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族的概念與共同體的形成

第三章 《台灣青年》中關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建構

第二節 民族的概念與共同體的形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民族的概念與共同體的形成

現今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對自己是否身為中國人?亦或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但是不一定要和中共聯合成一個民族國家這個問題上現入進退維谷的困 境,有一部份中國意識強烈的台灣人認中共為祖國而心嚮往之,縱令犧牲 自我也無所謂,但是另一方面,接受自由主義洗禮的台灣人又深知個人的 自由與尊嚴才是無價之寶---這便是台灣人的苦悶之所在。153

一、民族的概念

民族主義所稱的民族,與民族學(Ethnology)所稱的民族不盡相同,主要著眼 於其政治意義。史密斯(Anthony D. Smith)認為,要形成一個民族要有六項主要條 件,分別是:

(1) 一個集體的專有名稱。

(2) 一個擁有共同祖先的神話(myth)。

(3) 共有的歷史記憶。

(4) 一個或多個不同相同要素所構成的文化條件如語言、宗教。

(5) 有一塊特定的「鄉土」

(6) 族群中多數成員具有凝聚感。154

在這幾項因素中,有部分是客觀條件如第四項文化條件的語言,但如第二、三 項等都需要透過建構的過程以完成民族的條件,尤其是第六項更是想像成為民 族的重要主觀條件。《台灣青年》作為宣傳台灣民族主義的刊物,自不可避免需 定位何謂台灣民族,本文將由以上幾個條件來觀察《台灣青年》試圖界定的台

153翁傑,〈台湾の運命を決定摺る五つの因素 バーバラ.ラオート著 鮎川信夫訳:《世界を変 える五つの思想》〉,《台灣青年》第 5 號(1960 年 11 月 20 日),頁 39-41。

154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p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灣民族具備哪些要件?

由於社論的篇幅與性質並不允許對台灣民族的定義作詳細解釋,因此需藉由論 理性的文章作討論,但實際觀察文本將發現,針對何謂「台灣民族」的論理性 文章僅有數篇,筆者於此處整理主要的幾篇文章進行討論,而這幾篇文章的作 者也是台灣青年社的重要成員,分別是王育德、許世楷與廖建龍,其中以王育 德的文章篇幅最鉅討論也最為完整。

(一)王育德

王育德在本時期討論台灣民族的文章主要以〈台灣民族論〉作為代表,該 篇文章從「民族」的定義談起,首先否定了 有所謂「漢民族」的存在。王育 德認為「漢民族」一詞所指的「民族」是 volk 而不是 nation,他參照日本社 會學者藤間生大的定義,認為 volk 是中世紀以前所形成的「未發達之潛在性 民族」155,nation 則是在 19 世紀由 volk 逐漸發展而成

nation 是指 volk 這種未發達的潛在民族,由於中央極權國家的形成、

民族主義的確立等,形成有自覺的民族。積極支持所謂『我們』的同 胞意識與『吾等集團』的民族即是 nation 的特質。156

而中國民族意識(nationaolism)則是產生於太平天國---一場民族解放運動,

孫文繼之扮演重要角色,其三民主義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主義。然而最後完成 中國民族的卻是中國共產黨,透過政治的統一與階級的破壞達成了中國民族。

正由於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因此中國民族的確曾創造出輝煌的文化並足以傲 人,但也因此而無法反躬自省,尤其是在中國文化不敵西方文化而快速衰敗的 近代,王育德認為「台灣的情形是『中國人的優越感』與『其所引發的破滅』

155王育德解釋 volk 是繼部族階段之後,統合幾個部族而形成,其中包含不少方言的差異,唯其 全體並非十分明確,而是從做為一個共同的民族集團逐漸凝聚而成。

156王育德,〈台灣民族論(上)〉,《台灣青年》第 35 號(1963 年 10 月 25 日),頁 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互凝集後出現的事例。」。157

在台灣與中國歷史上的關係解釋上,他認為台灣是漢民族超級 volk 在福 建、廣東沿岸割據的小 volk 於 16 世紀後半移住開拓的新天地。在台灣 volk 的 形成過程中,常與大陸疏離,且因外來政權而蓄意被分隔,「此種與大陸疏離 和被外來政權分隔的結果,使台灣 volk 強化其共同體意識,也就成為後來蛻 變為 volk 的因素」。158而最後台灣 volk 轉變成 nation 的轉捩點則是日本帶來近 代化統治的後果,

台灣 volk 的封建分散性對日本並無利益,所以日本人開始大刀闊斧,

對台灣的社會結構乃至於台灣人的意識形態加以改造。結果,台灣很 快地近代化,台灣 volk 也完成蛻變,台灣民族至此大致成立。159

王育德並不贊同當時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所寫的台灣民本 主義論點,對其所提出的批判為過於強調台灣民族混血論(血緣),認為「不但 無法為現仍存有強烈「漢民族」意識的台灣人所接受,甚至反而會引起對獨立 運動的反彈。」。160 降低血緣論的重要性,王育德更強調 nation 的地緣因素。

他認為中國人倡言的祖國包含台灣,台灣人所思考的祖國領域並不包含大陸,

而造成此種鴻溝是歷史與現實使然。

王育德對民族的解釋是肯認民族是有歷史臍帶的,而具有近代性的共同 體,而台灣在進入近代性的階段之前便已經與中國分離,也具足完整的獨立「民 族」所需的條件,因此,對王育德而言,台灣人是已經完成的一個具有近代性 意義的「民族」。

157 台灣在清朝時始併入版圖,但新併入的民眾被視為背棄中華的暴徒與其子孫,因而遭受蔑視 與冷落。在甲午戰爭遭逢破滅性的敗戰之後,犧牲台灣而將其割讓給日本。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 的壓迫與剝削之後,在於第二次大戰後復歸中國,但中國卻以此蔑視台灣人,並施以不下於日本 人的壓迫。王育德,〈台灣民族論(中)〉,《台灣青年》第 36 號(1963 年 11 月 25 日),頁 8。

158王育德,〈台灣民族論(中)〉,《台灣青年》第 36 號(1963 年 11 月 25 日),頁 9。

159王育德,〈台灣民族論(中)〉,《台灣青年》第 36 號(1963 年 11 月 25 日),頁 10。

160王育德,〈台灣民族論(下)〉,《台灣青年》第 37 號(1963 年 12 月 25 日),頁 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許世楷:

在〈台灣獨立運動我觀(1)〉一文中許世楷(筆名高見信)對民族的定義為

近代社會科學所使用的「民族」這個名詞,是指由歷史形成的一群人,

而與生物學分類的「種族」不同。一群的人,對過去的事,抱有共通 的光榮和屈辱,愉悅和悔恨的感情,對未來的展望,覺得有共通的利 害,而抱願共患難的意志,互相之間有與其他人所無的共通的親近感 情,這一群人就構成一民族。161

由對民族定義可以發現,許世楷所強調的是主觀的情感認同與歷史條件,

與王育德所強調的客觀的近代性稍有不同,許世楷認為共同體意識才是形成

「民族」的關鍵。而對於台灣人的定義,許世楷為了避免以來台時間長短作為 區分中國人與台灣人的標準所產生的曖昧不明,因此下了一個狹隘的定義為,

在 1895 年中日戰爭締結了馬關條約,而在同年 6 月 2 日台灣割讓之前已居住在 台灣,同時在馬關條約中的台灣住民去留決定日---1897 年 5 月 8 日以後,仍決 心居住在台灣的人們及其子孫。他認為,在歷史的牽引下,台灣此時進入了與 中國決定性分離的時代,而決定去留此事本身,正是台灣人共同意識最初的明 確表示。但這並不代表此後來台者都不可能成為台灣人

所以現在關於在台 200 萬中國人所需要檢討的,不是自 1949 年以來他們 在台灣的時間的量的問題,而是這期間,他們有無質的變化。特殊的例 不計較,以一般論來言,台灣人以台灣的繁榮和和平做其願望而在台中 國人總以在台灣為暫居之策,心情上仍連繫在中國,由其國府得對台灣 人的差別政策更使這兩群人無法接近。吾人認為以對台灣人的差別政策 為基盤的國府存在,將阻撓在台中國人的台灣化。就是說,在台中國人

161高見信,〈台灣獨立運動我觀(1)〉,《台灣青年》73 號(1966 年 12 月 25 日) 頁 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與台灣民族主義的問題是在國府崩潰以後的問題。162

雖然將在台中國人成為台灣人的可能時間推遲到國府崩潰以後,但許世楷 並沒有否定在台中國人因為「質」的改變而成為臺灣人的可能性,這與前所述 的共同體意識是決定民族的重要關鍵是相符的。而在台灣民族主義的進程思考 上,他認為

台灣的民族主義經過 1947 年的二二八革命後飛躍的發展著,但仍在 發展途中,可以說是流態的。到台灣共和國的建國,才是台灣民族主義 的固態化。台灣獨立運動可以說是將流態的台灣民族主義促成固態化。

流態時期的台灣民族主義最主要的問題是,台灣人內部的問題,就是如 何喚起台灣人潛在的民族主義以打倒國府。163

許世楷認為台灣民族主義雖已發展但尚未完成,唯有達到建國的目標才是 台灣民族主義發展的完成階段。筆者認為此階段正如前述羅奇所說,要從第二 階段少數人的疾呼進入第三階段取得大眾支持的時期。

(三)廖建龍

廖建龍採取了與其他人直接論述何謂台灣人不同的做法,他認為民族與 民族主義的概念過於紛雜,如果不能先釐清這些概念便直接探討台灣民族主義 將無法理解台灣民族運動的真正意義。因此,他以專文探討「NATION」此一 抽象概念,在〈關於 NATION(民族)的考察(上)〉164,他提出「民族主義」一詞 給人的印象並不適合理解原文本意,因此他想使用原語---nationalism。他認為 近代 nation 的概念始自盧梭,發展於法國大革命,在歷史的命定下,紛紛然在 西歐叢生。而法國大革命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向「封建制」以及 「平等的原理」

展開鬥爭。然後他引述了彌爾與史達林關於民族的講法,認為兩者雖出發點不

162高見信,〈台灣獨立運動我觀(1)〉,《台灣青年》73 號(1966 年 12 月 25 日) 頁 14。

163高見信,〈台灣獨立運動我觀(1)〉,《台灣青年》73 號(1966 年 12 月 25 日) 頁 14-15。

164廖建龍,〈関於 NATION(民族)e 考察(上)〉,《台灣青年》80 號(1967 年 7 月 25 日) 頁 13-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但不論從自由主義或馬克斯的唯物史觀出發,其對民族的概念是差不多 的,最後他以史達林對民族的定義作結「民族不但是單限於歷史性的範疇,而 且是在於特定的時代,即是資本主義將上升的時期之歷史性的範疇。封建制度 的清算以及資本主義的發達過程就是等於民族形成的過程。」165

在〈關於 NATION(民族)的考察(中)〉166,廖建龍整理了其他人的學說意見

在〈關於 NATION(民族)的考察(中)〉166,廖建龍整理了其他人的學說意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