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的實施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53-63)

拿到的 4 張彩卷中恰有 2 張中獎的機 率為 P5,與王先生在兩家公司各消費

III. 前階段教學對其沒有正面影響者(共 3 人,可再細分為以下兩種 情況):

1. 教學的實施

本階段的教學,不再讓學生憑空想像,而是實際看到同學的不同想 法,而去比較並驗證這些不同想法所寫出的數學式;再加上,與同學討 論和辯證及不同想法所造成的衝擊,以便引起學生注意並瞭解所寫數學 式的真正意義為何?

首先,由學生自己先判斷全班討論問卷中,各種想法的正確性,再 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看法;再則,個人則穿梭其間,有時介入討論(當 有些組出現錯誤的想法時),扮演思考引導者的角色;接著提供深層思考 的數學問題,使他們發現衝突,促進數學反思的活動。從全班討論的過 程中,可以感受到有些學生從自信到混淆再澄清的歷程。她們在討論中,

經由對話、辯證、和澄清自己的思考,持續不斷地調適,從與他人的意 見分享之中,再次檢視自己的原始想法,進而察覺自己的直觀偏見;獲 得由其他角度來看問題的能力,以主動建構數學概念,進而重新建構自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己的原生觀點。她們之間的討論熱烈,原是分組討論,但是,最後成了 小組間的對談,個人看不太出來組與組間的分別。

現在以第2題(希望學生澄清的是Same A-Same B、複合事件等機率迷 思以及二項分佈、超幾何分布二者的差異),詳細說明當時的教學情形:

S0105 則認為(D)(G)是對的,S0115 的答案為(E)(F),她們都是同一組;

而 S0134 屬於另ㄧ組。以下是她們與我的部份對話(大約 20 分鐘):

S0115:(C)是錯的,它沒排次序。

S0119:怎麼沒排?第一張彩卷中的機率乘第二張沒中的機率,就有順序 了呀?

第四章 研究結果

S0115:不是這樣,有可能第一次中獎,第二次不中獎;也有可能反過來 呀!

(S0119 陷入沉思)

S0115:(F)也是一樣呀!選出來之後要再排序,不然你為什麼選(F)?

S0119:不是,這是 C(指 C1002 )。因為沒有確定順序,所以,要選中獎還 是沒中獎。

S0108:不對。(F)一定是錯的,我剛剛把每個答案都算出來,結果發現(F) 的機率大於1,所以,它一定不對。

(S0119 與 S0115 感覺到很疑惑,便立刻驗證 S0108 的結果,兩人皆發現 自己是錯的。但是,卻陷入混淆,不知問題是什麼?)

(S0108 轉向 S0105 提出問題)

S0108:(D)和(G)的答案不一樣,怎麼可能兩個都對?

S0105:真的嗎?(低頭驗算)…….可是,我每次都是這樣算(指(G)),都是 對的呀!因為,樣本空間的個數是 100 張裏選 2 張C1002 ,然後,中獎 的選一張C150,沒中獎的選一張C150

S0108:好像有道理,那(D)為什麼不對?

S0115:因為,第一張抽走了,第二張的機率就不會再是

2 1 100

50 = 了。

(S0108 有些疑惑)

S0119:因為,抽出第一張後,其餘 99 張中獎、不中獎的機率已經不再 2

1

S0112:我又不知道第一張是中還是沒中?第一張抽出中獎的機率不是和 抽出第二張中獎的機率一樣嘛?

(S0115、S0119 又用相似的話語解釋,S0108 好像懂了,S0112 還在疑惑。

此時我介入,向學生借了2 個 10 元 2 個 5 元,放在桌上。)

T:你看,我從這些硬幣中,拿出第一個硬幣是 10 元的機率是多少?

S0112:

2

1

T:(我拿出一個 10 元放在桌子另ㄧ邊)我現在從這些硬幣中,再拿出一 10 元的機率,會不會還是

2

1

S0112:會。

第四章 研究結果

T:現在這堆只剩下 3 個硬幣喔!

S0112:啊,不會,是

3

1

T:對。因為,這時候我是在,第一次已經拿出 10 元的情形下,再拿出 10 元。好,你現在閉上眼睛,不可以偷看喔!我現在從這 4 個硬幣中 拿出第一個硬幣,再拿出一個硬幣,現在,這兩個硬幣一個放在右手,

一個放在左手,你不可以偷看喔。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我哪一隻手拿 10 元的機率會比較大?(這些話引起其他同學的好奇,覺得有趣笑 了起來)

S0112:(想了一下)不知道,我分不出有什麼差別,應該一樣大吧!

T:可是我拿的時候,有先後的差別喔!

S0112:可是,我看不出差別呀!

T:對。所以,當你不知道第一個人拿的是什麼的時候,那是不是就像你 不知道哪一隻手先拿的情況一樣,先拿後拿是一樣的?這個情況和剛 剛你看到,我第一次拿出 10 元的結果,再拿第二次的情況,有什麼 不同?

S0112:所以,如果知道第一次的結果,下一次的結果就會隨著前一次結 果改變;如果不知道前面的結果,先後就沒差?

S0134:可是,老師剛剛拿的時候明明就有先後的差別,只是 S0112 不知 道,如果她知道哪隻手先拿,哪隻手後拿應該有差吧?

T:好。假裝硬幣放在袋子中,我兩隻手都伸進袋子同時取硬幣,哪一隻 手取到10 元的機率大?

S0134:一樣大。

T:好。那現在,我兩隻手都伸進袋子取硬幣,可是,我有先有後,只是 兩手都拿了硬幣,再拿出來握在手上,哪一隻手取到10 元的機率大?

S0134:....(有些疑惑、猶豫的樣子)

T:這個情況和剛剛同時拿的情況有什麼差別?

S0134:….好像沒有差,可是好奇怪,而且我不知哪個先哪個後呀!

T:好。那現在,我兩隻手都伸進袋子取硬幣,可是我有先有後,只是兩 手都拿了硬幣,再拿出來握在手上(我邊說邊做動作,兩隻手握拳頭狀 舉起),現在你看我的兩隻手,我告訴你右手先拿、左手再拿;和我告 訴你左手先拿、右手再拿,這兩種情況有沒有差別?

S0134:好像沒有?!

T:為什麼?

S0134:(猶豫一會兒)因為,兩隻手的情況都不知道。

T:對,這就是重點,因為,你不知道第一次拿的結果,所以,它什麼可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T:對。不過想想(E)和(G)的差別是什麼?不清楚的話把(G)的算式寫開 和(E)比較一下差別在哪裡?那(F)為什麼錯?還有剛剛的C12代表的意 義是什麼?

在上面這段對話中,S0108 的概念雖不很清楚,但是,她卻扮演著 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讓其他同學察覺,原本很有自信的地方可能是錯誤 的。所以,不管學生程度是高是低,學生間的互動,都可刺激彼此對問 題的思考,提升反思的品質。由於 S0112 將 Falk 問題與抽籤問題混淆,

也未了解其他同學的解釋,於是個人決定介入,利用實物模擬操作,引 導她去想像,而發現問題的關鍵,並連結數學式的意義。

2.教學的發現

從學生的討論問卷紀錄中,發現全班討論教學有以下的幾點成效。

(1) 引導同學與他人分享原始想法,可以再次檢視自己的思考並引動較 深層的反思

Fisher和Lipson(1985)指出,教學若想要學生放棄先前擁有的概念,

那麼,就需要營造一種氣氛,讓學生能自由地表達她們的想法。當與別 人討論時,她們就必須思考自己所堅持的概念、同儕的想法、以及如何 有效地為自己的想法辯護?這些過程提供學生更多刺激想像力的機會 (Bayer, 1990)。在全班討論教學裡,在傾聽或向他人解說的過程中,個人 發現,學生有以下三種收穫:

(i) 經由討論察覺並修正自己的錯誤

原本考試時,我是寫的式子是(E),沒有想到(G),所以看到(E)就打“○”,

看到(F)就被誤導,還好 S0108 的提醒,so 整個過程是

(全班討論,2,S0115) E: ○ → × →

F: ﹖→ ○ → × G: → × →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常常因為,一開始沒有把題目完全看懂、釐清題目原意,就依著舊模式 執行,看到大家不同的想法,反而去思索題目的原意,有如倒吃甘蔗。

(全班討論,5,S0115) 直觀想法沒有用!(C)P1=

100 50

99

50 是錯的,∵

100

50 的那張可能是中獎的那

張,也可能是沒中獎的那張,so 要乘C12

。 (F) P1= 100

2 50 1 50 1 2 1

C C C C

是錯的,

∵樣本空間沒排序,∴上面選擇中不中獎也不需排序。

(全班討論,2,S0119) 本來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做法,跟同學討論之後就覺得自己錯了。

(全班討論,5,S0119) 跟同學討論之後,就發現自己思慮不周及盲點。 (全班討論,5,S0127)

(ii) 經由溝通釐清自己的想法

因為,找出別人的錯誤,再加強自己原先想法的合理性,所以,“印象深 刻”。 (全班討論,5,S0113) 討論時重述自己的想法,有助統整成有系統的東西,並發現其中錯誤的 地方。 (全班討論,5,S0126)

(iii) 經由交換重新建構新的想法

跟同學討論之後,現在知道可從不同角度解題。 (全班討論,5,S0107) 就題目討論時,常會漏掉某幾種情形或限制,後來,幾題合在一起比較 後,才發現...,還知道機率有 2 種算法。 (全班討論,5,S0105) 看到別人的想法,會突然被嚇得不知所措,但從不同數學式子解讀意義,

一個問題可以從頻率機率處理、可以從古典機率處理、甚至是其他的方 法。我想,一切改變的原因是,因為跟同學互相衝擊而更加地印象深刻。

(全班討論,5,S0130)

(2) 教室溝通及模擬想像,可以使學生發現概念間的矛盾,呈顯科學性 概念的價值

要改變學生原來不正確的概念,需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Posner 等人(1982)曾提出一個概念改變的模式(Conceptual Change Model)。它包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含了四個條件(Conditions):第一是,當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原有的 概 念 感 到 不 滿 意(Dissatisfied) ; 第 二 , 新 概 念 應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Intelligible);第三,新概念應是合理的(Plausible),而且可被學習者接受;

最後,新概念要能有效的(Fruitful)運用在相關之情境中。若能符合這些 條件,新概念相對的位階(Status)會提高,而學習者接受新概念的意願也 就自然升高,這才有機會放棄原有的錯誤概念。例如在全班討論中,學 生 S0108 和 S0112 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答案不正確,因 而,懷疑自己的想法,但卻不知問題之所在。此時,教師的介入引導,

經過不斷地溝通及模擬一些動作,請同學一起來想像,而使大家能了解 她的想法的關鍵所在。教師則再連結數學式,說明正確的概念。這樣的 教學討論過程,使學生印象深刻,以下舉出數列說明。

改正自己長久以來的錯誤想法,一直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題目,忘了 仔細想,每個題目自己的假設。最重要的是:先抽和後抽(在不公布的情 況)機率一樣,這件事實在太令人震撼了!做到這種題目時,都會自然而 然想到老師的手。第二張中獎的機率是

2 1 99 50 100

50 99 49 100

50 + = ,即在不知道

每個人是否中獎時,每個人中獎的機率,然而

99 49 100

50 中的

99

49是第二張中 獎的機率,但此時已是第一張中獎的情況,所以,第一張不知道是否得 獎的假設便不成立! (全班討論,5,S0112) 有改變。主要是對於抽獎的那種題目。聽老師講解過,印象非常深刻,

也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會比較注意。

(全班討論,5,S0134) 我以為我寫的是對的,其實,我錯了!彩票和骰子不一樣,抽了一張後,

後面的會被影響。聽老師講解過後印象深刻,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目,

會比較注意。 (全班討論,5 ,S0123)

(3) 概念澄清活動,可使學生了解數學式的深層結構

經由溝通、討論,可以重新組織學生個人的觀點,使其對概念與數 學式間的連結,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例如:

之前只是很直接的用 Cmn,忽略了真正的意義,其實,對於每個算式背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後的意義都應該去了解,就像買彩卷的那題一樣。

後的意義都應該去了解,就像買彩卷的那題一樣。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