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台灣青年》中關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建構

第三節 共同體的現在與未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共同體的現在與未來

確立了「現在」的起點後,作為一本每月出刊的雜誌,《台灣青年》還肩負 定期傳達島內訊息給海外留學生及僑民的責任,對當時身處海外的讀者而言,

這是少數可以接收到的非官方宣傳的台灣消息,另一方面,由於台灣與日本斷 交之後,中國不允許有住台記者的日本媒體登陸,台灣方面的消息對日本社會 而言也變得極為陌生。因此,《台灣青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扮演了重要的台灣 訊息傳達角色,也對奠定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群眾基礎有極大貢獻。本文將這 些時事區分政治、經濟與文化。

一、政治與經濟

《台灣青年》對台灣的政治情勢討論有幾個重點,首先,便是確認國府的 非法性,界定其為外來的殖民者,如前所述,透過台灣地位未定論,先將國民 黨政權定位為非法取得台灣,再藉由劃出中國人與台灣人的不同,來推論出中 國人不但是異民族更是壓迫者,推翻異民族是為了爭取自身民族的自決權,而 推翻壓迫者則是為了爭取身而為人的自由,因此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具有雙重的 正當性。

《台灣青年》對於島內的政治反對運動也投以很大的關注,1960 年代台灣 重要的政治反對運動事件都能在《台灣青年》上看到相關報導,報導的角度也 各不相同。其中,較為主要的事件有三:雷震案與《自由中國》、 彭明敏等人 發表〈台灣自救宣言〉被捕及蘇東啟案。

在國際情勢的部分,1960 年代,全球仍處於冷戰情勢,以美國為首的自由陣營 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在各方面進行競爭,聯合國大會更是主要的政治角力 場。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 1949 年成立後,亟欲進入聯合國取得席次,但 1950 年代,在美國的有效拖延策略下始終未能成功,中華民國仍保有其代表中國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席次。到了 1960 年代,中國的策略更為積極,拉攏在 1960 年後陸續加入的聯 合國新會員,多數為新獨立的亞非第三世界國家,使大會的主導權從親美國家 轉向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1961 年至 1971 年間,由於亞洲與非洲新興國 家大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乃改提「重要問題」議案,先確認「中國代 表權」問題為重要問題,得過半數同意,其後任何改變中國代表權的議案,均 需三分之二多數方能通過,以此保住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在這場外交攻 防中,《台灣青年》持續關注,並提出相應的觀點。

許世楷在《台灣青年》發表的第一篇文章〈由國際法看台灣地位之決定〉,裡面 主張的論點為,僅以開羅宣言之宣稱而將台灣交給中國在國際法上是有疑義 的,台灣問題也不能與一個中國問題混同,而應該透過國際會議如聯合國或其 他方式決定台灣的最終地位,同時應以台灣人的意志作為考量標準。216而第 14 號「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特集」,更以 38 頁的篇幅,十二篇文章,分別 從 1949 年到 1960 年的演變、日本在此事上的態度與行動、台日的媒體反應、

各國主張、聯合國及國民政府等面向討論。而第 23 號社論〈盼望成為聯合國會 員國〉,再次向聯合國會員國呼籲希望能以台灣身分加入。217之後在第 58、60、

71、74、75、80、85、88 號中均有相關文章討論。就參與聯合國一事及台灣地 位問題,整個 1960 年代的《台灣青年》立場始終如一,亦即堅持一中一台,同 時台灣地位未定,必須重新由國際會議決定。另外,《台灣青年》也不斷舉如賽 普勒斯、錫蘭、阿爾及利亞、印尼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國家為例,主張 台灣人具有民族自決的權利。

經濟問題是僅次於政治議題最為《台灣青年》所關心者。但因經濟性評論 需有專業背景,故在眾多執筆者中經濟性評論主要集中於廖春榮(耕英)、林雲東 及張國興三人。而觀察這些文章可粗分為三類,以下分別就此三類文章作綜合

216高見信,〈国際法から見た台湾の地位の決定〉,《台灣青年》第 7 號(1961 年 4 月 20 日) 頁 34-38。。

217〈国連加盟国に望む〉,《台灣青年》第 23 號(1962 年 10 月 25 日),頁 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的敘述:

1.經濟政策:《台灣青年》對於國民黨政府的經濟政策並非如同政治一般全然為 批判的態度。國府的經濟政策遭到質疑的點為,因為行政費用和軍費使得國民 負擔的稅賦甚為沉重,幾佔所得的 1/4,相對降低購買力,也使政府無力從事重 大的公共建設。218對經濟支配體制的批判與期待以〈国府の経済支配体制---経 合会を中心に---〉為代表,廖春榮指出國民黨政府原本的經濟主體是資本家,

大部份的基礎工業也都掌握在國營企業手中,台灣本地的地主在土地改革之時,

除少數戰前就轉型為銀行家或企業家的大地主之外,都於此時換成四大公司股 票卻又受到通膨影響而沒落。而國民黨政府的經濟體制主要為「經濟官僚」所 主導,由於有美國的屬意,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才能順利成立,這是新舊 經濟官僚交替的重要過程,經合會的主要成員均為美國回來的年輕經濟官僚,

而美國原則上希望台灣安定,因此,廖春榮認為經合會的政策將朝向對台灣有 利的經濟政策發展,因此寄予期望。219

2.產業發展:主要著眼於農業。對於總體性的農業發展,廖春榮認為戰後台灣 的農業生產一度回復到戰前的水準甚至更為蓬勃,但卻在 1956 年以後次遞下 降,原因與美援、人口膨脹及農業政策相關。220人口膨脹但農業卻出現勞動生 產性低落的情況,另一方面因為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農業生產對市場狀態的變化 失去了應變能力,自 1950 年代推行的肥料換穀政策也造成了農民生產意願低落 的後果,若無法做到節制生育、提高農產量及工業化將無法解決問題。221就各 項農產品而言,香蕉產業的問題受到最多關注,共有 4 篇專文討論香蕉產業之

218林雲東,〈萎縮一途の台湾経済〉,《台灣青年》第 26 號(1963 年 1 月 25 日) 頁 13-18;

219耕英,〈国府の経済支配体制---経合会を中心に---〉,《台灣青年》第 47 號(1964 年 10 月 25 日) 頁 12-18。

220耕英,〈台湾の農業の一分析〉,《台灣青年》第 1 號(1960 年 4 月 20 日) 頁 4-8。

221耕英,〈経済面から見た台湾の人口問題〉,《台灣青年》第 2 號(1960 年 6 月 20 日) 頁 4-8,

25;耕英,〈台湾の米--特に米と肥料交換問題について〉,《台灣青年》第 8 號(1961 年 6 月 20 日) 頁 7-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發展,主要焦點為因香蕉貿易不能自由化,而造成香蕉產業之困境。222在工業 部分,則認為若不能加強投資將無法讓產業構造近代化、強化國際競爭力,甚 至連現狀維持都會出現問題。223

3.財政問題: 不同於林雲東與廖春榮主要以產業經濟作為切入點,張國興較為 關注財政的問題,其所發表的多篇文章均與預算有關,在〈虛虛實實的預算〉

中,他由中央到地方各縣市的預算都加以敘述,並得出結論「在蔣家殖民統治 下,鄉鎮的財政、被迫全面依賴縣市財政,縣市財政被迫全面依賴以中國人將 軍為首的「省」財政,而「省」財政更依賴蔣家虛構「中央財政」」,他強烈批 評國家預算的不公開透明並強調「獨立的台灣共和國將給予各地方自治單位以 最大限度的財源,」使地方自治有財政支持做基礎。224

二、教育與文化

(一).教育

除了關注切身相關的留學生的問題外,《台灣青年》中對台灣教育的評論文章頗 多,前期(25 期之前)主要以王育德所刊載的一系列關於教育的專欄「破產之瀕 的台灣教育」為主,後期較無系列性的評論但仍有持續關心,如第 53 期〈台灣 的義務教育延長論〉225及第 83 期〈剖析延長「義教」的騷動 〉226,而以短篇報 導台灣現況的「今日之台灣」專欄也持續關注台灣的教育問題。本文將該刊所 關心的幾個教育議題與主張分點敘述如下:

222耕英,〈我輩はバナナである〉,《台灣青年》第 5 號(1960 年 12 月 20 日) 頁 16-22;耕英,〈バ ナナの災難〉,《台灣青年》第 22 號(1962 年 9 月 25 日) 頁 22-26;林雲東,〈曲り角の台湾バナ ナ--バナナ自由化をめくって〉,《台灣青年》第 28 號(1963 年 3 月 25 日) 頁 6-13;林雲東,〈台 湾バナナの現状〉,《台灣青年》第 46 號(1964 年 9 月 25 日) 頁 28-31。

223林雲東,〈台湾経済の問題点〉,《台灣青年》第 31 號(1963 年 6 月 25 日) 頁 4-8;

224張國興,〈虛虛實實的預算〉(上),《台灣青年》第 84 號(1967 年 11 月 25 日) 頁 21-34;張國 興,〈虛虛實實的預算〉(中),《台灣青年》第 85 號(1967 年 12 月 25 日) 頁 24-35;張國興,〈虛 虛實實的預算〉(下),《台灣青年》第 87 號(1968 年 2 月 25 日) 頁 21-33;

225林炳義,〈台湾の義務教育延長論〉,《台灣青年》第 53 號(1965 年 4 月 25 日) 頁 33-37。

226高懷民,〈剖析延長 「義教」的騷動〉,《台灣青年》第 83 號(1967 年 10 月 25 日) 頁 22-2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制式化的教育內容:可從教科書與作文考試題目兩方面討論。教科書內容被 批評為「自幼稚園到大學,甚至出了社會也要被強迫死讀『三民主義』『國 父遺教』,『總統訓辭』之類的八股」「國民黨政府特別將重點擺在國語,以 及鼓吹偏頗的民族主義,除為台灣人洗腦之外,其中隱含的目的是為那些算 數不好的中國人子弟護航。」,作文考試的題目中「最簡單的題目」是三民 主義類型的題目,例如「心理建設與革命建國大業有何密切關係?」「若不按 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國體及反攻大陸的國策回答,即不屬於善良的國民」。227事 實上針對當時台灣的教科書內容,並未看到更為深入的探討,觀察《台灣青 年》的教育評論多為根據台灣報章雜誌報導而寫成,此可能因與身在海外無 法實際接觸到教科書內容相關,因此無法做更深入的批判。

2. 教育現場的問題:與教科書內容相比,現實的教育問題則是批評的重點。王 育德引用當時的監察委員陶百川對教育報告的結論「擠、窮、空」來批評現 況,王認為根本問題出在人口暴增,而又編列過於龐大的預算在國防預算上 以致排擠教育預算,而在現況下完全沒有解決途徑。228另外,第二十八號的

「台灣,今日與明日」專欄中也報導,根據台大醫院附屬的兒童心理衛生中

「台灣,今日與明日」專欄中也報導,根據台大醫院附屬的兒童心理衛生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