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榮格個體化思想

第三節 個體化的歷程與意義

解明了榮格心靈投射與意識層級問題,本節接著論述在榮格心理學裡,個體化是什麼?為 什麼須要個體化?如何個體化呢?個體化的歷程中又具有什麼意義呢?

一、個體化的歷程

人的一生,生理的發展在成年早期就達到了顛峰,接著逐步地走向下坡;認知的發展也在 早年就達到顛峰,接著呈現高原期,然後在老年逐漸衰敗;而心理的發展則是終生的歷程,它 深入智慧,並且很有潛力地延伸到有深度的老年時期。心理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逐步轉化,轉 化的目的在於更進一步開展人格潛在的個體性,個體化指的是一輩子的人格發展。榮格在心理 治療中提出「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概念,並將它應用於個體人格的轉化與發展。然而榮格 所謂的個體化是什麼?為什麼須要個體化?又如何個體化呢?榮格認為個體化表示個人逐漸 變成一個在心理上不可分的過程,即一個獨立不可分的「统一體」或「整體」。

而個體化的目的是使其統合成一個完整的個體。而其發展的目標則是「本我」,榮格在《金 花的秘密》中說:

心靈發展的目標是本我(Self),並沒有線性的演進,有的只是一種對本我的繞行。單一 形式的發展頂多也只存在開始時期;之後,每件事都指向核心。37

榮格的心靈結構中「自我」 是意識的中心,但在心靈中除了意識之外還包括未被意識知 覺的無意識,而意識與無意識的核心即是本我,個體化是自我朝向本我發展,意識與無意識達 成有意識的整合,個體人格統合成一個完整的個體。

37 莫瑞.史丹(Murrar Stein)著,黃璧惠、魏宏晉等合譯:《英雄之旅》,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1。

然而個體人格為何會分立、不統一呢?也就是為什麼須要個體化呢?榮格曾提出人類心靈

「意識五階段」的成長,作為個體化過程的發展內容,在意識五階段成長過程中,自我在投射、

內射、認同等心理作用下,意識不斷地向外分化發展,而發展中伴隨著痛苦、沮喪、……等,

他說:

個體化的實際過程……意識與個人本身內在的中心或本我(Self)達成協調……通常以人 格受到傷害,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作為開端。這個啟蒙的衝擊相當於一種「召喚」,相 反的,自我會感到其意願或欲望受到阻礙,並且,通常把這種阻礙投射到一些外在事物 上。也就是說,自我會責怪上帝、經濟狀況、上司,或婚姻伴侶,認為他們對所有妨礙 自我的事都有責任。38

這些外在的衝擊、傷害、痛苦、阻礙正是人生前半段,意識五階段的第一至第四階段的心 靈狀態,過程中伴隨著痛苦、沮喪、……等。因為自我在不斷地向外投射中,隨順投射認識攀 附客體,導致心靈沮喪虛空,生命失去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須要個體化的原因。

既然人生的前半段自我在不斷地向外投射中,隨順投射認識攀附客體,導致心靈沮喪虛空,

生命失去意義,那麼生命應如何轉化,活出個體完整的意義呢?也就是應如何個體化呢?榮格 提出成人的個體化歷程是以兩個主要的運動向前推展,第一個運動是分離,是把心靈的每一部 分更清楚地區分出來,去了解個人的特質,並和他們保持距離。第二個運動是合體,是讓由心 靈湧現的新特質浮到意識層面,並加以整合為全新的整體。所謂分離是透過分析而拆解無意識,

這個透過分析的分離工作包括兩部分,一是分解個人對心靈之外的現實角色或內容所仿製的認 同。二是分解奠基於心靈本身最原初及最重要的人物對其內涵的認同。這種解除認同的運動會 創造出較為清明的意識,也就是一面比較澄澈的鏡子。所謂合體是小心地、持續地注意來自己 體無意識的原型意象,這些意象會出現在夢中、積極想像以及共時性事件當中,而且幾乎是同

38 Carl G.Jung 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頁 197。

時發生的。這種運動意味著把這些新題材帶到意識功能以及每日生活的模式當中,可以說是仔 細地關照無意識的精神,並且有意識地整合其內涵。

榮格將心靈人格的發展分為前半段與後半段,前半段約當中年以前,包含意識五階段的第 一至第四階段,主要發展是:自我與人格面具的發展,發展的基調在於自我從無意識中分化,

並對社會、人文環境產生認同,以達成個人生存、文化適應與擔負養育子女的責任。後半段約 當中年以後,為意識第五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將意識與無意識加以統合,發展的基調是與整 個人格整合,開啟生命中尚未實現的潛能,亦即是榮格心理學中個體化的經典意義――成為你 的潛在存有,使本我在意識中更顯明地浮現。人生前半段,自我不斷地分析拆解無意識,及心 靈最原初及最重要的原型內涵的認同,在與無意識分離中雖造成了生命困境,但也促成了個體 的成長。人生後半段則是不斷地覺察無意識的原型意象,關照無意識的心靈,並且有意識地整 合其內涵,以完成個體化。

二、個體化歷程的宗教修行意義

在個體化歷程中本我是主導者,是發動整合使生命圓滿的主體,個體化的目的如榮格所 言:

自我由自然所產生,並不是要任憑它去聽從自己無限度的隨意衝動,而是要它去幫助創 造真正的整體――整個心靈,透過自我,正是要去照亮整個心靈系統,讓它變成有意識,

因而可以被認識。例如,如果我具有某種我的自我並沒有意識到的藝術天份,那麼它就 不會發生任何作用,這份天賦也可說根本就不存在。只有在我的自我注意到它時,我才 使它成為現實。……山松的種子以潛在的形式,包含著整棵未來的樹,……隨著樹的成 長,這個潛在於松樹種子之中的松樹整體,就會對這些環境起反應――避開石頭、趨近 陽光。然後,個別的松樹慢慢長成,構成了松樹整體的充實狀態,進入了現實的領域。……

同樣的,對個別的人來說,這種獨特個性的實現,就是個體化過程的目的。39

本我潛藏於無意識中,無法被意識察覺,只能透過象徵去認識它,榮格認為:個體化過程 的目的不是去聽從自我無限度的隨意衝動,因為心靈中包含潛藏的情結、陰影,聽從它們無限 度的隨意衝動,心靈將往負向發展;當然心靈中也包含了本我,是我完整心靈的主體,它時常 以高等或理想人格現身,個體化過程即是即是要整合這些依附在自我的情結、陰影、堅固的人 格面具,要去照亮整個心靈系統,實現每個人獨特的個性。但如何整合呢?榮格提出了積極想 像、夢的解析等方法試圖認識無意識心靈。

(一)、積極想像

榮格認為想像是積極的、有目的的創造,積極想像意味著意象有自身固有的生命,如果你 的自覺的理性不加以干預,各種象徵性事件的發展會按照其固有的邏輯而發展。所以積極想像 是了解無意識心靈的一種途徑,其作法為:第一階段:淨空心靈,淨空心靈是要將心靈中我的 思維歷程清除,第二階段:讓無意識意象浮現,目標是跟第一個意象建立起覺知關係、對話,

但不讓我干擾或扭曲它,第三階段開始對話,並且書寫下來,面對我與從無意識中第一個浮現 的無意識之間的對話,並且將對話如實地寫下來,第四階段以負責任、謹守倫理的態度面對浮 現的資訊,第四階段要界定的是我們的自由空間,以及我們的責任空間,我們可以決定要不要 遵循無意識的指示,即使我們知道面對的是令人不安的無意識內容,這是積極想像最後一個階 段的挑戰:評估收到的資訊,做出有責任的選擇,無論結果如何都去面對。40

榮格「重尋靈魂」的積極想像,正可以看出榮格積極與心靈對話的作為,以及在對話中從 無意識心靈得到的啟示:

當我在一九一三年十月看到洪水異象時,正好身處在對我個人極為重要的時刻。我當時

39 Carl G.Jung 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頁 189-190。

40 Marta Tibaldi 著,倪安宇譯《積極想像》,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年,頁 181-183。

四十歲,已經獲得了我想要的一切。我擁有名氣、權力、財富、知識和人類渴望的所有 幸福。我內心追求物質的欲望不再高漲,少了欲望,我陷入恐慌。我被洪水異象淹沒,

我感知到深處的靈,卻不了解他,但他逼迫我感受叫人難以承受的內心折磨,於是我說:

「我的靈魂,你在哪裡?你聽得見我嗎?我在說話,我在呼喚你……,你在嗎?我回來 了,我又回到這裡。我抖掉腳上不同國度的塵土來找你,我就在你身邊。經過多年漂泊,

我回到你這裡。你想要我將所見、所活、所吸納的一切說給你聽嗎?還是你並不想聽生 活和世界的那些噪音?可是有一件事你必須知道:我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個人生是 值得活的。人生是一條道路,是尋覓多時,通往那不可知、而我們以神聖名之的一切的 道路。沒有其他道路,所有其他道路都是錯誤的。我找到了正確的路,它帶我走向你,

走向我的靈魂。回來的我已經過淬煉和淨化。你還認得我嗎?我們分開了那麼久!萬物 皆已改變。我是如何找到你的?我的旅程真是太奇怪了!我要如何用文字來形容有一顆 美好的星星帶領我走過怎樣的蜿蜒崎嶇小徑才找到你?幾乎被遺忘的我的靈魂啊,給我

走向我的靈魂。回來的我已經過淬煉和淨化。你還認得我嗎?我們分開了那麼久!萬物 皆已改變。我是如何找到你的?我的旅程真是太奇怪了!我要如何用文字來形容有一顆 美好的星星帶領我走過怎樣的蜿蜒崎嶇小徑才找到你?幾乎被遺忘的我的靈魂啊,給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