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假設提出

第二節 個案訪談

本研究共訪談了六家公司,包括英商璐彩特國際公司(Lucite International)、

汎達化學工業公司(Vantico International S.A.)、康寧玻璃公司(Corning Glass Works)、飛利浦公司(N. V. Philips)、台灣麥當勞餐廳(Taiwan McDonald’s)及 家樂福(Carrefour),個案訪談時間為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

由於訪談公司橫跨了不同產業,對本研究希望以產業特性為主要構面進行其 對兩岸子公司互動的探討有極大的幫助,故本研究以下將針對訪談公司背景進行 介紹,並將訪談內容加以整理如後。

一、個案背景介紹

(一)英商璐彩特國際公司

英商璐彩特國際公司成立於2002年,為一間壓克力及其衍生產品製造的公 司,經由英商英力士壓克力公司更名而成,英力士集團於2000年併購英國帝國化 學工業公司(ICI)的壓克力事業部成立英力士壓克力公司,而ICI的壓克力事業 部則是於1993年購併杜邦公司北美壓克力事業部而成,是壓克力產業的全球領導 者。璐彩特國際公司主要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onomer,

為壓克力的一種)以及其相關衍生產品為主,其中,壓克力產品的產量佔全球約 60%。該公司產品線非常廣,產品的特質綜合了光線的傳導、物體表面的堅硬度 維持、卓越的防風雨能力、高度可延伸的強度,由於其產品中主要成分為Acrylic

(丙烯酸、壓克力),也因此具有增加產品表現及生命的能力。

台灣子公司名為高雄塑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76 年,原為帝 國化學工業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學公司合資成立,其中,帝國化學工業公司出資

60%,而中國石油化學公司出資 40%成立。2001 年時,帝國化學工業公司出售 此壓克力事業部予英商璐彩特國際公司。台灣子公司的產品主要仍以國內銷售為 主,是台灣最大的壓克力生產廠商,其中有20%的產量銷往中國大陸。目前營業 額為台幣30 億元,員工人數則有 128 人。

大陸子公司—璐彩特(中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成立,但ICI 於1990年代即在北京及上海設立銷售辦公室,負責銷售歐美以及亞洲各生產據點 所生產的產品。目前大陸子公司正在進行設立年產量9萬噸壓克力的新生產據 點,預計於2005年開始投產,主要銷售對象為大陸當地的中下游廠商。

就兩岸子公司的互動來說,由於目前大陸子公司正處於建廠階段,所以母公 司指派外籍管理及技術人員及台灣中高階主管組成建廠小組。選擇依賴台灣子公 司的原因為台灣子公司發展較早,技術及營運模式已趨成熟,再加上兩岸文化、

語言相通的情形,一旦大陸子公司在製程或營運管理上需要經移轉承時,會由母 公司在確認所需的人員特質及技術後,直接要求台灣分公司派遣人員前往協助,

並將成為未來大陸實際營運後之中階主管。目前台灣子公司人員以出差、長期派 駐的方式,協助大陸子公司的外籍高階主管及當地技術人員。在大陸子公司的人 事制度上主要仿照台灣的人事制度,而不是母國本身的,主要是因為兩岸的文化 相近。

(二)汎達化學工業公司

Vantico International S.A. 成 立 於 2000 年 , 原 來 為 瑞 士 Ciba Speicialy Chemicals Corp.的Performance Polymer部門,經由”經營者買下”(Management Buy-out) 而 獨 立 , 其 資 金 來 源 為 德 意 志 銀 行 底 下 之 Morgan Grenfell Private Equity。而Ciba S.C.又是由Ciba-Geigy 之工業部門(Industrial Division)於1996年因 應Ciba-Geigy及Sandoz合併成為Norvatis公司而脫離成立的。Vantico之主產品項

目為結構、複合材料用樹脂系統、塗料用樹脂系統、電子電機用絕緣材料、接著 或模具用樹脂系統、光感性複合物等。

台灣汎達化學工業(股)公司成立於1982年,原名為興亞化學公司,是由瑞士 Ciba-Geigy與美國OAK及台灣長興化學公司等所合資。Ciba-Geigy 佔有51%股 份,提供建廠及生產的技術,而長興化學提供行政、基礎人力及工程協助,建廠 的規劃資料來自瑞士母公司,但執行完全靠本土的團隊。營運以後,隨著市場的 成長與銷售需求增加,從1986年到1998年有多次的生產產能擴充,年產量由初始 的6,000公噸提升至33,000公噸,這些擴充計畫亦皆由台灣團隊獨立完成。從 各階段的營運及擴充過程中,人員不斷累積豐富的經驗,台灣子公司的能耐亦隨 之提升。在2000 年,由於Vantico 的成立,更名為汎達化學工業(股)公司,並且 由Vantico100% 獨資擁有。

廣 東 汎 達 化 工 公 司 成 立 於1995 年 , 原 名 為 廣 東 汽 巴 高 分 子 公 司 , 由 Ciba-Geigy 之高分子部門投資95%,加上設廠當地投資開發公司的5%股份所組 成。投資設立此新生產廠的策略目的,在於因應大陸當地市場的需求及發展潛 力。設廠的投資方案是由當時(1995年)之高分子部門亞太區主管,經由市場評估 後,向母公司提案,經核准後母公司提撥資金,進入建廠階段。

在兩岸子公司互動方面,大陸子公司的建廠團隊主要成員從各子公司選派,

而負責此建廠專案的專案總經理由原台灣子公司之總經理轉任,主要考量點為其 在台灣子公司的豐富建廠及管理經驗,並且容易與當地政府機關、公家單位做溝 通。在大陸子公司營運上軌道之後,目前大陸方面的生產管理仍由台灣子公司的 經理人員接手負責,在生產設備及製程條件的調適階段、新產品引進時,台灣子 公司亦需派遣生產幹部出差到大陸子公司給予協助。由於台灣子公司與大陸子公 司產品類別相似,故技術方面的交流互動非常頻繁,並經由亞太區行政架構,在 資源上產生互補的情況。

(三)康寧玻璃公司

康寧玻璃公司成立於1851年,目前在全球16個國家設有子公司、工廠或合資 公司,共計有70餘個營業單位,並在全球16個國家擁有50家合資公司的股份,全 球員工人數有22,000餘人。目前康寧玻璃公司的組織設有四個事業部,分別為 生命科學、通訊設備、液晶顯像、以及環境科學。而產品的行銷以及銷售活動是 由康寧國際公司(Corn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負責,下轄數個以地 理區別的單位。目前康寧玻璃的產品,在相關市場中都居於領導地位,包含光通 訊、廢氣控制、以及玻璃顯示基板等,其中,玻璃顯示基板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佔 全球的50%。

台灣子公司的設立可以追溯至1971年合資成立專門從事生產電視映像管的 太平洋玻璃公司,其後於1986年更名為台灣康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此公司的成 立曾使台灣成立全球最大眼鏡類產品代工生產基地。台灣首座專門生產液晶顯示 玻璃廠成立於1999年,座落於台灣台南科學園區,選點考量就是就近供應台灣顯 示器製造廠商玻璃基板,此工廠也是全台灣第一座主動陣列液晶玻璃(AMLCD)

基板的生產工廠。

康寧玻璃公司各個事業部進入中國大陸的時間甚早,迄今已有 20 餘年,但 最近幾年康寧玻璃在大陸開始有所成長。1998 年康寧玻璃在中國的業務尚不滿 100 員工,亦無任何生產據點,在 2003 年時,康寧已投資了 5 億美元,生產據 點遽增至8 個,員工人數將近 1500 人,除顯示玻璃事業部尚在規劃投資外,其 餘事業部皆已在中國大陸投資,目前大陸業務的重點是放在通訊設備以及環境科 學上面。

在兩岸子公司的互動上,雖然康寧顯示玻璃事業部目前在中國尚無設立生產 據點,但投資的計劃卻已底定,目標是生產更為高階的第六代液晶顯示玻璃基

板,生產據點設在蘇州,預計2007年可以開始投產。目前中國大陸所需的顯示玻 璃基板由台灣的子公司供應,未來中國大陸建廠時所需的人力、建廠技術等,將 由台灣子公司支援。

(四)飛利浦公司

飛利浦公司成立於1892 年,由製造白熾燈泡起家,發展迄今,飛利浦公司 已成為一個跨足照明、消費性電子產品、家電、電子零阻件、半導體、以及醫療 系統等領域共計60 種事業的大型跨國公司。飛利浦公司總部位於荷蘭,其組織 結構最高層為集團委員會(Group Management Committee),其下區分為五個產 品事業部(product division,PD)以及國家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s,NO)所 構成的矩陣式組織。五個產品事業部分別為消費性電子、家電與個人、照明、醫 療系統、以及半導體。每個產品事業部之下又分為數個事業群(business groups), 事業群之下設有事業單位(business units),不同的事業單位可能會負擔行銷、生 產、以及研發功能的一部份或全部,簡稱為BMP。

台灣飛利浦成立於1966 年,其第一個工廠位於高雄加工出口區,即建元電 子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生產電腦記憶磁盤。目前,台灣飛利浦是半導體亞太 業務總部、全球顯示器總部、顯示系統事業總部、以及資料儲存事業單位。飛利 浦建元電子廠隸屬於封裝測試組織,封裝測試組織成立於1997 年,其全球總部 設立於新加坡,負責管理飛利浦全球的封裝測試事業單位,飛利浦封裝測試組織 共有五個,分別設在台灣高雄(簡稱 PSK)、泰國(簡稱 PST)、菲律賓(簡稱 PSPi 以及 PSC)、以及中國大陸蘇州(簡稱 ATO5)。除了台灣外,其餘皆是勞動 成本較低的地區,而飛利浦建元電子廠被定位成為少量以及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線。

飛利浦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子公司成立於1985 年,是由飛利浦、北京無線

電廠、以及中國電子進出口北京公司所共同出資設立,其中飛利浦佔80%,中方 佔20%。迄今飛利浦在中國計有 9 個獨資子公司、18 個合資子公司、以及 11 個 代表處,總投資額近25 億美元,目前飛利浦公司中國區總裁是張玥,出身於台 灣飛利浦公司。在封裝測試方面,位於中國大陸蘇州的飛利浦半導體封裝測試廠

電廠、以及中國電子進出口北京公司所共同出資設立,其中飛利浦佔80%,中方 佔20%。迄今飛利浦在中國計有 9 個獨資子公司、18 個合資子公司、以及 11 個 代表處,總投資額近25 億美元,目前飛利浦公司中國區總裁是張玥,出身於台 灣飛利浦公司。在封裝測試方面,位於中國大陸蘇州的飛利浦半導體封裝測試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