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案學童於音樂視覺化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學習成效係指受試學童前、後測線畫作品之差異性,所謂前測是進 行本實驗教學前,播放測驗標準曲:喬治‧比才《卡門組曲第 1 號》〈鬥牛士〉,

並於第三次聆聽時,將個人對於音樂之感知以鉛筆線畫表達,後測則在實驗課程 結束後一週,依照前測施測方式,進行後測。同時,研究者為提升受試學童對於 測驗標準曲之熟悉度,於九週實驗課程進行中,每週播放測驗標準曲一次。此外,

對於前、後測作品分析,為求客觀正確,本研究乃委請兩位學有專精之音樂與視 覺藝術專家,進行前、後測作品審查。本節分別就專家審核、個案學童音樂要素 之學習成效與音樂視覺化之情意學習進行探討。

壹、專家審核

本實驗教學為提升研究之信效度,減少研究者之偏差,乃委請專家就本研究 五年級個案學童前、後測之作品進行審查判定,專家以學童線畫作品之表現方式 是否符合平行概念為判斷依據,其審核結果如表 4-4-1 所示,打 V 者為學童線畫 作品符合平行概念之反覆、對比、漸層者。

表 4-4-1 前測鉛筆線畫作品審核統計表

平行 概念 編號

反覆 對比 漸層 合計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S01 V V 2

S02 0

S03 V 1

S04 0

S05 V V 2

S06 0

S07 V V V 3

S08 0

編號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S09 V V V 3

S10 0

S11 V V 2

S12 V V 2

S13 0

S14 0

S15 V 1

S16 0

S17 V V 2

S18 V V 2

S19 V V 2

S20 V 1

S21 0

S22 0

S23 0

S24 V 1

S25 V 1

S26 V 1

S27 V 1

S28 V V 2

S29 V V 2

S30 V V 2

S31 0

合計 15 16 0 0 2 0 31

表 4-4-1 可得知本研究之五年級學童前測之鉛筆線畫作品,經由專家甲審查 符合反覆之平行概念者有 15 位,專家乙則有 16 位;無作品符合對比之平行概念;

專家甲審定符合漸層之平行概念者有 2 位。

再者,就個別學生作品之表現,在 31 位五年級學童之中,可得到以下發現 (一) 透過 2 位專家進行作品審查,前測作品皆未符合平行概念者有 12 位。(二)前測 作品通過 1 項專家審查者有 7 位。(三)前測作品通過 2 項專家審查者有 10 位。(四) 前測作品通過 3 項專家審查者則有 2 位。

綜合上述,本研究之五年級學童前測之鉛筆線畫作品,在平行概念方面,以 符合反覆者最多、其次為漸層與對比。顯示學童在先備經驗方面,對於反覆之平 行概念較能理解掌握與運用,對於漸層與對比則有加強與進步之空間。

於本研究九週之實驗課程實施後,五年級學童後測之鉛筆線畫作品,經由專 家審定結果如表 4-4-2,打 V 者為學童線畫作品符合平行概念之反覆、對比、漸 層者。

表 4-4-2 後測鉛筆線畫作品審核統計表

平行 概念

編號

反覆 對比 漸層 合計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S01 V V 2

S02 V V V 3

S03 V V 2

S04 V V V 3

S05 V V V 3

S06 V 1

S07 V V V V 4

S08 V V V 3

S09 V V V V V 5

S10 V V V V 4

S11 V V V V 4

S12 V V V 3

編號

反覆 對比 漸層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專家甲 專家乙

S13 V V V V 4

S14 V V V 3

S15 V V V 3

S16 V V V V 4

S17 V V 2

S18 V V 2

S19 V V V 3

S20 V V 2

S21 V 1

S22 V V 2

S23 V V V V 4

S24 V V V V V V 6

S25 V V V V 4

S26 V V V 3

S27 V V 2

S28 V V V 3

S29 V 1

S30 V V V V 4

S31 V V V V 4

合計 29 26 5 4 20 10 94

由表 4-4-2 可得知:(一)專家甲審查符合反覆之平行概念者有 29 位,專家乙 則有 26 位。 (二)專家甲審查符合對比之平行概念者有 5 位,專家乙則有 4 位。

(三)專家甲審定符合漸層之平行概念者有 20 位,專家乙則有 10 位。

再者,就個別學生作品之表現,可發現在 31 位五年級學童之中,透過 2 位 專家進行作品審查,後測作品符合平行概念者數量顯著增加。以反覆教學單元為 例,前、後測作品通過專家審查者,由 15-16 位增加至 26-29 位,通過人數倍增。

此外,就專家審查後測作品之平行概念而言,後測作品通過 1 項專家審查者 有 2 位;後測作品通過 2 項專家審查者有 8 位;後測作品通過 3 項專家審查者有 10 位;後測作品通過 4 項專家審查者有 9 位;後測作品通過 5 項專家審查者有 1 位;後測作品通過 6 項專家審查者有 1 位。其中,就全體學童之學習成效而言,

後測作品通過 3 項以上專家審查者,共有 21 位,佔全部學童 67.74%,並相較於 前測只有 2 位學童通過 3 項以上專家審查,顯示本研究之實驗教學顯著提升五年 級學童音樂視覺化之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就五年級全部學童之後測作品進行審查,符合反覆概念之比率達 九成以上;符合對比概念之比率只達兩成;符合漸層概念之比率則達五成以上。

顯示五年級學童在反覆概念之學習成效良好,漸層概念次之;對比概念則有待改 進,其可能原因為學童於對比概念之認知與表現方式與專家的認知有些許之差 距。

再者,就個別學生作品之表現,可發現在 31 位五年級學童之中,透過 2 位 專家進行作品審查,後測作品符合平行概念者數量顯著增加。以反覆教學單元為 例,前、後測作品通過專家審查者,由 15-16 位增加至 26-29 位,通過人數倍增。

此外,就專家審查後測作品之平行概念而言,後測作品通過 3 項以上專家審 查者,共有 21 位,佔全部學童 67.74%,並相較於前測只有 2 位學童通過 3 項以 上專家審查,顯示本研究之實驗教學顯著提升五年級學童音樂視覺化之學習成 效。

貳、個案學童音樂要素之學習成效

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透過教學觀察、訪談,可深入瞭解個別之個案學童在 音樂視覺化學習之歷程,提供許多寶貴的研究資料,並可彌補總結性評量之不足。

本研究旨在透過音樂視覺化之學習策略對於國小五年級個案學童於音樂要 素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探究其學習歷程與現象以及音樂想像之發展情形。經過九 週的實驗課程後,研究者自全數個案學童中篩選出兩位學童,針對其鉛筆線畫作 品作為探討對象。其線畫作品特徵如下:(一)大多為抽象段落類。(二)以線畫表

之學習內涵與關鍵。(四)於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本實驗教學依照前測、反覆、對比、漸層、後測之教學單元(前、後測樂曲 為同一首),所播放之四首樂曲分別為:(一)樂曲(一):Georges Bizet《Carmen Suite No.1》〈The Toreadors〉喬治‧比才《卡門組曲第 1 號》〈鬥牛士〉、(二)樂曲(二):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The Nutcracker Suite》〈Russian Dance-Trepak〉柴可夫斯 基《胡桃鉗組曲》〈俄羅斯舞-特雷巴克〉、(三)樂曲(三):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7 in A Minor,op.92》〈Poco sostenuto-Vivace〉路德維希‧范‧貝 多芬《A 大調第七號交響曲,作品編號第 92 號》〈稍微持續的-甚快板〉與(四)樂 曲(四):Johann Strauss〈Tritsch-Tyatsch Polka,op.214〉小約翰‧史特勞斯《閒聊 波卡舞曲,作品編號第 214 號》。

以下分別就個案學童 S10、S24 之線畫作品發展歷程與現象進行論述:

一、個案學童 S10 音樂要素之學習成效:

S10 聰明靈巧,做事勤快有效率,在班上頗受歡迎。其對於音樂與視覺藝術 等科目,原本即具有相當程度之興趣。惟訪談過程中,可能不太習慣訪談之情境,

研究者所提問問題,S10 常先僅以笑容面對,經研究者繼續提問、澄清,S10 才 漸漸進入受訪之情境。以下為 S10 於音樂視覺化學習過程中,其音樂聆賞圖線畫 創作與音樂要素關聯性之描述分析:

(一)前測之音樂聆賞圖創作

S10 之前測作品(如圖 4-4-1)乃以寫實畫法進行,整張畫面可分為三個區塊:

第一部份,在右下方看似有幾座高山與一條彎彎曲曲的地道,高山上有一位小人 正氣喘吁吁地跑著,而地道內部,有好幾隻小螞蟻正辛勤地搬運著食物;第二部 份,在右上方,太陽正溫和地散發著光與熱;第三部份,在左半部,有一位被看 似被白雲包圍的小妹妹。經由研究者的訪談得知,S10 能在前測中感受到音樂要 素中的力度:

T :這首樂曲它總共有兩分多鐘,老師想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段音

(前測-訪談1010911)

由此得知,S10 是以曲線的向上與向下代表力度的強與弱,線條向上代表 強,線條向下則是弱。除了以曲線表現力度的強弱,其具象畫法亦呈現出力度:

T :請說!你聽到音樂的什麼地方讓你感覺很像這個?(研究者手指圖 4-4-1左半部被白雲包圍的小妹妹)

S10:中間…

T :中間?為什麼?

S10:就…比較小聲啊!

T :比較小聲為什麼要這樣畫?

S10:感覺…輕飄飄的。

T :喔!就像一朵朵輕飄飄的白雲,可以讓這個小女孩飄起來…

(前測-訪談1010911)

綜上所述,S10 已能在前測中聆聽感知樂曲中力度的強弱表現、音樂表情的 改變等,但在相對應的線畫表現中,S10 僅以曲線的向上與向下代表力度的強 弱,向上代表力度強,向下則是力度弱,另外,其寫實畫法所表現之情境亦表現 出力度,而畫面中的部份具象圖形,如:太陽、跑步中的小人、彎彎曲曲的地道、

螞蟻工作的情形等,經訪談後得知,與樂曲本身並無關聯。

圖 4-4-1 S10 音樂聆賞〈鬥牛士〉 前測之線畫表現

(二)反覆之音樂聆賞圖創作

經過前三週以反覆概念為核心的實驗課程教學後,S10 反覆之音樂聆賞圖創 作(如圖 4-4-2),已明顯表現出抽象段落類之作品特徵(如表 4-3-1),其作品中點、

線、面的元素豐富,包含細碎小點、向上凸起的單獨曲線、圓形螺旋形線條、方 形螺旋形線條、波浪形線條、密集的橫線、八字形的密集黑線…等,經過 S10 在音樂聆聽後以線畫表現,全幅作品共分上、中、下三行,具變化性之視覺元素 充斥其中,且有明顯的段落感。

儘管前三週的音樂欣賞教學以反覆的曲調為主要教學內容,但 S10 似乎仍較 易說出音樂要素中力度的發現:

T :你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麼這裡(研究者手指畫面4-4-2第一行像山一樣 的單獨曲線)會有一座像山一樣的形狀?

S10:……

T :因為音樂有怎樣的表現,所以它會像山?

S10:比較大聲!

(反覆-訪談1011002)

第三行中的八字形的密集黑線,經訪談後得知,其圖形同樣表現出強烈的力度:

T :這個八字鬍是什麼? (研究者以手指圖4-4-2中第三行像八字鬍一樣的 密集黑線)說說看,說錯說對都沒有關係!最主要是要把心裡的感覺說出 來,好不好?

S10:…嗯…嗯……

T :這個地方(研究者以手指圖4-4-2第三行相同處)是代表什麼?

S10:大聲!

(反覆-訪談1011002)

除已得知 S10 能以鉛筆線畫表現出樂曲中的力度,為瞭解 S10 是否確實能聽 出樂曲中反覆的音樂要素,研究者仍繼續提問:

T :經過這幾週有關反覆的教學,你是不是更能夠聽出樂曲(二) 裡面一些…反覆的感覺?

S10:嗯…

T :嗯…是…不認同,還是認同呢?

S10:認同!

T :它裡面有什麼東西反覆了呢?

S10:曲調…

T :非常好喔!

(反覆-訪談1011002)

但由於訪談時間有限,研究者無法持續澄清 S10 對反覆的曲調之認知。

但由於訪談時間有限,研究者無法持續澄清 S10 對反覆的曲調之認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