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的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教學與未來研究兩方面的建議。

壹、在教學方面

一、教師在教學時,可增加實際撥鐘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經由觀察,瞭解長短

針的二維關係

本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報讀時刻的問題上,對鐘面上長針、短針的相對位 置未能完全理解,在報讀時刻幾點半與幾點幾分之問題類型中,因僅注意短針報 讀,未留心觀察整個鐘面上長針的位置,因而報讀錯誤,代表學童未能覺察到鐘 面上的長短針的二維關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若能加入實際讓學童動手操作時 鐘的活動,讓學童詳細觀察時鐘上指針的動向,了解長針及短針是同時前進的關 係,並瞭解長針走一圈時,短針相對所移動的距離,可讓學童對鐘面上指針的位 置有更完整的認知,也更能正確報讀時刻幾點半及幾點幾分。

二、教師在教學時,可運用各種生活事件、事物的變動,讓學童經由自身經驗,

65

提升其對時間與空間的相互連結

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判斷事件前後順序時,可能受到自身生活經驗所影響,

若教師在教學時,能多運用各種生活事件來呈現問題,先運用學童自身的生活所 經歷的事件,讓學童理解時間與事件之關聯,再進一步運用家人或周遭生活的事 件,讓學童來判斷,此時這些事件為原本學童所不熟悉的活動,藉由課堂上的討 論、周遭環境的變化,讓學童體驗時間,將時間具體化,覺察時間與空間的相互 間的關聯,增進其對時間與活動的連結。一旦學童能建立事件順序的概念,即能 加強其往前往後推論事件的發生次序,作邏輯上的思考,並理解時間順序的方向 性。

三、教師可運用此份測驗了解學童對時鐘相關時間的理解為哪個層次,以調整

其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完後,可對其教學內容調整修改此份測驗,再對學童進行施測,

方便教師瞭解學童對時鐘相關時間概念的理解層次為何,及其尚有哪些概念需要 再加強或是澄清,協助教師調整自我的教學內容,逐步提升學童之理解層次。

四、教師在教學時,可多使用慣用時間語言,並鼓勵學生多表達。

根據本研究結果,學童對於時間語言「之前」、「之後」的使用尚未熟悉,然 生活當中應培養學童正確使用此媒介來溝通表達。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讓學 童看出「時間語言」與「順序」之間的關聯,教師宜在教學活動中常使用,讓學 童能理解順序與時間語言之關係,並讓學童透過多運用慣用時間語言來表達事件 的順序,增進其在解題上之表現。

貳、在未來研究方面

一、研究對象部分

本研究因教材與時間經費的限制,研究對象僅針對臺中市某校之國小二年級 學童,未來研究者可再擴及至不同地區,以了解各地學童對時鐘相關時間概念之 情形。此外在九年一貫正式課程綱要中,三年級的能力指標也包涵到學童時鐘相

關時間概念之能力,未來研究對象也可擴及至國小三年級學童,探討國小三年級 學童對時鐘相關時間概念之理解情形。

二、研究方法部分

本研究運用測驗來調查國小二年級學童對時鐘相關時間概念之理解情形,是 較為廣泛普遍的方式,但對學童在各概念的表現上,未能深入探討是否有其他因 素影響其判斷。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運用質性的研究方式,來深入了解學童在各概 念上的表現。

三、研究工具部分

研究工具可納入更多的變項來探討國小二年級學童對時鐘相關時間概念之 理解,譬如在不同類型時鐘呈現下,可再進一步探討學童對其表徵之理解是否有 所差異;在不同文字題型下,學童對其概念的理解是否有所差異。

67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文卿(2009)。DINA 模式與 G-DINA 模式參數估計比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民 77)。數學課程研究資料第二輯(七十五年及七 十六年度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朱振生(2001)。國小五年級時間化聚學習表現與補救教學之研究。屏東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余民寧(1995)。認知診斷測驗的發展趨勢。教育研究,45,14-22。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臺南市: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柯華葳(1989)。學童日常生活時間概念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計畫(編號:NSC77-0301-H081-001),未出版。

洪雅玫(2007)。一位國小三年級教師時間教學之實務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俞筱鈞譯著(1988)。認知發展實驗:理論與方法。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涂金堂(2003)。認知診斷評量的探究。南師學報,37(2),67-97

張州甫(1998)。學童等時性概念和液體量守恒概念發展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怡婷(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時間概念結構分析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振東(1989)。時間的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16(2),119-126。

張雅婷(2006)。國小學童高低成就組學生時間量感之比較分析。國立臺南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莊苑芬(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三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教學之研究。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莊惠雯(2009)。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分群化之概念詮釋結構分析與補救教 學成效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玉粉(2006)。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智程(2007)。國小五年級學生時間概念詴題編製及其分析之研究。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如瑾(2003)。月曆相關時間概念診斷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孟吟(2006)。參照不同版本之國小五年級學童時間概念的學習表現。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佩玉(2002)。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佩玉、鍾靜(民 92)。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國教學報,15,61-88。

陳映雯(2007)。數學學習障礙學生時間化聚解題與教學策略。屏師特殊教育,

14,1-9。

陳雪枝(2002)。兒童讀報時刻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朝陽(1992)。國小兒童的時間概念與教學。教師之友,33(3),46-54。

陳溢年、陳秀女譯(民 64)。時間。荷蘭:時代。

陳穗秓(2002)。國小學童的時間順序與週期概念。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武鎮(1975)。小學數學科教學。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黃鶯枝(2007)。一位三年級教師實踐時間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玉娥(1996)。學齡前學童對成人用之時間概念研究。國民教育,36(3),

49-58。

69

葉連祺、林淑萍(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領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 究月刊,105,94-106。

詹碧蓮(2008)。國小一年級數學學習困難篩選測驗編製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 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湘川、林原宏(民94)。從詴題特徵曲線進行認知診斷之理論與應用。測驗統 計年刊,3,1-13。

劉懷桐(2002)。資訊科技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教學之探討。臺中師範學 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賴怡君(2005)。與鐘錶相關時間概念教學活動設計之發展性研究。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瑞萍(2004)。國小學童時間順序與週期概念課程設計與實施。國立臺北師範 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瑞萍、鍾靜(2006)。國小學童時間順序與週期概念課程設計與實施。國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數 理 科 技 教 育 類 ,19(1),1-31。

鍾靜(1994)。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低年級時間教材的設計。載於國民小學數學 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

鍾靜(1998)。時間教材和速率教材的設計。載於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高 年級)。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

鍾靜(2003)。兒童時間概念全國施測詴題設計與初步分析。2003 數學與科學的 對話:概念學習。科教處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承 辦。學院學報,16(1),1-38。

鍾靜、鄧玉芬、鄭淑珍(2003)。學童生活中時間概念之初探研究。國 立臺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數 理 科 技 教 育 類 ,16(1),1-38。

蕭志芳(2003)。中高年級國小學童時間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毓秀(2001)。國小學童時間文字題解題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毓秀、鍾靜(民91)。國小學童時間文字題解題研究。國教學報,14,21-42。

譚寧君(1998)。從兒童的時間迷思概念看教師對兒童知識的了解。教育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1047-1062。

71

二、西文文獻

Case, R., Sandieson, K., & Dennis, S. (1986). Two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es to the design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1, 293-333.

Coleman, J. S., & Smith, R. B. (1973). The mathema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Chicago:

Transaction.

Creekmore, W. N. III, Johnson, D., Knesel.P. & Nash (1989). Digital-first approach to teaching temporal concepts to preschool. (ERIC ED315204).

de la Torre, J. (2011).The Generalized DINA Model Framework. Psychometricka, 76(2), 179-199.

de la Torre, J. (2009a). DINA model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 didactic.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 34, 115-130.

de la Torre, J. (2009b). A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 for cognitively-based

multiple-choice options.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3, 163-183.

de la Torre, J., & Douglas, J. (2004). Higher-order latent trait models for cognitive

de la Torre, J., & Douglas, J. (2004). Higher-order latent trait models for cognitiv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