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第肆章 第肆章

第肆章 第肆章 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由研究動機與目的可知台灣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不僅絕對歲數持續擴大,相對 差距亦是,這乃源自於兩性於不同年齡中,其死亡率有差異,此部分接下來,先 透過 Arriaga(1984)的分析途徑來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異進行分解,以看出 兩性在年齡別死亡率上的差異如何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異造成影響。再者,再 透過兩性疾病別死亡率之比較,來稍稍檢視 1971 到 2009 年,兩性在不同年齡中,

究竟在哪些疾病死亡率之差異較多,造成兩性預期壽命之差距,以及其變遷趨 勢。最後,由於台灣醫學界目前在討論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差異時,皆是引用美 國數據以突顯心臟疾病危害國人健康的嚴重性,然而台灣與美國處在不同國家發 展脈絡下,心臟疾病的圖像也不一致,因此,我們有必要好好檢視心臟疾病在台 灣地區的死亡圖像,而非直接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性。

一、兩性特定年齡別死亡風險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乃為兩性在不同年齡中,其死亡率之差距所貢獻而來的。

如圖 4-1,在 1971 年,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為 4.73 歲,兩性在 0 歲時期的死亡率 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成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力,佔兩性總預期壽命差異 之百分比為 3.61%,1 歲後,兩性死亡率之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成的效 果縮小,直至 20 歲時,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提升,佔兩 性總預期壽命差異之百分比為 0.79%,到了 55 歲時,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 期壽命差距之效果,其百分比再次升高至 2.21%,直至 63 歲時達到 3.23%頂峰 後,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才下降,85 歲後又增高,然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到了 2009 年,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擴大為 6.14 歲,相對於 1971 年,2009 年兩性 在 0 歲時期其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明顯縮小許多,且自 0 歲後 其效果穩定地上升,一直到 70 歲後,效果下降,直到 85 歲後急遽上升。值得注 意的是,2009 年相較於 1971 年,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在 5 到 30 歲間有明顯的下降、40 到 50 歲有明顯的增加。

我們進一步以圖 4-2 來呈現,1971 年到 2009 年台灣地區在漸趨擴大的兩性 預期壽命差距趨勢中,兩性在不同年齡組上其死亡率之差異,進而造成兩性壽命 差距之效果,與其變遷情形。在圖 4-2 中,橫軸為 1971 到 2009 年各年份,縱軸 以不同顏色表示不同年齡組(0 歲、1-9 歲、10-19 歲、20-29 歲、30-39 歲、40-49 歲、50-59 歲、60-69 歲、70-79 歲、80 歲以上)兩性在其中的存活差異對該年兩 性預期壽命差距效果上的相對重要性。從圖中,可以發現 1971 到 2009 年,兩性 在 0 到 29 歲的年輕族群中,其存活水準差距對總預期壽命差距上效果降低許多;

而在 40 到 59 歲中,其存活水準差距對總預期壽命差距上效果提高許多;在 60 圖4-1:1971年與2009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

2009年 1971年

-0.5%

0.5%

1.5%

2.5%

3.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歲數

圖 4-1:1971 與 2009 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到 79 歲的部分則是先縮小再升高;最高年齡組的部分則有稍微增大之趨勢。從 以上,我們僅知道從 1971 年到 2009 年,兩性在不同年齡層中死亡率之差距,對 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有不同的變化,但若要詳細的研究原因為何?則必須 觀察不同死因上的變遷。

此圖單位為百分比

然而,以上兩性在不同年齡中對於兩性平均餘命差距的效果,是由兩性在不 同死因上有其差異所貢獻的。如表 4-1、4-2,2009 年與 1971 年相較,在 2009 年,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在 5 到 30 歲間有明顯的下降,

主要原因是兩性在事故傷害此死因上的死亡率差距有明顯的縮小,例如 1971 年 男性 20 到 29 歲事故傷害粗死亡率為十萬人之 81.9,同時其女性為十萬人之 14.6,差距為十萬人之 67.3;然而,2009 年男性 20 到 29 歲事故傷害粗死亡率為

0%

20%

40%

60%

80%

100%

1971 1981 1991 2001

80歲 以 上 70-79歲 60-69歲 50-59歲 40-49歲 30-39歲 20-29歲 10-19歲 1-9歲 0歲

圖 4-2:1971-2009 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變遷

死亡率的差距原本為十萬人之 154.6(523.9-369.3=154.6),到了 2009 年,増長 至十萬人之 267.5,再細看各主要死因,可以發現兩性在惡性腫瘤死亡率差距原

上,為十萬人之 65.2、2009 年增至為十萬人之 132.9,1971 年兩性在心臟疾病死 亡率差距上,為十萬人之 12.4,到了 2009 年增至為十萬人之 54.9,兩性在心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從圖 4-1 可以發現從 1971 年到 2009 年在 30 到 39 歲中,

兩性其存活水準差異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的效果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我們從 表 4-1、4-2 中,發現在 30 到 39 歲中兩性在事故傷害死亡率差距上縮小許多(十 萬人之 66.5 到十萬人之 29.9),然而為何從 1971 年到 2009 年在 30 到 39 歲中,

兩性其生存風險差異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的效果卻沒有太大的改變?這是 因為兩性在惡性腫瘤死亡率、心臟疾病死亡率上差距擴大(分別為十萬人之 4.5 到十萬人之 14、十萬人之 2 到十萬人之 10.2)而與兩性在事故傷害死亡率差距 縮小相抵。

因此,我們在討論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異時,不可忽略兩性在不同的年齡層 其死因別的差距,而心臟疾病相對於其他慢性疾病有其重要性-急性心臟疾病會 立即的向人索命,慢性心臟疾病則直至目前為至,無法單靠一個手術能讓穩定心 絞痛病人延長壽命,況且國內對於心臟疾病各方描述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它 對國人的重要性,但在文化與民俗風情不同之下,這並無法讓我們正確得知,從 1970 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兩性心臟疾病年齡別死亡率的真實圖像,因此,以下我 們將針對心臟疾病此死因別了解在 1971 年到 2009 年在漸趨擴大的兩性預期壽命 差距趨勢中,心臟疾病的角色為何。亦即接下來,就心臟疾病死因,分析在不同 年齡中,其在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上的效果。

二、兩性特定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兩性在死亡率差距上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依其年齡別而有不同,而 因心臟疾病有其重要性,因此我們探討兩性在不同年齡上,心臟疾病死亡率差異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造成的效果。Arriaga(1984)亦提出數學方法來了解 不同死因別、不同年齡別在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上的效果。圖 4-3 呈現 1971

1971 1981 1991 2001

年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