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透過音樂視覺化之學習策略對於國小五年級個案學童於音樂要 素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探究其學習歷程與現象以及音樂想像之發展情形。

研究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以研究蒐集音樂與視覺 藝術之相關文獻和議題,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以確立研究主題與研究方向。第二階 段為教學觀察階段,首先依據音樂課程的理念與內涵、藝術感通與課程統整相關 理論,規劃音樂視覺化教學課程設計與內涵,並根據學者專家修正教案內容以進 行實驗教學。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依照學童學習狀況適度調整教案內容,並透過 錄影、錄音、訪談、學習單、撰寫教學省思日誌等方式,進行研究資料蒐集與分 析。第三階段為資料分析階段,透過第二階段之教學觀察階段後所蒐集之質性與 量化資料進行分析與歸納,最後撰寫研究結論,研究進度如下:

壹、準備階段

自形成研究動機至實驗課程實施前一週為準備階段,依下列步驟進行研究工 作:

一、文獻蒐集與研究設計

研究者自萌生研究動機起,即開始蒐集藝術感通、音樂視覺化、音樂想像及 平行概念式統整課程之相關文獻,廣泛閱讀文獻後,與指導教授進行研究方向的 討論確認,擬訂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與研究架構,繼而進行研究設計與 前導研究之準備工作。

二、前導研究

本研究於民國 100 年 6 月進行前導研究,其研究樣本為研究者任教之洋洋國 小三年級共兩個班級的學童,樣本人數共計 31 人。研究者欲藉由前導研究之實 施,瞭解實驗課程實際進行中所可能會發生的干擾與狀況,以利正式實驗課程之 順利進行。

本實驗課程的教材,主要以 100 年新課綱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第三階段之能 力指標為依據,運用音樂與視覺之相關理論,輔以音樂想像架構,將音樂感知的 歷程,透過自我創造之線畫圖形予以表徵,亦即學童在音樂概念的學習歷程中,

將聲音的變化現象與音樂要素之特色,運用視覺圖像來表現,進而藉由聽覺與視 覺之整合過程,增進學童於抽象音樂概念的理解。

本實驗課程必須仰賴專家的專業認知與判斷力,才能有效且正確的給予建 議,故於實驗課程編製完成後,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審核並給予修正意見。(見附 錄三)

(一) 選定評審專家:

本研究所選定之專家共三位,一位是視覺藝術專家 (專家甲),另兩位是音 樂專家 (專家乙、專家丙),其專業背景說明如下:

1. 專家甲: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肄業,其專長為美術科教材教法、美術課程單 元設計,而所任教國小重視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推動,故其對於音樂、表 演藝術等範疇亦多所涉獵。目前於大專院校擔任兼任講師,並於國小擔任視 覺藝術教師,任教年資約二十七年。

2. 專家乙:音樂教育哲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民中學,研究領域為音樂教育、

藝術與人文教育、藝術認知心理學、創意教學策略、跨領域藝術行為,並在 多所大學之藝術與人文領域相關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任教年資約十七年。

3. 專家丙:目前任教於國內大專院校音樂學系,專精於音樂教育理論、課程設 計等,學術著作豐富。除音樂教育外,對於視覺藝術等藝術相關領域亦多所 涉獵,任教年資約十五至廿年。

(二)實驗課程設計內容 1.設計理念

本實驗課程以平行概念之反覆、對比、漸層為教學核心,結合平行概念、視 覺化音樂欣賞、音樂欣賞與鉛筆線畫教學等,進行認識音樂要素之曲調、力度、

速度、織度、音高,視覺要素之點、線、面,以及彼此關係之學習內容,以使學 童將音樂聆聽後之感知,透過線畫方式呈現,藉此探討學童於音樂要素之學習歷 程、音樂想像之發展情形,最終,建構出音樂視覺化之學習內容,如圖 3-4-1:

圖 3-4-1 音樂視覺化學習概念圖

本實驗課程以平行概念之反覆、對比及漸層為教學核心,對應至平行概念、

表3-4-2 實驗課程教學進度表

第九週

表3-4-3 實驗教學曲目基本資料一覽表

NO 曲名 教學播放

範圍/時間 版本出處

1

Georges Bizet,1838-1875《Carmen Suite No.1》

〈The Toreadors〉

喬治‧比才《卡門組曲第 1 號》〈鬥牛士〉

Georges Bizet,1838-1875《 L'Arlésienne Suite No.2》〈 Farandole〉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Violin Sonatas No.5》〈Spring〉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第 5 號》

Nikolai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蜂進行曲〉

夏爾·卡米爾·聖桑 Saint-Saens, Charles Camille, 1835-1921《Carnival of the Animal》〈The Aviary〉

《動物狂歡節》〈大鳥籠〉

Hermann Necke,1850-1912〈Csikos Post〉

赫曼‧奈克〈郵遞馬車〉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Musette〉

約翰‧賽巴斯蒂安‧巴赫〈彌賽特舞曲〉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The Nutcracker Suite》〈Chinese Dance〉

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組曲》〈中國之舞〉

Igor Stravinsky,1882-1971《Firebird Suite》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火鳥組曲》

Edvard Grieg,1843-1907《Peer Gynt Suite No.1,op.46》〈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愛德華‧葛利格《皮爾金組曲第一號,作品編號

11

Ottorino Respighi,1879-1936《Rome Triptych》

〈Pines of Rome〉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The Nutcracker Suite》〈Russian Dance-Trepak〉

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組曲》〈俄羅斯舞-特雷巴克〉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Symphony No.7 in A Minor,op.92》〈Poco sostenuto-Vivace〉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A 大調第七號交響曲,

Johann Strauss,1825-1899〈Tritsch-Tyatsch Polka,op.214〉

本實驗課程各樂曲之教學用途與內容則如下表3-4-4:

《Carmen Suite No.1》〈The Toreadors〉

《 L'Arlésienne Suite No.2》

〈 Farandole〉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Violin Sonatas No.5》〈Spring〉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小

Nikolai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

Saint-Saens, Charles Camille, 1835-1921《Carnival of the Animal》〈The Aviary〉《動 物狂歡節》〈大鳥籠〉

〈Csikos Post〉

赫曼‧奈克〈郵遞馬車〉

7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Musette〉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The Nutcracker Suite》〈Chinese Dance〉

《Peer Gynt Suite

No.1,op.46》〈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愛德華‧葛利格《皮爾金組

《Rome Triptych》〈Pines of Rome〉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The Nutcracker Suite》〈Russian Dance-Trepak〉

NO 曲名 教學用途 測驗/教學內容 測驗/教學 內容簡述

教學設計 課程代碼

13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Symphony No.7 in A Minor,op.92》〈Poco sostenuto-Vivace〉

本研究於實驗課程正式實施之前一週利用當週其中一節藝術與人文課程進 行前測。於該節課正式實施前測前,需由研究者進行前測教學說明,使研究樣本 確實理解所要進行的教學流程與內容。測驗標準曲的聆聽需進行三次,聆聽方式 與流程與前週相同,於第三次聆聽時,以鉛筆線畫的表現方式將聆聽後之感知呈 現於圖畫紙上,此為前測。

前測之教學流程需以攝影機進行全程錄影,以便後續之資料紀錄分析。前測 教學實施完畢後,研究者需對研究樣本之鉛筆線畫作品進行蒐集整理並以數位相 機拍照、編號與建檔。

三、實驗課程實施

本實驗課程於前測後之隔週開始進行,為期九週,每週三節課,共計廿七節 課,每節課進行 40 分鐘。其內容以平行概念之反覆、對比、漸層為主要概念,

結合平行概念、視覺化音樂欣賞、音樂欣賞與鉛筆線畫教學等,進行音樂要素、

視覺要素以及彼此關係之學習。

四、統整課程之音樂聆賞圖創作

本研究於實驗課程進行過程中,每三週結束即針對主要教學概念之反覆、對 比、漸層進行音樂聆賞圖創作活動,以針對學童之鉛筆線畫作品進行歸類與分析。

五、後測

為瞭解學童之學習情形,於實驗課程結束後一週進行後測,其施測方式與前 測相同。為避免學童對於測驗標準曲之熟悉度不足,研究者於每週實驗課程之音 樂欣賞教學開始前播放測驗標準曲全曲一次,共計九次,以便使研究對象進行較 長時期之反覆聆聽,以加深對樂曲之熟悉度。

参、資料分析階段

資料分析階段自實驗課程進行中與結束後依序進行,本階段依下列步驟進 行:

一、訪談與繕打逐字稿

於前、後測進行後,研究者選擇適當時機針對學童之聆聽感知與鉛筆線畫作 品進行訪談,訪談過程全程錄音,並於當日依訪談過程錄音進行逐字稿的繕打紀 錄。訪談對象分為兩類,一類為個案班級學童,五甲 17 人,五乙 14 人,兩班學 童共 31 人(進行團體訪談),另一類則針對個案班級中其線畫表現較為獨特者(進 行個別訪談)。若學童於接受訪談過程中,有語意模糊、表達不夠清晰之處,研 究者於逐字稿相關處標明註記,以便再次引導學童作進一步的澄清與解釋,此澄 清解釋之過程亦需錄音與紀錄,經過不斷的澄清後,研究者需針對訪談紀錄進行 比較、綜合與分析。

二、邀請專家審核學童鉛筆線畫作品

研究者將前、後測之線畫作品委由專家以鉛筆線畫作品審核表(見附錄十四) 進行審核,並判定五年級個案學童線畫作品所屬之平行概念,研究者進而依據審 核結果進行比較、綜合與分析。

三、進行音樂想像架構層級審核

於前測實施後,研究者以個案學童為對象進行訪談,並透過訪談內容,以音 樂想像架構層級審核表(見附錄十三)中第一至第十層級進行音樂想像層級之判 別,以分析五年級個案學童之音樂想像發展情形。

本節旨在說明研究過程中資料蒐集紀錄及整理分析的做法。茲從研究資料紀 錄與資料整理分析兩方面分述之:

壹、研究資料蒐集紀錄

藉由研究資料之多元蒐集,可以協助研究者從不同角度與觀點,進行研究問 題之釐清與剖析。莊敏仁 (2004) 則認為,質性資料相當重視資料的蒐集,多元 資料的蒐集不但可以幫助研究者更深入瞭解研究對象,亦可藉由多元資料蒐集,

進行三角檢測,提昇研究之信效度。因此,研究者將運用參與觀察、訪談、文件 蒐集、錄影、錄音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轉化成書面的觀察紀錄、討論紀錄、

訪談紀錄、省思札記、文件 (教學設計、反省日誌)等資料,以作為研究反省、

調整及詮釋、分析的依據。

貳、研究資料整理分析

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必須在研究過程同步進行,以便從中發現事件其中的意

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必須在研究過程同步進行,以便從中發現事件其中的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