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台灣地區女性預期壽命一直以來皆高於男性,我們可能會從生物遺傳因素來 解釋為何女性預期壽命總是多於男性-賀爾蒙讓女嬰比起男嬰自然形成某種保 護,但事實上 Stolnitz(1957)、El-Badry(1969)、D’souza 與 Chen(1980)從另 一的觀點切入,由於東方國家的社會結構、文化因素,兒子可以傳承祖傳之香火,

且亦可以提供年邁父母親經濟支持,因此認為文化與行為因素是造成 20 世紀之 前南亞女童死亡率高於男童的原因(引自 Nathanson,1984)。

然而在 20 世紀後的社會中不論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都可以發現女性零 歲平均餘命的確大於男性(Case & Paxson,2005),如表 1-3。

表 0-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表 1-3:世界主要國家 1990、2008 兩性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國家別 男性 女性

1990 2008 1990 2008

日本 76 79 82 86

新加坡 73 79 77 83

英國 73 78 78 82

南韓 68 76 76 83

美國 72 76 79 81

中國大陸 68 72 69 76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取得日期:2010/9/15 網址:www1.stat.gov.tw/public/Data/9102211235471.xls

可是若觀看兩性預期壽命之差距,可以發現台灣地區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是不 斷地擴大,但我們亦可以從表 1-3 發現,並不是所有國家皆是如此,例如:美國 與英國,這兩國其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是縮小的。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在不同國 家發展程度之不同、文化之不同會造成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擴大或縮小的不同結 果。然而若要仔細討論背後之原因,我們則必須仔細檢視不同年齡層中,兩性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

其實在高度發展國家中,例如上述的英國與美國,兩性預期壽命差距縮小的 原因有一大部分是因為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大幅地下降,與女性心臟疾病死亡 率差距大幅的縮小所致。而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對 於國人(目前特別針對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如上節所述,實際 上,台灣地區不似美國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台灣地區兩性 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有持續性的差距。因此可得知每個國家其死因圖像並 不相似,所以我們必須建立台灣地區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差異對兩性預期壽 命差距的效果為何,與其在 1971 年到 2009 年之變遷,也試圖建立兩性在一生中 各階段因心臟疾病致死的風險,再者,接續上節,心臟疾病與其他疾病相較之下,

若以 70 歲為可預期存活之年數,我們發現有越趨嚴重的過早死亡現象,若在中 壯年猝死不僅使該家庭解組,亦增加社會成本,因此本文也欲探討在中壯年時 期,在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心臟疾病與其他疾病相較之下,兩性因心臟疾病致 死機率圖像為何?

總結以上,本文的具體研究目標包括:

一、台灣地區 1971 年到 2009 年兩性心臟疾病死亡率之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 距的效果。

二、兩性在一生生命歷程當中各階段因心臟疾病致死的風險。

三、在 1971 年到 2009 年間,心臟疾病與其他疾病相較,在中壯年時期,兩性因 各疾病致死機率圖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貳章 第貳章

第貳章 第貳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在早期的死亡率調查分析,儘管可追朔至 1662 年,是由 John Graunt 對倫敦 人口死亡率進行調查,然而至二十世紀才開始關注於兩性死亡風險差異,而台灣 地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營養與醫療公共衛生之改進下,國人平均預期壽 命明顯的增加,然而在預期壽命增加之際,兩性預期壽命之差距也擴大,這乃源 自於不同年齡層中,兩性在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所造成的,1970 年代以後 台灣地區主要死因結構從傳染性及寄生蟲病轉為心臟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 疾病,接續研究動機,目前台灣醫學界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之於國 人的重要性,亦或是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國人不應認為心臟疾病是男性的專屬疾 病,而忽略心臟疾病對於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實 際上,台灣地區不似美國兩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為縮小的,台灣地區兩 性標準化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是擴大的。因此,在兩國其心臟疾病死亡圖像呈現 不同樣貌時,我們並不能直接引用該國數據來突顯心臟疾病在台灣的嚴重性,而 是有必要特別研究心臟疾病在台灣地區的死亡圖像。

以下先就疾病轉型進行回顧,再者,了解兩性在心臟疾病上死亡風險差異可 能因素,最後了解發展程度之不同的各國,其兩性在不同死因上死亡率之差異,

主要目的為突顯台灣地區醫學界對於美國數據僅能參考,而非直接引用,特別是 心臟疾病。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 死因結構的歷史變遷- - - -疾病轉型 疾病轉型 疾病轉型 疾病轉型

Orman 在 1971 年提出疾病轉型理論,是基於了解健康與疾病可以對人口轉 型進行預測,與關心疾病、死亡的圖像,及其最終如何影響人群而提出,並且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及疾病轉型不可忽略它與人口、經濟、社會的相互關係。Orman(1971)將疾病 轉型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大流行以及饑荒期(The Age of Pestilence and Famine),由於生 活水平低、個人衛生認知不足與公共環境欠佳,死因大多為營養不良、饑荒、以 及傳染性疾病,如肺炎、寄生蟲疾病、結核病,整體來說,此階段出生時平均餘 命約為 20 至 40 歲,為死亡率高峰狀態、波動嚴重之時期。

第二階段為流行減退期(The Age of Receding Pandemics),此階段由於生活 水準提升、醫療改善的情況下,導致傳染性疾病已有減少之趨勢,因此死亡率大 幅下降,但非傳染性疾病也逐漸在增加中,整體來說,此階段出生時平均餘命約 為 30 至 50 歲。

第三階段為退化性及人為疾病期(The Age of Degenerative and Man-Made Disease),此階段因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醫療技術、設備持續進步,死亡率已下 降成穩定地低死亡率,出生時平均餘命超過 50 歲,死因結構已轉變成因為富裕 生活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變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進而完 成人口轉型,Orman 亦根據世界各國不同的轉型速度,將疾病轉型分為三種模式:

第一個為以英國、威爾斯、瑞典為代表的西方模式或古典模式(The Classical or Western Model of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第二個為以日本為代表的加速轉型 模式(The Accelerated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Model);第三個為以智利、斯里 蘭卡為代表的延遲轉型模式或當代轉型模式(The Contemporary or Delayed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Mode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而根據 Mirzaee 在 1979 年的研究,台灣疾病轉型模式約較英格蘭、威爾斯 等地區晚一世紀,然而台灣的轉型速度卻比較快,為第三種延遲轉型模式的代表 國家。台灣在二十世紀初呈現高死亡率,在醫療進步、經濟條件提升、公共健康 知識之長足的情況下,1970 年代的台灣死因結構已從傳染性疾病轉變為慢性、

退化性疾病,在這之中,由於台灣地區學術界尚未建立自身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 圖像,且直接引用美國數據來闡述國人不應認為心臟疾病是男性的專屬疾病,而 忽略心臟疾病對於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的嚴重威脅性。然而,承接第 一章,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地區與美國地區由於發展程度之不同,從 1970 後,兩 國的兩性預期壽命差距其增減也呈現相反之趨勢。這某一部分原因乃源自於兩性 心臟疾病死亡率差距在兩地有不同的死亡圖像。因此,我們有必要特別研究心臟 疾病在台灣地區的死亡圖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心臟疾病之定義 心臟疾病之定義 心臟疾病之定義 心臟疾病之定義

在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九版(ICD-9-CM)中,心臟疾病包含了 缺血性心臟病(亦稱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急性風濕熱、其他 形態心臟病,在這之中因冠狀動脈心臟病致死的人口比重為心臟疾病的主要部 份。心臟疾病的發生係因為冠狀動脈的硬化,進而造成血管狹窄或者發生血栓而 引起阻塞。冠狀動脈的功能是供應心臟肌肉養分的血管,若供應心臟養分的血管 一旦阻塞就會影響到血液的供應,這時候輕則心絞痛,重則心肌梗塞、甚至於猝 死(林幸榮等,2007)。動脈硬化的肇因有多重機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家族病史、抽菸、熬夜、飲酒、缺乏運動、壓力等不良的風險行為都會讓心臟的 冠狀動脈產生硬化,進而引發心臟病。

而依醫學分類,心臟病又可分為(1)心臟構造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心肌肥 厚症、風濕性瓣膜心臟病。(2)心電傳導異常:心律不整。(3)心血管異常:心絞 痛、心肌梗塞、剝離性主動脈瘤等急症。總體而言,在一生生命歷程當中,皆有 可能罹患心臟疾病,例如:構造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多發現於幼兒至兒童時期;

瓣膜性心臟病多發現於青少年時期;心肌炎則是好發於年輕人族群感染症;而風 濕性心臟病則是多出現在一些感染症後而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疾病;最多的則是 和心血管最相關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等,也是國人中老年最常引發生命危險性的心 血管疾病,現甚有年輕化的趨勢(中村治雄,2004)。

然而,心臟疾病有個可怕的特徵,猝死的病人在發病以前往往沒有先兆性的 心絞痛症狀。這是因為由於大多數的心肌梗塞3,發生在狹窄不嚴重的地方,只

3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一個極端表現,其胸痛程度比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許

多人會合併冒冷汗、快要死去的感覺,有許多案例來不及送醫而猝死,且不僅會發生於老年人身 上,年輕運動員亦是(洪惠風,2008)。近幾年有許多案例,2010 年 11 月國合會秘書長陳正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有 14%的心肌梗塞會發生在嚴重狹窄之處。狹窄不嚴重的時候(塞住不到 70%)

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在心肌梗塞之前從來沒有

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在心肌梗塞之前從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