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假設提出

第一節 相關文獻探討

一、多國籍企業子公司之研究

(一)多國籍企業子公司的演化歷程

在多國籍企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子公司扮演著較簡單且消極的角色,往往 只擔任在某個國家生產或銷售的任務角色,所擁有的資源在質與量上均是有限 的,且彼此間的互動並不頻繁,因此早期的研究觀點多從多國籍企業母公司角 度出發(如:Vernon,1966;Dunning,1981)。自 1980 年代開始,現今多國籍 企業的研究建構在整合以及回應架構(Prahalad & Doz, 1987)下,學者們對 多國籍企業的研究已由母國公司觀點(Vernon, 1966),逐漸轉向於對子公司 重要性的重視(Bartlett & Ghoshal, 1989),針對子公司探討的主題包括:子 公司策略分類(Jarrillo and Martinez,1990;Taggart,1998)、多國籍企業對不

同型態子公司的控制機制(Nobel and Birkinshaw,1998)、子公司之主導性行為

(Birkinshaw and Hood,1998)…等議題。

早期學者在探討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時,均假設子公司的企業能力優勢 (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的發生係來自母公司將技術移轉至海外子公司的 網路(Vernon,1966)。不過隨著海外子公司規模的成長、自有特殊資源的發展及 與地主國當地環境及產業因素的影響,許多學者認為對多國籍企業而言,母公司 不再是子公司競爭優勢唯一的來源,子公司在企業競爭力上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Birkinshaw &Hood,1998; Hedlund,1986; Bartlett & Ghoshal,1989)。

子公司角色及地位的演進,基本上是經由資源的累積和特殊能力的發生所形 成(Hedlund,1986)。近幾年來,國外學者針對子公司的研究建立許多策略類型,

並建議一些子公司應扮演的不同角色和職責(Bartlett & Ghoshal,1986; Jarillo &

Martinez,1990; Birkinshaw & Morrison,1995; Taggart,1997,1998)。多國籍企 業的子公司是在地主國增加價值的實體,且能實行單一活動(如製造)或整體價值 鏈的活動(Birkinshaw & Hood,1998)。而其子公司的發展涉及子公司能力的增加 或萎縮和相應的特殊權利建立或損失(Galunic &Eisenhardt,1996)。

Rugman and Verbeke(1992)認為多國籍企業的企業能力優勢源自於母公司,

然 而 子公 司 在創 造 和維 持 這些 優 勢時 亦 扮演 相 當重 要 的部 分 ,Bartlett and Ghoshal(1986)即是假設子公司的角色是由母公司根據所認知之子公司的潛能和 當地市場的策略重要性來加以劃分。故母公司分派(Head office assignment)的角色 是子公司演化的一個關鍵角色,主要觀點是基於總部的管理負責全公司的策略命 令,並瞭解子公司應被分派何種最佳的角色,以確保策略的執行。許多研究亦集 中在結構背景的構面(Bower,1970),如控制和協調機制能用來監督子公司經理 人的行為和決定子公司的角色(Birkinshaw & Morrison,1995; Ghoshal,1986;

Gupta & Govindarajan,1994; Roth & Morrison,1992)。亦有學者建議子公司分派 的角色係更直接地根據其認知的重要性或市場的展望(Bartlett & Ghoshal,1989)。

第二種子公司演化來自子公司抉擇(Subsidiary choice),其回應的是子公司角 色以較廣泛的範圍來決定其自我的管理,假設子公司較總部更瞭解當地的市場與 潛能,則能以最佳的狀況來決定子公司角色如何扮演。而此種觀點的子公司角色 決定因素來自子公司的特有資源和潛能,子公司自我管理的渴望和子公司員工的 主動和努力(Roth &Morrison,1992)。

第三種子公司演化來自當地環境決定論(Local environment determinism),即 多國籍企業在每個多重環境中營運均有其自己特殊的特徵,而每個子公司的角色 大部分被視為當地市場的機會與限制的機能(Ghoshal & Nohria,1991)。如果預期 當地國家的市場戰略性相當重要,且當地競爭者、供應商和顧客的動力相當高 (Porter,1990),則子公司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再者,產業因素如當地回應壓力 和全球整合(Jarillo & Martinez,1990),亦是環境決定論的重要觀點。

Birkinshaw and Hood(1998)具體的提出子公司的演化是由母公司分派、子公 司自主性和當地環境決定論三者機制的互動來決定子公司的角色。並分別就子公 司演化過程,整理出五種理論基礎,分別是「產品生命週期模型」(Vernon,1966)、

「國際化過程模型」(Johanson & Vahlne,1977)、「網路觀點模型」(Johanson &

Mattson,1988; Ghoshal & Bartlett,1991;Rugman &Verbeke,1992)、「決策過程 模型」(Bower,1970)以及「區域發展模型」(Young,Hood & Peters,1994)來探 討子公司演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職責。Chang(1995)亦說明子公司的成長來 自資源承諾和能力建立的循序過程。故子公司發展的驅動力中,母公司分派扮演 相當重要的角色(Jarillo & Martinez, 1990; Malnight,1995,1996)。但是Birkinshaw and Hood(1998)卻認為母公司分派並不是子公司演進的唯一決定因素,只可能發 生在早期階段,因為子公司在早期階段資源和潛能並不是非常的先進之故。

Bartlett & Ghoshal 是以整體企業的層次﹝corporation level﹞來思考企業旗 下各子公司所處市場的重要性,以及子公司資源與能力的多寡,加以劃分子公司 所應擔負的角色。

(二)子公司間之關係與互動型態

在子公司間之關係與彼此資源分享的議題上,Bartlett and Ghoshal(1989)提 出的「多國籍企業企業網絡觀點」認為多國籍企業的資產散佈在全球的子公司 中,子公司之間是相互交流與依存的,而且知識是分享的;另外,Anderson,

Hakansson and Johanson(1994)認為公司的事業單位間會有雙元(dyadic)的 焦點關係(Focal Relationship)存在。

由於本研究係以多國籍企業為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母公司與子公 司、子公司與子公司間皆會進行資源或知識的交流以達到最大的效益,本研究所 持的觀點與網絡觀點所持的理念相同,因此本研究以下僅針對網絡觀點進行文獻 探討。

網絡觀念源自於社會心理學和組織間關係理論(Benson,1975),從網絡的構 成來看,網路是節點(個人、組織或事件)相互連結而形成的關係,網絡成員藉由 連結關係的安排,取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Johanson & Mattsson,1987; Jarillo,

1988)。為了呼應子公司的角色與地位及子公司間的關係在經營環境中日益增加 的重要性,Ghoshal & Bartlett(1990)提出了多國籍企業的網絡觀點。

在早期的國際企業領域中,多把多國籍企業為一個整體,研究其整個組織結 構、策略,而Bartlett & Ghoshal則秉持著「多國籍企業為產品、資金與知識流所 交織的網路觀點」,以整體企業的層次(corporation level)來思考其旗下各子公 司所處市場的重要性及子公司資源與能力的多寡,並依此加以劃分子公司所應擔 負的角色。

網絡觀點特別針對『存在於多國籍企業中子單位網絡之連結』加以闡釋,並 認為多國籍企業的優勢可以來自海外的子公司,而非僅由母公司流向各子公司,

此觀點是其與先前相關理論的最大不同處,因此此觀點認為多國籍企業的資產是

建立在全球的子公司中,且子公司之間存有相互交流與依存的關係,並會加以分 享知識(Bartlett and Ghoshal, 1989;Malnight, 1996),而多國籍企業母公司 則會針對旗下子公司之活動進行協調,以追求多國籍企業整體的共同目標,達到 整體之最適化。

Ghoshal and Westney(1993)認為新的多國籍企業之理想模式(ideal type)

應該具有散布(dispersion:子公司有自己的市場、技術系統與競爭者)、互依(子 公司間經由人員技術產品的互通而連結在一起)、緊密連結(全球競爭是以A 地 的行動回應B 地所受威脅,因此需要緊密的溝通與協調策略)、跨單位學習(分 支機構的角色是開發特定環境中的條件,形成分支的創新)、與結構上的彈性(管 理程序可能因產品、國家甚至決策而異,而且正式結構比起高階管理者的共同價 值觀的重要性低)。

(三)子公司間之資源流動

在子公司間具體互動的議題方面,Gupta and Govindarajan(1991)探討多國籍 企業子公司的策略角色時,認為多國籍企業可被視為不同國家子公司間資本流 動、產品流動與知識流動三種交易型態的網路類型。由於經濟環境的發展越趨完 善,資本與產品流動已無國界限制,而經營知識則成為企業制勝的關鍵。但其研 究乃是針對子公司之角色進行分類,所以探討焦點仍集中於探討單一焦點子公司 在資源上的流入與流出(inflow and outflow),並未無法清楚且具體地描述出子 公司間的資源互動類型。

另外,Gupta & Govindarajan(2000)延續他們在 Gupta & Govindarajan(1991)

的論點,認為應由知識而非資訊的輸出以及輸入來觀察母公司與子公司以及子 公司之間的關係,並提出可用來觀察這種網絡結構間知識流動的三種方式,分 別為節點(nodal)、對偶(dyadic)、以及系統(systematic)。

Gupta & Govindarajan(1991)以某一焦點子公司的知識輸出入觀點,將子 公司區分為分成全球創新者(global innovator)、地區創新者(local innovator)、

執行者(implementer)與整合者(integrated player)四種型態,並以知識流動 的高低程度成功的連結了各子公司之間的互賴差異。Rosenzweig & Singh(1991)

由體制理論入手,討論某一焦點子公司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其將各國環境視為 具有差異性的組織場域,強調焦點子公司面對母公司內部以及體制環境(當地 及其它子公司的環境)的同形壓力時,組織結構以及過程的同形化議題。

在對偶(dyadic)關係的議題上,O’Donnell(2000)利用代理理論觀察某 二個子公司之間所形成的對偶關係及其互賴程度的變化,該研究點明了單一子 公司的改變會造成母公司控制改變,更進一步說明二個子公司之間關係的變化 亦會造成母公司控制方式的變化。Foss & Pedersen(2002)也認為子公司間相 互依賴的程度以及類型,強力地影響了管理子公司關係的管理系統選擇。

系統觀點即以整個網絡觀點切入觀察子公司之間的關係,以 Malnight 於 1996 年針對花旗銀行及 2001 年針對二家以母國中心策略的二家大藥廠進行研 究後所形成的網絡結構為主。Malnight(2001)提出新的國際化策略就是要達 到效率、創新、以及彈性,要達到此三者的組織結構設計就是要強調組織內部 的差異化,以及相互依賴,在新的結構特性中,出現三種層次不同的網絡結構,

分別為知識分享網絡(目的是要槓桿使用專業的知識及強化創新)、資料分享網

分別為知識分享網絡(目的是要槓桿使用專業的知識及強化創新)、資料分享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