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質性分析

壹、資料編號

本研究所採用的文字資料包含訪談逐字稿、觀察紀錄、研究者日記,而文件 與檔案資料除了有文字之外,也包含影像部分。為便於資料的整理與使用,故將 資料予以編號(見表 3-3),文中若有引述時讀者亦可參照資料出處和日期。

表 3- 3 資料編號表

資料種類 編號方式 範例

訪談逐字稿 (日期-訪-受訪者代碼-語料行號) (2017.12.12-訪 S-1-10)

觀察紀錄 (日期-觀-地點/活動) (2017.10.21-觀-福安)

研究者日記 (日期-札) (2017.08.19-札)

文件、檔案 (日期-檔-出處) (2016.10.11-檔-F 側寫)

60

貳、資料編碼與分析

本研究資料分析依循著 Callon (1984)對於轉譯過程四階段的說明進行分析,

此研究架構包含了問題化、利益關係化、徵召和動員(或者異議)。當我嘗試以 轉譯的觀點理解課程時,首先是在第一階段問題化要尋找案例中的 OPP,並試著 辨識出課程當中的人與非人行動者。而在利益關係化階段則要尋找 OPP 被落實 執行的具體方式,可能是物質性的裝置和文本,也可能透過討論和對話等。如果 找到成功建立 OPP 的證據,接著就是追蹤一連串的協商行動,看到不同行動者 的態度和考量,行動者在參與課程前後所認定自身的角色和他們的展演,涉入課 程之後行動者之間的關係是否產生變化而造成位移,改變或不改變具備何種意義。

若最初將自身界定為 OPP 的行動者能夠為各方行動者發聲與代言,則表示徵召 的目的達成。最終是則是檢視整個課程的運作機制,在動員階段可以理解課程是 否發展為一個網絡,又網絡的穩定和持續性為何。除了參考 Callon 的轉譯過程,

本個案也參考 Star 和 Griesemer 所發展的邊界物件作為概念工具來思考,邊界物 件指出科學工作可能更像是繪圖般會出現許多行動者同時在轉譯,故不只是單一 行動者試圖建立科學權威,而會是不同社會世界的行動者都試圖將對方轉譯成自 己想要的樣子。所有行動者得以相互配合並非出於完全一樣的共識,而是邊界物 件使他們能一起工作,而在這個跨領域兼跨組織的課程個案中,我也試圖尋找是 否有協助行動者之間得以溝通,暫時成為橋樑的邊界物件。

實際編碼操作方式為整理、反覆閱讀受訪者逐字稿,閱讀檔案時會畫線標記,

並使用轉譯的概念進行註記,而後將多位受訪者提及的事件和他們的詮釋一同作 比對。在書寫策略上最初仍是根據受訪者的經驗和相關檔案文件試著以時間順序 描繪出每一堂課程的內容,從構思、尋找場域、揀選教案、規劃內容、進入場域、

討論並修正、教學、依回饋再調整等,而這條課程發展軸線呼應主要受訪者對於 環境教育課程的實踐。先寫故事而後才進行分析的這種操作方式是 ANT 研究者 所採用的。隨著訪談的人數與資料廣度增加,遂盡力要求將逐字稿與理論對話,

61

使用轉譯的概念去繪製行動者關係圖來幫助此個案的分析,嘗試書寫此計畫課程 網絡生成的過程。

參、研究信實度

質性研究分析容易落入個人主觀的詮釋,或者也如 Star 和 Griesemer (1989) 在分析個案時所指出的,研究者取得的資料的路徑也是決定我們論文完成的 OPP,

研究的展開仍取決研究者所能觸及的對象,資料引用主要會鎖定幾位主要受訪者。

不過本研究儘可能訪問多位計畫參與者,也有幸收到受訪者提供的文件和影音檔,

便於進行檢證使書寫結果接近真實。訪談過程中全程錄音,並於訪後謄打逐字稿,

如有語音模糊或意思不清楚的部分,則進一步與受訪者確認。訪談內容若提及人 名、日期、特定事件等,則向受訪者尋求相關文件作為檢證,並同時比較多位受 訪者對同一事件的說法是否一致或有所出入。

肆、研究倫理 一、知情同意

進行訪談前告知研究內容為學術論文所用,因為資料正確性需求而會錄音,

而研究過程中如有不便、疑慮都可隨時提出,亦可選擇退出,並請受訪者簽署同 意書(見附件四)以正式確認研究者身分和訪談目的。

二、保密匿名

敘述個案時,需要將受訪者的身分說明清楚,以利資料的完整性呈現,但為 了避免影響受訪者的隱私安全,研究當中將匿名處理訪談中提及的人名,使受訪 者身分無法直接被辨識。如涉及敏感與利益攸關的討論,也會與徵詢受訪者意見 評估資料擷取的適切性。

6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