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佛陀是大醫王,佛陀的本懷在於解脫生死煩惱,幫助有情眾生解決生命存在的諸多苦難,

但佛法是一門高深智慧的心靈教法,在佛法弘傳的境域,由於這一套教法深奧難懂,以致高深 智慧常常隱匿於深山古寺,未能普遍被廣大社會人群了解,並發揮濟世的功能。心理學是一門 近代科學,旨在研究人類心理,醫治現代人的心理疾病,使人們更加真實地認識自己的內心,

在物欲橫流、人心迷惘的現代,心理學的確發揮了相當的心理治療功能。佛法原本是一套心理 的學問,而且具有高深的煩惱解脫智慧,生活在現代,佛法能否走出寺院,以心理學為媒介走 入人群,並與之相輔相成,為尋求靈魂的現代人提供更廣大的心靈指導呢?這是引發筆者思考 的問題。論文第一章以這樣的思考引入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 目的,但因唯識學與榮格心理學內容均非常廣博,第二節「研究範圍與方法」,說明本論文討 論範圍與所運用的研究方法,第三節「當代研究成果回顧」,回顧和探討與本論文相關的現代 學術研究成果,第四節「論文架構與章節大意」,概述本論文每一章節探討內容的安排。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說明論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目的來自動機,故先陳述研究動機及引發的問題意識,再 說明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佛教唯識學探討人類心識問題,淵源於彌勒菩薩思想,由彌勒造《瑜伽師地論》、世親造

《俱舍論》、《唯識三十論》等闡釋弘揚,再由唯識學者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 有關心識的論述加以蒐集整理和詮釋,發展出瑜伽行派。漢傳大乘佛教法相宗以唯識學為宗義,

在判斷諸法的體性相狀時主張「萬法唯識」,認為宇宙萬有,唯識所變――宇宙萬法是吾人心

識所變現,吾人的心識,是產生現象世界的本源。現實人生中,使我們感到困惑與不安的根源,

來自我們的執著,也就是我們把宇宙與人生一切生滅變異的事項,執以為實有,認為「五蘊假 合」的身心為實我,認定一切「名稱言說」是實法,以致成了「我執」與「法執」,因為有「我 執」,貪婪自私、獲取佔有隨之而起,因為有法執,名言與理念之爭相應而生,唯識學的目的 在探討執著由何而生?因何而起?如何斷除?顯然,我們執以為實有的萬法是心識的變現,那 麼了悟心識的變現作用,是獲得解脫的重要關鍵,然而心識如何變現作用呢?

唯識學的心識理論以「八識」――阿賴耶識、末那識、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意識)來解明我們的認識活動,認為我們的心識在認識外境時,會變現出見分(認識主 體)與相分(認識客體),而見分、相分都起於阿賴耶識種子的變現,所以主客認識都是發生 在心識之中,是主體心識的作用。但有情眾生不察,卻以為是認識主體在知覺外在客體,並視 所見客體為實有而成偏計所執,執此虛妄執著遂造成生命無窮困境。既然諸苦來自人的主觀「見 分」緣取「相分」,解決之道自然是轉變「見分」緣取「相分」的認識結果,亦即是「轉識成 智」――轉變染污的識,以成清淨的大圓鏡智慧。唯識學提出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修波 羅蜜、……等修行以了悟真理,轉化阿賴耶識中染污種子成清淨種子,使心識達致清淨澄明。

唯識學是東方佛教心理學,對心識主體認識外境提出諸多論述;榮格思想是西方心理學治 療學,亦對心識主體進行諸多論說。

榮格(Carl G. 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精神科醫師,也是「分析心理學」學派的 創始人,在豐富的臨床經驗中他提出:人的心靈包含意識與無意識兩大部分,意識的中心――

「自我」具有知覺、記憶的功能,是個體生命的主導者,但只是整體心靈的一小部分,無意識

(包含個人無意識及集體無意識)的中心――「本我」具有超越、自覺的能力,是個體生命終 極權威與最高價值,才是影響心靈的最大部份。夢是無意識的補償作用,是無意識對自我所開 的窗子,透過夢的分析可以了解與認識未知的無意識。整合「自我」與「本我」的特性會自然 地發生,且在生命的每個階段持續地發展,榮格心理理論中以「意識五階段」來描述個體由「自

我」朝向「本我」發展的歷程,此五階段由第一階段――幽冥參與,而第二階段――實體投射,

而第三階段――抽象投射,而第四階段――自我投射,至第五階段――意識與無意識整合,這 個過程稱為「個體化」。如果一個人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本我相互矛盾無法整合,就會產生 心理的疾病,如恐懼症、戀物癖、憂鬱症、……等等。榮格心理學是對深層心理和無意識的研 究,其目的是探索人類心靈的廣大內在世界,整合人類心靈的真正本質,使個體生命整全自主 自在。

「個體化」是榮格分析心理理論的核心,「意識五階段」發展中,個體認識外境由實體而 抽象而心靈,投射現象隨之不斷運作,自我在外射、內射、認同中不斷整合意識與無意識,整 合依附在「自我」,潛藏在「無意識」中的「情結」、「陰影」、「人格面具」等心靈內容,讓人 格的發展更完整,更能自在活出自己,最終完成「個體化」。心理投射在個體化過程中主導成 長歷程,榮格心理學中的投射作用是指:「無意識心靈內容的外顯,有時是為了防衛的目的(如 陰影),有時是為了發展整合的目的(如阿尼瑪、阿尼姆斯和本我)」1。亦即是說,人們為了 防衛或整合自我,把自己心裡的内容和感受,變現到客觀世界中,讓事物擁有自己心裡的内容。

榮格學者 Murray Stein 說:

榮格主張:投射是無意識而非自我產生的,我們對自己的投射毋需負責,要負責的是不 能察覺到它們的存在,不能收回他們或不能加以分析,他們自然流暢的發生,並創造出 個人的世界觀與對真實的看法,這些觀感看法的基礎是無意識的意象與結構,而不是吾 人日常對真實的知覺作用,……我們當然不斷的在投射,而且我們的人生觀,對他人的 看法,以及對世界構造方式觀點的形成,很重要的部分便是那些被我們投射到環境,且 當成真理般抓住不放的無意識內容,……自我最終安居的世界,大體上則是建立在投射 的基礎上。2

Murray Stein 解析榮格對個人的世界觀與對真實的看法指出:「我們的人生觀,對他人的看

1 Murray Stein 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 年,頁 286。

2 Murray Stein 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頁 185。

法,以及對世界構造方式觀點的形成,很重要的部分便是那些被我們投射到環境,且當成真理 般抓住不放的無意識內容」,這樣的觀點與唯識學的「心識在認識外境時,起於主觀見分緣取 相分,而見分、相分都起於阿賴耶識種子的變現,認識其實是主體心識的作用,但有情眾生不 察,卻以為是認識主體在知覺外在客體,並視所見客體為實有而成偏計所執」的觀點極為相似。

榮格認為我們投射到環境,被我們當成真理般抓住不放的是我們的無意識內容,這與唯識學「見 分、相分都起於阿賴耶識種子的變現,有情眾生不察,視所見客體為實有而成偏計所執」,一 樣表述了外境是阿賴耶識(無意識)內容的變現,有情眾生的困境是:視所見客體為真理抓住 不放而成偏計所執。

東西方心靈似有其相通之處,唯識學深入探討人類潛意識心靈,對心識主體認識外境提出 諸多論述;榮格心理學治療學,亦深入探討人類潛意識心靈,對心識主體進行諸多論說,二者 實具有諸多可比較性。唯識學與榮格心理學在心識內涵上有那些相應、相異之處?這是本論文 所關注的問題之一。

同樣是無意識心靈的變現所形成的生命困境下,唯識學轉識成智歷程與榮格個體化過程中 所環繞的、主導生命發展的核心真理是否有其相應、相異之處?這是本論文所關注的問題之 二。

唯識學轉識成智修行方法強調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修波羅蜜、……等修行以了悟真 理,轉化阿賴耶識中染污種子成清淨種子;榮格核心思想個體化主張:「投射是無意識而非自 我產生的,我們對自己的投射毋需負責,要負責的是不能察覺到它們的存在,不能收回他們或 不能加以分析」,二者在對治人生困境的修行上似又各異其趣,唯識學轉識成智歷程與榮格個 體化過程中對治人生困境的修行方式是否有其相應、相異之處?這是本論文所關注的問題之 三。

唯識學提出轉識成智的歷程為: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八

識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榮格個體化的過程為:第一階段――幽冥參與,而第 二階段――實體投射,而第三階段――抽象投射,而第四階段――自我投射,至第五階段――

意識與無意識整合。唯識學轉識成智歷程與榮格個體化過程中的成長歷程是否有其相應、相異 之處?這是本論文所關注的問題之四。

東西方心靈似有其相通處,唯識學轉識成智歷程與榮格個體化過程似有其共通處,轉識成 智歷程與個體化過程似有其可互補互成處,這是引發本論文進行研究的動機。本論文嘗試通過 對兩個心理理論系統相關文義脈絡的比較研究,以解明上述四個問題,從而增進對兩個心理理

東西方心靈似有其相通處,唯識學轉識成智歷程與榮格個體化過程似有其共通處,轉識成 智歷程與個體化過程似有其可互補互成處,這是引發本論文進行研究的動機。本論文嘗試通過 對兩個心理理論系統相關文義脈絡的比較研究,以解明上述四個問題,從而增進對兩個心理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