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經由第一節的討論可以得知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國,其主要死因不盡相 同,而且兩性在不同死因上死亡率亦有差異,因而造成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不同。

本小節特別闡述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近年其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增減也有不 同的趨勢,這源自於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不同疾病的影響程度呈現出差異。

Trovato 與 Lalu(1996)提及在 1970 年已開發國家5整體兩性零歲平均餘命 差距為 6.47 歲,有 40.49%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差異導致 的、意外事故與暴力行為為 18.3%、肺癌為 10.5%;而 198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 命差距為 6.79 歲,有 41.09%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差異導致的、意 外事故與暴力行為為 13.86%、肺癌為 11.64%;而 199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 距為 6.25 歲,有 36.21%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差異導致的、意外事 故與暴力行為 12.29%、肺癌為 11.2%。

整體而言,在已開發國家中,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從 1970 到 1980 年間 增加了 0.328 歲,在這之中,心臟疾病貢獻了 0.172 歲、癌症 0.322 歲、事故傷 害為-0.241 歲;在 1980 到 1990 年間已開發國家中,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減 少的 0.541 歲,心臟疾病貢獻了 0.526 歲、癌症-0.087 歲、事故傷害為 0.177 歲。

因此,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縮小大部分是因為男性在心 臟疾病上有大幅改善。

然而,Trovato 與 Lalu(1996)亦提及日本,在 1970 年、1980 年、1990 年 不僅如同已開發國家,女性零歲平均餘命皆大於男性零歲平均餘命,且此三十年

5 此篇文章所討論的已開發國家有澳洲、冰島、加拿大、芬蘭、美國、荷蘭、挪威、奧地利、丹

麥、北愛爾蘭、瑞典、威爾斯、英國/威爾斯、西德、紐西蘭、比利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度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持續擴大,但是不似前面的已開發國家(心臟疾病為最 大的貢獻者),在日本癌症為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從 1970 到 198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增加的 0.11 歲,心臟疾病佔了 0.257%、

癌症 0.549%;1980 到 199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增加的 0.87 歲,心臟疾 病僅佔了 0.018%、癌症 0.647%。

由於台灣醫學界在討論心臟疾病對於國人的重要性時,特別引用美國數據,

因此,此處特別提及已開發國家中的美國,在美國的經驗是-從 1930 年代始兩 性零歲平均餘命開始擴大,這是因為此階段正為傳染性疾病死亡急劇下降之時,

在這之中,最受惠的是小孩與年輕女性(Orman,1971),Lopez(1984)亦認為由 於男性在心血管疾病上的死亡率大幅提升,以及孕產婦死亡率大幅下降,這都是 進而造成 1930 年後的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擴大的主因。直至 1979 年的美 國,其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擴大至 7.8 歲的高峰,之後稍微縮小,2009 年的 最新資料顯示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為 4.9 歲(Kenneth et al,2011)。

而 Knudsen 與 Mcnown(1993)研究指出 1960 到 1985 年間,兩性零歲平均 餘命擴大主因是因為兩性在事故傷害、暴力行為與心臟疾病死因上的差異擴大而 來,且值得注意的是 15-24 歲男性在意外事故上的死亡率大幅高於女性,也因為 許多年輕男性英年早逝進而對於男性總零歲平均餘命之累積有重大的影響。而美 國在 1980 年代後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轉為縮小,Trovato 與 Lalu(1996)提 及從 1980 年至 1990 年,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減少的 0.636 歲,心臟疾 病佔了 0.679 歲、癌症 0.033 歲、意外事故為-0.311 歲。因此,我們可得知,男 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降低為美國這十年內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縮小的最大功 臣。

其實過去台灣研究,在有關比較兩性某項特定死因的長期趨勢演變上,及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某項特定死因對兩性壽命差距的貢獻度上,實際上也有相當成果,楊文山

(1996)、楊文山與柯諾伯(1998)皆發現早期台灣死因兩性皆以傳染行疾病、

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等急性病為主,1971 年以後主要死因轉變為循環系統、腫 瘤、損傷及中毒,此三類死因成為影響死亡率變動的重要因素;王香蘋(2000)

在老年人健康問題的死亡率與罹病類型差異討論上,研究發現 1993 到 1997 年台 灣女性老人在慢性衰竭病症(糖尿病、心臟衰竭、呼吸衰竭)明顯高於男性老人,

而男性老人於急性(肺炎及急性心肌梗塞)與短期致命性(惡性腫瘤)的平均死 亡率高於女性老人;陳健仁(2006)亦討論台灣十大死因的三十年變遷,在國人 前十大死因排名上,發現在 1990 年女性排名較男性偏高的死因,仍以代謝症候 群及後遺併發症為主(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和腎炎、腎 症候群及腎性病變等疾病);男性排名較女性偏高的死因,以事故傷害和感染症

(B 型及 C 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結核病),然而在 2004 年心 臟疾病男性排名較女性高。但整體而言,過去研究鮮少針對心臟疾病進行專門探 究,加上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性,

且從上段可得知,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大幅降低為美國這十年內兩性零歲平 均餘命縮小的最大功臣,然而,從第一章節可得知台灣地區不似美國兩性標準化 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台灣地區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則是呈 現持續性的差距。因此本文認為應探討台灣地區心臟疾病死亡率之真實圖像,以 及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風險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的效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