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結果,歸納幾點研究上重要結論,敘述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與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分布

本研究之受測對象以男性居多,研究對象大都有良好的生活 型態,包括不吸菸、不喝酒和有運動習慣。對於健康管理服務,

在產品需求方面,對客制化服務、追蹤服務、轉介服務以及每季 提供衛教訊息等服務需求較高;反之,對健康管理平台和參與衛 教講座的需求較低。在推廣需求方面,對接受健檢優惠等活動的 意願較高,其餘對於網際網路的推廣和有奬競賽等活動的需求較 低。在通路需求方面,偏好以手機簡訊傳達健康管理的訊息。在 代價需求方面,大多願意為了健康付出時間和金錢,但大多數對 於健康管理的服務,不願意額外付費;其中願意付費者,能接受 的健康管理服務費用,僅為新台幣 500 元以下。

二、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差異

本研究發現,女性對於健康管理平台的產品服務,和網際網 路的推廣服務,其需求皆高於男性。年齡愈大,對追蹤服務的產 品服務,和網際網路的推廣服務需求也愈高。教育程度為研究所

(含)以上者偏好有衛教訊息的產品服務;在健康檢查結果異常 通知時偏好有專人電話通知的通路服務。收入愈高,對客制化服 務、追蹤提醒以及衛教訊息等產品服務的需求愈高;對從網際網 路推廣服務的需求也愈高;所願意付出的時間和金錢等服務代價

也愈高。

三、 研究對象健康行為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差異

本研究發現,抽菸習慣為不吸菸者,較願意為健康管理付出 金錢和時間等服務代價。飲酒習慣為偶爾喝酒或應酬才喝者在健 康檢查結果異常通知時,偏好以電話聯繫的通路服務。運動習慣 為每週達 150 分鐘以上者對客制化服務、健康管理平台和追蹤提 醒的產品服務需求愈高;而運動時間愈長,愈願意為健康付出金 錢和時間等服務代價。

四、 研究對象疾病史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差異

本研究發現,有疾病史者對追蹤提醒和轉介服務的產品服務 需求較高;而在有疾病史中患有血脂異常者對轉介服務的需求較 高;有其他病史者對追蹤提醒的需求較高。在推廣需求服務方面,

有腦中風病史的研究對象對網際網路推廣的需求較高。

五、 研究對象健檢動機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差異

本研究發現,不同健檢費用來源,在不同情況下對通知方式 選擇有顯著差異,其中健檢費用來源為部分自費加部分補助的研 究對象,在通知健康檢查結果異常時,偏好有專人電話通知的服 務方式。

六、 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預測力

本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可以有效預測其對健康管 理服務的需求,其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健康行為、疾病史和 健檢動機等變項可有效預測健康管理服務需求。

第二節 建議

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對於健檢機構與未來研究兩方面提出以下 建議:

一、 健檢機構

(一) 本研究發現參與健康檢查的消費者,對於健康管理服務需求的 產品服務上,最主要為「追蹤服務」、其次是「客制化服務」和

「轉介服務」;而在通路需求上則是以手機簡訊傳遞服務為主。

建議健檢機構可加強健檢後的售後服務,在受檢者收到健康檢 查報告書時,主動連繫確認是否需要提供後續協助、建議後續 醫療的就醫科別、於健檢後三個月或六個月等時間定期提醒回 診,並針對檢查結果異常者,進行個案管理計畫,以及提供個 人專屬的飲食建議計畫。另外,可多利用以手機簡訊通知的方 式,進行健康管理,如健康檢查後,依其檢查結果提醒回診和 看診通知等提醒。

(二) 本研究發現在性別方面,女性對健康管理的需求高於男性;在 健康行為方面,不喝酒、不吸菸及有運動習慣者對於健康管理 服務的需求高於有喝酒、吸菸和不運動者。建議對女性及有健 康生活習慣的族群,可定期提供醫療衛教訊息和健診專案活動 等資訊,以利其對健康的需求;然針對男性及有不良生活習慣 者,可加強疾病的管理和定期健檢的追蹤提醒。

(三) 本研究發現收入和教育程度越高者,對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也 越高。建議可針對此族群之受檢客戶,提供個人專屬健康管理 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健診項目量身規劃、專人定期提醒回診和 客制化運動及飲食建議等專案服務。

(四) 本研究顯示患有疾病史之受檢者,對於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高 於無病史者。建議健檢中心可針對有疾病史之受檢者,將其轉 介到醫院合適的單位進行共同醫療照護,如附屬醫院之糖尿病 照護中心或肝炎諮詢中心等單位。

(五) 本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對於太繁瑣之健康管理服務接受度不高,

如須定期回傳訊息的健康管理平台和衛教講座。建議健診機構 在為受檢客戶進行健康管理時,須考量其接受度及便利性,以 達健康促進之目的。

(六) 本研究顯示消費者多數不願意另外付費使用健康管理服務,而 少數可接受者所願意支付的金額,僅為新台幣 500 元以下。所 以建議在規劃健康檢查專案時,可將此服務納入專案規劃內,

以專案方式訂定價格,不另收取健康管理服務費用,以提升健 康檢查產品的服務價值。

二、 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桃園市某醫院健檢中心自費參加健康檢查之受檢 者為研究對象,無法納入其他健診中心,建議將來的研究範圍可進 一步擴大到其他健檢機構,以驗證受檢者對健康管理服務是否有需 求上的差異。

(二) 研究工具

目前尚無針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的相關研究,本研究對於問卷 的設計及量表的選擇,僅能參考健康檢查因素及健康促進相關之資 料。本研究問卷為初次使用,未來仍須要相關研究多次測試,以建 立研究工具之信效度。在問卷設計上,可針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之 內容,作更詳盡的題目編排。

(三)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量化研究方法,限於人力、財力及時間,並未同時採 質性調查。為了解研究對象對於健康管理需求上更詳盡的相關因子,

建議未來可加入質性研究,使研究結果更具代表性以利推動健康促 進實務工作的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戈依莉(2002)。應用社會行銷概念推廣母乳哺餵。護理雜誌,49(2),

70-74。

王素真、洪耀釧、林耀三(2011)。影響民眾利用自費健康檢查之相關 因素探討。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8(2),320-329。

王敏容、王如萱、王佳惠、郭乃文(2005)。市場競爭對醫院開發自費 醫療服務之影響。北市醫學雜誌,2(10),30-41。

王蕙雯(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工作場所員工運動介入措之成效探 討-以某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司徒達賢(2002)。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朱明若、李姣姿(2001)。全球化之下工作壓力對職工身心健康之影響 及整合性的對策。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0(6),413-422。

江賢文(2012)。影響空軍官兵接受自費健康檢查之相關因素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何維嘉(2004)。消費者選擇健康檢查機構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吳英隆、謝碧容(2007)。以策略導向分析醫療產業顧客關係管理之消 費者關鍵需求特性。資訊管理學報,14(1),67-89。

吳勝基(2008)。社區健康促進市場之研究:從物業管理者的觀點(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吳惠林(2005)。人生經濟學。臺北市:博大出版。

呂瑞玄(2001)。服務品質與顧客回檢意願之研究─以台中榮總自費住 院健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李仁佐、許智鈞(2011)。彰化縣公務人員自覺健康狀況之調查研究。

運動與健康研究,1(1),51-68。

李文玄、陳怡穆(2010)。以目標導向觀點探索動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之關聯性。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9(1),76-85。

李妙純、張華庭(2011)。社經地位與健康路徑關係之性別差異。臺灣 公共衛生雜誌,30(5),453-467。

李淑芬、柯慧青、洪錦墩、李美文(2012)。影響民眾選擇自費健康檢 查因素之研究。澄清醫護管理雜誌,8(3),27-37。

李語嫣(2010)。運用資料探勘技術由健康檢查與生活習慣資料建立疾 病預測模型-以糖尿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臺南市。

李選、張婷(2010)。由改變生活型態談健康管理。研習論壇,110,

1-11。

李蘭、陳富莉(2010)。社會行銷。載於李蘭(主編),健康行為與健康 教育(196-211 頁)。臺北市:巨流圖書。

周其宏(2003)。民眾使用醫院網站情形與對就醫行為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周英弼(2011)。行?不行銷?台灣醫療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周歆凱、林怡君、蔡明足、翁林仲(2011)。探討糖尿病患對遠距照護 支援系統之功能需求與差異。醫療資訊雜誌,20(3),21-39。

周歆凱、林怡君、蔡明足、翁林仲、楊佩璇(2010)。探討區域醫院候 診病人對數位學習之認知及衛生教育需求。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6(1),12-20。

林子淳、郭富舜(2008)。花蓮縣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運動 傳播學刊,1,51-61。

林川雄、馮兆康、黃建財、黃麗玲、葉德豐、詹清旭(2013)。醫院健 康促進行為與挖掘自費健康檢查顧客之分析。管理實務與理論研 究,7(2),139-156。

林佩璇(2006)。運用健康自主管理方式於健康促進之探討(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建煌(2006)。行銷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林政德(2012)。配銷通路管理。載於趙海倫(主編),醫療行銷管理 (8-26 頁)。臺中市:華格那。

林軍伯、蘇千田(2010)。健康促進介入模式降低勞工心血管疾病危險

林軍伯、蘇千田(2010)。健康促進介入模式降低勞工心血管疾病危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