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價值鍊與價值活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價值鍊與價值活動

哈佛商學院教授Michael E. Porter(1985)提出價值鏈(Value Chain)的觀念來 探討企業競爭優勢,Porter 認為每個企業都是包含產品、生產、行銷、運輸與相關 支援作業等各種不同價值活動的集合體,且可用一個價值鏈表示,如圖2 所示。

圖2 : Michael E. Porter 的價值鏈

Porter 認為企業提供給顧客的產品或服務,其實是由一連串價值活動的組合所創造 出來的。價值鏈所呈現的總體價值,是由各種「價值活動」(Value Activities)和

「利潤」(Margin)所構成。價值活動可分「主要活動」和「支援活動」兩大 類,主要活動涉及產品實體的生產、銷售、運輸及售後服務等方面之活動,圖 2 的虛線部份所顯示的採購、技術發展和人力資源管理等為支援活動,其除了支援特 定的主要活動外,同時亦支援整個價值鏈。價值活動是構成競爭優勢所需的基礎,

比較競爭者的價值鏈,企業就能從其中的差異,看出決定競爭優勢的關鍵;而每一 項 價 值 活 動 , 都 有 可 能 促 成 最 終 產 品 的 差 異 性 , 進 而 提 升 產 品 價 值 。

值的關鍵,以及企業利潤的來源。Porter 認為企業在確定了價值鏈之後,有助於其 定位與策略的擬定。界定價值鏈後,就能將成本與資產,對各項價值活動,做必要 擇,反映了業者的策略性意圖(strategic intent),不同策略意圖之同業,其產業 價值鏈亦有所不同。透過價值鏈活動之進行,一方面可以產生顧客認為有價值的產 品或服務,但另一方面,必須負擔各項價值鏈活動所產生之所有成本。當進行價值 鏈成本分析時,不能僅侷限於所謂的內部成本分析,而忽略了在整個價值鏈活動 中,供應商以及顧客對利潤貢獻的影響。

再者,Shank and Govindarajan(1993)認為,在兼顧企業內部及外部的各項因 素後,價值鏈之成本分析可幫助管理階層了解整個市場結構中,由上而下的所有成 本狀況、和同業競爭者比較的情形、以及可能採行的特殊策略或方式,進而達到

「成本領導者(Cost Leadership)」的目的。

價值鏈分析的特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價值活動可分為兩種活動:主要活動和次要活動。主要活動是涉及產品的 物質創造、銷售、轉移、和售後服務的各種活動。次要活動是輔助主要活 動,並透過採購、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企業內各種不同的職能、以 相互支持。

3. 價值鏈顯示總體價值。價值鏈除了價值活動外,還包括利潤。利潤是總體 價值,與從事各項價值活動的總成本的差。

4. 價值鏈的整體性。企業的價值鏈,會整合至更廣泛的價值系統中。如供應 商屬企業價值鏈中的外購輸入價值鏈(謂上游價值);又如許多產品透過 通路價值鏈(謂通路價值),到達買方手中,企業產品最終成為買方價值 鏈的一部分,這些價值鏈都會影響企業的價值鏈。因此,要取得並維持競 爭優勢,不僅要了解企業本身的價值鏈,而且,也要了解企業價值鏈於所 處價值系統中的關係。

5. 價值鏈的異質性。不同產業具有不同的價值鏈,而同一產業中,不同的企 業的價值鏈也不同,這反映了企業各自的背景、策略以及執行策略途徑等 方面的不同,同時也代表著企業競爭優勢的潛在來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