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已在教育研究範疇的廣泛應用,主要特色即是在實際情境下探索 真實的社會現象,尤其適合處理研究如何(how)與為什麼(why)富有解釋性 的問題(Yin, 2009)。本研究目的正是以探究幼兒教師形成性評量實踐知識的內 涵與細節、如何運用於評量情境,深入解析其知識與實踐間的脈絡,以瞭解幼 兒教師如何詮釋形成性評量實踐知識在評量脈絡中的意義。

壹、個案研究的意涵

個案研究是一種限定時間與空間,聚焦於特定且完整樣貌之事件間的研究 設計(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2)。我們對於教育與社會現象的 探究興趣,好奇身在現象中的角色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進入這一幕一幕 的場景中,投入他們的情境,從中學到他們如何運作與追求那些看似平凡的生 活面貌(Stake, 1995)。個案研究者主張社會現象無法從背景因素抽離,為達到 真正的理解需要取得縝密完整的訊息,包含情境脈絡的特性、微細的因果機 制,以及深植於現象背後的文化價值等等隱而未現的元素,強調資料的內在意 義,關心的是研究參與者對於他們所處世界的解釋、對社會關係的描述,以及 參與者行動間的聯結關係(Neuman, 1997/2000)。因此,個案研究通常深度探索

60

一個或數個個案,重視情境脈絡,關注過程,需要將事件的前後與參與者之間 的關聯納入研究範圍,蒐集大量資料,以獲取更多細節訊息(Yin, 2009)。

個案可視為由各個人事物元素運作組成的有限系統,基於對個案的個殊性 或共同性的探究興趣,可分為本質性(intrinsic)的個案研究,和工具性

(instrumental)的個案研究(Stake, 1995)。本質性的個案研究,強調預選的個 案所具備的特質;工具性的個案研究則為了學習在某些可概化規則運作下對個 案形成的影響,選定個案成為探究的工具,整體研究目的乃是瞭解這個個案經 由一段時間觀察出某些活動或問題反覆、規律的發生,進而描繪出其概括性

(generalization),展現出其中複雜卻具重複出現的特質,隨著觀察逐漸深入將 所瞭解到的概括性修正的更加細緻。因此,工具性個案的獨特性並非首要考 量,而是個案是否能提供最多訊息將研究所得最大化,藉由觀察典型個案,以 概括說明個案的過程與結構的一般性通則,作為瞭解其他個案的工具

(Merriam, 1988)。易言之,當研究者描繪個案發展歷程及歸納情境中的普遍 性,同時也是幫助讀者從他人個案看見自己類似的生活。

對個案的觀察與資料蒐集進行意義詮釋是個案研究的重點,為了理解參與 者行動間的意義,Merriam(1988)主張個案研究應探究研究參與者是如何去知 覺他們的環境,有哪些困難以及可以變通之處,在獨特且動態的情境脈絡下,

不同時間下相同的事件或行為可能具有不同意義,從中發現以瞭解其獨特性與 複雜性,進而分析資料錯綜複雜的脈絡關係,從蒐集的訊息中形成通則、概念 或假設,提出新的研究意涵。針對概括性,Erickson(1986)主張研究者投入田 野中成為一位詮釋者,從客觀的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同時檢視其意義,再利用不 同的觀察詳細描述或具體佐證這些意義,基於觀察與其他蒐集資料所得做出的 結論,就是概括性的形式之一。透過提供豐富而詳細描述個案情境與案例,幫 助讀者掌握其特質,判斷是否可運用到其他情境的可推論性(Merriam, 1988)。

為避免所作的結論造成誤解,個案研究必須秉持耐心、省思性,願意從不同觀

61

點看見系統,嚴謹的檢視資料後才做概括性的聲明。研究者肩負了詮釋的責任 與權利,需更加努力理解參與者及涉入的角色們是如何看待事情,最終產生更 多研究者的詮釋,並以局內人觀點展現出可能不同、甚至是對立的多元真相

(Stake, 1995)。

為保有個案完整的意義,研究者探究環繞於研究焦點之事件前後脈絡,著 重整體觀點,瞭解現象或事件的情境脈絡,透過直接且詳細的自然觀察、訪 談、調查,意圖找出潛藏在生活的行動以及文字語言的模式,以便解讀與詮釋 深層意涵,進行有系統的分析。綜合言之,個案研究的特質包含情境脈絡的個 殊性、現象的整體性、深厚的描述性、意義的詮釋性、資料的歸納性,乃至研 究發現的啟發性(林佩璇,2000;Merriam, 1988;Yin, 2009)。

貳、個案研究法對實踐知識探究的幫助

研究者選擇以個案研究,以一個主角老師的學校生活為範疇,深入瞭解教 師如何、做了什麼和為什麼做如此的評量決定,又是如何實踐於教室的脈絡。

要瞭解教育現場中主角老師的實踐知識,研究者就必須從主角老師的角度來審 視情境,融合研究者參與觀察的局內人觀點,整體的、實徵的、詮釋的、及同 理的看待幼兒園學習評量的情境脈絡,理解老師的形成性評量知識與其行為模 式。

實踐知識具有內隱的、情境的與持續變動等特性,為了呈現實踐知識建構 與轉化的流動歷程,需要密集且長期融入主角老師的教室生活,研究者聚焦於 一位具有十九年教學經驗的典型優秀老師之教室生活常態,實地參與觀察主角 老師在評量歷程有目的的設計規劃與即時應變,以及學校情境中的人事互動,

捕捉主角老師評量實踐知識發展脈絡的整體性與獨特性,找出隱含在其中的規 則,以豐富描述再現主角老師身在其中內在思維及研究者對所觀察的教育現象 與意義之詮釋,幫助讀者認識幼兒教師實踐知識發展之特質與重複發生的關

62

鍵。藉由設限時間與空間,探究評量實踐背後的理據與內涵層次,幫助研究者 瞭解形成性評量的實踐的樣貌,意圖擷取實踐歷程的成功經驗,對現場老師有 所啟發,進而參考運用於自己的評量實踐。

6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