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臟疾病死因對兩性餘命差異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心臟疾病死因對兩性餘命差異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陳信木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心臟疾病死因對兩性餘命差異之影響.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黃俞樺. 中華民國一○○年七月. v.

(2) 中文摘要 在死亡率快速下降之際,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在台灣卻持續擴大,這與不 同年齡層中,兩性在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有關。台灣地區自 1970 年代以後 主要死因結構從傳染性及寄生蟲疾病轉為心臟血管、惡性腫瘤、慢性疾病。在此 之中,至 2007 年已躍升為第二死因的心臟疾病,對國人之威脅性越來越嚴重。 醫學界亦開始注意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原因差異,過去認為由於女性的雌激素具 有抑制細胞肥大、增加血管彈性以及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所以在更年期之前. 政 治 大. 女性較不會因心臟疾病致死,但近年醫生認為因心臟疾病致死不再是男性的專. 立. 利,反而女性由於發生心臟疾病的症狀較不典型,且目前醫學界對心臟疾病的診. ‧ 國. 學. 斷工具是針對男性的,因此近年醫學界進而開始呼籲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後)不 可以忽略心臟疾病對女性所造成的威脅,然而可惜的是,醫學界在討論兩性因心. ‧. 臟疾病致死差異時,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以突顯心臟疾病危害女性的嚴重性。然而. y. Nat. sit. 與台灣情況大相逕庭的美國,實際情況是,在 1980 年代後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 n. al. er. io. 命差距已轉為縮小,其中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改善,為美國兩性零歲平均. i n U. v. 餘命縮小的最大功臣。但在文化與民俗風情不同之下,這並無法讓我們正確得. Ch. engchi. 知,從 1970 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的真實圖像。. 因此,本文利用行政院衛生署 1971 到 2009 年的「死因檔」資料及使用 1971 到 2009 年內政部之「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進行計算,透過心臟疾 病多元遞減生命表,發現則為台灣地區從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兩性在心臟疾病 死亡率上的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成的效果中,從 4%提升至 8.8%,且 在這之中,不論是哪個年齡層,亦可明顯發現男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其改善 程度不比女性快速。 i.

(3) 此外,針對活到 25 歲直至 55 歲前兩性因其他疾病致死的圖像,我們發現在 台灣社會中,活到 25 歲的人們直至 55 歲前,因各疾病致死的機率,惡性腫瘤依 然還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疾病,次之為意外事故,男女性皆是,僅管如此,我們 也發現,心臟疾病對男性的重要程度依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從 1971 年到 2009 年,男性在這段時間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皆無改善。這代表著許多家庭有可能 因而失去經濟支柱的男性、家道中落,而家庭結構又是落入貧窮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女性單親來說更是(亦即貧窮女性化),而且貧窮文化有個特點,即是落入 貧窮後,其下一代亦有很大機會落入貧窮。這種現象更會帶來負面的社會經濟成. 政 治 大 性高死因別為心臟疾病的比例,這乃源自於女性在高年齡組(80 歲以上) ,相較 立. 本,因此我們有必要重視「寡婦製造機」此種現象。最後,女性之所以呈現較男. 於男性,有嚴重許多的死於心臟疾病人數。. ‧ 國. 學 ‧. 關鍵字:心臟疾病、兩性平均餘命差距、過早死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誌謝 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是如此的五味雜陳,但還是無比的雀躍呀!回想當初考上政大社研所的初 衷,就是為了學 SAS、學統計,很開心一路走來能夠始終如一,能夠生產出此篇 論文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陳信木老師,老師在作論文的態度上是一個很細 心、要求完美的人,而我則是常常粗心大意,但我還是努力得讓這篇文章趨近於 完整,感謝信木老師,在我政大的這兩年對我不管是論文的指導或者是生活的態. 政 治 大. 度都給我很多的建議!還有林佳瑩老師,老師是一個很棒、很關心學生、很親切、. 立. 有愛心的老師,謝謝佳瑩老師給我這篇文章的建議以及鼓勵,希望有朝一日,我. ‧. ‧ 國. 學. 也可以跟佳瑩老師一樣棒。還有翁志遠老師,翁老師真的是許多人的救星,哈哈。. 回首人生,我真的覺得我很幸運,遇到了好老師、好同學、好朋友,許多人. sit. y. Nat. 說,研所與大學最大的不同是同學凝聚力少了許多,但我在政大社研所,遇到了. io. er. 林品均、曹方綺、彭思錦、李燕茹,他們都是天使!分擔我的憂愁、分享我的喜. al. v i n Ch 他們是我生活中歡樂的來源,以及陳宣羽、黃韻庭、李俊、許元菘。能夠跟他們 engchi U n. 悅、幫助我渡過難關,還有高琬涵、蕭玉青、陳宇婷、邱彥霖、鄭智維、陳涵,. 同班真的是件開心的事情!. 在政大社研所裡面,佳瑩老師與信木老師辦公室裡面的雅琪學姊、欣吟學 姊、巧旻、毛瑋祺學姊,都是我想要感謝的對象,她們不管在工作、課業還有生 活上也幫助了我很多很多。. 還有中正大學的好朋友,四黃一王加個乃-黃怡婷、黃詩婷、黃伃旦、王怡 青、林乃謙,儘管我遠在政大,但我常常收到他們給我鼓勵的信件!還有中正大 iii.

(5) 學社福系的陳昭榮老師,如果不是老師,我就不會愛上 SAS 及念研究所,謝謝 昭榮老師,對我真的無比的照顧。. 還有帥氣的蕭元禎,陪伴我在台北的日子、陪我工作、幫我校稿,還有元禎 的爸媽有時請我吃飯、關心我生活起居。最後,當然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的 爸爸黃榮寮、媽媽吳春霞、阿嬤黃陳玉珠、哥哥黃俊凱,爸媽每天辛苦的賣魚就 是為了栽培我,還有很疼我這個小孫女的阿嬤,總是以我為傲的哥哥,希望我們 一家子永遠都是如此的幸福,希望我可以快點賺大錢,讓爸媽擁有好的生活品 質,我真的很愛你們。. 立. 政 治 大. 本篇文章獻給愛我的每一個人。.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誌謝 ......................................................................................................................... iii 目錄 .......................................................................................................................... v 圖次 ........................................................................................................................ vii 表次 .......................................................................................................................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政 治 大.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7. ‧ 國. 學. 第貳章 文獻回顧 ..................................................................................................... 9 第一節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疾病轉型 ....................................................... 9. ‧. 第二節 心臟疾病之定義................................................................................ 12. sit. y. Nat. 第三節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係 ..................................................... 14. io. er. 第四節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 17. al. v i n Ch 第参章 研究設計 ................................................................................................... 21 engchi U n. 第五節 小結 ................................................................................................... 20. 第一節 資料來源 ........................................................................................... 21 第二節 分析方法 ........................................................................................... 23 第肆章 分析結果 ................................................................................................... 30 第一節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30 第二節 兩性各年齡別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變遷情形.............................. 38 第三節 在中壯年時期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圖像 ................................. 43 第伍章 結果與建議 ............................................................................................... 48 第一節 結論 ................................................................................................... 48 v.

(7)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研究限制 ........................................................................ 50 參考文獻 ................................................................................................................ 51 附錄………………………………………………………………………………..…5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次 圖 1-1:台灣地區 1950-2009 出生時平均餘命變化趨勢均餘命變化趨勢……….. 3 圖 1-2:台灣地區 1950-2009 兩性出生時平均餘命差異-絕對差距與相對差距…3 圖 1-3:1971-2009 年男性主要死因之變遷…………………..……………………..4 圖 1-4:1971-2009 年女性主要死因之變遷…………………..……………………..4 圖 1-5:台灣地區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依性別分…………………..…………5 圖 4-1:1971 與 2009 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 政 治 大. 果…………………..……………………..…………………..………………....31. 立. 圖 4-2:1971-2009 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變遷. ‧ 國. 學. …………………..……………………..…………………..………………........32 圖 4-3:1971 年與 2009 年兩性在各年齡上心臟疾病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 ‧. 差距之效果變遷…………………..……………………..…………………..…36. sit. y. Nat. 圖 4-4:1971-2009 年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 io. er. 果變遷…………………..……………………..…………………..……………37. al. v i n 圖 4-6:1971-2009 年活到 25 C 歲後直至 h e n55g 歲前因心臟疾病致死之機率-依性可 chi U n. 圖 4-5:1971 年與 2009 年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之機率-依年齡別分…………….41. 別分…………………..……………………..…………………..………………44 圖 4-7 台灣地區男性活到 25 歲後直至 55 歲前因各疾病致死之機率……………46 圖 4-8 台灣地區女性活到 25 歲後直至 55 歲前因各疾病致死之機率……………47. vii.

(9) 表次 表 1-1:美國地區兩性歷年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與其差距 ........................... 5 表 1-2:70 歲以下國人之十大死因生命年數損失 ............................................. 6 表 1-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 7. 表 4-1:1971 年台灣地區男女主要死因別死亡率 ............................................ 33 表 4-2:2009 年台灣地區男女主要死因別死亡率 ............................................ 34. 政 治 大. 表 4-3:台灣地區 1971 年與 2009 年心臟疾病多元遞減生命表-依性別分....39.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由於近年來長期經濟發展所帶動的生活品質的提升,和公共衛生的大力推 廣、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重大傳染病之根除,伴隨而來的是,人口壽命逐年延長。 然而,在台灣地區人口壽命逐年延長之際,女性預期壽命一直以來皆高於男性(如 圖 1-1) ,不僅於此,兩性在零歲平均餘命絕對差距上是持續擴大的,且相對差距. 政 治 大. 亦是(如圖 1-2) ,這與不同年齡層中,兩性在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有關。台. 立. 灣地區自 1970 年代以後主要死因結構從傳染性及寄生蟲疾病轉為心臟血管、惡. ‧ 國. 學. 性腫瘤、慢性疾病(王德睦、陳文玲,1986) 。在此之中,我們必須注意至 2007 年已躍升為第二死因的心臟疾病(如圖 1-3、1-4),醫學界亦開始注意兩性因心. ‧. 臟疾病致死原因差異,過去認為由於女性的雌激素具有抑制細胞肥大、增加血管. y. Nat. sit. 彈性以及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所以在更年期之前女性較不會因心臟疾病致. n. al. er. io. 死,且認為心臟疾病是南性的專屬疾病,但近年醫生認為因心臟疾病致死不再是. i n U. v. 男性的專利1,反而女性由於發生心臟疾病的症狀較不典型,且目前醫學界對心. Ch. engchi. 臟疾病的診斷工具是針對男性的,因此近年醫學界進而開始呼籲女性(特別是更 年期後)不可以忽略心臟疾病對女性所造成的威脅,然而可惜的是,醫學界在討 論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差異時,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以突顯心臟疾病危害女性的嚴 重性。. 1. 事實上,心臟疾病中的冠心病慣有寡婦製造機的稱號,這源自 1950 年代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警告婦女要注意丈夫是否罹患冠心病,因為它是寡婦製造者 (陳朝欽等,2006) 。 且實際上醫學界僅會探討心臟疾病中其中一個的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臟衰竭,而本文由於每 年因冠心病致死人數不多,加上 Trovato 與 Lalu(1996)的文獻針對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探討 不同年代的國家,兩性在不同疾病上死亡率有其差異,進而對兩性預期壽命差異造成的效果有所 改變,在該篇文章中,是以整體心臟疾病來說明的,因此本文以整體的心臟疾病來討論心臟疾病 在兩性生命歷程中的死亡風險差異與其變遷,以利與美國比較。 1.

(11) 台灣地區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是擴大的,而事實上,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 命差距的圖像不盡如此。美國在 1979 年其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達至 7.8 歲的 高峰後,已開始下降,至 2009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下降至 4.9 歲(Kenneth et al,2011),且在 1970 到 1990 年間,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為美國兩 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縮小的最大功臣(Trovato& Lalu, 1996) 。而近年,由於心臟 疾病是美國女性的頭號殺手,然而許多人卻依舊認為心臟疾病是屬於男性的疾 病,因此,美國心臟協會於 2004 年推動「Go Red For Women」計畫,倡導美國 女性須注意因心臟疾病致死的風險。. 政 治 大 心臟疾病對兩國國人的健康其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在 1970 到 1990 年間,男 立. 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為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縮小的最大功臣。而. ‧ 國. 學. 在台灣是否與美國圖像一致,我們亦可以透過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2差距. ‧. 的變遷,來探討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差異對兩性壽命差距的效果。從表 1-1 我們可以得知美國在 1970 年代後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然. y. Nat. io. sit. 而台灣卻呈現持續性的差距(圖 1-5) 。這也證明,台灣與美國在國家發展狀況不. n. al. er. 同、風俗民情不同之下,在討論台灣地區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風險差異及變遷. Ch. i n U. v. 時,吾人認為我們僅能參考美國數據,而非把美國經驗與台灣經驗混為一談,因. engchi. 此,本研究企圖建立 1971 年到 2009 年心臟疾病在兩性一生生命歷程中的死亡風 險差異與其變遷,並且經由此來討論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 命差距的效果,台灣地區是否如同美國男性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進而造成美 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縮小? ∞. ∑ (Wi × Ri ) 2. 標準化死亡率=. i =0 ∞. 。. ∑ Wi i =0. Wi :第 i 年齡層的標準人口數。本文標準人口數以 2000 年世界人口數為標準。 Ri :第 i 年齡層的疾病死亡率。 2.

(12) 圖1-1:台灣地區1950-2009出生時平均餘命變化趨勢 歲 85 數 80. 82.46. 女性出生時平均餘命. 75 70 65. 男性出生時平均餘命. 55.69. 60 55.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份. ‧. ‧ 國. 1960. 學. 1955. 政 治 大. 立. 53.05 50 1950. 75.88. -絕對差距與相對差距. sit. y. Nat. 圖 1-2:台灣地區 1950-2009 年兩性出生時平均餘命差異. er. al. n. 7 絕 對 差 6 距 5 歲 數 4. Ch. engchi U 絕對差距. 1.1. v ni. 1.09 1.08 1.07. (. 相對差距. 比 例. ). ). 3. 1.06. 2. 1.05. 1. 1.04. 0. 1.03 1950. 註:. 相 對 差 距 (. io. 圖1-2:1950-2009兩性出生時平均餘命差異-絕對差距與相對差距.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相對差距為女性平均餘命除以男性平均餘命. 絕對差距係女性零歲平均餘命歲數減零歲男性平均餘命歲數 3. 相對差距係女性零歲平均餘命歲數佔零歲男性平均餘命歲數之比值. 2005 年份.

(13) 圖 1-3:1971-2009 年男性主要死亡原因之變遷 各 項 死 因 佔 全 部 死 因 之 百 分 比. 惡性腫瘤. 35%. 糖尿病. 30%.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25%. 肺炎. 20%. 意外事故. 15% 10% 5% 0%. 立.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年份. 學. ‧ 國. 1971. 政 治 大. sit. io. al. n. 25% 20%. 糖尿病 心臟疾病. er. 30%. 惡性腫瘤. y. 35% 圖 1 31975-2009 年女性每年各項死因佔女性全部死因. Nat. 各 項 死 因 佔 全 部 死 因 之 百 分 比. ‧. 圖 1-4:1971-2009 年女性主要死亡原因之變遷. Ch. engchi. Un. 腦血管疾病. iv. 肺炎 意外事故. 15% 10% 5% 0%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4. 1996. 2001. 2006. 年份.

(14) 表 1-1:美國地區兩性歷年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與其差距 表 0-1 美國地區兩性歷年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與其差距. 男性標準化心臟 疾病死亡率 女性標準化心臟 疾病死亡率 兩性標準化心臟 疾病死亡率差距.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6. 2007. 699.0. 687.6. 634.0. 538.9. 412.4. 320.0. 248.5. 237.7. 486.6. 447.0. 381.6. 320.8. 257.0. 210.9. 162.2. 154.0. 212.4. 240.6. 252.4. 218.1. 155.4. 109.1. 86.3. 83.7. 政 治 大. 圖 1-5:台灣地區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依性別分. 立 1200. ‧ 國. 學. io. 女性標準化心 臟疾病死亡率. n. al. er. 400 200 0 1971. 1976. y. 600. 男性標準化心 臟疾病死亡率. ‧. 800. sit. 1000. Nat. 百 萬 人 中 死 亡 人 數. Ch. 1981. engchi. 1986. 1991. i n U 1996. v. 2001. 2006 年份.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透過潛在生命年數損失來衡量該疾病是否「過早死亡」 (premature death) ,因它考慮了死亡時的年齡,可以反映出死亡所造成的生產力 損失,以及對社會所造成的衝擊程度,亦即若該疾病使得年輕人有過早死亡之現 象,其死亡的衝擊比老年人對社會的影響更大,這是因為年輕人正當生產力旺盛 的年齡,也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潘怜燕、邱淑媞,2011),表 1-2 則可以看出, 若以 70 歲為可預期存活之年數,心臟疾病在 1998 年時平均生命年數損失,相對 5.

(15) 其他疾病來說沒有那麼嚴重,然而到了 2008 年整體來說心臟疾病平均生命年數 損失卻躍升為第二嚴重的死因,若從 1998 年到 2008 年整體來說心臟疾病平均生 命年數損失增幅最多為 1.9 年,男性方面亦是。因此,從以上,我們發現台灣地 區心臟疾病有越趨嚴重的過早死亡現象,特別是男性,這會造成嚴重的社會成 本。所以,本文欲了解在中壯年齡階段,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的差異與其變 遷。 表 0-2:70 歲以下國人之十大死因生命年數損失. 表 1-2:70 歲以下國人之十大死因生命年數損失. 政 治 大 17.7 20.4 20.6 19.9 15.1 9.8 13.5 13.8 15.4 27.1. 15.2 10.3 13.4 12.4 16.2 32.8. 14.8 11.3 14.0 12.8 15.4 32.8. 16.0 9.2 11.8 11.4 18.3 32.7. -2.0. -2.2. -0.2 1.1 1.9 1.6 -1.7 -4.7. 0.2 1.2 1.9 1.3 -1.3 -4.4. -0.9 0.6 1.7 2.3 -2.9 -5.6. sit. io. 1:潛在生命年數損失:. 15.0 12.5 15.9 14.1 14.1 28.4. er. Nat. 附註. ‧ 國. 15.0 11.5 15.2 14.0 14.5 28.1. -2.0. ‧. 惡性腫瘤 糖尿病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肺炎 意外事故. 18.7 立. 增減年數(A-B) 全體 男 女. 學. 18.4. 1998 年(B) 全體 男 女. y. 2008 年(A) 全體 男 女 所有死亡原因. 單位:年. al. n. v i n 各年齡預期可存活年數為(70-死亡時之年齡)*該年齡死亡人數之和。 Ch engchi U 2:平均生命年數損失:潛在生命年數損失/該死因之死亡人數。. 6.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台灣地區女性預期壽命一直以來皆高於男性,我們可能會從生物遺傳因素來 解釋為何女性預期壽命總是多於男性-賀爾蒙讓女嬰比起男嬰自然形成某種保 護,但事實上 Stolnitz(1957) 、El-Badry(1969) 、D’souza 與 Chen(1980)從另 一的觀點切入,由於東方國家的社會結構、文化因素,兒子可以傳承祖傳之香火, 且亦可以提供年邁父母親經濟支持,因此認為文化與行為因素是造成 20 世紀之 前南亞女童死亡率高於男童的原因(引自 Nathanson,1984)。. 政 治 大 然而在 20 世紀後的社會中不論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都可以發現女性零 立. 表 0-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學. ‧ 國. 歲平均餘命的確大於男性(Case & Paxson,2005),如表 1-3。. n. 美國 中國大陸. 2008. 1990. 76. 79. 82. 73 73. 79 78. 77 78. 68 72. 76 76. Ch. e n g c72h i. 68. sit. io. al. 1990. er. Nat. 日本 新加坡. 女性. y. 男性. 國家別. 英國 南韓. ‧. 表 1-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76 iv n U 79 69. 2008 86 83 82 83 81 76.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取得日期:2010/9/15 網址:www1.stat.gov.tw/public/Data/9102211235471.xls. 可是若觀看兩性預期壽命之差距,可以發現台灣地區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是不 斷地擴大,但我們亦可以從表 1-3 發現,並不是所有國家皆是如此,例如:美國 與英國,這兩國其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是縮小的。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在不同國 家發展程度之不同、文化之不同會造成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擴大或縮小的不同結 果。然而若要仔細討論背後之原因,我們則必須仔細檢視不同年齡層中,兩性在 7.

(17) 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 其實在高度發展國家中,例如上述的英國與美國,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縮小的 原因有一大部分是因為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地下降,與女性心臟疾病死亡 率差距大幅的縮小所致。而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對 於國人(目前特別針對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如上節所述,實際 上,台灣地區不似美國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台灣地區兩性 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有持續性的差距。因此可得知每個國家其死因圖像並. 政 治 大 命差距的效果為何,與其在 1971 年到 2009 年之變遷,也試圖建立兩性在一生中 立. 不相似,所以我們必須建立台灣地區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 各階段因心臟疾病致死的風險,再者,接續上節,心臟疾病與其他疾病相較之下,. ‧ 國. 學. 若以 70 歲為可預期存活之年數,我們發現有越趨嚴重的過早死亡現象,若在中. ‧. 壯年猝死不僅使該家庭解組,亦增加社會成本,因此本文也欲探討在中壯年時 期,在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心臟疾病與其他疾病相較之下,兩性因心臟疾病致. y. Nat. n. al. er. io. sit. 死機率圖像為何?. Ch. 總結以上,本文的具體研究目標包括:. engchi. i n U. v. 一、台灣地區 1971 年到 2009 年兩性心臟疾病死亡率之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 距的效果。 二、兩性在一生生命歷程當中各階段因心臟疾病致死的風險。 三、在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心臟疾病與其他疾病相較,在中壯年時期,兩性因 各疾病致死機率圖像。. 8.

(18) 第貳章 文獻回顧 在早期的死亡率調查分析,儘管可追朔至 1662 年,是由 John Graunt 對倫敦 人口死亡率進行調查,然而至二十世紀才開始關注於兩性死亡風險差異,而台灣 地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營養與醫療公共衛生之改進下,國人平均預期壽 命明顯的增加,然而在預期壽命增加之際,兩性預期壽命之差距也擴大,這乃源 自於不同年齡層中,兩性在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所造成的,1970 年代以後 台灣地區主要死因結構從傳染性及寄生蟲病轉為心臟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 政 治 大. 疾病,接續研究動機,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之於國. 立. 人的重要性,亦或是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國人不應認為心臟疾病是男性的專屬疾. ‧ 國. 學. 病,而忽略心臟疾病對於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實 際上,台灣地區不似美國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台灣地區兩. ‧. 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是擴大的。因此,在兩國其心臟疾病死亡圖像呈現. io. er. 是有必要特別研究心臟疾病在台灣地區的死亡圖像。. sit. y. Nat. 不同樣貌時,我們並不能直接引用該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在台灣的嚴重性,而. al. n. v i n Ch 以下先就疾病轉型進行回顧,再者,了解兩性在心臟疾病上死亡風險差異可 engchi U 能因素,最後了解發展程度之不同的各國,其兩性在不同死因上死亡率之差異, 主要目的為突顯台灣地區醫學界對於美國數據僅能參考,而非直接引用,特別是 心臟疾病。. 第一節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疾病轉型 Orman 在 1971 年提出疾病轉型理論,是基於了解健康與疾病可以對人口轉 型進行預測,與關心疾病、死亡的圖像,及其最終如何影響人群而提出,並且提 9.

(19) 及疾病轉型不可忽略它與人口、經濟、社會的相互關係。Orman(1971)將疾病 轉型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大流行以及饑荒期(The Age of Pestilence and Famine),由於生 活水平低、個人衛生認知不足與公共環境欠佳,死因大多為營養不良、饑荒、以 及傳染性疾病,如肺炎、寄生蟲疾病、結核病,整體來說,此階段出生時平均餘 命約為 20 至 40 歲,為死亡率高峰狀態、波動嚴重之時期。. 政 治 大 水準提升、醫療改善的情況下,導致傳染性疾病已有減少之趨勢,因此死亡率大 立. 第二階段為流行減退期(The Age of Receding Pandemics),此階段由於生活. 幅下降,但非傳染性疾病也逐漸在增加中,整體來說,此階段出生時平均餘命約. ‧ 國. 學. 為 30 至 50 歲。. ‧. 第三階段為退化性及人為疾病期(The Age of Degenerative and Man-Made. y. Nat. io. sit. Disease),此階段因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醫療技術、設備持續進步,死亡率已下. n. al. er. 降成穩定地低死亡率,出生時平均餘命超過 50 歲,死因結構已轉變成因為富裕. Ch. 生活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engchi. i n U. v. 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變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進而完 成人口轉型,Orman 亦根據世界各國不同的轉型速度,將疾病轉型分為三種模式: 第一個為以英國、威爾斯、瑞典為代表的西方模式或古典模式(The Classical or Western Model of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第二個為以日本為代表的加速轉型 模式(The Accelerated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Model);第三個為以智利、斯里 蘭卡為代表的延遲轉型模式或當代轉型模式(The Contemporary or Delayed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Model)。 10.

(20) 而根據 Mirzaee 在 1979 年的研究,台灣疾病轉型模式約較英格蘭、威爾斯 等地區晚一世紀,然而台灣的轉型速度卻比較快,為第三種延遲轉型模式的代表 國家。台灣在二十世紀初呈現高死亡率,在醫療進步、經濟條件提升、公共健康 知識之長足的情況下,1970 年代的台灣死因結構已從傳染性疾病轉變為慢性、 退化性疾病,在這之中,由於台灣地區學術界尚未建立自身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 圖像,且直接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國人不應認為心臟疾病是男性的專屬疾病,而 忽略心臟疾病對於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承接第 一章,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地區與美國地區由於發展程度之不同,從 1970 後,兩. 政 治 大 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在兩地有不同的死亡圖像。因此,我們有必要特別研究心臟 立. 國的兩性預期壽命差距其增減也呈現相反之趨勢。這某一部分原因乃源自於兩性. 疾病在台灣地區的死亡圖像。.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1. i n U. v.

(21) 第二節 心臟疾病之定義 在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九版(ICD-9-CM)中,心臟疾病包含了 缺血性心臟病(亦稱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急性風濕熱、其他 形態心臟病,在這之中因冠狀動脈心臟病致死的人口比重為心臟疾病的主要部 份。心臟疾病的發生係因為冠狀動脈的硬化,進而造成血管狹窄或者發生血栓而 引起阻塞。冠狀動脈的功能是供應心臟肌肉養分的血管,若供應心臟養分的血管 一旦阻塞就會影響到血液的供應,這時候輕則心絞痛,重則心肌梗塞、甚至於猝. 政 治 大 家族病史、抽菸、熬夜、飲酒、缺乏運動、壓力等不良的風險行為都會讓心臟的 立. 死(林幸榮等,2007) 。動脈硬化的肇因有多重機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冠狀動脈產生硬化,進而引發心臟病。. ‧ 國. 學 ‧. 而依醫學分類,心臟病又可分為(1)心臟構造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心肌肥 厚症、風濕性瓣膜心臟病。(2)心電傳導異常:心律不整。(3)心血管異常:心絞. y. Nat. io. sit. 痛、心肌梗塞、剝離性主動脈瘤等急症。總體而言,在一生生命歷程當中,皆有. n. al. er. 可能罹患心臟疾病,例如:構造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多發現於幼兒至兒童時期;. Ch. i n U. v. 瓣膜性心臟病多發現於青少年時期;心肌炎則是好發於年輕人族群感染症;而風. engchi. 濕性心臟病則是多出現在一些感染症後而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疾病;最多的則是 和心血管最相關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等,也是國人中老年最常引發生命危險性的心 血管疾病,現甚有年輕化的趨勢(中村治雄,2004)。. 然而,心臟疾病有個可怕的特徵,猝死的病人在發病以前往往沒有先兆性的 心絞痛症狀。這是因為由於大多數的心肌梗塞3,發生在狹窄不嚴重的地方,只. 3.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一個極端表現,其胸痛程度比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許 多人會合併冒冷汗、快要死去的感覺,有許多案例來不及送醫而猝死,且不僅會發生於老年人身 上,年輕運動員亦是(洪惠風,2008)。近幾年有許多案例,2010 年 11 月國合會秘書長陳正忠 12.

(22) 有 14%的心肌梗塞會發生在嚴重狹窄之處。狹窄不嚴重的時候(塞住不到 70%) 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在心肌梗塞之前從來沒有 胸口痛或是喘氣等等預警,因此,才有許多第一次發病即猝死的死者。且若幸運 存活,未來很有可能因為心肌受損嚴重而造成心臟衰竭,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林 幸榮,2007) 。這些不幸事件4,不僅是整個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更讓活著的人承 受突如其來的噩耗。除了以上的急性心臟疾病外,儘管得到的是不會馬上索命的 穩定心絞痛,然而近年醫學對於穩定心絞痛病人之處置(心臟裝支架)也確定此 手術不能讓穩定心絞痛病人延長壽命(洪惠風,200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爬山時猝死;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打籃球猝死;藝人馬兆駿在超市購物時心臟病發死亡;國 民黨準內政部長廖風德爬山引發心肌梗塞猝死;2007 年九月初,在維也納召開的歐洲心臟醫學 會的年會當中,一個四十六歲的女醫生突然心臟病發作,儘管現場有兩萬五千個心臟科醫生仍然 無法挽回他的生命(洪惠風,2008)。. 13.

(23) 第三節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係 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係 在人類死亡率快速下降、人類壽命延長之際,女性預期壽命卻依然高於男性 (Nathanson,1984),生物學家、社會學者紛紛試圖對兩性死亡率差異(Sex Mortality Differential)做出解釋,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從生物遺傳因素 來解釋,第二,則為從外在因素解釋兩性死亡風險差異,這導因於男女有分的性 別角色、不同的生活形態。主要有四種模型可以解釋,分述如下:. 政 治 大 別差異,因為過去女性身上較少出現高風險性的不健康行為,然而在 1970、1980 立 第一,行為與文化模型,例如:抽菸、酗酒、自殘等等風險行為都能解釋性. 年代男女性差異開始下降,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女性解放的結果,女性隨著他的. ‧ 國. 學. 角色改變而其風險行為也跟著改變,這就是性別角色與現代化假設(Gender Role. ‧. Modernization Hypothesis)(Waldeon&McCloskey&Earle,2005)。. y. Nat. io. sit. 第二,心理社會模型,這個模型主要解釋解釋健康差異必須包含所謂的心理. n. al. er. 社會風險因素,解釋變項包括:社會支持、工作的控制和自主性、家庭和工作間. Ch. i n U. v. 的平衡以及努力和報酬間的平衡,但 Bartley(2004/2008)認為即使女性在工作. engchi. 上相較於男性有較低的權力、自主性,照理來說應該較可能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但事實則反。且在心理社會模型中也有一項重要的理論「努力與報酬不平等」 (Effort-Reward Imbalance),認為若努力與報酬不平等者可能較平等者不健康, 然而在現代有些成功的女性通常沒有擁有一個家庭(報酬),對她們來說這樣潛 在的挫折也不會造成女性有較高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另外 Jenkin(1976),亦 認為兩性平均餘命差異的原因是類型 A 的行為模式有關,類型 A 指的是有以下 一些或全部特徵者:有目地的努力去達成成就、好競爭、易不耐煩、時間急迫、 過於致力於職業或專業、飲酒過量。然而其研究也無法說明為何好競爭的日本人 14.

(24) 死亡率低於美國人(引自 Nathanson,1984)。因此,這個模型較不能解釋性別死 亡率之差異。. 第三,物質主義模型,個人所得決定飲食、居住品質以及是否從事危險工作, 而新物質主義模型則強調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建設,例如學校、交通,對於國家內 每一個人的健康是否有所增益。在此模型中,由於在 20 世紀中期以前,男性被 賦予賺錢養家、為國而戰的角色,女性被社會期待為生兒育女、照顧家庭、被排 除在礦工等高薪卻危險工作上的角色,因此男性較易曝露在高度風險環境之下,. 政 治 大 狀況是長期複雜的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出生前與同年時期所發生的事件都會影 立. 進而導致男性有較高的死亡風險。第四,生命歷程模型,認為一個成年人的健康. 響一個人的生理健康。而這個模型對於兩性生存風險沒有一個完整的描述。. ‧ 國. 學 ‧. 然而,由於本文是聚焦在心臟疾病,因此兩性因心臟病致死的死亡率差異上 生物遺傳因素解釋中是,由於女性的雌激素具有抑制細胞肥大、增加血管彈性以. y. Nat. io. sit. 及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因此雌性荷爾蒙會保護血管、延緩血管老化,而男性. n. al. er. 由於沒有雌性荷爾蒙的保護因此較易發生動脈硬化。而女性在更年期之後荷爾蒙. Ch. i n U. v. 分泌變少,因此因心臟疾病致死的女性死亡率則會大幅提升(陳朝欽等,2006; 洪惠風,2008)。. engchi. 另外,在社會因素中的行為與文化模型理論提及,抽菸這項風險行為短期而 言會造成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這是因為抽菸會讓紅血球攜帶氧氣到全身細胞能 力下降,而這種情形會促使心臟跳動更加快速,以讓紅血球攜帶的氧氣更快速的 進入其他的身體組織,因此,這就可能引起心臟疾病的發作。長期而言,菸中的 焦油殘留物質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刺激才會影響惡性腫瘤的發展。而國內學者陳朝 欽、雷孟桓、張念中(2006)認為儘管女性較少抽菸,但女性一旦抽菸較男性不 15.

(25) 易戒菸,且女性抽菸後心肌梗塞會提早 19 年,然而男性僅 7 年。因此,當女性 隨著其角色改變而也開始抽菸,理應罹患心臟疾病的情況也逐漸增加,然而儘管 美國兩性吸菸比例越來越相近,但女性心臟疾病死亡率並沒有什麼改變 (Bartley,2004/2008) 。Waldon(1976)亦認為心臟疾病的發生與抽菸、A 型人格、 飲酒、風險的工作環境有關,然而 Kleinman 等人(1979)對於抽菸與罹患心臟 疾病之性別差異,認為沒有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釋。Waldon(1982)也說到抽 菸僅能解釋部分。儘管近年來,學者對於美國兩性平均餘命差異在 1970 年代達 到高峰後又下降,把原因歸因為男性吸菸步調下降較女性快速,但吸菸對於兩性. 政 治 大. 平均餘命差異縮小並非單一因素,目前僅能解釋 25%(Gorman & Read, 2007)。. 立. 綜上所述,抽菸對於女性來說相較於男性更可能引起心臟疾病的發作,但在. ‧ 國. 學. 美國似乎沒有相關的證據出現。而台灣地區兩性吸菸行為比例差異,在 1973 年. ‧. 的菸酒公賣局統計數據-男性吸菸率為 58.8%,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 度與行為調查 2002 年為 46.4%,民國 97 年成人吸菸行為調查 2008 年降至 38.6%;. y. Nat. io. sit. 女性則是從 1973 年的 4.6%,2002 年升為 5.3%,2008 年為 4.8%。然而,從上述. n. al. er. 文獻,我們發現抽菸僅能解釋部分罹患心臟疾病致死的說法,而從台灣地區的吸. Ch. i n U. v. 菸資料,男性吸菸比例是下降的,女生則是維持在 5%左右,而究竟台灣地區兩. engchi. 性罹患心臟疾病的圖像是否會有改變,是值得本文進一步研究。. 16.

(26) 第四節 各國兩性疾病別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影響 經由第一節的討論可以得知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國,其主要死因不盡相 同,而且兩性在不同死因上死亡率亦有差異,因而造成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不同。 本小節特別闡述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近年其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增減也有不 同的趨勢,這源自於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不同疾病的影響程度呈現出差異。. Trovato 與 Lalu(1996)提及在 1970 年已開發國家5整體兩性零歲平均餘命. 政 治 大 的、意外事故與暴力行為為 18.3%、肺癌為 10.5%;而 198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 立. 差距為 6.47 歲,有 40.49%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差異導致. 命差距為 6.79 歲,有 41.09%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差異導致的、意. ‧ 國. 學. 外事故與暴力行為為 13.86%、肺癌為 11.64%;而 199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 ‧. 距為 6.25 歲,有 36.21%的差距是由於兩性在心臟疾病上的差異導致的、意外事 故與暴力行為 12.29%、肺癌為 11.2%。. io. sit. y. Nat. n. al. er. 整體而言,在已開發國家中,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從 1970 到 1980 年間. Ch. i n U. v. 增加了 0.328 歲,在這之中,心臟疾病貢獻了 0.172 歲、癌症 0.322 歲、事故傷. engchi. 害為-0.241 歲;在 1980 到 1990 年間已開發國家中,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減 少的 0.541 歲,心臟疾病貢獻了 0.526 歲、癌症-0.087 歲、事故傷害為 0.177 歲。 因此,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縮小大部分是因為男性在心 臟疾病上有大幅改善。. 然而,Trovato 與 Lalu(1996)亦提及日本,在 1970 年、1980 年、1990 年 不僅如同已開發國家,女性零歲平均餘命皆大於男性零歲平均餘命,且此三十年 5. 此篇文章所討論的已開發國家有澳洲、冰島、加拿大、芬蘭、美國、荷蘭、挪威、奧地利、丹 麥、北愛爾蘭、瑞典、威爾斯、英國/威爾斯、西德、紐西蘭、比利時。 17.

(27) 度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持續擴大,但是不似前面的已開發國家(心臟疾病為最 大的貢獻者),在日本癌症為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從 1970 到 198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增加的 0.11 歲,心臟疾病佔了 0.257%、 癌症 0.549%;1980 到 1990 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增加的 0.87 歲,心臟疾 病僅佔了 0.018%、癌症 0.647%。. 由於台灣醫學界在討論心臟疾病對於國人的重要性時,特別引用美國數據, 因此,此處特別提及已開發國家中的美國,在美國的經驗是-從 1930 年代始兩. 政 治 大 在這之中,最受惠的是小孩與年輕女性(Orman,1971) ,Lopez(1984)亦認為由 立. 性零歲平均餘命開始擴大,這是因為此階段正為傳染性疾病死亡急劇下降之時,. 於男性在心血管疾病上的死亡率大幅提升,以及孕產婦死亡率大幅下降,這都是. ‧ 國. 學. 進而造成 1930 年後的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擴大的主因。直至 1979 年的美. ‧. 國,其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擴大至 7.8 歲的高峰,之後稍微縮小,2009 年的 最新資料顯示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為 4.9 歲(Kenneth et al,2011)。. io. sit. y. Nat. n. al. er. 而 Knudsen 與 Mcnown(1993)研究指出 1960 到 1985 年間,兩性零歲平均. Ch. i n U. v. 餘命擴大主因是因為兩性在事故傷害、暴力行為與心臟疾病死因上的差異擴大而. engchi. 來,且值得注意的是 15-24 歲男性在意外事故上的死亡率大幅高於女性,也因為 許多年輕男性英年早逝進而對於男性總零歲平均餘命之累積有重大的影響。而美 國在 1980 年代後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轉為縮小,Trovato 與 Lalu(1996)提 及從 1980 年至 1990 年,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所減少的 0.636 歲,心臟疾 病佔了 0.679 歲、癌症 0.033 歲、意外事故為-0.311 歲。因此,我們可得知,男 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降低為美國這十年內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縮小的最大功 臣。 其實過去台灣研究,在有關比較兩性某項特定死因的長期趨勢演變上,及在 18.

(28) 某項特定死因對兩性壽命差距的貢獻度上,實際上也有相當成果,楊文山 (1996)、楊文山與柯諾伯(1998)皆發現早期台灣死因兩性皆以傳染行疾病、 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等急性病為主,1971 年以後主要死因轉變為循環系統、腫 瘤、損傷及中毒,此三類死因成為影響死亡率變動的重要因素;王香蘋(2000) 在老年人健康問題的死亡率與罹病類型差異討論上,研究發現 1993 到 1997 年台 灣女性老人在慢性衰竭病症(糖尿病、心臟衰竭、呼吸衰竭)明顯高於男性老人, 而男性老人於急性(肺炎及急性心肌梗塞)與短期致命性(惡性腫瘤)的平均死 亡率高於女性老人;陳健仁(2006)亦討論台灣十大死因的三十年變遷,在國人. 政 治 大 群及後遺併發症為主(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和腎炎、腎 立. 前十大死因排名上,發現在 1990 年女性排名較男性偏高的死因,仍以代謝症候. 症候群及腎性病變等疾病);男性排名較女性偏高的死因,以事故傷害和感染症. ‧ 國. 學. (B 型及 C 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結核病) ,然而在 2004 年心. ‧. 臟疾病男性排名較女性高。但整體而言,過去研究鮮少針對心臟疾病進行專門探 究,加上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性,. y. Nat. io. sit. 且從上段可得知,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大幅降低為美國這十年內兩性零歲平. n. al. er. 均餘命縮小的最大功臣,然而,從第一章節可得知台灣地區不似美國兩性標準化. Ch. i n U. v. 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台灣地區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則是呈. engchi. 現持續性的差距。因此本文認為應探討台灣地區心臟疾病死亡率之真實圖像,以 及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風險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的效果。. 19.

(29) 第五節 小結 整體而言,不僅生物學關注於疾病與人類的關係,社會學、流行病學亦相當 關注疾病與人類死亡經驗的關係,在社會學中,早在 1897 年社會學鼻祖之一的 法國學者涂爾幹發表了其著名的自殺論,他以社會整合的程度(包括宗教整合、 家庭整合、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社會脫序)來解釋自殺死亡率的高低,結合理論與 實證,爾後影響社會流行病學、醫療社會學的發展甚鉅。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人 們遭受疾病致死的原因是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環環相扣,並且社會、經濟. 政 治 大 管醫療社會學或是社會流行病學皆是探索人群的健康(或疾病)風險,非個人健 立 因素亦會影響疾病顯現(在不同社會結構、經濟發展下死因結構有所不同),不. 康問題,人類特殊文脈絡也形塑著我們詮釋與回應疾病方式。. ‧ 國. 學 ‧. 例如在醫療進步、經濟條件提升、公共健康知識之長足的情況下,在死亡率 快速下降之際,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在台灣卻持續擴大,這與不同年齡層中,. y. Nat. io. sit. 兩性在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有關。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 n. al. er. 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性,亦或是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心臟疾病對於女性(特. Ch. i n U. v. 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實際上,在台灣地區不僅兩性預期壽. engchi. 命差距為持續擴大而美國為縮小情況不一致外,更甚之,台灣地區不似美國男性 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降低為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縮小的最大功臣,台灣地區兩性 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則是呈現持續性的差距。因此,我們有必要特別研究 心臟疾病在台灣地區的死亡圖像,而非直接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心臟疾病之於國 人的重要性。. 20.

(30) 第参章 研究設計 承接研究動機與目的,台灣醫學界目前在討論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差異時, 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以突顯心臟疾病危害國人健康的嚴重性,也認為因心臟疾病致 死此現象不再是男性的專利,反而女性由於發生心臟疾病的症狀較不典型,且目 前醫學界對心臟疾病的診斷工具是針對男性的,因此近年醫學界進而開始呼籲女 性(特別是更年期後)不可以忽略心臟疾病的重要性,然而台灣與美國處在不同 國家發展脈絡下,心臟疾病的圖像也不一致,在美國兩性預期壽命差距在 1980. 政 治 大. 年後為縮小,這是因為美國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然而在台. 立. 灣,兩性預期壽命差距則是呈現持續性的差距,且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 ‧ 國. 學. 距亦為擴大的。因此,在不同的風俗民情之下,我們有必要好好檢視心臟疾病在 台灣地區的死亡圖像,而非直接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 ‧. er. io. sit. Nat. 第一節 資料來源. y. 性。本章共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資料來源,第二部分為分析方法。. al. v i n Ch 內政部之「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中的性別、年齡人口資料,死亡人 engchi U n. 本篇研究方法依照現有人口及死亡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人口資料是依據. 口資料來源是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 1971 到 2009 年的「死因檔」資料,共計 3793725 個案數。. 死因資料檔的變項含有死亡者身分證字號、戶籍(縣市及鄉鎮代碼) 、性別、 職業、婚姻狀況、民國前後出生日期、普通年齡、年齡代碼、死亡日期、死亡地 點、死亡場所、死亡種類、國際死因分類代碼、外傷分類及死因診斷者。 死因資料檔其所提供的訊息有死亡者之基本資料與其死因診斷,在基本資料 之部分,呂宗學等人(1995)研究指出可信度佳;在死因診斷方面,死因準確度 21.

(31) 品質仍有改善空間,如呂宗學等人(1995)研究發現依據台灣風俗民情,民眾多 半會將瀕臨死亡者送回家中,因此死亡地點在家中的比例甚高。此時死因診斷的 主要來源是由家屬提供,而關於整體的死因診斷的正確性也就無從得知6。另一 方面,游惠茹(2000)亦針對金門地區 1994-1998 年的死因資料進行研究,利用 病歷資料與死亡證明書登載之原死因對照比較,以了解死因診斷之準確性,研究 發現死亡開立單位是影響原死因不一致的原因,衛生所開立的死亡證明中有 58% 填寫單一死因心臟衰竭,有可能是死亡相關資訊不足所導致。因此,使用死因資 料檔進行研究及解釋時,應較為謹慎,且死因診斷之準確度尚待研究。. 為了與國際同步,死因分類代碼因年代而不同,本研究 1975-1980 年係採用國. 學. ‧ 國. 7. 政 治 大 填寫死亡診斷書有其標準程序,行政院衛生署之死因檔資料其死因分類標準 立. 際病因分類代碼第八版(ICD-8) ,1981 到 2007 年則是以國際病因分類代碼第九. ‧. 版 (ICD-9)為分類依據,2008 到 2009 年則是以國際病因分類代碼第十版(ICD-10) 為分類依據。我們利用上述死因檔資料與人口統計資料,以分析兩性死亡風險之. y. Nat. n. er. io. al. sit. 差異、心臟疾病與兩性死亡風險之關聯。. Ch. engchi. 6. i n U. v. 由於醫師法十一條規定醫生非親自檢驗屍體,不行交付死亡證明書,因此主治醫師無法未回到 家中死亡的病患開立死亡證明,而由當地衛生機關或所指定開業醫師驗屍體發給證明,或由管區 警員會同該館區村里長發給證明文件,也就是行政相驗(呂宗學,1995)。 7 死亡診斷書上的死因歸類依據國際疾病分類而來(簡稱 ICD),第一版 ICD 是依據 1893 年國際 統計學院在美國芝加哥之會議決議辦理,採納法國巴黎統計局主編的國際死因分類列表制定,並 規定原則上每十年修訂一次,1994 年出版的 ICD-10 為最新版本。ICD-8 與 ICD-9 這兩個版本死 因架構分類是一致的,版本差異主要在於第九版的死因細類之增加,而 ICD-10 與 ICD-9 的差異, 主要在於 ICD-10 提出疾病與健康相關之分類群觀念,延伸多項由專科醫學會主導之擴張型表列, 與分類碼採用數字碼(陳麗華,2008) 。再者,自 2001 年開始,作業模式上從原本的人工登陸變 成自動化的作業方式,降低人為誤差。 22.

(32) 第二節 分析方法 為了了解台灣地區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風險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 果,首先必須了解兩性死亡風險狀況,因此先就生命表之建構與如何得到平均餘 命之方法進行簡單說明,透過生命表函數間之轉換關係之特性,採 Arriaga 所提 出之平均餘命分解法,求得兩性特定年齡別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異的效 果。再者,再加入心臟疾病此疾病,將建構心臟疾病多元遞減生命表,來探討兩 性在不同年齡上,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之差異,且亦利用其中函數,進一步透過. 政 治 大. Arriaga 的方法,了解兩性在心臟疾病、不同年齡別上其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 距中的重要程度。. 立. ‧ 國. 學. 以下先對生命表作個說明,而後說明 Arriaga 所提出之平均餘命分解法,求. ‧. 得兩性特定年齡別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異的效果,再者說明多重遞 減生命表,最後再以 Arriaga 提出的方法,求得兩性在不同死因別、年齡別上死. y. Nat. n. al. er. io 一、生命表. sit. 亡率差異對兩性平均餘命差異之效果分析。. Ch. engchi. i n U. v. 生命表被設計用來測量死亡率,但不同專家學者有不同的方法,公共健康學 者、人口學者、精算師、經濟學者皆會使用生命表做研究,還有其他的研究如預 期壽命研究、繁殖力、遷移、人口成長、婚姻長度也會使用到生命表。生命表是 應用某一國家在某段期間的真實年齡別死亡率換算為死亡機率,所編纂而成的一 種使用統計數字,敘述一群人口自出生至生命之結束這段過程中死亡現象的演變 情形,且基於某一群人口(通常為 100000 人)於某年一月一日零時同時出生的 不受遷出遷入的封閉式人口 (Closed Population) (kintner,2004) 。從生命表上可 23.

(33) 以了解一國居民出生時的平均壽命、其餘各年歲的平均餘命、死亡機率,這可以 顯示該國家其社會經濟進步情形。. 生命表可以依照死亡資料之發生期間為標準分成兩類,第一,世代生命表 (Generation or Cohort Life Table),指的是某世代人口所經歷之實際死亡情形的 全部資料做為依據所編成的生命表,但由於有些長命的人可能活至 100 歲以上, 其生存期間太長久、移動太頻繁,因此對於這群人口一生死亡情形之觀察、聯繫、 登記極為困難。此外,21 世紀的此時與 20 世紀的健康狀況有很大的差異而有不. 政 治 大 這兩種狀況的結合。第二,當代生命表(Current Life Table) ,其假設世代人口之 立 同的死亡模式。世代生命表反應了實際改變的健康狀況與世代間影響了主要世代. 年齡別為基礎來估計這一假設人口的死亡情形,而當代生命表更能反應一個單一. ‧ 國. 學. 健康條件與單一世代的影響。. ‧. 總而言之,一個人口健康狀況的測量往往經由人口中死亡、疾病的發生情形. y. Nat. io. sit. 所得的指標(Index)來表達。人口健康指標可以由生命統計中的死亡登記資料. n. al. er. 來計算死亡率(Mortality) ,或醫療機構的診斷報告得到罹病率(Morbidity) 。死. Ch. i n U. v. 亡率的計算方法主要以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特殊別死亡率(Specific. engchi. Death Rate)、標準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及平均餘命(Life Expectancy)為表達方式。粗死亡率的計算方式為一年內所有死亡數除以該年平 均(或年中)人口數,然而粗死亡率未考慮到不同年齡層、不同性別、不同死因 別有不同的死亡率,因此,若要考慮到年齡結構與性別因素,最常使用的即是從 生命表中所算出的平均餘命(Mcgehee,2004)。也就是說,生命表可以測量特定 人口的死亡率程度,可以消除被人口結構所影響的問題,死亡率 mx 可以藉著生 存年數 n L x 呈現特定年齡死亡率 n m x 的加權結果,但因為加權包含人口結構,因 此在死亡率中依然有比較的問題。而生命表中的 n qx 可以以出生世代(Birth 24.

(34) Cohorts)的方式來呈現死亡機率;平均餘命 ex (Life Expectation of Life at Birth) 是生命表中最常被使用來測量死亡機率的指標(kintner,2004)。各函數的意義與 彼此間之轉換關係大致如下:. : x 歲者在達到 x + n 歲前的死亡機率。獲得個生命期間之死亡 1.死亡機率( n qx ) 機率的方式由年齡別死亡率( n M x )、與每個人在 x 與 x + 1 歲期間對於總存活期 間的部分貢獻值 n ax 8,計算而來。 n. qx =. n × n mx 。 1 + ( n − n a x ) × n mx. 而最高年齡組死亡機率為 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存活人數( lx ) :一定出生人數(通常基數 l0 定為 100,000 人)其剛達到 x 歲時, 尚存的生存人數。. al. n. lx+ n = lx − n d x 。 n. Ch. engchi. sit er. io. 第一組死亡數為: n d x = 100, 000 × n q0 爾後死亡人數與生存數之間的關係則為:. y. ‧. Nat. 3 死亡數( n d x ):在 x 到 x + n 歲這段期間內的死亡人數。. i n U. v. d x = l x − lx + n 。. 4.生存年數( n L x )又稱定常人口數:在 x 到 x + n 歲這段期間內總共活的人年函 數,由於不是所有存活至 x 的人都可以存活到 x + n 歲,也就是說,要考慮在這段. 8. 在完全生命表當中, n ax 值最簡單的假定通常為 0.5,代表每個人在 x 與 x + 1 歲期間對於總存. 活期間的貢獻為隨機的。但唯有最低年齡組與最高年齡組 n ax 值非 0.5。最低年齡組的 n ax 值通 常為 0.1,這是因為死於零歲的嬰兒其死亡時間點通常接近剛出生的那幾天,而非靠近 1 歲,而 對最高年齡組 85 歲以上此開放組而言,無法獲得資料估計每個人到底在死前於此年齡組活了多 久,因此其估計採另外的假定(Selvin,2009)。 25.

(35) 期間內死亡者( n d x )對於總存活期間的部分貢獻值 n ax 。因此,生存年數( n L x ) 可透過下列公式計算: n. Lx = n × l x + n + n ax × n d x 。. 而最高年齡組的生存年數為 ∞ Lx =. lx 。 ∞ mx. 5.總生存年數( Tx )又稱生存人口生存延年數之累積數:存活至 x 歲的人一直到 死亡總共生存的年數,其計算方式為將生存年數字最高年齡組向低年齡組累加, 如下: ∞. Tx = ∑ n Lx 。. 立. i= x. 政 治 大. ‧ 國. 學. 6.平均餘命( ex ) :年滿 x 者直至死亡平均尚可期望生存之年數,可透過下列公式. y. Nat. Tx 。 lx. ‧. ex =. io. sit. 計算:. n. al. er. 二、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對兩性平均餘命差異之效果分析. Ch. engchi. i n U. v. 透過以上的公式,即可完成 1971 年到 2009 年的生命表,從中我們欲探討每 個年齡對不同時期的預期壽命總改變之效果,Arriaga(1984)提出分解平均餘命 差異之方法,而我們進而利用此概念分析兩性特定年齡層死亡率之差異對於兩性 預期壽命差異之效果,亦即,兩性平均餘命有其差距,利用 Arriaga 的方法,即 可了解兩性在不同年齡中對於該差距的效果。其公式如下: n ∆x =. 9. lx1 n L2x n L1x Tx2+ n lx1 l x1+ n × ( 2 − 1 ) + 1 × ( 2 − 2 ) 。9---------------------公式一 l01 lx lx l0 lx l x + n. l1x 指的是生命表中男性剛達到 x 歲時的存活人數;l x2 指的是生命表中女性剛達到 x 歲時的存活 26.

(36) 此公式說明,在不同年齡中,兩性死亡率的差異會對出生時平均餘命的效 果,可為此特定年齡組死亡率變動所產生的直接與間接效果而來,且另外再加 上,最高年齡組死亡率之變動對存活者數量造成影響而有互動效果。在此不提細 節,總之,此公式所得數值代表兩性在不同年齡中對於兩性平均餘命差距的效 果,單位為歲數,亦可用百分比呈現之。. 三、多重遞減生命表. 政 治 大 死亡機率呈現生命世代的縮減,因此首先必須利用多重遞減生命表描述多個因素 立 由於將討論心臟疾病對於兩性生存風險的影響,且傳統生命表只單一地藉由. (心臟疾病、非心臟疾病)如何磨損生命表中的減少,死因表是由單個或多個有. ‧ 國. 學. 關最終死於某項特定原因(心臟疾病)、除了某項死因外的其他原因(非心臟疾. ‧. 病病)所組成的特定條件生命表(Namboodiri,1991)。也就是說,傳統生命表期 狀態空間由「存活」與「黑洞」狀態組成,這兩個狀態的流動,僅能單向地從存. y. Nat. io. sit. 活耗損至黑洞(死亡)狀態,然而多重遞減生命表的成員其損耗過程,可以透過. n. al. er. 若干個競爭性風險(competing risks) (也就是不同死因)之一的管道損耗,進而 進入黑洞(陳信木,2004)。. Ch. engchi. i n U. v. 而多重遞減生命表中的函數 n qxi 、 lxi 、 n d xi 、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被觀察,各函 數的意義與彼此之間之換算關係大致如下:. 1. 死亡機率( n q xi ): x 歲者在達到 x + n 歲前死於心臟疾病之下的死亡機率。計算 方式如下:. 人數。 27.

(37) i n qx =. d xi 。 lx. n. 2. 死亡數( n d xi ):在 x 到 x + n 這段期間內會死於心臟疾病的死亡數。計算方式 如下: n. d xi = n q xi × l x 。. 3. 存活人數( lxi ):一定出生人數其剛達到 x 歲時,最終會因心臟疾病而死的生. 政 治 大. 存數。而多重遞減生命表的零歲存活人數( l0i )為死亡數( n d xi )加總而來。計. 立. 算方式如下:. ‧ 國. x =0. 學. ∞. l0i = ∑ n d xi 。. er. io. sit. y. Nat. l xi + n = l xi − n d xi 。. ‧. 其餘各年齡組為:. li 值得一提的是 x ,此公式代表在 x 歲的人們最終因為心臟疾病致死的機率。 lx.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而本研究將以多重遞減生命表的方法,針對心臟疾病此特定死因對平均餘命的影 響做分解,可從多重遞減生命表了解特定死因對平均餘命增加或減少的貢獻度及 其影響。. 四、兩性在不同死因別、年齡別上死亡率差異對兩性平均餘命差異之效果分析. 事實上,兩性在不同年齡中死亡率之差異對於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的效 果,是由兩性在不同死因上有其差異所貢獻的,因此我們利用公式一,進一步了 28.

(38) 解兩性不同死因在特定年齡中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的效果,Arriaga 進一步 提出以下公式: i n n ∆x = n ∆x i. Rxi (1)i n mx (1) − n Rxi (2)i n mx (2) 10 n mx (1) − n mx (2). 從上述公式,我們即可得知,兩性在心臟疾病、不同年齡別上對兩性零歲平 均餘命差距中的重要程度,所得之數值代表在每個年齡上,兩性因心臟疾病死亡 風險差異,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的效果,數值單位為歲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0. n. Ch. engchi. i n U. v. Rxi ( 2 ) 為在 [ x + n ) 歲的女性死於某項疾病的比例; n Rxi (1) 為在 [ x + n ) 歲的女性死於某項. 疾病的比例; n mx. ( 2 ) 為在 [ x + n ) 歲的女性死亡率; n mx (1) 為在 [ x + n ) 歲的男性死亡率。 29.

(39) 第肆章 分析結果. 第一節 兩性年齡別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由研究動機與目的可知台灣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不僅絕對歲數持續擴大,相對 差距亦是,這乃源自於兩性於不同年齡中,其死亡率有差異,此部分接下來,先 透過 Arriaga(1984)的分析途徑來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異進行分解,以看出 兩性在年齡別死亡率上的差異如何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異造成影響。再者,再. 政 治 大. 透過兩性疾病別死亡率之比較,來稍稍檢視 1971 到 2009 年,兩性在不同年齡中,. 立. 究竟在哪些疾病死亡率之差異較多,造成兩性預期壽命之差距,以及其變遷趨. ‧ 國. 學. 勢。最後,由於台灣醫學界目前在討論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差異時,皆是引用美 國數據以突顯心臟疾病危害國人健康的嚴重性,然而台灣與美國處在不同國家發. ‧. 展脈絡下,心臟疾病的圖像也不一致,因此,我們有必要好好檢視心臟疾病在台. al. er. io. sit. y. Nat. 灣地區的死亡圖像,而非直接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心臟疾病之於國人的重要性。. v. n. 一、兩性特定年齡別死亡風險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Ch. engchi. i n U. 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乃為兩性在不同年齡中,其死亡率之差距所貢獻而來的。 如圖 4-1,在 1971 年,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為 4.73 歲,兩性在 0 歲時期的死亡率 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成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力,佔兩性總預期壽命差異 之百分比為 3.61%,1 歲後,兩性死亡率之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成的效 果縮小,直至 20 歲時,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提升,佔兩 性總預期壽命差異之百分比為 0.79%,到了 55 歲時,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 期壽命差距之效果,其百分比再次升高至 2.21%,直至 63 歲時達到 3.23%頂峰 後,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才下降,85 歲後又增高,然而 30.

(40) 到了 2009 年,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擴大為 6.14 歲,相對於 1971 年,2009 年兩性 在 0 歲時期其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明顯縮小許多,且自 0 歲後 其效果穩定地上升,一直到 70 歲後,效果下降,直到 85 歲後急遽上升。值得注 意的是,2009 年相較於 1971 年,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 在 5 到 30 歲間有明顯的下降、40 到 50 歲有明顯的增加。. 圖 4-1:1971 與 2009 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 圖4-1:1971年與2009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 立. io. y 2009年. a20l. n. -0.5%. ‧. Nat. 0.5%. 1971年. sit. 1.5%. 學. ‧ 國. 2.5%. 政 治 大. er. 3.5%. 0. 10. Ch. 30. 40. engchi. i n U. 50. v60. 70. 80. 歲數. 我們進一步以圖 4-2 來呈現,1971 年到 2009 年台灣地區在漸趨擴大的兩性 預期壽命差距趨勢中,兩性在不同年齡組上其死亡率之差異,進而造成兩性壽命 差距之效果,與其變遷情形。在圖 4-2 中,橫軸為 1971 到 2009 年各年份,縱軸 以不同顏色表示不同年齡組(0 歲、1-9 歲、10-19 歲、20-29 歲、30-39 歲、40-49 歲、50-59 歲、60-69 歲、70-79 歲、80 歲以上)兩性在其中的存活差異對該年兩 性預期壽命差距效果上的相對重要性。從圖中,可以發現 1971 到 2009 年,兩性 在 0 到 29 歲的年輕族群中,其存活水準差距對總預期壽命差距上效果降低許多; 而在 40 到 59 歲中,其存活水準差距對總預期壽命差距上效果提高許多;在 60 31.

(41) 到 79 歲的部分則是先縮小再升高;最高年齡組的部分則有稍微增大之趨勢。從 以上,我們僅知道從 1971 年到 2009 年,兩性在不同年齡層中死亡率之差距,對 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有不同的變化,但若要詳細的研究原因為何?則必須 觀察不同死因上的變遷。. 圖 4-2:1971-2009 年兩性年齡別死亡率差異 對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之效果變遷 100%. 政 治 大. 80%. 立. 80歲以上 70-79歲 60-69歲. ‧ 國. 學. 60%. 30-39歲. n. al. er. io. sit. y. Nat. 20%. 0%. 40-49歲. ‧. 40%. 50-59歲. 1971. Ch. 1981. e n g c 1991 hi. i n U. v. 2001. 此圖單位為百分比 然而,以上兩性在不同年齡中對於兩性平均餘命差距的效果,是由兩性在不 同死因上有其差異所貢獻的。如表 4-1、4-2,2009 年與 1971 年相較,在 2009 年,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在 5 到 30 歲間有明顯的下降, 主要原因是兩性在事故傷害此死因上的死亡率差距有明顯的縮小,例如 1971 年 男性 20 到 29 歲事故傷害粗死亡率為十萬人之 81.9,同時其女性為十萬人之. 14.6,差距為十萬人之 67.3;然而,2009 年男性 20 到 29 歲事故傷害粗死亡率為 32. 20-29歲 10-19歲 1-9歲 0歲.

(42) 十萬人之 33.9,同時其女性為十萬人之 10.2,差距為十萬人之 23.7,縮小許多。 因此,兩性死亡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之效果,在年輕時期的效果有明顯的 減少,可能是因為男性在事故傷害此死因上的改善,進而造成兩性在事故傷害上 的死亡率差距縮小所致。 表 4- 1:1975 年台灣地區男女主要死因別死亡率. 表 4-1:1971 年台灣地區男女主要死因別死亡率. 惡性腫瘤. 7.6. 糖尿病 心臟疾病 腦血管 肺炎 事故傷害. 0.0 3.4 1.4 66.4 48.0. 所有死因 惡性腫瘤 糖尿病 心臟疾病 腦血管 肺炎 事故傷害. 260.6 5.6 0.0 3.6 1.1 64.9 31.6. 50-59 歲. 523.9 1320.0 治 7.2 12.5 政 38.5 101.0 265.1 大 0.1立 0.6 1.0 1.8 8.6 4.8 5.8 14.9 35.1 104.6. 86.0. 179.8. 287.1. 60-69 歲. 70-79 歲. 80 歲以 上. 3236.5. 7756.8. 17409.9. 530.4. 772.8. 785.9. 70.8 902.4 1766.4 382.8. 56.1 2042.0 2947.3 1080.7. 0.9 2.9. 3.2 2.8. 12.6 5.8. 55.1 8.7. 235.7 27.6. 23.8 313.4 739.5 100.9. 38.7. 81.9. 85.3. 86.0. 98.5. 109.6. 141.6. 280.7. 54.0 4.9 0.2 3.8 0.6. 93.7 10.9 0.6 6.7 2.3. 171.8 34.0 1.2 16.9 9.6. 369.3 96.1 2.9 32.7 53.8. 835.9 199.9 10.5 92.2 170.0. 2079.0 331.0 49.9 242.5 536.0. 5637.9 440.5 86.4 713.8 1403.4. 15160.4 513.3 74.3 1830.5 2695.0. 4.9 18.8. 9.7 21.7. 67.4 47.5. 270.5 72.5. 797.0 155.4. Nat. 女 性. 40-49 歲. io. al. n. 2.7 12.1. Ch. 3.7 14.6. engchi. y. 305.1. 30-39 歲. sit. 所有死因. 20-29 歲. er. 男 性. 10-19 歲. ‧ 國. 0-9 歲. ‧. 死因別. 學. 性 別. 單位:十萬人. i n U. v. 20.1 29.9. 而在為何 40 到 49 歲中,2009 年相較於 1971 年,兩性存活水準差距對兩性 零歲平均餘命差距上效果提高許多?在 1971 年,40 到 49 歲中,兩性所有死因 死亡率的差距原本為十萬人之 154.6(523.9-369.3=154.6) ,到了 2009 年,増長 至十萬人之 267.5,再細看各主要死因,可以發現兩性在惡性腫瘤死亡率差距原 本為十萬人之 4.9,到了 2009 年則為十萬人之 59.2;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 則從十萬人之 2.4 增長至十萬人之 25.5,且細看兩性從 1971 到 2009 年惡性腫瘤 與心臟疾病死亡率的變化,可以發現在 40 到 49 歲年齡組中,男性在惡性腫瘤與 33.

(43) 心臟疾病死亡率到了 2009 年有上升或稍降的趨勢,但女性在惡性腫瘤與心臟疾 病死亡率到了 2009 年則有大幅下降的趨勢。因此,兩性在惡性腫瘤、心臟疾病 死亡率差距上的變化,有可能導致兩性在 40 到 49 歲中,兩性死亡率差異對於兩 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效果擴大。 表 4- 2:2009 年台灣地區男女主要死因別死亡率. 表 4-2:2009 年台灣地區男女主要死因別死亡率. 0.1 0.4 18.2. 1.1 0.7 33.9. 6.0 2.6 37.7. 19.4 3.5 0.0. 40.6 5.7 0.4. 64.9 21.0 0.9. 0.7 0.3 0.0 7.2. 1.3 0.8 0.4 10.2. 2.8 1.8 0.9 7.8. io. n. al. 83.2 191.2 7.4 35.0 0.3 2.7 3.1 13.0. Ch. 80 歲 以上. 417.0 776.9 1599.1 3981.6 9624.2 128.4 297.0 625.4 1278.6 1983.7 11.2 35.3 105.3 243.5 396.5 34.2 74.9 166.3 440.1 1136.7 21.4 6.7 43.6. 50.1 16.4 54.1. 149.5 326.2 69.2 164.1 3.8 17.4. 111.8 55.7 83.9. 338.9 768.4 257.1 1068.9 134.7 197.3. 841.5 2408.0 8478.3 322.0 685.0 1247.4 84.0 250.5 601.1. y. 52.0 2.8 0.1 1.1 0.6 1.0 7.9. 政 治 大. 立. Nat. 所有死因 惡性腫瘤 糖尿病 心臟疾病 腦血管 肺炎 事故傷害. 34.5 3.8 0.1 0.9. 70-79 歲. ‧. 女性. 58.4 4.1 0.1 1.8 0.8 1.1 9.8. 60-69 歲. 8.7 7.4 1.5 10.8. engchi. sit. 所有死因 惡性腫瘤 糖尿病 心臟疾病 腦血管 肺炎 事故傷害.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歲 歲 歲 歲 歲. 20.0 17.2 5.5 16.7. er. 男性. 0-9 歲. ‧ 國. 死因別. 學. 性別. 單位:十萬人. i n U. v. 72.6 57.6 22.4 34.9. 270.0 1217.7 202.6 761.1 110.0 781.2 67.4 116.3. 而在 50 到 59 歲中,從表 4-1、4-2 亦可發現,1971 與 2009 年相較,兩性惡 性腫瘤與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擴大許多,1971 年兩性在惡性腫瘤死亡率差距 上,為十萬人之 65.2、2009 年增至為十萬人之 132.9,1971 年兩性在心臟疾病死 亡率差距上,為十萬人之 12.4,到了 2009 年增至為十萬人之 54.9,兩性在心臟 疾病死亡率差距上其增長幅度甚至比惡性腫瘤還要來的大,這是因為女性心臟疾 病死亡率大幅下降(從十萬人之 92.2 到十萬人之 20)。. 34.

數據

表  0-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表 1-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黃色 51-144

年金金額之計算係以假設預定利率2%以及假設預定死亡率為第二回年金生命表的100%推估,此狀況可能因為年金給付開始當時之利率

3.CKD Stage 5 病人照護目標,應進行慢性腎臟病之醫病共同決 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心理方面來講 造成公 司內部員 工自信心受損.. 非自願性離職對公司造

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死生同時如秤兩

而考量到 Covid-19 重症病患的需求,醫院的重症病床數量格外重要。根據統 計,在 OECD 國家間,每十萬人擁有之重症病床數量差距可達 10 倍(如下圖)。. 歐盟疾病管制局 (European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