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榮格個體化思想

第二節 心靈投射與意識層級

本節探究榮格心靈投射理論的外射、內射、認同作用,及意識五階段的內涵:第一階段――

幽冥參與,第二階段――實體投射,第三階段――抽象投射,第四階段――自我投射,第五階 段――意識與無意識整合。

一、心靈投射理論

榮格認為: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這意味著事物的本 質並沒有被我們認識,我們所認識到的並執以為一切事實的,竟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是我們內心的觀點主導了一切事物。這樣的看法也說明了榮格人類心靈成長「意識五階段」中 的心理活動,意識五階段中成長的軌跡起於個體不斷地向外在世界探索,與外在世界建立關係,

此時心理的主要作用為――投射(或稱外射)、內射、認同三種作用。

(一)、外射

投射是把自己心靈的内容和感受,放映到客觀世界中,讓事物擁有自己心裡的内容。西方 學者 N.Gregory Hamilton 曾提出投射理論:

投射是借用來的名詞,以電影的投影機來作類比。基本的元件如軟片、燈光、透鏡都在 這投影機裡,不過影像卻是放映到外面去,映在銀幕上面,形成外在現實的樣貌。在我 們的心理生活中,我們可以在其他人身上照見我們自己的內在狀況。29

29 N.Gregory Hamilton 著,楊添圍、周仁宇譯:《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頁 89。

N.Gregory Hamilton 的投射理論指出:投射的原理就如同投影機將影像放映到銀幕上一樣,

影像來至投影機內部的軟片、燈光、透鏡、……等元件的組成。當然,任一元件有了變化,產 生的影像亦會隨之改變,影像樣貌的變化取決於投影機內部元件的組成變化。人類心理的投射 原理同於此,我們心理的內在狀況就如同投影機內部的元件,心理的內在狀況是什麼,投射在 他人身上的影像往往如是。投射又分為壞的投射與好的投射,當一個人把自己不想要的那一部 分歸因到另外一個人身上,這是壞的投射。例如:一個衣著端莊的人對外表邋遢的人感到厭惡,

甚至批評攻擊,外表邋遢並不那麼可惡,只是對衣著端莊的人而言,那是他心中的陰影,是他 的自我意識想否定的部份,是將自我的陰影投射在他人身上,是壞的投射。而將自己喜愛的特 質投射在另一個人身上,則是好的投射,例如:情人眼裡出西施。由此可見心理機制在投射現 象下,人們所見的客觀世界並非事物的本質,而是個人主觀心識的變現。

(二)、內射

內射是投射的相反作用,投射是將自己心靈的内容放映到客觀世界去,內射則是將外在客 體賦予真實和幻想的力量,放置至自己的心靈中,對內在世界而言具有相當鮮活的情緒力量。

內射也有正負兩面,壞的內射:經歷過重大車禍的人常常幻覺甚至夢到危險重物壓迫在自己身 上,這危險的客體便是內射物,這內射物造成自體的恐慌害怕。好的內射:對於各行各業成功 的英雄人物,立志學習他們的成功典範,這英雄人物也是內射物,這內射物造成自體的奮發向 上。人類的心理活動,在內射之前必先有投射,而在投射過程中,客體已蒙上了投射者主觀的 色彩,所以內射進去的內在客體並不準確代表外在客體。心理機制在內射現象下,人們所見的 客觀世界仍是個人主觀心識的變現,也非事物的本質。

(三)、認同

至於認同,N.Gregory Hamilton 認為:「在認同中,先前內射的客體中有價值的性質被歸因 於自體形像。……在認同時自體與客體形像還各自維持完整,可以兩相比較與對照。」30認同 是個體在內射後將客體中有價值的性質涵容進來,例如:人們內射各行各業成功的英雄人物,

立志學習他們的成功典範,這英雄人物是好的內射物,內射引發自體的奮發向上精神,如果心 理機制進一步轉化發展,自體進一步學習內射對象的所有行為舉止,內射對象留長髮也跟著留 長髮,蓄鬍子也跟著蓄鬍子,這便是認同。認同也有正負兩面,壞的認同:認同之後學習的行 為產生負面的危害。例如:吸毒。好的認同:認同之後學習的行為不產生負面的危害。N.Gregory Hamilton 認為,認同是自體將先前內射的客體中有價值的性質納入自體形像中,而我們所知投 射、內射作用中,人們所見的客觀世界都是個人主觀心識的變現,因此認同作用中,不管認同 好的內射物或壞的內射物,自體所認為客體中有價值的性質,其實也是自體主觀的心識變現。

二、意識五階段

就如同生理有其需求一樣,心靈也有其要求,個體化是基於天生的心理驅迫,不管願意與 否,人們都會尋求意識的擴展。榮格個體化過程中,意識五階段在心理投射作用下不斷地轉化 成長。

(一)、第一階段:幽冥參與

第一個階段被定性為「幽冥參與」,……幽冥參與指的是個人意識與周遭環境之間的一 種認同,沒有察覺到個人是處在這樣的狀態中,意識與個人認同的對象神秘的合而為一。

當事人既缺乏對自身與其知覺之間差異的覺察,對自身與所關注對象的差異也渾然不覺。

30 N.Gregory Hamilton 著,楊添圍、周仁宇譯:《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頁 97。

31

幽冥參與階段通常為嬰兒期,投射的對象是完整廣闊的世界,意識的狀態是個人意識對周 遭環境認同,榮格認為認同是原初心智狀態的特徵,也是神祕參與真正的基礎,是原初主體與 客體未分化的遺跡,是早期嬰兒心智狀態的特徵,也是文明人的無意識狀態,迄今尚未成為意 識內容,它還保持在與客體合一的永恆狀態中。這種無意識狀態下的主體與客體合一,是一種 沒有覺知狀態下的意識與無意識合一。意識與無意識合一是榮格「個體化」意識第五階段的目 標,但那是在有意識狀態下的意識與無意識合一(此一意義將在第五階段詳述),並非此一階 段處於無意識狀態下的合一,為什麼呢?因為無意識狀態下的合一,個人對自身與認同物之間 的差異沒有覺察,也渾然不覺;而在沒有區別、沒有界限的狀態下,個人的情感隨著認同物的 變化而變化,例如:嬰兒以這種方式認同他們的玩具,玩具壞了便哭鬧不安,甚至不吃不喝。

於是生命只是依附於認同物,沒有真實的存在。所以,這種「無分別」、「不區別」的狀態是原 初的、危險的合一狀態,是人類面臨的一大險境,因為它將妨礙一個人成為真實的自己。

此一階段人們藉由認同周遭環境內的重要人物,以形成無意識的依附,並創造聯繫關係,

這完全是心理發展正常的面向,嬰兒依附其母親,進而對親近的照顧者產生一種認同狀態,這 種歷程有原型的基礎,它透過無意識的管道形構了母嬰之間溝通的基本模式,這種無意識的連 結會誘導出母嬰之間的同理心與相互性,嬰兒可以用非語言的方式對母親表達需求和情感,而 母親和嬰兒之間由於深度的依附關係,就會接收到這些非語言的溝通,隨後孩童會與其他家庭 成員形成類似的關係,最後擴及到鄰居、社群、學校、城市與國家。此一認同的優點是個體在 與認同物深度的依附關係下,發展成一個恪守認同的個體,造成穩定的和諧,例如:循規蹈矩 的好學生、奉公守法的公務員、……,但這樣的認同卻也妨礙了個體的發展,無法成為一個人 真實的自己。

31 Murray Stein 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頁 231。榮格學者 Murray Stein 醫生根據榮格描述的意識五階 段發展,將其摘要並加演繹,本文「意識五階段」參考 Murray Stein 醫生所作之摘要、演繹。

(二)、第二階段:實體投射

第二個意識階段,投射變得比較區位化。……。開始對事物注意,認識到本我與他者的 不同,以及周遭世界中事物之間的差異。……周遭環境的許多人物都變成我們投射的對 象。這使得人們和機構具有塑造我們意識的強大力量,以他們的知識和意見填滿意識,

並逐漸以集體的意見、觀點和價值取代個人自己的經驗。這是發生在孩童期與青少年期 的社會化與調適過程。32

此一階段通常為孩童期至青少年期,榮格認為人將自身與所處環境區分開來,是人類主體 生命中的基本驅力,是一個人想要創造特質、成為自我必然經歷的過程。嬰兒經歷了混沌不覺 的第一階段後,開始覺察自己身體與外界物體的不同,以及周遭世界中各事物之間有所差異。

這種自我與他者及內在與外在間的分殊產生後,廣闊的世界便被畫出界限,個體的投射現象也 變得區域化,集中在少數幾個與自己息息相關或喜愛的對象上。父母親、老師與學校是孩童原 型的投射,他們無意識地把全能全知投射到父母身上,把智慧老人投射到老師與學校;不僅如 此,周遭環境的許多人物都成為此一階段投射的對象,甚至由於大量阿尼瑪與阿尼姆斯典型的 投射,戀愛與結婚的渴望自然產生,「這使得人們和機構具有塑造我們意識的強大力量,以他 們的知識和意見填滿意識,並逐漸以集體的意見、觀點和價值取代個人自己的經驗」,這便是 第二階段的發展,也是孩童期與青少年期的社會化與調適過程。當然在分化與投射過程,自我 意識也萌芽、建立、穩固。榮格說:

在出生和心理青春期結束之間這個階段,意識得到了最為重要和廣泛的發 展,……這

在出生和心理青春期結束之間這個階段,意識得到了最為重要和廣泛的發 展,……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