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第伍章 第伍章 第伍章

第伍章 結果與建議 結果與建議 結果與建議 結果與建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在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逐漸擴大的台灣,在這之中哪些疾病佔兩性差距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實有相關的研究,然而近年來,心臟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已 提升至第二,醫學界也更重是心臟疾病的死亡圖像,可是,醫療書籍中在引用之 同時,大都是美國的文獻,但美國在 1980 年代後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轉為 縮小,其中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改善,為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縮小的最 大功臣。然而所屬文化、國家發展狀況的不同,我們並不可以把台灣與美國混為 一談。在 1970 年代死因結構已轉變為慢性疾病的台灣,由於自 1970 年開始每年 女性皆呈現較男性高死因別為心臟疾病的比例,加上美國統計之故,讓我們以為 我們沉浸於寡婦製造機的迷思當中(以為女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嚴重性與男性不相 上下),事實上,在兩性零歲平均差距逐漸擴大的台灣,不似美國經驗,台灣從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之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 成的效果中,從 4%提升至 8.8%,且在這之中,不論是哪個年齡層(20 歲前由 於兩性皆有許多無意義值,所以在此不討論),則亦可以明顯發現男性因心臟疾 病致死機率,其改善程度不比女性快速。

此外,針對活到 25 歲直至 55 歲前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的圖像,從 1971 年到 2009 年,男性在這段時間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皆無改善,而女性有大幅 地降低之趨勢。這代表著許多家庭有可能因而失去經濟支柱的男性、家道中落,

而家庭結構又是落入貧窮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女性單親來說更是(亦即貧窮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性化),而且貧窮文化有個特點,即是落入貧窮後,其下一代亦有很大機會落入 貧窮。這種現象更會帶來負面的社會經濟成本,因此我們有必要重視「寡婦製造 機」此種現象。此外,女性之所以呈現較男性高死因別為心臟疾病的比例,乃源 自於女性在高年齡組(80 歲以上),相較於男性,有嚴重許多的死於心臟疾病人 數。

另外,針對活到 25 歲直至 55 歲前兩性因其他疾病致死的圖像,我們發現 在台灣社會中,活到 25 歲的人們直至 55 歲前,因各疾病致死的機率,惡性腫瘤 依然還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疾病(對男性的影響程度是日趨上升的),次之為意 外事故,男女性皆是僅管如此,我們也發現,心臟疾病對男性的重要程度依然有 一定的影響力。

事實上,許多學者試圖利用行為與文化模型來探討兩性日趨平等的現在,心 臟疾病在兩性死亡率差距上是否隨之改善,也因為吸菸與行為很有關連,且會造 成心臟疾病(Waldron,1976; Waldron,1983, Wingard,1984; Nathanson,1984;Knudsen

&McNown,1993),然而 Gorman 與 Read(2007)認為若用男性吸菸步調下降較 女性快速來解釋美國兩性平均餘命差異下降僅能解釋 25%。根據台灣統計數據-

男性吸菸率在 1973 年為 58.8%、2002 年為 46.4%、2008 年降至 38.6%;女性則 是從 1973 年的 4.6%、2002 年為 5.3%、2008 年為 4.8%。上述吸菸行為無法解釋 目前台灣女性在心臟疾病死亡機率上已有相當幅度的改善,而男性在 30 到 60 歲心臟疾病死亡機率卻與 1971 年一致的現象,這是否因為男性在傳統文化社會 角色所產生的壓力導致男性從事其他較不健康與危險的生活型態(Nathanson &

Lopez, 1987),又或者是因為吸菸對於健康的危害有時間延遲作用的關係都是值 得我們繼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研究限制 未來展望與研究限制 未來展望與研究限制 未來展望與研究限制

在兩性預期壽命增加之同時,事實上更要關注於年輕人口罹病死亡的避免,

政府政策更應平均地把焦點放在年輕人口的醫療支出上,因為多一位年輕人口在 年輕時期存活下來,它可以創造可觀的總生存年數,因此,我們應對於 AIDS 的 預防政策、窮者的健康照護、男性在青少年階段因意外事故死亡更為積極。本文 最大的發現則為台灣從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心臟疾病在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 中的嚴重性也逐漸升高,這是因為男性在這三十五年間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其 改善幅度不似女性來的快速。而且我們亦發現,活到了 25 歲後,直至 55 歲前,

男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在這三十五年間皆無改善。這顯示若在 25 到 55 歲的青 壯年階段中,因心臟疾病而讓國家痛失許多英才,這不僅對國家發展造成極大的 損失,亦會讓一個家庭婚姻解組,讓單親女性落入貧窮,更甚者,其下一代亦會 二代貧窮的惡性循環之中。

由於死因結構已經轉變為慢性疾病,死亡年齡也隨之延後,然而值得注意的 是我們不僅必須考慮在這之中所增加的歲數,其生活品質高低、是否罹病也是我 們必須關心的重點,因為死因排名與罹病排名不同,所以我們不可以只關注在死 因結構,事實上沒有罹病的老年生活更是我們想追求的。而目前國外學者已經探 討許多有關死亡率與罹病率的文章(Manton & Poss, 1979; Nusselder et al,1996),

藉由去除特定死因生命表來探討所增加的無罹病生活之可能。可惜的是台灣缺乏 在心臟疾病罹病上的資料,因此,若未來可以有相關資料之建置,則可進一步探 討各種疾病罹病率、死亡率之關係,與在兩性壽命延長之際的老年生活品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臺大社工學刊》,10,

1-54。

王香蘋(2000),〈死亡率與罹病類型差異:老年女性健康問題之探討〉,《婦女與 兩性學刊》,11,129-150。

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日據時代以來台灣地區死亡率變遷〉,二十世紀的台 灣人口變遷研討會論文集,57-78,台中:中國人口學會。

中村治雄(2004),《心臟病的預防與治療》。台北市:靈活文化。

行政院衛生署(2007),《民國 95 年死因統計上卷》。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李妙純、江心怡、徐惠蘋、賴紅汝(譯)(2009),《健康不均理論、概念與方法》

(原作者:Mel Bartley)。台北市:五南。

林幸榮等(2007),《認識心臟病》。台北市: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呂宗學、石台平、賴華山、李麗雪、李孟智、周明智(1997),〈台灣地區死因統 計準確度評估(

II

):死亡證明書高頻率開具者特徵分析〉,《中華衛誌》,16,

273-279。

洪惠風(2008),《為什麼心臟病總是發作?》。台北市:天下遠見。

陳信木(2004),〈群體差異比較:以生命表的統計推論為例〉,《調查研究》,16,

37-71。

陳朝欽、雷孟桓、張念中(2006),〈女性的冠心病-談兩性差異〉,《內科學誌》, 17,221-232。

陳麗華(2008),〈ICD-10 簡介及在台灣之推廣〉,《台灣醫學》,12,691-697。

陳建仁(2006),〈台灣十大死因的三十年變遷〉,《健康世界》,241,6-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游惠茹(2000),《死亡證明書的原死因診斷之準確性》,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文山(1996),〈台灣地區人口平均餘命與死因別變化趨勢之研究〉,於楊文山 與李美玲主編,《人口變遷、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頁 31-61),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葉肅科(2008),《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潘怜燕、邱淑媞(2011),〈台灣地區 1991-2007 年男女性之健康差距:以平均餘 命、死亡率及潛在生命年數損失為指標〉,《台灣衛誌》,30,135-147。

英文部分

Case,A. and Paxson, C (2005). "Sex Difference i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mography 42:189-214.

Gorman, B.K. and Read, J. G. (2007). "Why Men Die Younger Than Women. "

Geriater. Aging 10:179-181.

Huang, Chien-Chung (2000). "Socioeconomic Trends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Taiwan, 1980-1995"

臺大社會工作學刊

2:217-248.

Kenneth D. et al. (2011). "Deaths: Preliminary Data for 2009. "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59(4), 1-68.

Kintner, H. J. (2004).The Life Table. In Jacob S. Siegel, David A. Swanson(Eds.),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pp. 301-340). Publisher: Academic

Press.

Kleinman, J. C., and Feldman, J. J., and Monk, M. A. (1979).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Smoking Habits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Am. J. Public Healt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69:795-802.

Knudsen, C., and Mcnown, R. (1993). "Changing Causes of Death and The Sex Differential in the USA. "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12, 27-41.

Lopez, A. D. (1984). "Using National Mortality Data to Study the Changing Sex Differential in Mortality. " Social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29, 258-264.

Manton, K. G. & Poss, S. S. (1979). "Effects of Dependency among Causes of Death for Cause Elimination Life Table Strategies. " Demography. 16:313-327.

Mcgehee, M. C. (2004). Mortality. In Jacob S. Siegel, David A. Swanson (Eds.),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pp. 265-300). Publisher: Academic

Press.

Minino, A. M. et al. (2009).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 NCHS Data Brief 26, 1-8.

Mirzaee (1979).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Mortality in Taiwan,1895-1975.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Namboodiri, Krishnan (1991). Multiple-Decrement Tables. Demographic Analysis A Stochastic. (pp. 110-134). Publisher: Academic Press Limited.

Nathanson, C. A. (1984). "Sex Differenaces in Mortality. "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0:191-213.

Nathanson, C. A. and Lopez, A. D. (1987). "The Future of Sex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ies: a Structural Hpothesis. "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6:123-136.

Nusselder, W. J. et al. (1996). " The Elimination of Selected Chronic Diseases in a Population: The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of Morbidity. " Am J Public Health 86:187-194.

Omran, A. R. (1971).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A Theory of the Epidemiolog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of Population Chang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rterly 49(4), 509-538.

Selvin, Steve (2009).Life Tables. Jounal of Statistical Softwarw (pp. 27-52). Publisher:

Academic Press.

Trovato, Frank and Lalu, N. M. (1996). "Causes of Death Responsible for the Chaning Sex Differential in Life Expectancy Between 1970 and 1990 in Thiry Industrialized Nations" Canadian Studies in Population 23(2), 99-126.

Waldeon, I (1976). "Why do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 " Soc. Sci. Med 10:249-62.

Waldeon, I (1982). An Analysis of Causes of Sex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W. R. Gove, G. R. Capeter(Eds.), The Fundamental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Nurture, pp. (69-116).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Waldeon, I., and McCloskey, C., and Earle, I. (2005). "Trends in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cidents Mortality: Relationships to Changing Gender Roles and Other Societal Trends." Demography Research 13:415-454.

Wingard, D. L. (1984). "the Sex Differential in Morbidity, Mortality & Lifestyle. "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5:43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