向 拒絕型(dismissing) 害怕型(fearful)

21 (1) 安全型(secure):

安全型的個體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都是正向的。因父母的支持與接納,他們 能建立與他人親密的關係,也能維持自我的獨立性。

(2) 過度依賴型(preoccupied):

過度依賴型的個體對自己持負向看法,對他人持正向看法。覺得自己不值得 被愛,因此必須透過他人的肯定來接受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顯得依賴而缺乏自信。

(3) 害怕型(fearful):

害怕型的個體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是負向的。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他人 也不值得信任,想尋求和他人有情感上的接觸,但和他人太靠近時又會感到不舒 服,所以容易逃避親密關係。

(4) 拒絕型(dismissing):

拒絕型的個體對自己持正向看法,但對他人看法是負向的。他們不想要與他 人太接近,認為自己不需要親密關係,因此傾向拒絕與他人的親密互動。

二、依附關係的測量

國內外測量青少年依附關係的工具,在「測量方法」上分為「訪談」及「自 陳量表」兩種類型;「測驗內涵」則可分為「類別性」(categorical measures)

與「連續性」(continuous measure)兩類(邱暐茜,2009)。由於本研究擬對國 中生採大量施測,以使用自陳量表操作性較佳,再者,Erikson(1968)認為青少 年處於自我角色認同與混淆階段。國中生仍不斷的發展與調整對自我的看法,若 要將他們明確地依照依附類型的定義去分類或許有難度(湯佳偉,2012;黃靜宜,

2007)。若以「連續性」的方法,反而能更精準評估個體在依附關係的個別差異,

因為即使依附類型相同,但其分數的差異仍有不同的意義(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依據上述考量,本研究將採用Armsden與Greenberg(1987)的

「父母同儕依附量表」,藉此了解國中生與其父母依附關係的品質,並做進一步

22 的分析與探究。

Armsden 與Greenberg(1987)的「父母同儕依附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簡稱IPPA):根據Bowlby的依附理論編制而成,該量 表曾被Lopez與Gover(1993)選為測量青少年依附關係的代表性量表之一(引自 楊芳彰,1997)。該量表為自陳量表,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以「溝通」、「信 任」與「疏離」三個重要因素呈現青少年目前與父母的互動品質,信任、溝通和 疏離的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知覺到的依附關係品質越高,反之,則表示依附關 係品質越差。信任、溝通及疏離的意義如下(Armsden & Greenberg, 1987):

1. 信任(trust):個體知覺來自於依附對象的了解、尊重、信任、接納其情感需 求並有所回應時,心中感到安全的程度。

2. 溝通(communication):個體知覺與依附對象互動時的溝通內容和品質。

3. 疏離(alienation):個體知覺對依附對象感到生氣,並產生情緒隔離(emotional detachment)的狀態,是屬於不安全依附的類型。

三、依附關係的相關研究

有許多研究支持依附關係不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依附品質的不同,在於 照顧者對嬰兒的需求是否能一致且敏感的回應(包康寧,2011;呂秋桂,2005;

邱暐茜,2008;楊芳彰,1997;劉修全,1996)。但有部分研究結果支持不同性 別的青少年和母親的依附關係卻有顯著差異,與父親依附關係則無顯著差異(林 麗梋,2005; 紀怡如,2002;陳敬淑,2006),女生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比男生更

邱暐茜,2008;楊芳彰,1997;劉修全,1996)。但有部分研究結果支持不同性 別的青少年和母親的依附關係卻有顯著差異,與父親依附關係則無顯著差異(林 麗梋,2005; 紀怡如,2002;陳敬淑,2006),女生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比男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