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個案描述

壹、校園生活秘境:社子探險記

第一章我已略提到校園生活秘境計畫是關渡自然公園環境教育部的水資源 專案老師所策畫的 Project WET 實驗性課程,同時她也向我透露出自己對於環境 教育實踐的想法,而她所謂的這個小小的課程究竟是什麼模樣呢?又是在什麼情 境下發生的呢?底下我將先說明 Project WET 被引進的過程,接著是它輾轉成為 自然藝術季底下的一個計畫,最後在介紹這個計畫中所規劃的課程內容。

一、Project WET 教育網絡串聯

由關渡自然公園所引進台灣的 Project WET 水資源教育課程是由北美環境教 育學會(NAAEE)21底下的非營利組織 Project WET 基金會22所出版的教材。Project WET 基金會自 1984 年以來致力推廣水的教育,透過出版不同語言教材、開設訓 練工作坊、安排規劃社區用水活動以及為全球教育者、水資源專家和科學家建立 網絡來達到教育任務。基金會的營運仰賴個人與組織選購教材,以及公家和私人 贊助商的補助與委託。Project WET 的核心信念是:「水流過生命與非生命系統,

並將兩者牽繫在一起,成為複雜的生命網絡;質量充足的水對所有用水者(能源

21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ttps://naaee.org/

22 Project WET Foundation: https://www.projectwet.org/

50

生產者、農夫和牧場主人、魚類及野生動物、製造商、以水玩樂的人、鄉村與都 市居民)都很重要;意識到水資源、尊重水資源能夠鼓舞一種個人的、終生的責 任感及積極的社區參與」。Project WET 的教育特色為行動教育TM,不只要提高 學習者的意識,也期盼賦予人們有行動的能力,真正為社區水資源議題找出合宜 的解決方案,創造有意義、積極的改變。目前 Project WET 被使用的範圍在全球 五大洲,超過五十個國家,教材被翻譯為數種語言,不同地區文化的學習者能夠 成功運用該課程。Project WET 的課程有許多是透過親手操作、具調查性質的活 動來傳遞水資源的知識,除了智識,活動設計也期待發展學習者團隊合作、決策 與解決問題能力,並培養學習者的好奇心23

關渡自然公園在 2010 年魚鷹計畫邀請美國 Earth Force 組織辦理「GREEN in Taiwan 國際水域環境教育引導師培力工作坊」,當時候開啟對水資源議題的關注。

而在 2011 年、2012 年氣候急先鋒計畫邀請 Project WET 基金會分享教材,並於 台灣北中南各地進行三天的初階人員培訓,這三年期間關渡自然公園與 Project WET 基金會成為夥伴關係,並在 2012 年翻譯出版第一本繁體中文版的課程手冊,

也收錄當時三天工作坊操作的經典方案。然而,教材的翻譯只是第一步,如何實 際能為台灣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並使用才是更重要的。在匯豐(臺灣)商業銀行 的贊助下,2013 年關渡自然公園正式推動「水資源教育網絡計畫」,邀約北中南 各地水資源教育相關單位組織核心團隊,關渡自然公園與宜蘭武荖坑環境教育中 心和屏東雙流自然教育中心一起辦理初階水資源教師工作坊,並且開發和實際操 演因地制宜的方案,貫徹課程方案執行前的準備課程、授課以及課後與夥伴討論 三過程,藉此找出原來教案裡的精隨、融入台灣的議題改寫,朝在地化目標邁進。

本個案研究正是追隨關渡自然公園環境教育部的水資源專案人員 S 老師的腳步,

瞭解她如何將 Project WET 的教案帶入台灣的小學裡實踐,而這個課程開發實驗 的計畫經費來源和契機則來自關渡自然公園長期以來的國際自然藝術季。

23 見《台灣水資源環境教育課程簡要指引第二版》(Project WET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Guide 2.0)

51

二、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2006 年開始,關渡自然公園成為臺灣首次在自然保護區域舉辦大型自然藝 術活動的先行者-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原名為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24至 今已超過十年。一開始起因是 2005 年臺灣禽流感爆發,故民眾對賞鳥公園避之 唯恐不及,經美國策展人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建議而嘗試透過自然藝術 季拉近民眾重新建立關係,並讓大家重新注意到關渡自然公園並不只是關注鳥類,

而是以濕地與生物多樣性發展為重,發展至今藝術季已成為公園年度盛事。

最初幾年,藝術季邀請國際藝術家到關渡自然公園現地創作,採用可分解自 然素材製作大型地景裝置,過程中招募志工擔任藝術推手協助創作。隨著時光推 移,近年藝術季走入關渡社區、與學校合作,並試圖結合科學知識和藝術創作讓 民眾透過不同角度認識環境。2016 年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以「來自真實的故事」

作為徵件主題,因為獲得贊助經費,除了原本既有的環境藝術創作,也有機會加 入其他元素,如與聲景協會合作,在保育區設置長期監測的錄音設備蒐集聲景變 化,也辦理教學工作坊和體驗活動引導民眾認識濕地聲景,利用不同的知覺角度 認識公園。在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架構下的「校園生活秘境:社子探險記」是 2016 年至 2018 年以「傾聽、連結、共生」為主題所規劃三年期程計畫的第一年,

讓環境教育和藝術活動結合展開一門課程。透過社子島美學會的引介,秘境計畫 進入富安國小童軍團,並利用關渡自然公園長期推行的 Project WET 課程結合竹 圍工作室的藝術教育專業,帶領學生認識社子家鄉的水資源議題,課程成果也以

「葫蘆島秘境」於當年藝術季開幕時展出於園區的月池教室25

三、校園秘境課程簡介

校園生活秘境計畫以英國詩人 William Blake(1757-1827)著名詩句「一沙

24 2006 年以來稱為 Guandu International Outdoor Sculpture Festival,自 2016 年已改為 Guandu International Nature Art Festival。

25 詳見《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2016:來自真實的故事》

52

Project WET:雨天遠足。

10/12 屬於我們的地圖 利用前次踏查的紀錄,竹圍工作室的藝術家帶領學

Project WET:濕地土壤的真切色彩。

10/26 檢查學校 繼上週檢查了濕地,這周也要來檢查學校的地板到

53

Project WET:積少成多,接續比較偏辯論與討論的課 程,用思考歸納的方法。發給每一位學員 10 張紙 家鄉-Creative Residency

經過了一連串的觀察,我們用了繪畫、寫作、行動

54

日期 主題 內容簡要

題。藉由此次課程,也再次地看到學員他們對於自 己家鄉具有不同的想像,相當具創意性。

(2016-檔-S-校園秘境課程簡介 final)

貳、以實習生身分進入

我第一次參與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是在 2012 年,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我進入 公園擔任志工協助藝術家創作裝置作品。2016 年我回公園參與藝術季工作假期,

在開始協助創作前的培訓期間,我認識公園催生的歷史、走進濕地體驗、騎車踏 查關渡平原,以及夜觀蛙類。當時我尚未接觸校園秘境計畫,直到參與後才想起 培訓課程其中一堂便是 Project WET 的活動,正是主要受訪者 S 老師帶我們展開 對於與河流生活的想像,思考水資源和汙染的關係。而再次回到公園進行此課程 研究是以竹圍工作室的秋季實習生身分進入。確切來說,我實際在社子島的時間 是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1 月,參與第二年於福安國中的校園生活秘境計畫,觀 察與協助課程進行。課程同樣延續前一年的主題,只是組成人員以及設定給學生 的活動有些不同,而本個案研究從計畫第一年課程初始形成過程作為追蹤主軸。

我所實習的竹圍工作室是秘境計畫的協辦單位,實習內容為藝術行政工作。

竹圍工作室為新北市一處藝術進駐空間,緊鄰淡水河自行車道,1995 年由蕭麗 虹女士創辦,成立之初以獨立自營方式開放國內外藝術工作者或團體短期進駐,

早期藝術家受限於美術館與藝廊空間,故將廢棄雞寮改建成為前衛實驗的場域,

可供創作、展演、實驗研究、社區發展與藝術教育等活動。長年以來,竹圍工作 室也以藝術介入的角度參與環境議題的討論,2002 年在法國策展人 Catherine Grout 鼓勵之下自辦「竹圍環境藝術節」,強調以另類方式在竹圍地區與淡水河沿 岸開啟藝術與公共空間的對話,透過一系列戶外藝術展覽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公 共藝術26」-營造社區美感環境並改善生活品質的行動。2011 年至 2012 年藝術

26 根據 Catherine Grout 的說法,公共藝術並非強調吸引人注意的大型藝術物件,而著重於那些 讓人不期而遇、分布在各角落的各種微妙小感覺、小驚訝,那是一種散佈於生活空間,必須用微

55

家吳瑪悧與竹圍工作室合作,從流經竹圍地區的一條小水溝為始,展開「樹梅坑 溪環境藝術行動」,過程中激發參與者和居民對溪流之情感,討論社區的公共空 間與環境議題回應的各種可能,在跨領域的對話中探討當不當開發使得環境及生 活品質下降時,如何透過藝術學習、行動、實踐、轉換思考,重新勾勒符合土地 倫理並與日常生活連結的地景藍圖。此藝術計畫也使竹圍工作室與歐洲社群有更 多聯繫,除了該成果受邀至歐洲參展,伴隨著環境議題關注提高,藝術家對環境 保護的自覺更為強烈,2014 年在歐盟資助下荷蘭藝術組織 Trans Artists 成立綠色 藝術實驗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2015 年亞洲也響應成立 GALA Asia,竹圍工作室亦在其中積極扮演連結角色。

從 2011 年的環境藝術行動至今,許多行動仍持續緩慢在各處發酵,吳瑪悧 認為:「藝術不是美化,而是引發、連結與思考」,在操作上不只停留於反思和觀 想,而是與專業者、居民共同建立創意合作關係,吸引更多對於環境之關注,那 是一種新型態的環境藝術行動。在我搬來淡水區一段時日後,從後續的常態走溪 活動中認識到竹圍工作室。2017 年暑假我跟著工作室沿著樹梅坑溪流經的範圍

從 2011 年的環境藝術行動至今,許多行動仍持續緩慢在各處發酵,吳瑪悧 認為:「藝術不是美化,而是引發、連結與思考」,在操作上不只停留於反思和觀 想,而是與專業者、居民共同建立創意合作關係,吸引更多對於環境之關注,那 是一種新型態的環境藝術行動。在我搬來淡水區一段時日後,從後續的常態走溪 活動中認識到竹圍工作室。2017 年暑假我跟著工作室沿著樹梅坑溪流經的範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