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論文架構

台灣青年作為一本宣傳特定政治理念的刊物,其內容編排相當豐富,依內 容取向主要可分為台灣政治評論、國際政治評論、台灣文史、留學生動態報導 及文藝創作等五大類。本文將針對以下三個研究焦點進行分析。

一、關於台灣青年社的組織與政治行動報導。台灣青年社為提升政治運動能 量,自 1963 年改組為「台灣青年會」後,首先從事學生組織運動。1964 年起 開始有公開的政治活動,首先是 1964 年 2 月 18 日於東京大倉飯店舉行記者會 宣讀獨立聲明,當期的《台灣青年》馬上刊出報導。48從此時開始,台灣青年 社的所有公開的政治行動《台灣青年》必加以報導,利用政治行動報導來增加 刊物的話題性,同時利用刊物傳播的力量來增加行動的能見度,這是反對運動 團體機關刊物的必然功能。1964 年到 1968 年台灣青年社的政治行動主要可分 為兩種,對特定國際性事件的示威抗議,如 1966 年京都日美會議的絕食抗議。

49另一種則為組織成員受迫害時的政治抗議行動,如 1967 年 8 月組織成員林啟 旭、張榮魁強制送還事件。50 這兩種行動各代表了如何的意涵?後者是否更能 彰顯出海外運動團體的困境與獲得支持?而這些行動對於組織本身又產生了如 何的影響?

二、關於建構台灣民族主義的論述。《台灣青年》自第 5 號開始即明確主張台 灣獨立,從此便確立其為民族主義運動宣傳的刊物立場,因此建構台灣民族主 義變成為首要的論述工作。51在建構台灣民族主義的過程中,記憶、語言、歷

48宋重陽,《台灣獨立運動私記》,(台北:前衛,1996),頁 66;〈独立ときは近ずいた〉,《台灣 青年》第九十六號(1964 年 2 月 25 日),頁 4

49陳銘城,《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頁 45-49;宋重陽,《台灣獨立運動私記》,頁 98-100;陳銘 城,施正鋒編,《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頁 20-21。

50宋重陽,《台灣獨立運動私記》,頁 110-113。

51黃昭堂,〈日本的台獨運動〉,收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 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頁 54。〈台湾青年 イラ‧フォルモサ共同声明〉,《台灣青年》第十號(1961 年 9 月 25 日),頁 63-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上三點正代表了《台灣青年》所欲傳達的三種主要訊息:(1)台灣青年社 是什麼樣的團體? (2)曾經發生在台灣的事情該如何理解?(3)現在的台灣統治者 該如何理解? 在釐清這些問題後,應可建立起 1960-1968 年台灣青年社與《台 灣青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形貌。

本文第二章首先描述海外台獨運動於日本的初期發展,並依照時間順序,敘述 該組織重要事件與組織演變過程,由此先描繪出該群體的活動樣貌,史料的來 源則為官方檔案、當事人回憶錄、口述訪談紀錄與《台灣青年》的相關報導內 容。繼之以人為綱,交待每位成員的背景與學知及其於台灣青年社中所扮演的 角色,並由世代、階級、族群的面向觀察這群人的共同樣貌。

第三章及第四章主要以文本作為分析對象。第三章試圖回答《台灣青年》的台灣 民族界線與內涵,第一節處理界線的問題,借用第十期「中國人難民特集」的三 個集團分析架構討論其對最重要的「他者」---中國人的描述。接著,觀察《台灣 青年》對於海外台獨運動言論最主要的聽眾---僑民的理解與呼告。一般而言,民 族主義所處理的界線皆為對外的界線,但一個民族內部存在不同族群時,台灣青 年社的成員如何從一個優勢族群(閩南人)的角度去觀看其他族群?第二節則根據 安東尼史密斯對於從族群到民族的形成過程所需的要件觀察《台灣青年》如何形 成其台灣民族建構,而語言是筆者認為在台灣民族中最重要被標舉的共同文化條 件,因此特別標舉討論。在民族形成中最重要的主觀因素則為共同體意識的凝 聚,凝聚出共同體的意識將可產生一種特定的詮釋角度,用以觀看與解釋這個共 同體所曾發生過的事情。

第四章即是植基於上述所說的共同體意識所形成的詮釋角度,將《台灣青年》中 關於歷史的、當代的、未來的文章整理並觀察。第一節處理解釋歷史的部分,筆 者選擇以篇幅較多且連載時間較長的「列傳」專欄作為分析對象,觀看《台灣青 年》首次詮釋歷史的嘗試揀選哪些素材,遭遇何種困境,獲致何種成果。第二節 則分析《台灣青年》對二二八事件的描述與定位,二二八如何從叛亂到革命,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何成為民族共同的創傷,而民族過去到現在的轉捩點也被定位於此。第三節則處 理對現在與未來的描述與想像,對現在的理解在國民黨是不具正當性的統治政權 的視角下,哪些事被提出來批判?而當有一天打倒了國民黨政權,台灣的未來應 往哪裡去?

本文章節呼應前述的三個研究焦點,第二章解釋《台灣青年》的產生背景與其相 應的社團運動經過,第三、四章描述《台灣青年》如何理解台灣並作出詮釋。在 結論處則提出對於台灣青年社於 1960 年代民族主義運動的定位並指出研究侷限 及可能的發展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台灣青年社的發展及重要成員

第一節 日本台灣獨立運動的濫觴與發展

台灣人戰後海外反對運動主要的發生地區可分為日本、美洲(以北美為主)及 歐洲三大區塊,其中以日本的發展最早。日本的戰後台灣人政治反對運動,一般 以 1950 年廖文毅等人於東京所組的台灣民主獨立黨為濫觴。

戰後台灣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後,台灣人原先均懷抱著回歸祖國的熱望,

這種歡欣鼓舞的情緒在當時所留下的諸多文獻中歷歷可證,王育德如此描述當時 景象:

就如同中元、過年時的熱鬧氣氛,沒有比今天更能嘗到生為台灣人的喜 悅。熬過千辛萬苦,人們的喜悅更加高漲,日夜召開宴會。爆竹聲響,

街中飄滿給神明與祖先的燒香味。遭到嚴禁的胡琴、銅鑼、大鼓演奏的 台灣音樂,正祝賀天下太平。這或許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充滿幸福的時代 了。57

但這樣的歡樂氣氛並未維持太久,政府接收台灣後大量派任中國的軍隊與官 吏治台,但軍隊紀律敗壞,官吏貪汙情況嚴重,加以當時經濟上出現嚴重的通貨 膨脹,種種原因使台灣人意識到情況並非如預期般樂觀。台灣菁英如林茂生等人 也發出不平之鳴,認為台灣人在戰後並未得到尊重,民間不滿政府的氣氛逐漸醞 釀。此時,黃紀男對海外發聲要求透過公民投票以達成台灣獨立,島內也出現要 求「台人治台」的呼聲,各種不同於以往寄望祖國的政治主張逐漸出現。1946 年 9 月廖文奎、廖文毅創刊「前鋒雜誌」,開始對時勢提出批判。廖文奎並在他 所寫的法文著作〈台灣何處去?〉中提出有關台灣未來可能發展的三種可能性,

57王育德著,吳瑞雲譯,《王育德自傳:出生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台北:前衛,2002),頁 237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包括統一中國、被列強占領或獨立建國。58 凡此均可看出當時台灣的菁英分子對 台灣前途開始出現有別於統一於中國的其他想像。

1947 年由取締私菸所爆發的衝突進而燎原燒成全島性的二二八事件更是台 灣獨立運動史上的重要事件。不少台獨運動人士在回憶為何會投身台獨運動或為 何主張台灣獨立時,最主要標舉的事件就是二二八事件,認為此一事件證明了台 灣人與中國人的差異。然而廖文毅兄弟當時人正在上海得以身免於難,但卻被以 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犯為罪名通緝,從此展開逃亡與抵抗國民黨的生涯。1947 年 6 月廖文奎、廖文毅在上海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1948 年在香港擴大組織,

然不管在上海或香港活動都無法公開,而日本卻有諸多旅日台人可能支持其行 動,因此 1949 年 12 月廖文毅遂轉往日本發展。59

1950 年 5 月「台灣再解放聯盟」改組為「台灣民主獨立黨」, 廖文毅擔任 主席,在東京設立本部。60該組織可視為日本台獨運動的濫觴,1955 年,廖文毅 以「台灣民主獨立黨」主席的身分參加在印尼萬隆所舉行的「亞非會議」,成功 的在國際場合發聲。同年,台灣民主獨立黨人決定成立具有政治實體意涵的流亡 政府組織,設立了「台灣臨時國民議會」。繼之,與剛成立不久的「台灣自由獨 立黨」於 1956 年聯合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廖文毅則任台灣共和國臨時 政府大統領。611950 年代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具有相當程度的國際宣傳能力,

廖文毅曾不只一次親自或派使參加各種國際活動,一時影響國際視聽並引起在台 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緊張。

但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並不具備強大的政治實力,不論是經費、組織、活動

58 張炎憲,〈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及(1991)》(台北:二二八 民間研究小組等,1992 年),頁 288-289。

59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冊),(台北:財團法人吳 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頁 8-10。

60《台灣獨立運動檔案》,〈拂塵專案第十二卷附件〉,系統流水號:29879。

61陳佳宏,《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2006),頁 1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各方面都有明顯缺陷,國民黨更早在 1956 年起便陸續滲透並策反組織內多位重 要幹部,廖文毅本人也在 1965 年公開返台,成為國民黨宣傳打擊台獨運動的重 要樣板。至此,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已不再對國民黨政府造成威脅,在海外反對 運動中也不具重要影響力,至 1977 年正式告終。62

1960 年以王育德為首的留學生所組織的「台灣青年社」63從成立初期即與台灣 共和國臨時政府保持友好但各行其事的距離,原因為留學生中有人主張「臨時政 府,被特務滲透,在留日台灣人社會風評又不好,因此以青年學生清新的姿態出 現較易得到共鳴。」64。雖同時期仍有其他台灣人政治性組織,但台灣青年社以

1960 年以王育德為首的留學生所組織的「台灣青年社」63從成立初期即與台灣 共和國臨時政府保持友好但各行其事的距離,原因為留學生中有人主張「臨時政 府,被特務滲透,在留日台灣人社會風評又不好,因此以青年學生清新的姿態出 現較易得到共鳴。」64。雖同時期仍有其他台灣人政治性組織,但台灣青年社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