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班教學的省思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42-45)

從這個階段學生的表現來看,直觀迷思的比例確有降低的趨勢,而 答對率也增高一些;而且,學生認識直觀法則之後,也知道應該要以科 學性的知識去驗證自己的原生直觀,感覺上似乎有些教學成效。但是,

從訪談中發現,“從學生的答案無法確實分辨,是強記或是理解所得的結 果”。因此,個人心中也一直思索著,如何調整下一階段的教學策略與內 容?有些學生對教學內容有部分的印象,卻仍容易混淆,個人推測可能 是,教學由科學性概念的觀點出發之故。所以,只有引入科學性的概念 似乎是不夠的,也就是說,即使個人很清楚的告訴學生,她的想法錯在 何處,她下次還是有可能呈現相同的反應。所以,要讓學生自己發現錯 誤而有所省思,否則即使用再多的方法或觀點來看問題,雖然,答案不 同,她們也只是陷在無法確定哪一個正確的掙扎中,無法讓學生產生真 正的數學理解。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從與學生的訪談和討論中發現,當有人說出接近正確答案時,也會 刺激其他人有新的想法而求出正確的答案。還有,在討論中,個人曾經 舉了一個極端狀況的例子,企圖引導 S0136 發現結果與她的原生想法矛 盾,希望引起她的概念衝突,使她察覺原先想法的錯誤。但是,她並未 如我所預料,立刻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是有些學生(例如 S0109)已經發現 了,在經過學生的相互討論之後,終於發現問題所在(詳見附錄二之 2 訪 談二逐字稿編碼 278-311)。可見這個自以為設計很好的衝突例子,仍須 經由學生互動、討論、辯證、和澄清的過程,才能顯現它的價值。

對於有些學生否定直觀,認為直觀不太可靠,覺得直觀很討厭,個 人想著:這些是不是因為,我太過強調直觀的迷思,而使學生對自己的 直觀沒有信心?原來的教學目標是,鼓勵學生先猜測,對不對無所謂,

重點是要回過頭來,以科學性知識驗證原先的猜測,希望學生能從猜測 回到理性的驗證。可是,學生卻希望「一猜就會對」,覺得直觀猜測就應 該要「八九不離十」,沒能達成原先的教學目標。原本是想要培養學生的 數學感,修正她們原始的直觀成為二階直觀,可是學生常常把一階直觀 的正確性當成最重要的,個人卻覺得猜測結果的正確性不是最重要的,

希望從二階直觀,帶領她們去檢驗一階的模糊地帶。所以,個人著重在 Skemp 所說的“第二指導系統(即 Delta2)” 的反思歷程,希望她們遇到問 題時,不但要會直觀的猜一猜,還要想一想,可能的範圍是什麼?判斷 直觀的想法是否合理?運用科學性概念來檢驗直觀。而學生卻在“第一指 導系統(即 Delta1)” 1 上,直接地認為猜測要精確。這裡呈現的困難點是:

我的教學設計著重在“反思的 Delta2”,學生卻在“直覺的 Delta1”上,對 答案的精確性耿耿於懷。

Skemp(1989)認為,教師應與學生的第二指導系統合作,以促進第一 指導系統適時地發揮功能。Fischbein 和 Grossman(1997)認為創造一挑戰 的情境,可以鼓勵學習者直覺地猜測;透過學生對個人的猜測和數學上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答案的衝突,可以刺激學習者之興趣,也可幫助克服直觀的障礙,同時,

這也可以促進對答案理論具體的暸解。而我的目標就是,想喚起學生察 覺與反思的能力,幫助學生克服直觀的障礙,但是,學生卻處於另一個 層次上因而無法領會。個人仔細地省思:若是教學的目標正確,那麼做 法要修正,可能是與學生的溝通與討論不夠充分,以致於有些學習較緩 慢的學生無法跟上?個人強調的,是“需要驗證的過程”,而學生以為“直 觀都是錯的”。Skemp(1987, p.66)也認為,“溝通似乎是有助於反思智慧 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而且,教師無法取代學習者腦海內 Delta2 的工 作"。所以,我們能做的是,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材料,在合作的關 係下,讓學習者可以自由地使用機略建構模式進行學習 (Skemp, 1989)。

這是對下一階段研究的重要啟示。

Skemp(1989)曾把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落差,歸因於教師想要的 關係性理解與學生的機械性學習本質的不同。學生只是想,能夠算出答 案即可,要的是方法,其餘的並不在乎;正與教師的期望相反,個人是 希望學生能利用關係式的理解學習數學。另外,有些學生始終是慣性地 學習數學,她們的學習過程是非常複雜的,也不是教師可以完全控制的。

那麼要如何改變學生的慣性學習?個人認為,應更鼓勵學生「多說」,

「互動」對於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師生間的互動或同儕間 的互動或學生自己本身新舊經驗的互動,因為概念只能溝通不能傳遞,

學生必須自行建構對他有意義的概念,而教師所能做的是,提供足夠的 材料及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概念與別人交互作用,

有機會比較自己的新舊經驗,經過不斷的比較、澄清、和辯證的過程,

幫助學生自行反思到她們思考數學的過程,並調整思考的歷程與內涵,

也就是說,幫助她們發展反思的智力(Reflective Intelligence )。

在省思這些問題的同時,也進入本行動研究的下一個循環,調整原 來的教學策略,並加入全班討論的活動。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