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性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變遷情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兩性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變遷情形 兩性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變遷情形 兩性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變遷情形 兩性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變遷情形

由上小節研究可以得知,在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持續擴大的台灣,心臟疾 病佔該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的百分比,從 1971 年為 4%到 2009 年的 8.8%,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 果是越趨嚴重的。這與文獻探討中所討論到的美國經驗不雷同-美國兩性零歲平 均餘命差距縮小主要是因為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有大幅改善。台灣與美國處 在不同國家發展脈絡下,心臟疾病的圖像是如此的不一致,可是目前台灣醫學界 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有必要好好探 究台灣心臟疾病的死亡圖像,以下,我們進一步製作心臟疾病多元遞減生命表,

以瞭解兩性在一生生命歷程當中,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圖像。

從心臟疾病多元遞減生命表(表 4-3)可以得知,在一個假定的人口中(十 萬人),事實上每年女性死於心臟疾病總數多於男性(這與實際狀況不符,附錄 一為歷年實際死亡數,不過是因為男性每年出生人口數多於女性),以 1971 年為 例,十萬人口中有 11570 位女性最終會死於心臟疾病,同時期有 9898 位男性最 終會死於心臟疾病;在 2009 年十萬人口中有 12913 位女性最終會死於心臟疾病,

同時期有 10939 位男性最終會死於心臟疾病。且不論是 1971 年亦或是 2009 年,

其實 0 歲到 79 歲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的死亡數相差不遠,然而大部分的女性其 實是在 80 歲以上因心臟疾病而致死的。

表 4- 3:台灣地區 1975 年與 2009 年心臟疾病多元遞減生命表-依性別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代上的演變過程,可以發現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越如同死亡率法則呈現倒 J 型曲 線。而越接近 2009 年則可發現年齡越低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的可能性越低,甚 至許多年齡呈現 0 個因心臟疾病而死的個案數,由於 0 取對數值則為無意義,且 為了圖的美觀以及方便辨別,在這邊把無意義的值刪除。

若細看兩性在不同年齡上因心臟疾病死亡機率之變遷趨勢,我們從圖 4-4 則 可得知在 1971 年時,兩性心臟疾病致死的機率圖像相似,且整體來說女性因心 臟疾病致死的死亡機率較男性來的稍低。而到了 2009 年,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 的死亡機率圖像相差許多,如圖 4-5。而且可以發現男性從 1971 到 2009 年在 30-50 歲中因心臟疾病致死的死亡機率一致,10-30 歲、60 歲後則是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然而,在這段時期內的女性不論哪個年齡,心臟疾病死亡機率則是改善許多。

以上可以得知,台灣地區從 1971 年到 2009 年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風險圖 像,不僅男性在這段時間內不似美國經驗-男性心臟疾病死亡率下降許多進而造 成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縮小。台灣地區而是,兩性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佔兩性零歲 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是越趨嚴重的。且不僅於此,我們檢視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 致死機率,男性在這段時間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在 30-50 歲沒有改善,女性因 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則是改善許多。而 20 歲以後的其他年齡(20 歲前由於兩性皆 有許多無意義值,所以在此不討論),則亦可以明顯發現男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 率,其改善程度不比女性快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14

-12 -10 -8 -6 -4 -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年齡

1971年男性 1971年女性

2009年男性 2009年女性

( )

ln

n

q

ix

圖 4-5:1971 年與 2009 年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之機率

-依年齡別分

圖 4 5:1975 年與 2009 年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之機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