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1974 年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Lalonde 將國民致病及死亡的因素歸納為:(1)生活型 態(2)生物性因素(3)環境的因素(4)醫療體系(Lalonde, 1974);其中影響個人健 康最大的因素是生活型態。1979 年美國發表的「健康人民」報告也指出造成美國人 50

﹪疾病和死亡的因素為生活型態,同時指出健康促進必須開始於健康的人,經由促進社 區和個人的發展策略,共同建立能增進其健康的生活型態(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1979)。本節分兩部份,首先探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概念,接 著探討個人背景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一 一 一

一、 、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概念 、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概念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概念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概念

((

(一一一)一))健康促進的內涵)健康促進的內涵健康促進的內涵 健康促進的內涵

世界衛生組織渥太華憲章對於健康促進的定義是促使人們提高、維護和改善他們自 身健康的過程。健康促進結合了教育、政治、環境、監管、和組織機制,不僅要增強個 人技巧和能力,也包括改變社會環境、經濟狀況,以減輕大眾或個人健康受到不良影響

(WHO, 1986,1998b)。由此可知,健康促進的目的在於努力改變人群的健康行為,以 及創造良好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來促進人類健康。

若從健康生活型態的角度分析,疾病的預防與健康促進行為是兩個互補的元素,預 防行為偏向靜態或被動,著眼於降低疾病發生的機率;而健康促進是以主動的自我實現 為導向,是增進人們加強控制與改善自我健康能力的過程,它也是一種追求最佳健康的 動力,支持人們去改變他們的生活型態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並追求自我實現與滿足,

而其中所最佳的健康狀態是指個體達到生理、情緒、社會、靈性、智能等五個健康面相 的動態平衡(Costakis, Dunnagan, & Haynes, 1999 ; O’Donnell, 2009 ; Pender, Murdaugh, &

Parsons , 2006 )。

((

(二二二)二))生活型態之概念)生活型態之概念生活型態之概念 生活型態之概念 1.生活型態的意義生活型態的意義生活型態的意義生活型態的意義

夏登杰、關蘭友和王斌(2010)指出生活型態是人們對於衣食住行、嗜好、風俗習 慣等方面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及此行為模式的內在心理狀態。Bates 和 Winder 認為,

生活型態是基於個人的價值觀、態度,信念,所表現出來的行為;Green 和 Kreuter 指 出,生活方式,是以文化傳統、社會關係、社會地理和經濟環境及人格為基礎的行為形 式,Bruhn提及個人生活型態的建立來自學習和模仿(引自顧榮芳,2009)。Feldman和 Thielbar 強調生活型態是個人參與各種群體活動而逐漸形成,因此受到社會群體的影 響,另一方面生活型態隱含個人主觀的喜好,和客觀的社會、經濟、人文背景,因此我 們可以由一些社會人口變項(如職業、宗教、收入等)來預測個人的生活型態(引自丁 志音,1988)。

2.生活型態與健康生活型態與健康生活型態與健康生活型態與健康

Dever (1976) 年提出慢性病流行病學分析模式中,指出四大影響健康狀態的因素,

包括生活型態、人類生物學因素、環境和醫療體制,其中生活型態是最主要因素。在倡 導科技整合的潮流下,生活方式被整合至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領域中;為了尋求致病因 子,生活型態若以較狹隘的病因論觀點而言,是指較易於辨別或測量的危險因子(risk factor);至於若以較廣義的觀點來看,是指與健康有關的行為(health- related behavior)

或健康生活方式(healthy life style)(丁志音,1988),本研究亦採用與健康有關的行為 來看待生活型態。李蘭等(2010)指出健康行為是個體與週遭環境互動後,產生的行為 反應,而這些反應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體本身的健康,也可能影響其他人的健康。

有些學者則認為生活型態是個人受到文化信仰、風俗習慣、個性特點及經濟條件的 影響,所採取的常規行為或養成的生活習慣,它能夠對個體的健康產生影響,且具有可 控制性和長期性;生活型態一旦形成,會讓行為者不需花費心力,自然而然的去作日常

的活動包括潛意識或有意識的健康行為或決定(張李淑女、李明祝,2010;黃敬亨,2007;

張蓓貞,2004;葉肅科,2008;顧榮芳,2009)。而這些行為,無論是危險或傷害性的 行為,都是個人可以控制的(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而健康行為可以包括下 列幾類:

1.基本的健康行為或健康促進行為:指生活中有益於個人健康的行為,例如:良好 的衛生習慣、規律的運動(李蘭,2010;黃敬亨,2007)。

2.保健的行為或求醫診療行為:指合理運用醫療資源去維護自身健康的行為,例如:

成人健檢、接受外科手術(李蘭,2010;黃敬亨,2007)。

3.預警的行為或健康保護行為:指預防事故發生和事故發生後正確的處理行為,如:

騎(乘)機車戴安全帽、車禍發生後的自救和他救行為(李蘭,2010;黃敬亨,2007)。

4.戒除不良嗜好:指戒除個人不健康的生活偏好,如:抽煙、酗酒等(黃敬亨,2007)。 5.避開環境的危害:主動或消極的避開生活、工作、或社會環境中對身體有害的環 境,如:噪音、空氣污染等(黃敬亨,2007)。

6.回復健康行為:包括靜臥休養、裝置義肢、職能治療(李蘭,2010)。

黃敬亨(2007)指出不利於健康的行為或危險行為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1.致病的行為模式:指導致某些特殊疾病發生的行為模式,例如:A 型人格行為模 式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相關性。

2.不良的疾病行為:指病人從得知身體有某些疾病直到身體康復期間,所表現出的 行為,例如:沒有立刻就醫、不遵守醫囑。

3.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指一系列有害健康的行為習慣,且個人習以為常,例如:

吸煙、高鹽、高油脂的飲食習慣。

4.違反法律與社會道德的行為:個人行為不但危害自身健康且影響社會秩序,例如:

吸毒。

((

(三三三)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內涵與量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內涵與量表內涵與量表 內涵與量表

Green(1984)認為健康與否是與個人習慣和生活形態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廣泛、正 確的汲取知識,以改變個人的生活態度,才有可能落實行為,進而維持或改善個人的健 康。依照美國健康教育與促進術語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erminology, 2001)其中所收錄的健康生活型態(healthy lifestyle)一詞的定 義是:「可將個人生活品質極大化,並可降低產生於不良健康結果的行為型態」。而 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 (1987) 則將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為了維持或促 進健康水準,達到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某些多層面的自發性行為和認知。

Nechuta et al. (2010) 調查 1996 年至 2000 年 71,243 位年齡介於 40-70 歲間的中國女 性,這些研究對象不抽煙,不喝酒,研究中採用的健康生活型態量表包含五個因素:體 重、腰臀圍比、每日運動、不接觸配偶的二手煙、每日吃大量的蔬菜水果,而其計分方 式採用 6 點量表,從 0 分到 5 分,追蹤 9 年, 2,860 人在這期間死亡,其中 775 人死於 心血管疾病,1,351 人死於癌症。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正常體重、低 的腰臀圍比、參加體能活動、不吸二手煙、高蔬果和整體死亡率及特殊疾病死亡率成負 相關,所以此研究支持整體生活型態改變在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我國 2020 健康國民白皮書指出,影響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正向的身體活動、飲 食、安全性行為、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壓力與因應行為、降低成癮物質的使用風險(林 宜平等,2008)。Travis (1977) 認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責任、飲食、身體活動 以及壓力控制等四個層面的行為;Ardell (1979) 則將其修改並擴展為自我責任、營養的 認知、壓力管理、健康體能和對環境的敏感性等五個層面(引自Walker et al., 1987)。

Walker et al. (1987) 的研究顯示成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實現、運動、健康責任、

營養、人際支持和壓力管理等六個面向,並編制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用以瞭解個 人之健康促進行為。

本研究依據 Walker et al. (1987) 提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六個面向,並參考吳麗玉

(2002)

、何艷如

(2002) 、

林宛蓉(2009)、黃毓華與邱啟潤(1996)、賴佳儀(2006)、

劉瑜鈞(2010)等人之問卷改編成「台中市幼兒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茲將這 六個面向的內容分述如下:

1.營養或飲食行為

飲食因素在疾病的發展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只要導正飲食缺失,可以避免大部分 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等(潘文涵等,2008),在飲食中有大量的 蔬菜、水果、魚、全穀類、纖維、和低飽和脂肪、低反式脂肪會造成較低的心血管疾病 和部份癌症的發生率,反式脂肪(通常是油炸食品)會造成不健康的血脂肪濃度因而增 加罹患心臟病的機會(Pignone et al., 2003)。

Key、Thorogood、Appleby 與 Burr (1996) 以 11,000 名健康的成人為研究對象,平 均年齡 46 歲,追蹤 17 年,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吃蔬果的比很少吃蔬果的,其罹患中風而 死亡的機率少了 30%-40%,罹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率少了 20%-25%。而 WHO 在 2003 年全球飲食戰略中亦建議大眾應限制總脂肪量的攝取且將脂肪的種類從飽和脂防酸轉 向不飽和脂肪酸,增加攝取水果、蔬菜、豆類、未加工的穀物和果仁、限制糖的攝取、

限制鹽的攝取(WHO, 2003)。我國 2020 健康國民白皮書提出有關國人飲食的五大目標:

(1)增加飲食均衡多樣,維持身體質量指數在理想範圍內的人口百分比;(2)增加每 天各種蔬果(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攝入的人口百分比;(3)每天攝取含鈣質豐富的食 物(深色蔬菜、種子堅果、帶骨小魚、或脫脂奶類等至少兩份的人口百分比;(4)增加 主食中全穀類達三分之一的人口百分比;(5)增加「用好油、少加糖、鹽減量」的人口 百分比(潘文涵等,2008)。

(1)增加飲食均衡多樣,維持身體質量指數在理想範圍內的人口百分比;(2)增加每 天各種蔬果(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攝入的人口百分比;(3)每天攝取含鈣質豐富的食 物(深色蔬菜、種子堅果、帶骨小魚、或脫脂奶類等至少兩份的人口百分比;(4)增加 主食中全穀類達三分之一的人口百分比;(5)增加「用好油、少加糖、鹽減量」的人口 百分比(潘文涵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