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研究者分別提出對教育輔導方面及未來研究之建議兩部 分,以供相關單位人員在教育及學術研究上做參考。

一、教育與輔導上的建議

(一)辦理國中生自我探索與人際互動的小團體。

研究結果發現,國中女生在「怕被笑」嘲笑風格顯著高於男生,女生在人際 互動中顯得較為缺乏自信與退縮,建議可於學校以女生為招收對象,開辦自我探 索課程,讓女生了解自我,覺察自我的嘲笑風格,同時發現外界的社會價值與期 待對自我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增強自我概念,並於團體中練習人際互動技巧,學 習以較正向的嘲笑風格與人互動。另一方面,男生則需要加強同理心的訓練,並 了解喜笑人的人際互動方式對自我人際關係與他人感受所造成的影響,以練習採 用較良好的社交技巧。

(二)辦理以正向幽默為主題的親職教育講座

研究結果顯示,子女會學習與模仿父母親負向的嘲笑風格,父母的一言一行 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加強與啟發父母以正向的幽默態度來面 對人際中的嘲笑情境是必要的,當父母能健康的因應嘲笑情境,不但能使親子間 有良好的依附關係,子女也會以父母為正向楷模學習良好的人際互動模式。

(三)開辦父母親與子女溝通互動的教育訓練課程或工作坊

根據研究結果,國中生與父母依附關係不佳,愈傾向有怕被笑與喜笑人的負

向嘲笑風格。父母若能經由課程訓練學習以愛為基礎親子互動,將能與孩子建立 安全依附,此親密與信任感的發展更能促使子女發展出健全的人際因應方式。另 外,研究結果也發現,國中男女生與母親的依附關係較父親佳。然而,與父親依 附關係不佳的子女更易發展出負向嘲笑風格。因此,父親對子女人際關係的影響

58

力是值得重視的,在此也顯示了父職角色需要重新被正視與調整,父親在與子女 的相處上,如果能以關愛、傾聽與了解取代權威的說不,子女將會感受到父親的 接納與情感交流,彼此間的關係也會更親近,並使子女發展出較正向的嘲笑風格。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變項

親子之間嘲笑風格的關係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未來研究可以加入更 豐富的變項,以了解子女嘲笑風格發展過程中和家庭的關係,例如試著納入家庭 結構、家庭氣氛、父母社經地位、出生序、手足關係等變項,也可更清楚影響子 女嘲笑風格的因素。另外,也可納入同儕關係的變項,以更進一步釐清除了家庭 因素,是否同儕、友伴間的關係也會對個人嘲笑風格產生影響。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台灣本島的國中生及其父母為受試者,未來研究若能增加 取樣範圍,加進離島地區的學校施測,將使樣本更具代表性,使研究結果得以推 論至更多地區。此外,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結構也更多元發展,未來可納入新 住民、隔代教養,作為研究背景變項,以了解家庭結構所造成的影響。

(三)研究工具

「嘲笑風格量表」是以外國成人為研究對象,中文版的編製也以大學生為樣 本施測。對於部分國中生而言,有少數題目無法理解題意,例如「沒有比用有趣 的論點去搶偽善者的鋒頭更好玩的事」,國中生對於「偽善者」這個辭彙感到疑 惑,施測者需進一步解釋才了解題目涵意。建議對國中生施測時,可以提醒學生 有問題可隨時提問,以使受試者充分明白題意,能更完整作答。

(四)研究方法

以自陳量表施測,雖然可以經濟實惠的獲得大量資料做統計的研究分析,但 缺點是無法得到更細膩的親子依附關係描述與親子嘲笑風格間的關係,若可以採

59

質性研究將能從訪談過程中窺見更豐富的訊息,也許能更深入發現親子依附關係 與嘲笑風格的相關影響因素。

6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包康寧(2011)。台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

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任育瑩(2010)。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呂秋桂(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明穎(2006)。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與父母依附及其對人際互動、憂鬱的關

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原大學,桃園縣。

何宜錚(2010)。國中生幽默風格與自尊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

刊,23,271-304。

沈佳翰(2012)。北部某國小高年級不同性別學童嘲笑風格、創造傾向與社交地位

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天梅(2007)。青少年被嘲笑的國外研究進展。中國學校衛生,28,764-766。

林麗梋(2005)。國中生學業成就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水見(2009)。高中職學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碧欣(2011)。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其同理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暐茜(2009)。國中學生自我設限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6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

29,259-304。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皎眉(1986)。少年十五、二十時-青少年的壓力與適應。台北:桂冠。

陳若芝(2009)。國中生自尊情緒智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學志、詹雨臻、Ruch, W., & Proyer, R. T.(2009)。怕被笑相關特質之發展與跨文

化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主辦「台灣心理學會第四十八屆年會」宣讀之論文

(台北)

陳學志、詹雨臻、Ruch, W., & Proyer, R.T.(2011)。被笑恐懼相關特質的測量與信 度及效度之評估。測驗學刊,58,119-145。

陳敬淑(2006)。青少年依附、自尊與行為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

郭蘊忻(2008)。父母教養、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與自尊對青少年壓力因應方式之

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利中、林燕卿與洪素珍(2001)。台北市五專青少年之依附型態與婚前性經驗

62

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台灣性學學刊,7,23-34。

湯佳偉(2012)國中生與其父母幽默風格的相關─以依附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喻豐、郭永玉(2009)。與笑有關的三種個體差異:被笑恐懼、被笑愉悅與笑他愉 悅。心理學探新,29,82-86。

黃靜宜(2007)。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敏書(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害怕被嘲笑相關特質與其創造能力、傾向之關

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修全(1996)。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 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319-344。

蔡思賢(2009)。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智玲、劉芳其(2009)。青少年依附風格與欺凌行為之研究。聯大學報,6,

143-164。

簡千惠(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羅智華(2011 年 11 月 13 日)。校園暴力─言語霸淩嘲笑他人心理創傷難平復。

人間福報。取自 http://www.merit-times.com/Default.aspx

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1990)。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

教育心理學報,23,49-70。

63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陳淑美(2007)。發展心理

學(第四版)

。台北:心理。

周逸芬、陶淑玫(譯)(1991)。發展與輔導。(原作者:Brooks J. B.)。台北:五 南。

張慧英(譯)(1997)。拯救奧菲莉亞。(原作者:M. Pipher) 。台北:平安。

64

西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1969). Object relations, dependency, and attachment: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40, 969-1025.

Ainsworth, M. D. S. (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32-937.

Ainsworth, M. D. S., Bell, S. M., & Stayton, D. J. (197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nge-situation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H. R. Schaffer (Eds.), The Origins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pp. 15-57). London: Academic Press.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44, 709-716.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 427-454.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 226-244.

Bowlby, J. (1977).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0, 201-210.

Bowlby, J. (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

Tavistock/ Routledge.

Bowlby, J. (1988). Development psychology comes of a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45, 1-10.

Buist, K. L., Deković, M., Meeus, W., & van Aken, M. A. G. (2002).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adolescent attachment to mother, father and sibling. Journal of

65 Youth and Adolescence, 31, 167-176.

Chan, Y. C., Chen, H. C., Ruch, W., & Proyer, R. T.(2009, Summer).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hoPhiKat -45 in Taiwan.

Oral Symposium presentation at the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umor Studies. Long Beach,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June 17-20, 2009.

Chen, H. C., Chan, Y. C., Ruch, W., Proyer, T., & Martin, R. A. (2009, Summer).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lotophobia, Gelotophilia and Katagelasticism, and Humor Styles in Taiwan and Switzerland.

Oral Symposium presentation at the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umor Studies. Long Beach,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June 17-20, 2009. Convener:

Dr. Rene T. Proyer.

Chen, H. C., Chan, Y. C., Ruch, W., & Proyer, R. T. (in press).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gents and targets of ridicule: A Taiwanese and Swiss perspective (Volume II). In J. M. Davis&J. V. Chey (Eds.), Humour in Chinese life and letter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Gaidos, S. (2009, August). When humor humiliates. Science News, 176, 18.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iencenews.org/view/feature/id/45581/title/When Humor Humiliates.

James, B. (1994). Handbook for treatment of attachment-trauma problems in children.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Kazarian S. S., & Martin, R. A. (2006). Humor styles, culture-related personality, well-being, and family adjustment among Armenians in Lebanon. Humor:

Kazarian S. S., & Martin, R. A. (2006). Humor styles, culture-related personality, well-being, and family adjustment among Armenians in Lebanon. H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