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借詞的定義和範圍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借詞的定義和範圍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和文化的關係是雙向影響的。語言是傳播文化 的工具,文化的生命藉著語言的傳播而生生不息。並且,文化的接觸必然會帶 來語言的接觸乃至於融合,例如,中國文化在日本、韓國和越南的傳播,使日 語、韓語和越南語裡出現大量的漢語詞彙,這些都可以說明語言和文化的密切 關係。由於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遷,新的事物、觀念和風潮不斷出現,連帶 產生許多新詞。而且,伴隨外來文化的引進,自然出現大量的外來詞。

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必然伴隨著語言的接觸。透過接觸,語言互相滲透、

影響,常見的結果是在詞彙裡增加了某些音譯的外語詞彙,此即為「借詞」。所 以,當我們把別的語言裡的詞彙連音帶義借用過來,或根據語言的特點,對借 入的語音、語義加以適當改造,也就是引進借詞。雖然借詞是一種語言現象,

但是,那所涉及的又是語音歷史、社會、文化的關係,所以作為一種語言現 象,它也屬於社會文化的範疇。

這類從語音角度為主借入的詞彙,是和台灣閩南語所謂的音譯詞相當的,

比方,「きもち“khi2 moo1 tshih4”:心情」、「ナイロン“nai5 long2”:尼龍」、

「パン“phang2”:麵包」等。可是,借詞還可有另一種含義,即包括詞形的借 用27,有時候是原封不動的搬入,有時候則會對詞形稍作修改。這一類,也是語 言借用的另一種形式。

「借詞」又常常被稱為「外來詞」。由於漢語學界對「外來詞」(alien word) 及「借詞」(loan word)的定義範圍眾說紛紜,又常常把外來詞和借詞等同看待,

這就使得借詞的範圍顯得撲朔迷離。而對「借詞」的不同認識,則來自於每個人 對「外來詞」的理解不一致的緣故。因此,在研究「借詞」之前,有需要先對「外 來詞」這一概念有一基本的認識28

目前對「外來詞」的概念定義,主要有兩種主張。第一種主張是廣義的外來 詞,如:

張清源(1957:140):「漢語向外族語言借詞大略有譯義、借形、借音三

27

郭谷兮(1987:352)說:「借詞還包括詞形原封不動地搬入。」、「有時候借詞經過改造,使 之適合於借用語的音素模式和語素模式。」

28

見表 1。

種方式。」

姚榮松(1992:330):「所謂外來語(alien word),應指取自另一種語言的借 詞(loan word),或者通過翻譯一個概念或模仿一個概念,所取自另一種 語言的外來成分(alienism)。」

這一類定義範圍雖然比較廣泛,但也顯得模糊。簡單地說,這類廣義的外 來詞包括「義譯詞」、「借形詞」和「音譯詞」三種,所謂「義譯詞」包括直接 翻譯原詞的意義和自創新詞去標示外來概念,所謂「借形詞」則主要指向日語借 用的漢字詞,「音譯詞」則是把原詞的語音形式經過漢字化而保留下來。

另一種主張只有存在音譯成分者才是外來詞。 比方說:

高名凱、劉正埮(1958:8):「把外語中具有非本語言所有意義的詞連音帶 義搬到本語言裡來,這種詞才是外來詞29。」

王力(1993:134):「把別的語言中的詞,連音帶義都接受過來的時候,就 把這種詞叫做借詞,也就是一般所謂音譯;當我們利用漢語原來的構詞 方式把別的語言中的詞所代表的概念介紹到漢語中來的時候,就把這種 詞叫做譯詞,也就是一般所謂義譯。只有借詞才是外來語,而譯詞不應 該算做外來語。」

由此看來,外來詞的範圍有廣、狹兩義之分,而狹義的外來詞是指,把日 語和義譯的外來詞排除在外面,只著重在語音的模仿,這個解釋顯然比較不合 理。我們可以依照廣義的外來詞定出那個範圍。首先把外來詞分成「借詞」和「譯 詞」。因此,可以把借詞分成「借形」部分和「音譯」部分,譯詞只有「譯義」

部分。接下來,可以把借形部分分成「混合詞」和「借形詞」;音譯部分分成「完 全音譯詞」、「半音半譯詞」和「音譯加類詞」;譯義部分則分成為「全譯詞」

和「半譯詞」。

雖然前述兩種主張都有學者把外來詞和借詞混在一起,但是,由上述說明 我們可以清楚理解「外來詞」和「借詞」的關係,兩者事實上是分屬不同層級的。

「外來詞」包括「借詞」和「譯詞」,「借詞」包括「借形」和「借音」兩種。

音譯詞由於帶有濃厚的外來色彩,屬於借詞的範圍系列是無庸置疑的。比較特

29

高名凱、劉正埮,除了承認音譯和半音譯者為外來詞以外,借自日語的漢字詞彙也在收羅

裡面,是比較特殊的。

殊的是對借形詞的認定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人根據日語借詞的構詞語素和表現 的文字形式都是源自於漢語,而且引入時不是依照日語讀音,而是按漢字寫法 搬入,因此,主張把日語借形詞排除在借詞以外,這一派以王力(1993:153)為 代 表30。 不 過 這 種 縮 小 借 詞 範 圍 的 看 法 似 乎 沒 有 獲 得 太 大 的 響 應 。 田 惠 剛 (1993:20)就認為這種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因為忽略文字因素的限制。陳原 (2000:297)指出,漢語借詞形成的途徑之一,有一種是轉寫。轉寫裡有一種特 殊情況,就是從日語借入的漢字詞彙。況且這些漢字詞不管是日語義譯歐美語 詞彙或者是日本自創,那個創制權都在日本。即使有些,比方說,「革命」、「經 濟學」、「文化」、「文明」等的漢字詞彙,已經存在古代漢語裡,但是,現代漢語 使用的意義仍是日本賦予的,漢語的古今意義常無關聯,這一類詞彙再進入漢 語裡則成為「回借詞」31。因此,日語借形詞進入漢語裡應視為一種借用,不過 形式是借形借義,和其他借音借義的音譯詞不一樣。基於以上的理由,本論文 的範圍界定上,也採取比較寬容的形式,即包括日語借形詞在內。

經由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把借詞的範圍定下來。本論文探討的借詞範圍 即包括「借形」和「音譯」兩部分。借形部分以「借形詞」為主,音譯部分以「音 譯詞」為主。其他不在討論之列。

30

王力(1993:159)主張「引用日本的譯名」不應該認為是漢語向日語借詞。他說:「這詞不是 日本語所固有的,它只不過是向西洋吸收過來的。」、「日本人創造了一些詞來表達西洋傳 來的新概念,我們只不過是利用日本現成的翻譯,省得另起麓爐灶罷了。」至於像「場合」、

「手續」、「取締」等日本自造詞借入漢語,「嚴格說來這些不是借詞,而是譯詞。因為沒 有借用日語原來的讀音,只是借用日語中的漢字而已。」

31

對於回借詞,我們可以從另一種角度來確認那個借詞的身分,就如同漢語的「大風」被借至

英語,成為“typhoon”,英語的“typhoon”又被借回到漢語成為「颱風」。所以,如果我們不反

對「颱風」為借詞,則同樣我們也得承認「革命」、 「經濟學」 、「文化」、 「文明」是日語來源

的借詞。

第二章

日語借詞傳入的過程

第一節 清朝末年日製漢語傳來中國

多數人都不知道現今在我們日常生活使用的台灣閩南語詞彙很多來自日語 借用的詞彙。雖然日本漢字是源自中國,西元七至九世紀,日本在隨唐盛世時 期向中國派遣隨使及遣唐使32,他們學習中國文化及思想,於是大量的漢字輸入 日本。然而,到了 1868 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語言輸出的方向卻出現了逆轉。

明治維新時,日本努力學習西洋典章制度,成功轉型步入現代化國家。但是中 日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政府反而向日本派遣留學生,逆向把日本漢字帶回中 國。可見語言的流通方向不一定是單方向的,有時候是雙方向的。語言流通和 歷史社會文化層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清朝末年以來,不論中國或是台灣都和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層面有 密切而大量的交流。以下討論在中國和日本頻繁的文化交流時空背景下,日語 是如何以「外來語言」的身分進入漢語、台灣閩南語的語言體系裡。依歷史時間 順序,日語融入漢語、台灣閩南語語言體系的過程可分為兩個時期:

(一)十九世紀西洋帝國主義興起,清朝末年,日本創造「日製漢語」傳來 中國。

(二)台灣日治時代日語詞彙融入台灣閩南語體系。

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裡常用的漢語詞彙裡,有很多引用日語的詞彙。這 些來自日語詞彙的日語借詞,被大家慣用以後,久而久之便在漢語的環境裡穩 定下來,順理成章的被當作是漢語的一部分。如:「營養(えいよう)」、「環境

(かんきょう)」、「關係(かんけい)」、「觀念(かんねん)」、「議會(ぎかい)」、

「客觀(きゃっかん)」、「義務(ぎむ)」、「軍事(ぐんじ)」、「故意(こい)」、

「宗教(しゅうきょう)」、「集團(しゅうだん)」、「心理(しんり)」、「政府(せ いふ)」、「直接(ちょくせつ)」、「哲學(てつがく)」、「獨裁(どくさい)」、「反

32

至 894 年派遣唐使為止。

對(はんたい)」、「否認(ひにん)」、「民族(みんぞく)」、「理論(りろん)」。

(高名凱、劉正埮,1958:85~93)

蔡茂豐(1969:87)稱這類的詞彙為「日式漢語」。「日式漢語」在日本和中 國又指不同的意思。對日本而言,「日式漢語」是指明治維新之後,為走向近代 化的路途,大量吸收歐美文化的精髓,進行西洋書籍翻譯時所創造出來的以漢 字寫新興詞彙。對中國而言,「日式漢語」則是清朝末年,為富國強兵,效法西 洋文明,大力推進近代化運動,透過翻譯日文的西洋譯書,直接從日語詞彙借 用日語借詞。

中國西洋思想的傳入從明朝開始,當時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Matteo Ricci)到 中國,並將西方的科學思想引入中國,在利馬竇的著作《幾何原本》、《量測法 義》這些書裡提到「地球」、「赤道」、「北極」、「幾何」等詞彙都是當時西 洋新思想產生的新興詞彙。當西洋思想大量崛起之際,也隨著航海技術的發 達,散播到中國、日本一帶,但中國和日本面對西洋思想的態度卻截然不一 樣。中國一向以擁有四千年悠久歷史文明自居,深負文化優越感對西洋帶來的 新潮文物及思想,並不認為有效法的價值,而且自我沈溺在泱泱大國的美夢 裡,直到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敗無能,面對各國列強的侵犯,屢戰屢敗到國 勢危殆。這時候清朝政府才深刻體會到要富國強兵,必須學習西洋船堅炮利及 軍器槍砲的製造方法,不能再閉門造車,並以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為號召,於 1860 年展開自強運動。在自強運動的推進下,廣設造船廠、機器 局、並向外國購買軍艦,設置海軍。同時辦理軍事學堂,並向歐美各國派遣留 學生使他們學習軍事技術。並且在 1862 年設立「同文館」,1869 年設立「翻譯 館」等外語學校,積極著手從事西洋書籍翻譯工作。雖然清朝從沈侵在泱泱大國 的美夢裡清醒過來,致力向西洋列強學習,力圖改革,但是,由於計畫不夠週 詳,未落實執行,加上守舊派的反對勢力,自強運動終告失敗(王國齡,2003:

16~18)。

反觀當時的日本,1853 年美國海軍東印艦隊司令培利(Matthew Calbraith Perry)要求開港,1854 年 日本和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及《下田條約》,結束 長達二百年以上的鎖國時期。從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時代,十五年左右的時間 實行「明治維新」,大量吸收西洋思潮,而且明治維新的初始就有「變革的覺

反觀當時的日本,1853 年美國海軍東印艦隊司令培利(Matthew Calbraith Perry)要求開港,1854 年 日本和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及《下田條約》,結束 長達二百年以上的鎖國時期。從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時代,十五年左右的時間 實行「明治維新」,大量吸收西洋思潮,而且明治維新的初始就有「變革的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