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矯正遊憩(correctional recreation)相關理論

第一節 少年的身心發展相關研究

人的成長過程之中,根據生理的變化可概分為嬰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

成年期、中年期以及老年期等六個階段(KingNet 國家網路醫院,2015),其中 的青年期通常係指一個人由兒童期逐漸轉變為成年期的一個階段。此一階段約略 在個體 10 歲左右開始發展,一直到 20 歲左右結束。此時因人體荷爾蒙中(腦部 下視丘控制的腦垂腺)的"雄性激素"使人們的身高急速增加(陳嘉陽,2014),

另外兩性特徵(如男孩子聲音變麼低沉、女孩子胸部及臀部逐漸豐滿)的發展,

也就是一般人能就外觀輕易觀察的第二性徵。

另外心理層面,學者 Erickson(1968)認為個體打從離開母體後,就開始與環 境接觸、互動,一方面希望由環境中取得所需,但另一方面卻又受到社會的制約,

導致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心理上的障礙,並將它稱為人生危機。再將危機依 據性質與階段不同,計劃分成 0 至 1 歲的嬰兒時期、1 至 3 歲的幼兒時期、3 至 6 歲的學齡前兒童時期、6 至 11 歲的學齡中兒童時期、12 至 18 歲的少年時期、

18 至 35 歲的青年時期、35 至 64 歲的壯年時期、65 歲以上的老年時期等八個時 期。詳如表 2-1-1 所示。

7

表 2-1-1 成長歷程生理層面與心理層面比較表

第二節 偏差行為成因相關研究

本節針對偏差行為之定義、理論、分類等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壹、偏差行為的理論 一、社會學功能論

(一)秩序迷亂論(anomie theory)

本論認為人是自私的個體,但是人們的共識形成道德(moral),再將道德具體 化為法律規範(law),復經二者綜促人們團結,始可維持社會穩定,避免偏差行 為之產生(周愫嫻、曹立群,2007)。詳如圖 2-2-1 所示。

圖 2-2-1 秩序迷亂理論(anomie theory)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周愫嫻、曹立群(2007)

(二)社會緊張論(Social Strain Theory),又稱文化瓦解論(Anomie Theory)

本論則認為成功是可以透過擁有「金錢」及「物質」的數量加以衡量,而且 每個人也都成功的權利。但若人們僅著眼於「成功」這一個目標,卻忽視完成目 標的手段是否具合法性,臻此人將出現緊張及壓力。此時人們會出現 5 種適應類 型(Merton, 1938;Cohen,1955):(詳如圖 2-2-2 所示)

1.順從型(Conformity):此時社會在沒有壓力的狀態,Merton(1938)、Cohen(1955) 認為沒有研究價值。

2.創新型(Innovation):此類型個體接受社會規範,但會因為無法達成目標而感 到緊張,則會採取社會無法接受的方式達成目標,甚至採取犯罪手段。如學 生休學從事期貨交易等高獲利(風險)行業。

3.儀式型(Ritualism):此類型個體接受社會規範,但過度社會化,如果無法達

9

成目標,則會採合法的手段回應。如公務員。

4.退縮型(Retreatism):此類型個體抵制接受社會規範,會選擇退縮的方式來放 棄社會認同。如街友。

5.叛逆型(Rebellion):此類型個體否定接受社會規範,會選擇不同於現今社會 的方式來積極經營,試圖改變社會結構,如多數人採用此方式,將會引起全 面革命。

圖 2-2-2 社會緊張理論(Social Strain Theory)適應類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 Merton(1938)、Cohen(1955)

(三)社會控制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本論認為人之所以不會出現偏差行為,係因個體的自我控制及社會控制發生 制約效果,換言之,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與社會之間形成「社會鍊」(social bond),藉以防止個體偏差行為之發生,但若這些連結(bond)趨弱時,個體才會發 生偏差行為。Hirschi(1969)說明個體如何依附這些基本的社會價值觀及期待行為 之中,其連結(bond)包含了「依附」(attachment)、「參與」(involvement)、「奉獻」

(commitment)、「信念」(belief)(許金春,1997,2003;盧茗瑩,2010):(詳如 圖 2-2-3 所示)

10

1.「依附」(attachment):即情感因素(affective),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認 同其他個體或團體,進而產生情感,並在乎他們的期許與請求,試圖爭取他 們的認同;反之,若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之中沒有依附對象,此時將無法期 待個體會在意或接受社會規範之拘束,進而出現不為社會規範所接受的偏差 行為。而與個體最為密切之其他個體或團體即指家庭(父母或兄弟姊妹)、 學校、同儕等三個構面。據此,若個體對家庭(父母或兄弟姊妹)、學校、

同儕的依附性越高,出現偏差行為的或然率則愈低(Akers, 1991;Hirschi, 1969)。

2.「參與」(involvement):即時間因素(temporal),社會控制理論認為「邪惡生 於懶人之手」(idles hands are the devils workshop),所以,若個體投入較多的 時間、精力專注於通常社會活動時,則個體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及精力去考慮 或從事偏差行為。

3.「奉獻」(commitment):即物質因素(material),若個體致力於努力獲得較高 的榮譽或接受教育等社會活動時,個體如欲踐行偏差行為將考慮先前努力地 成果將付諸流水之負面影響,進而促使個體避免違反規範。

4.「信念」(belief):即道德因素(moral),指個體信任社會規範的公正進而願意 服從並遵守規範。

圖 2-2-3 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 Hirschi(1969)

11

二、社會學互動論

(一)差別結合論,又稱差異接觸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本論認為偏差行為係經學習而來,個體隨著接觸其他偏差行為之個體或團體 的時間、頻率…等增加,將習得偏差行為的思想、技巧、自我合理化…等,並從 中考慮是否有利可圖,進而決定是否踐行偏差行為(Sutherland, Cressey, &

Luckenbill, 1992)。詳如圖 2-2-4 所示。

圖 2-2-4 差別結合論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 Sutherland et al.(1992)

(二)犯罪次級文化論(Subculture Deviance Theory)

本論認為個體或因其社經、文化、學習…等背景因素欠佳,導致個體在社會 化的過程之中受挫,進而否定原來的價值觀,且與有此類經驗之其他個體,彼此 分享共同經驗,學習偏差觀念,形成次級文化團體(即次文化)。並將該次文化歸 納出下列 7 種特質 Cohen (1955)。詳如圖 2-2-5 所示。

1.惡意性(malicious):以捉弄他人或違反社會規範為樂。

2.負面性(negativistic):其價值觀與當今主流文化相互對立。

3.非功利性(nonutilitarian):非為獲利而違反社會規範,其目的僅為取得團體 認同或威望。

4.多樣性(versatility):個體之偏差行為係多元性而非單一性。

5.即時性(short run):個體之偏差行為多臨時起意而無縝密計畫。

6.享樂主義性(hedonism):個體所為僅為取樂。

7.團體自主性(group autonomy):團體成員有強烈之認同感,與其他團體間敵 對、互斥或漠不關心。

12

圖 2-2-5 犯罪次級文化論(Subculture Deviance Theory)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 Cohen et al.(1955)

(三)標籤論,又稱互動論(Labelling Theory)

本論聚焦於社會對偏差行為個體的負面反應(刻版印象),導致個體自我觀 念轉變,改變外在行為,進而發生自證標籤,不斷促使個體發生偏差行為,甚至 出現犯罪行為(Rosenberg, 2010)。Hamlin(2015)亦認為當個體被貼上標籤,自我 認同隨之發生,該個體就會依照社會的期望忠實地實踐他的角色,這角色也包含 了偏差的角色,並稱之惡魔的把戲(dramatization of evil)。詳如圖 2-2-6 所示。

圖 2-2-6 標籤論(Labelling Theory)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 Rosenberg(2010)

13

三、精神醫學論

(一)精神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Freud 認為偏差行為係屬個體與生俱來的本性,但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學習 如何抑制其發生。精神心理分析論認為每個個體均有本我(id)、自我(ego)、超我 (super-ego)等三種的精神狀態,且與自身的無意識、意識、潛意識等三種意識形 態交錯。易言之,個體出生即具備反社會性格(即本我、id),在兒童時期經由與 父母、家庭間的互動、認同,並藉此建立良知(即超我、super-ego),在此時自我 (ego)同時產生,藉以調和本我與超我。然個體若於自我或超我的發展過程中出 現缺陷,自我將失去本我及超我的調和,屆時個體或將出現偏差行為;反之,如 超我過度成長,個體亦有可能出現偏差行為(黃志成,2003)。詳如圖 2-2-7 所 示。

圖 2-2-7 精神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黃志成(2003)

(二)情緒控制論(Emotion Control Theory)

本論認為個體有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即指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

該論點認為假設個體內心存在許多壓力及外在限制,在無法達成社會目標而受挫 時,就會產生偏差行為(黃俊祥,1999)。詳如圖 2-2-8 所示。

14

圖 2-2-8 精神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黃俊祥(1999)

(三)道德發展論(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道德發展論認為社會規範是由人與環境相互作用所形成,人無法自絕於環境 之外生存,社會規範在人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地進化、淬鍊。鑑此,個體的價 值觀及體認隨著個體成長及社會文化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Piaget 認為個的在社會化的過程有三,分別為無律、自律、他律,其發展時 程分別為 0 至 5 歲、5 至 8 歲、8 歲以後。詳如圖 2-2-9 所示。個體自出生便以 感官了解世界,形成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該結構隨著個體成長與環境 交互作用下,出現兩種作用,如下(張春興,2003):

1.組織(organization):組織是生物生存的本能,而人將之精緻化、複雜化。個 體在社會化的過程,利用其生理、心理各種功能,致力學習,已達成社會通 念所期待之目標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

2.適應(adaptation):當個體在社會化過程,因故受挫,無法將既有認知,應用 於新的事物、環境時,為回應社會要求,個體將自動修正既有認知,試圖達 成社會期待之心路歷程。

15

圖 2-2-9 Piaget 道德發展三階論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張春興(2003)

Kohlberge(1969)則將 Piaget 的論點加以擴張為三個時期六個階段,並認為個 體若能順利發展到第四階段(庸服法律導向)時,個體行為將採社會規範取向,

屆此,則可避免偏差行為的出現(張春興,2003)。詳如圖 2-2-10 所示。

圖 2-2-10 Kohlberge 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 Kohlberge(1969)

四、生態學論

危機樹論(at-risk tree)係於生態學的基礎下衍生來的,本論將社群視為叢林,

個體則是樹,土壤代表少年周遭的環境;樹根代表家庭、學校,負責支撐樹及提 供養分;樹幹為少年自身先天或後天之缺陷;樹枝視為受同儕不當影響、社會適 應不良等外因或少年自身偏差行為;樹葉為自身將來發展;果實為孕育下世代危 機樹。Mc Whirter 藉此隱喻少年不同的成長環境,一個樹的長成,有可能面臨土 壤的貧脊、樹根支撐力不足或擷取營養不夠、樹幹指個體本身,自身或有先天(或

16

後天)缺陷、樹枝缺陷(如接觸不當少年、對社會環境適應不良或自身偏差行為)

等因素,最終導致樹葉(自身危機)、果實營養不良(後代危機)(王寶墉,1998)。

詳如圖 2-2-11 所示。

圖 2-2-11 危機樹論(at-risk tree)構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綜整自王寶墉(1998)

17

五、法學論(詳如圖 2-2-12 所示) (一)刑事法令部分:

臺灣的法令規章中,針對少年偏差行為類型(實體法)、處理程序(程序法)

臺灣的法令規章中,針對少年偏差行為類型(實體法)、處理程序(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