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與環境教育的初次見面

一項資源(單文經譯注,2016)。我因著個人興趣選擇走出校園而來到非營利組 織實習,有部分似乎也在找回所學知識與自己的關聯,輾轉又回到學校,或許是 角色轉換讓我開始跳脫學校的視角和定義來看待課程,或者更準確的說,我能夠 移動到邊界去看。

邊界象徵著區隔,卻也同時代表連結的可能。秘境計畫進入到校園卻以另類 於學校上課的彈性方式進行,在有限時間的課程留下許多觀察、引導、思考、討 論與對話空間並且允許犯錯,盡可能不只是客觀科學知識的傳遞,這個計畫最初 既想要進入學校上課,卻又將自身與學校教育作出區隔?邊界之所以也是連結,

是因為計畫裡有許多不同組織和工作者一起上課,彼此在暫時交界出來的一個模 糊範圍行動與合作,連結便開始發生了?正式介紹校園生活秘境計畫的課程之前,

我想先介紹這個環境教育課程發生的場域-關渡自然公園,並簡短回顧我與主要 受訪者 S 老師和 U 老師對話過程中所認識的環境教育。

第二節 與環境教育的初次見面

壹、關渡自然公園與水資源課程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台北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口,是重要的候鳥棲地,每年 吸引大量賞鳥人士聚集。走入公園,踏上關渡自然公園的木棧道時,眼前是都市 少見的遼闊天空,腳下是舊貴子坑溪,往前走幾步沿路會看到腳邊有水循環利用 的解說告示。來到中心館舍,二樓則有成排的望遠鏡可遠眺心濕地的候鳥訪客,

園區內也有賞鳥小築。但在三、四十多年前,賞鳥還沒那麼普遍的時候,賞鳥與 濕地環境並不為人們所重視,這裡也不是保育生態的自然公園。

1973 年,台北地區賞鳥同好在美國人 Jack Moll 淡水寓所內成立賞 Taiwan Birdwatcher’s Group(台灣賞鳥會),開始周日例行賞鳥活動,關渡是他們經常駐 留觀察的濕地,並以民間單位完成關渡地區的水鳥調查。在 1984 年 9 月時,「台 北鳥會」改組為「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並召開成立大會正式脫離中華民

4

國保護動物協會,立案為民間社團「台北市野鳥學會」(Wild Bird Society of Taipei)1。 民國 70 年(1981 年)起,眼見濕地生物棲息地受破壞,許多愛鳥人士與保育人 士發聲、投書、倡議要求政府成立保護區,最終在民國 85 年(1996 年)成立關 渡自然公園,2001 年 12 月 1 日起,關渡自然公園由臺北市政府委託,交由台北 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成為全臺首座完全委託民間經營管理之生態保育區2

回顧關渡地貌更早的歷史,民國 52 年(1963 年)葛樂禮颱風肆虐台灣北部 造成嚴重水災,觀音山和大屯山綿延的獅象把海口被認為是治水關鍵,因此淡水 河隘口被炸寬試圖讓積水退去。此工程改變大自然原有樣貌,海水倒灌、鹹水滲 入,關渡許多稻田區無法再耕種,土壤鹽化加上現代化發展,垃圾與家庭廢棄物 被不肖業者任意傾倒,關渡自然公園的預定地環境逐漸受到破壞,直到受賞鳥與 保育人士關注才有現今的環境。

公園成立宗旨為保育濕地生態環境,並提供保育、教育、研究及休閒功能。

環境教育部在公園便是負責環境教育的推廣,而對於濕地而言,水一直都是重要 的資源,這幾年來關渡自然公園從濕地教育延伸到水資源議題探討,在環境教育 的領域當中,台灣體制內、外都尚未有針對水資源開發較具系統性的課程和教材,

故關渡自然公園自國外引進 Project WET 水資源課程,也與其他與水相關的組織、

不同的棲地環境連結,盼透過教育而擴散珍惜水資源的力量。校園生活秘境計畫 便是由環境教育部的水資源專案老師所策劃的水資源實驗性課程。

貳、環境教育需一步一步累積而來

那麼,什麼是環境教育呢?記得第一次正式與受訪者相約,我所聽見的環境 教育是這樣的:

我覺得多數的環境教育啊,不只是公園的啦,不只是社子,公園也是,大家 來參加環境教育課程,它畢竟不是一個體制內的,就是你必須學,或是必須

1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發展沿革:http://wbst.org.tw/about-wbst/wbst-history.html

2 關渡自然公園成立緣起:https://gd-park.org.tw/about/23

5

被驗收或考試,所以好像快樂就很重要。如果在這之中會感到,啊~這課程 是有趣的,或是在做任何的觀察是開心的才有辦法。就如果是硬逼的,強迫 他說你一定要完成這次的觀察或什麼的,但過程中不快樂,我覺得就很難讓 學生喜歡大自然。

(2017.12.12-訪-U-582-586)

平時在環境學習中心工作的老師們認知到其工作場域本身並非如學校正規教育 體系,對象也不僅限於中小學生,機構所在之處本身就具備遊憩功能,因此學員 的快樂與開心本來就是在課程設計中重要的元素,「有感的學習」才能促成環境 教育真正的目的-也就是愛護環境。

民國 100 年 6 月 5 日臺灣《環境教育法》開始生效,規定機關、公營事業機 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財團法人,所有員工、

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3,此處 雖然沒有規定必須是環境教育「課程」,不過環境教育中心主要提供的是各個主 題的「四小時課程」,但就如 S 老師所言:

妳就想像成是自然課就好了。我們前端會,我們也不太會有什麼行動的產出,

可能會有,但那個行動幾乎是微乎其微,它就是前端告訴你關渡自然公園是 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中間跟妳說,比如說以鳥的主題來說,關渡自然公園跟 鳥的關係是什麼,然後我們玩一些體驗遊戲,他們真的去體驗鳥的感受,或 是他們感受到鳥的感受,最後寫一些回饋,或是做一些動手做這樣。

(2017.12.12-訪-S-487-490)

當下,我感覺「自然課」這個詞聽起來真是意味深長,隨即想起過往在大學教室 觀察自然通識課程的省思,也許四小時課程仍偏重於科學知識的傳遞,過短的課 程並無法累積對環境的感受和想要持續學習的動機。或者如我在水資源教育夥伴 網絡年會上聽到的水污染教案搭配淨灘營隊活動分享,在遊戲式課程的體驗後,

幾日下來學生的思考與感受終於在他們看見沙灘上掩埋的垃圾時藉由清理垃圾

3 詳見:環境教育法第四章,環境教育推動及獎勵,第 19 條。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7%92%B0%E5%A2%

83%E6%95%99%E8%82%B2%E6%B3%95

6

抒發而出,對老師來說,「環境教育課程有時候要做到情感的強化,才比較能夠 把對環境的關心延續下去4」。我想,學校教育分科的自然課也許是環境教育的一 部分,但「只有自然課的環境教育」則可能還是不夠的……

S 老師曾在一場亞洲濕地論壇分享這門環境教育課程,她提到在論壇當中,

有幾位學者提到現在已有許多物種滅絕,而「下一個在自然界滅絕的就是幼童」。 因為許多小孩對自然接觸愈來愈陌生,或者根本不會挖掘生活裡面的每一個自然。

於是,她向在場觀眾詢問:「對大家而言,自然是什麼?有可能會在你的周圍嗎?」

接著再介紹這個計畫一連串課程如何帶著學生去探訪並認識家附近的自然,很多 時候其實只是我們沒有去關注到但自然到處都是。而她認為當時分享得到不錯的 回應是因為引發了大眾的「同理心」:

因為很多的濕地中心,或者是做自然教育的人他們追求的都是一個大目標,

比如說要透過教育保留候鳥棲息環境。可是在保留候鳥棲息環境,這其實跟 我上一次談的時候有一點像,是我們並沒有引發社會大眾的同理心。所以像 這種,我這種小小的課程反而引發了在場大家的同理心,才會想要去保護自 然,所以這是他們覺得很重要的,很令人感動的點吧我在想……所以就是一 步一步地慢慢做。那比如說像這樣的累積,可能要做個數十年啊,才能影響 很多人啊,然後才能改變環境。

(2017.12.12-訪-S-505-520)

為什麼環境教育需要引發同理心?環境學習中心的存在本身也為的是棲地的保 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除了提供教育和休憩功能,它同時進行保育和研究的工作,

這所有的工作都是密不可分的,也不是短時間能夠速成的工作。

4 2018.01.13-觀-水資源教育夥伴網絡年會

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