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健康檢查現況分析

四節影響消費者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相關因素,以下分別說明之。

第一節 健康檢查現況分析

健康檢查是指利用臨床醫療的各項檢查及檢驗,在疾病沒有症狀 之前,早期發現潛伏性或進行性疾病,即時給予矯正治療,對受檢者 給予衛生教育,及適當健康指導,使他們能夠善用天賦的體能保持健 康,並促進健康及生活品質,且達到限制殘障或延長壽命的目的(陳 明豐,2005;陳皇光,2010)。而文獻提及健康檢查約可概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由政府單位所提供預防保健服務的健康檢查,如四癌篩檢、

成人健診等;第二類則是政府或規範所須執行的健康檢查,如勞工體 檢、學生體檢等;第三類則是民眾自付費用的自費健康檢查(陳銘樹,

2001;詹媛媛,2007)。

自費健康檢查服務最早於1956年由臺大醫院開始提供(陳明豐,

2005;詹媛媛,2007)。初期的健康檢查是附屬在醫院某一科別下的 兼任業務,因社會的變遷、民眾需求和健保總額制度的實施,改變醫 療機構的經營方式,現今各家醫院已將其視為推廣自費醫療業務的主 力之一,皆設有獨立的「健康檢查部門」,無論是醫療設備或人員培 訓都是醫院目前所重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提供民眾專業且獨立的健 康檢查服務,以利拓展自費醫療業務的發展(詹媛媛,2007)。現今 自費健康檢查是健康產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眾醫院爭奪之地,目前 經營方式也多數以企業經營和行銷包裝的手法進行(陳明豐,2005)。

健檢機構間為了競爭市場的佔有率,除了強調精密的醫療設備和人力 素質外,更要比較「健康服務」內容,進而逐漸衍生出「健康管理」

的概念(詹媛媛,2007)。

有研究指出,健康檢查的受檢者參加檢查動機,主要為自覺身體 不適(呂瑞玄,2001;鍾雨蓁,2008)和關心自身健康且重視「預防 勝於治療」(蔡銘振,2006)。黃燕鳳(2008)以 332 名受檢者為對 象調查其健康檢查需求研究顯示,消費者注重的是健檢機構提供適切 的健檢項目。另外,鍾雨蓁(2008)的調查顯示民眾希望有專人提供 健檢諮詢及規劃個人檢查項目。陳金蘭、黃銑扶(2006)亦指出有專 人解說與協助和與受檢者共同討論規劃其需求的健康檢查,可提升顧 客滿意度。

篩檢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但過度的強調篩檢工具對疾病的偵 測力,可能會應用至不適合的族群,造成健康危害及醫療資源的浪費 (Grimes and Schulz, 2002)。柯雅禎(2007)的調查結果發現受檢者自 身的過去病史和其選擇的檢查項目無明顯差異,大多數的受檢者仍是 選擇以醫院規劃的健康檢查套組為主。而李語嫣(2010)以參與健檢 的檢查結果和生活習慣的資料建立來預測糖尿病風險,其研究結果,

電腦斷層或正子等高階影像的特殊儀器檢查是無法預測患糖尿病的風 險。

許榮志、丁博輝(2013)對健檢實施現況的探討指出,台灣健檢 實施現況的缺失包含健檢流程不完備、健檢報告無法依據受檢者個別 狀況、做完整的分析、對健檢報告的錯誤認知、健檢報告異常的受檢 者複查比例太低、受檢者尋求後續處理的比例太低。陳皇光(2010) 亦 指出健康檢查僅是發現問題的工具,檢查本身並不會改變疾病結果,

而健康檢查後建議、後續的追蹤、轉診及治療等計畫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的問題得到處理才是健檢最重要的目的。

綜合以上所述,健康檢查是為篩檢出未發生或有可能產生疾病,

且健康是動態的,檢查工具也非百分之百,無法從一次的檢查就了解 身體的全面性狀況和未來的發展,所以完善的健康管理計劃除了適切 的健康檢查項目外,最重要的仍是檢查後的後續追蹤、改善、治療計 劃和生活型態的調整,如何為受檢者進行合適的健康管理計劃是值得 進一步研究的,因此,本研究以健康檢查中心消費者為對象,探討其 對健康管理之服務需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