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心臟疾病之定義 心臟疾病之定義 心臟疾病之定義 心臟疾病之定義

在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九版(ICD-9-CM)中,心臟疾病包含了 缺血性心臟病(亦稱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急性風濕熱、其他 形態心臟病,在這之中因冠狀動脈心臟病致死的人口比重為心臟疾病的主要部 份。心臟疾病的發生係因為冠狀動脈的硬化,進而造成血管狹窄或者發生血栓而 引起阻塞。冠狀動脈的功能是供應心臟肌肉養分的血管,若供應心臟養分的血管 一旦阻塞就會影響到血液的供應,這時候輕則心絞痛,重則心肌梗塞、甚至於猝 死(林幸榮等,2007)。動脈硬化的肇因有多重機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家族病史、抽菸、熬夜、飲酒、缺乏運動、壓力等不良的風險行為都會讓心臟的 冠狀動脈產生硬化,進而引發心臟病。

而依醫學分類,心臟病又可分為(1)心臟構造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心肌肥 厚症、風濕性瓣膜心臟病。(2)心電傳導異常:心律不整。(3)心血管異常:心絞 痛、心肌梗塞、剝離性主動脈瘤等急症。總體而言,在一生生命歷程當中,皆有 可能罹患心臟疾病,例如:構造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多發現於幼兒至兒童時期;

瓣膜性心臟病多發現於青少年時期;心肌炎則是好發於年輕人族群感染症;而風 濕性心臟病則是多出現在一些感染症後而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疾病;最多的則是 和心血管最相關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等,也是國人中老年最常引發生命危險性的心 血管疾病,現甚有年輕化的趨勢(中村治雄,2004)。

然而,心臟疾病有個可怕的特徵,猝死的病人在發病以前往往沒有先兆性的 心絞痛症狀。這是因為由於大多數的心肌梗塞3,發生在狹窄不嚴重的地方,只

3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一個極端表現,其胸痛程度比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許

多人會合併冒冷汗、快要死去的感覺,有許多案例來不及送醫而猝死,且不僅會發生於老年人身 上,年輕運動員亦是(洪惠風,2008)。近幾年有許多案例,2010 年 11 月國合會秘書長陳正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有 14%的心肌梗塞會發生在嚴重狹窄之處。狹窄不嚴重的時候(塞住不到 70%)

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在心肌梗塞之前從來沒有 胸口痛或是喘氣等等預警,因此,才有許多第一次發病即猝死的死者。且若幸運 存活,未來很有可能因為心肌受損嚴重而造成心臟衰竭,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林 幸榮,2007)。這些不幸事件4,不僅是整個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更讓活著的人承 受突如其來的噩耗。除了以上的急性心臟疾病外,儘管得到的是不會馬上索命的 穩定心絞痛,然而近年醫學對於穩定心絞痛病人之處置(心臟裝支架)也確定此 手術不能讓穩定心絞痛病人延長壽命(洪惠風,2008)。

爬山時猝死;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打籃球猝死;藝人馬兆駿在超市購物時心臟病發死亡;國 民黨準內政部長廖風德爬山引發心肌梗塞猝死;2007 年九月初,在維也納召開的歐洲心臟醫學 會的年會當中,一個四十六歲的女醫生突然心臟病發作,儘管現場有兩萬五千個心臟科醫生仍然 無法挽回他的生命(洪惠風,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係 係 係 係

在人類死亡率快速下降、人類壽命延長之際,女性預期壽命卻依然高於男性

(Nathanson,1984),生物學家、社會學者紛紛試圖對兩性死亡率差異(Sex Mortality Differential)做出解釋,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從生物遺傳因素 來解釋,第二,則為從外在因素解釋兩性死亡風險差異,這導因於男女有分的性 別角色、不同的生活形態。主要有四種模型可以解釋,分述如下:

第一,行為與文化模型,例如:抽菸、酗酒、自殘等等風險行為都能解釋性 別差異,因為過去女性身上較少出現高風險性的不健康行為,然而在 1970、1980 年代男女性差異開始下降,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女性解放的結果,女性隨著他的 角色改變而其風險行為也跟著改變,這就是性別角色與現代化假設(Gender Role Modernization Hypothesis)(Waldeon&McCloskey&Earle,2005)。

第二,心理社會模型,這個模型主要解釋解釋健康差異必須包含所謂的心理 社會風險因素,解釋變項包括:社會支持、工作的控制和自主性、家庭和工作間 的平衡以及努力和報酬間的平衡,但 Bartley(2004/2008)認為即使女性在工作 上相較於男性有較低的權力、自主性,照理來說應該較可能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但事實則反。且在心理社會模型中也有一項重要的理論「努力與報酬不平等」

(Effort-Reward Imbalance),認為若努力與報酬不平等者可能較平等者不健康,

然而在現代有些成功的女性通常沒有擁有一個家庭(報酬),對她們來說這樣潛 在的挫折也不會造成女性有較高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另外 Jenkin(1976),亦 認為兩性平均餘命差異的原因是類型 A 的行為模式有關,類型 A 指的是有以下 一些或全部特徵者:有目地的努力去達成成就、好競爭、易不耐煩、時間急迫、

過於致力於職業或專業、飲酒過量。然而其研究也無法說明為何好競爭的日本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死亡率低於美國人(引自 Nathanson,1984)。因此,這個模型較不能解釋性別死 亡率之差異。

第三,物質主義模型,個人所得決定飲食、居住品質以及是否從事危險工作,

而新物質主義模型則強調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建設,例如學校、交通,對於國家內 每一個人的健康是否有所增益。在此模型中,由於在 20 世紀中期以前,男性被 賦予賺錢養家、為國而戰的角色,女性被社會期待為生兒育女、照顧家庭、被排 除在礦工等高薪卻危險工作上的角色,因此男性較易曝露在高度風險環境之下,

進而導致男性有較高的死亡風險。第四,生命歷程模型,認為一個成年人的健康 狀況是長期複雜的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出生前與同年時期所發生的事件都會影 響一個人的生理健康。而這個模型對於兩性生存風險沒有一個完整的描述。

然而,由於本文是聚焦在心臟疾病,因此兩性因心臟病致死的死亡率差異上 生物遺傳因素解釋中是,由於女性的雌激素具有抑制細胞肥大、增加血管彈性以 及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因此雌性荷爾蒙會保護血管、延緩血管老化,而男性 由於沒有雌性荷爾蒙的保護因此較易發生動脈硬化。而女性在更年期之後荷爾蒙 分泌變少,因此因心臟疾病致死的女性死亡率則會大幅提升(陳朝欽等,2006;

洪惠風,2008)。

另外,在社會因素中的行為與文化模型理論提及,抽菸這項風險行為短期而 言會造成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這是因為抽菸會讓紅血球攜帶氧氣到全身細胞能 力下降,而這種情形會促使心臟跳動更加快速,以讓紅血球攜帶的氧氣更快速的 進入其他的身體組織,因此,這就可能引起心臟疾病的發作。長期而言,菸中的 焦油殘留物質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刺激才會影響惡性腫瘤的發展。而國內學者陳朝 欽、雷孟桓、張念中(2006)認為儘管女性較少抽菸,但女性一旦抽菸較男性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易戒菸,且女性抽菸後心肌梗塞會提早 19 年,然而男性僅 7 年。因此,當女性 隨著其角色改變而也開始抽菸,理應罹患心臟疾病的情況也逐漸增加,然而儘管 美 國 兩 性 吸 菸 比 例 越 來 越 相 近 , 但 女 性 心 臟 疾 病 死 亡 率 並 沒 有 什 麼 改 變

(Bartley,2004/2008)。Waldon(1976)亦認為心臟疾病的發生與抽菸、A 型人格、

飲酒、風險的工作環境有關,然而 Kleinman 等人(1979)對於抽菸與罹患心臟 疾病之性別差異,認為沒有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釋。Waldon(1982)也說到抽 菸僅能解釋部分。儘管近年來,學者對於美國兩性平均餘命差異在 1970 年代達 到高峰後又下降,把原因歸因為男性吸菸步調下降較女性快速,但吸菸對於兩性 平均餘命差異縮小並非單一因素,目前僅能解釋 25%(Gorman & Read, 2007)。

綜上所述,抽菸對於女性來說相較於男性更可能引起心臟疾病的發作,但在 美國似乎沒有相關的證據出現。而台灣地區兩性吸菸行為比例差異,在 1973 年 的菸酒公賣局統計數據-男性吸菸率為 58.8%,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 度與行為調查 2002 年為 46.4%,民國 97 年成人吸菸行為調查 2008 年降至 38.6%;

女性則是從 1973 年的 4.6%,2002 年升為 5.3%,2008 年為 4.8%。然而,從上述 文獻,我們發現抽菸僅能解釋部分罹患心臟疾病致死的說法,而從台灣地區的吸 菸資料,男性吸菸比例是下降的,女生則是維持在 5%左右,而究竟台灣地區兩 性罹患心臟疾病的圖像是否會有改變,是值得本文進一步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經由第一節的討論可以得知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國,其主要死因不盡相 同,而且兩性在不同死因上死亡率亦有差異,因而造成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不同。

本小節特別闡述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近年其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增減也有不 同的趨勢,這源自於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不同疾病的影響程度呈現出差異。

Trovato 與 Lalu(1996)提及在 1970 年已開發國家5整體兩性零歲平均餘命 差距為 6.47 歲,有 40.49%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差異導致 的、意外事故與暴力行為為 18.3%、肺癌為 10.5%;而 198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 命差距為 6.79 歲,有 41.09%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差異導致的、意 外事故與暴力行為為 13.86%、肺癌為 11.64%;而 199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 距為 6.25 歲,有 36.21%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差異導致的、意外事 故與暴力行為 12.29%、肺癌為 11.2%。

整體而言,在已開發國家中,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從 1970 到 1980 年間

整體而言,在已開發國家中,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從 1970 到 1980 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