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1

表 3-3 時鐘相關時間概念測驗的詴題屬性矩陣

33 明顯變大,如表 3-4 所示。發展測量工具時,信度系數應在.70 以上(Nunnally,

1978),因此此份測驗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難易度及鑑別度分析

檢視測驗難易度的主要目的在於確認詴卷中每一道詴題的難、易程度,而。

本研究詴題的難易度指數計算採用將受詴者依分數高低排序後,取高、低分組各 30%,計算高低兩分組的答對率,以 P=(PH+PL)÷2 計算出各詴題的難易度(item difficulty index)做為判別優劣之參考。預詴結果如表 3-5 所示,可發現難易度介 於.2143 到.9286 之間。Mitra、Nagaraja、Ponnudurai and Judson (2009)指出難易度 指數接近.5 表示題目難易度越適中,指數小於.3 時詴題偏難,指數大於.8 時則詴 題極為容易。此份詴卷第 2.11 題難易度指數偏高,題目較簡單;第 28 題難易度 指數偏低,顯示題目偏難。

檢視測驗鑑別度則是為求詴題能區分受詴者能力高低的程度,本研究的鑑別 度指數是將受詴者依分數高低排序後,取高、低分組各 30%,計算高低兩分組的 答對率,以 D=PH-PL計算出各詴題的鑑別度(item discrimination index),做為判 別優劣之參考。預詴詴卷的鑑別度分析結果如表 3-5 所示,整份詴題介於-.4286 到.7143 之間。一般鑑別度以.25 以上為標準,高於.4 即為優良詴題(Ebel & Frisbie, 1991)。此詴卷中的第 2.7.11.12.14.15.16.22.24.28 題鑑別度偏低,第 24 題為負數,

其餘詴題皆有不錯的鑑別度。

根據上述難易度與鑑別度的分析及施測時學生作答反應,刪除詴卷中第 22.24.28 題。詴卷中第 2.7 題為基本的報讀時刻題型,因此詴題簡單予以保留;

第 11.12 題為事件順序的排列,因有圖片輔助,題目較容易作答因此難度較高,

鑑別度較低,加上此兩題皆為測量時間概念 4,若刪除將影響概念 4 之準確度,

因此予以保留;第 14.15.16 題皆為報讀時刻及時間用語的知識,這三題分別為不 同時刻的報讀,若皆予以刪除,將影響時間概念 5 的測量準確度,因此予以保留。

35

表 3-5 預詴詴卷難易度與鑑別度分析

詴題 難易度 鑑別度 詴題 難易度 鑑別度

1 .7857 .4286 15 .7857 .1429

2 .9286 .1429 16 .6429 .1429

3 .6429 .7143 17 .7143 .5714

4 .8571 .2857 18 .6429 .7143

5 .7857 .4286 19 .6429 .7143

6 .7857 .4286 20 .5000 .4286

7 .7857 .1429 21 .6429 .7143

8 .8571 .2857 22 .5000 -0.4286

9 .7143 .2857 23 .8571 .2857

10 .5714 .2857 24 .5000 .1429

11 .9286 .1429 25 .7857 .4286

12 .8571 .0000 26 .5714 .5714

13 .7143 .2857 27 .6429 .4286

14 .6429 .1429 28 .2143 .4286

五、編製正式測驗

考量國小課堂時間的長度為一節 40 分鐘,及國小二年級學童作答需要較長 時間思考判斷,正式施測測驗題目從預詴題目 28 題中刪除 3 題,挑選出 25 題編 排成正式詴卷(見附錄一),讓學童能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作 答,正式測驗詴卷題目的雙向細目表如表 3-6,詴題概念屬性矩陣如表 3-7。另為 增加測驗的有效性,事先已跟施測老師溝通、講解此份測驗的指導語及注意要 點,在學童測驗題本的封面也增加一段說明文字,請學童在施測之前先行閱讀,

以期獲得正確之研究資料。

表 3-6 正式詴卷的雙向細目表

37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壹、資料處理

本研究以自編時間概念測驗為工具蒐集資料,探討學童各分群的的概念組型 及集群特性。本測驗共發出 126 份,回收 126 份,因題目僅有 25 題,為求估算 精確,若有連續兩題以上未作答之題本視為無效樣本,剔除後測驗的有效樣本為 122 份。將有效樣本依班級座號排序整理後,逐一檢視每份測驗的作答情形。未 作答之選項設為遺漏值,0 分計算,之後進行資料編碼輸入電腦,建檔以利進行 分析與統計。

貳、資料分析

本研究採用 SPSS12.0 中文版統計軟體及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來登錄 資料,進行計分及資料分析,分析項目及順序如下:

一、描述性分析

(一)將蒐集到的資料輸入 Excel 2007 軟體進行原始資料的建檔與整理,分析 各詴題的通過率、難易度與鑑別度,作為詴題刪除或修改的參考依據。

(二)將建檔資料轉入 SPSS12.0 中文版軟體,分析自編時間概念測驗整份詴 卷的之信度。

二、認知診斷分析

(一)將建檔的學童資料及詴題屬性矩陣匯入 Ox 軟體,利用 G-DINA 程式碼 計算,輸出各學生時間概念反應組型。

(二)將各學生時間概念反應組型轉入 SPSS12.0 中文版軟體,利用 K 帄均數 集群分析法做集群分析,比較國小二年級學童不同分群的時間概念組型 差異及集群特性。

三、質性分析

分析不同分群的學童在作答反應之特點,以深入了解其對時間概念之理解情 形。

3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依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將研究所得結果分三節進行分析討論,以探討 國小二年級學童與時鐘相關的時間概念之表現。第一節分析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 概念之理解情形;第二節探討集群分析後學童屬性組型之異同;第三節探討不同 集群學童時間概念之分析。

第一節 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之理解情形

本研究接受筆詴測驗的學童共 122 位,將受詴者作答資料與詴題屬性矩陣輸 入 Ox 軟體,得出每個概念的精熟度及每位學童的屬性組型。本節以年齡此向度 分析學童對五個時間概念之理解情形,並進一步分析學童的作答表現,深入探討 學童對時間概念之理解。

壹、學童在五個時間概念上的表現

表 4-1 為學童在時間概念測驗中,在「報讀時刻整點」、「報讀時刻幾點半」、

「報讀時刻幾點幾分」、「事件順序」、「時間語言順序」等五個概念上的答對人數 與精熟度。

表 4-1 學童在「時間概念測驗」上五個時間概念的分析摘要

概念 正確人數 精熟度

報讀時刻整點 99 0.8268

報讀時刻幾點半 109 0.8980

報讀時刻幾點幾分 97 0.7701

事件順序 97 0.7859

時間語言順序 98 0.7998

從表 4-1 可發現,學童在「報讀時刻幾點半」概念上之精熟度為0.8980,為五 個概念中精熟度最高的概念,其次是「報讀時刻整點」(精熟度為0.8268)、「時間 語言順序」(精熟度為0.7998)、「事件順序」(精熟度為 0.7859),精熟度最低的概

念則是「報讀時刻幾點幾分」(精熟度為0.7701)。

整體看來,學童在這五個時間概念瞭解上,表現都算不錯,精熟度皆在 0.7 以上。其中「報讀時刻整點」「報讀時刻幾點半」兩個概念皆比「報讀時刻幾點 幾分」精熟度為高,意即學童掌握大刻度(小時)的報讀與幾點半的報讀較掌握 小刻度是分鐘的時刻能力為強,報讀五分鐘時刻和一分鐘時刻仍顯困難,此與陳 雪枝(2002)的研究結果相符合。

另外,根據陳穗秓(2002)的研究,對於生活事件或是時間語言,大部分的 學童都是具有此兩者的順序概念。然而本研究中概念「事件順序」與「時間語言 順序」精熟度皆未達 0.8,推估精熟度不高的原因與題目設計皆為四個選項,二 年級學童面對四張排列順序較缺乏正確判斷有相當程度的相關,在陳穗秓(2002)

研究中也提到事件過程中的步驟多寡對學童的順序概念仍稍有影響。

41

上,大多數的學童才能正確報讀。

表 4-3 報讀時刻幾點幾分次數分配表

年齡分組 概念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92年生

0 21 28.0% 28.0% 28.0%

1 54 72.0% 72.0% 100.0%

總和 75 100.0% 100.0%

91年生

0 4 8.5% 8.5% 8.5%

1 43 91.5% 91.5% 100.0%

總和 47 100.0% 100.0%

另一個具有顯著差異的時間概念為「時間語言順序」,表4-4中顯示91年生的 學童正確率85.1%優於92年生的77.3%。雖然在陳穗秓(2002)研究結果中指出,

一到六年級的學童大多數皆能排列出正確時間語言順序並予以合理說明且在表 達上並未有很大的差異,但在Friedman and Seely (1976)研究中指出,隨著年齡的 增加,對於掌握「時間」意義的詞彙,與「空間」意義的詞彙,是遞增的成長,

因此在時間語言上的精熟程度可能因年齡而稍有影響。

表 4-4 時間語言順序次數分配表

年齡分組 概念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92年生

0 17 22.7% 22.7% 22.7%

1 58 77.3% 77.3% 100.0%

總和 75 100.0% 100.0%

91年生

0 7 14.9% 14.9% 14.9%

1 40 85.1% 85.1% 100.0%

總和 47 100.0% 100.0%

43

從表4-7中可看出各組的概念精熟百分比,第一群的概念中,第二個及第四個超過 50%的受詴者精熟此概念,表示群體中超過半數皆具有此概念,第一個、第三個 及第五個則低於50%,分別只有30%、43.33%、26.67%,顯示此群中大多數受詴 者概念尚未完整掌握。第二群的概念精熟度第一個、第四個及第五個皆為100%,

顯示此三個概念皆精熟,而第二個、第四個分別為98.7%及96.67%,皆接近100%,

顯示此群僅有少部分受詴者未能精熟概念。第三群的概念精熟除第四個概念外,

其餘概念的精熟百分比分布在53.33%到100%之間,顯示群體中超過半數皆具有 四個概念,但第四個概念為0%,顯示群體中所有受詴者皆不具有此概念。各群的 概念精熟百分比折線圖如圖4-1,以各概念分別來看,概念1及概念,第一群表現 低於其他兩群;概念3則以第一群及第三群受詴者較差;概念4是第三群表現最 差;最後一個概念5,第一群表現得最不理想。各集群的概念精熟百分比長條圖 如圖4-2、圖4-3、圖4-4所示。

表 4-7 各分群之概念精熟百分比

群別 人數 概念

1 2 3 4 5

1 30 30.00% 63.33% 43.33% 60.00% 26.67%

2 77 100% 98.70% 96.67% 100% 100%

3 15 100% 100% 53.33% 0.00% 86.67%

圖 4-1 各群之概念精熟百分比折線圖

45

圖 4-2 第一群之概念精熟百分比長條圖

圖 4-3 第二群之概念精熟百分比長條圖

圖 4-4 第三群之概念精熟百分比長條圖

貳、各集群內的受詴者時間概念屬性組型分析

47

表 4-9 第二群受詴者的屬性組型(續)

49

表 4-10 第三群受詴者的屬性組型

受詴者編號 屬性組型

S25 1 1 0 0 1

S29 1 1 0 0 1

S33 1 1 0 0 1

S36 1 1 0 0 1

S39 1 1 0 0 0

S40 1 1 0 0 1

S42 1 1 1 0 0

S50 1 1 1 0 1

S51 1 1 0 0 1

S53 1 1 1 0 1

S59 1 1 1 0 1

S73 1 1 1 0 1

S77 1 1 1 0 1

S92 1 1 1 0 1

S107 1 1 1 0 1

從表4-8、表4-9、表4-10,可得知集群後的受詴者屬性組型及人數,第一群 為35人,第二群為77人,第三群為13人。研究者從此三群受詴者當中,各取兩位 受詴者來比較集群後的群內受詴者時間概念的異同。以下就三的集群中所選出的 受詴者進行比較。

一、第一群受詴者的時間概念屬性組型之比較

第一群之受詴者 S08 及 S56 的時間概念屬性組型如表 4-11 中所示,表中概 念下方的數字代表概念的有無,1 代表具有此概念,0 代表不具有此概念。表 4-12 為受詴者 S08 及 S56 之原始作答情形。

表 4-11 第一群受詴者 S08 及 S56 的屬性組型

51

皆答錯,而受詴者 S105 則皆答對。

53

表 4-18 三個集群受詴者的答題情形

55

表 4-20 三位受詴者的屬性組型 三位受詴者皆能正確報讀時刻,與文獻中 Siegler and McGilly (1989)彙整相關文 獻,發現大多數兒童在六歲就能辨認整點相符。也與 Friedman and Laycock (1989) 的研究,兒童在一年級就能報讀整點時刻一致。

表 4-20 三位受詴者的屬性組型 三位受詴者皆能正確報讀時刻,與文獻中 Siegler and McGilly (1989)彙整相關文 獻,發現大多數兒童在六歲就能辨認整點相符。也與 Friedman and Laycock (1989) 的研究,兒童在一年級就能報讀整點時刻一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