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60年代《台灣青年》的民族主義論述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60年代《台灣青年》的民族主義論述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摘要 日本系統的台獨運動在 1950 年代發端至 1960 年代由台灣青年社扛起大旗 並引領、啟蒙世界各地的台灣留學生,在 1970 年代交棒,台獨運動的重心轉 至美國。在這樣一個運動興衰的過程中,台灣青年社無疑扮演了 「銜接與轉 換點」的關鍵角色。《台灣青年》作為台灣青年社的機關刊物,更承擔起論述 台灣民族主義的重責大任。《台灣青年》所呈現的台灣民族主義面貌,在對外 的界線上,劃出了中國人與台灣人的清楚鴻溝,但包納了在海外的台僑,在對 內的界線上,曖昧的區分出原住民與漢人,但對閩客問題卻未有更多的討論。. 政 治 大. 在 「台灣人」的內涵中, 《台灣青年》試圖以多種方式定義台灣人,有從族群. 立. 演變的觀點,也有從歷史事實的分隔點,更試圖直接探討抽象理論,希望找到. ‧ 國. 學. 清楚定義的嘗試。而對於台灣人過去的書寫,具有代表性的「列傳」專欄,卻 呈現出立場跳動的問題,最後草草收場。在觀察史明等人的共同體論述後,大. ‧. 致可以認定,《台灣青年》主張台灣人意識與中國人意識從未重疊發展,而是. y. Nat. sit. 在不同的空間下各自發展,而當台灣在日本統治下發展出具近代性意義的共同. n. al. er. io. 體意識時,中國卻尚未形成,這也是兩者無法消弭的界線。而台灣的現在到未. Ch. i Un. v. 來,《台灣青年》也持續不斷的觀察、思考與想像。在國際上,他們堅持要求. engchi. 尊重台灣人民族自決的權利,進而創造出一中一台的國際空間,在國內,他們 針貶時政,並在海外對島內的政治反對運動遙相呼應,同時以清晰的表達台灣 民族主義運動的立場來為將來定調。. 關鍵詞:民族主義、海外台獨運動、《台灣青年》.

(2) Preface The Taiwan independent movement in Japan launched from 1950’s.During 1960’s ,it was lead by Taiwan Chinglian(Youth) Association, to inspire Taiwa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worldwide. Until 1970’s 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was transported from Japan to America. From 1960’s to 1970’s, Taiwan Chinglian(Youth) Association played a key role .Taiwan Chinglian , as a journal of Taiwan Chinglian(Youth) Association, took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defining and explaining the meaning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First of all, The defining made by Taiwan Chinglian , it clearly told t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and Taiwanese, but including overseas Taiwanese .Second, it not apparently told the difference of aborigine and Han people , and did not discuss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blem between Minnan people and Hakka people .In the contents of Taiwanese , Taiwan Chinglian tried to use variety. 政 治 大 approaches to define Taiwanese, someone defined it from the changing of 立 folk ,someone defined from confirming the turning point of historical truth ,and. ‧ 國. 學. someone even tried to discuss the abstract theory . In explanation of Taiwan history ,the representative column ‘Biography(列傳)’ failed. ‧. to find the same standard to define Taiwanese. After observing the community discourse of Su-Bing and the others, we can find that they considered Taiwanese awareness and Chinese awareness has never engaged and developed in different spaces. When Taiwanese had developed the moder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under Japan’s domination , Chinese moder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had not yet .And that is the line between Taiwanese and Chinese that can not be erased. In 1960’s ,Taiwan Chinglian continued to observe and imagine the exist and the future of Taiwanese. About international affair , they demanded other countries to respect the Taiwanese righ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 and claim one China and one Taiwan . They discussed and cared about the politics and democracy activities on the inside of Taiwan . and clearly stated the stand point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activity to define the future of Taiwan..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Key word : nationalism ;The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 Taiwan Chinglian.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方法………………………………………………………10. 政 治 大. 第四節 論文架構………………………………………………………17. 立. ‧ 國. 學. 台灣青年社之發展與重要成員. ‧. 第二章. Nat. 第二節. 台灣青年社的發展………………………………………24 a v. 第三節. 台灣青年社重要成員……………………………………38. sit er. n. 第三章. y. 日本台灣獨立運動的濫觴與發展………………………21. io. 第一節. i l C n U hengchi. 《台灣青年》中關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建構. 第一節. 誰是/不是台灣人…………………………………………50. 第二節. 民族的概念與共同體的形成 ……………………………64.

(4) 第四章. 共同體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一節. 歷史書寫---英雄、先祖、能吏………………………77. 第二節. 共同體的創傷……………………………………………93. 第三節. 共同體的現在與未來……………………………………97. 第五章. 結論 ………………………………………106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 參考書目 ……………………………………………109. n. al. er. io. sit. y. Nat. 附錄 …………………………………………………116. Ch. engchi. i Un. v.

(5) 圖表目次 表一 《台灣青年》第二期 問卷調查結果………………… 25 表二 《台灣青年》列傳專欄文章列表………………………7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日本系統的台獨運動在 1950 年代發端至 1960 年代由「台灣青年社」扛起大 旗並引領、啟蒙世界各地的台灣留學生,但卻在 1970 年代交棒,台獨運動的重 心轉至美國。在這樣一個運動興衰的過程中,台灣青年社無疑扮演了 銜接與轉 換的關鍵角色。在組成份子上,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多為在日老台僑與台商,從. 政 治 大. 台灣青年社開始,海外台獨運動團體的組成份子有明顯的轉變,成為以留學生為. 立. 運動主要成員。在組織方面,不再出現類似 「臨時政府」這種主要宣傳手段為. ‧ 國. 學. 利用媒體影響國際視聽但未厚植基層組織的團體,而組成務實具運動能力的運動 團體並以同學會、同鄉會等聯誼性質團體作為週邊支持團體的組織。在論述方. ‧. 面,台灣青年社積極從事刊物的編撰與傳播,其中《台灣青年》更是 1960 年代. y. Nat. n. al. er. io. 年代的獨特性與重要性。. sit. 最具影響力的海外台灣人運動刊物。凡此種種,都可觀察出台灣青年社在 1960. Ch. engchi. i Un. v. 戰後海外台灣人的政治運動在台灣政治史中占有何種地位,扮演何種角色? 似乎並非台灣政治學界或台灣史學界關心的熱門議題。許維德曾提出為何要研究 海外台獨運動的四個原因,分別是:(1)海外曾經是台灣反對運動的重要舞台;(2) 海外台獨運動和島內反對運動的聯繫性和相關性;(3)海外台獨運動在美國的遊說 工作是台灣民主化的動力之一;(4)海外作為台獨運動參與者思想啟蒙的重要場 域。1許維德的觀點清楚明白的呈現了研究海外台獨運動的研究實益與歷史價 值。張隆志在〈當代台灣史學史論綱〉中也指出戰後海外反對運動的台灣史論述 的重要性,他認為如史明及王育德於 1960 年代所寫成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與 1. 許維德,〈發自異域的另類聲響---戰後海外台獨運動相關刊物初探〉,《台灣史料研究》,第 十七期,2001 年 5 月,頁 100-103。 1.

(7) 《苦悶的台灣》成為 1980 年代以來,許多台灣讀者的台灣史啟蒙讀物。2. 作為銜接與轉換點的台灣青年社何以能有別於其他日本的台獨團體於 1960 年代壯大?繼之,在 1960 年成立到 1970 年與其他台獨團體進行世界性的結盟前, 這個團體在何種情勢下進行何種活動並提出何種論述,造成何種效果與影響?最 後,關於日本台獨系統的沒落原因為何? 此三問題是筆者在閱讀海外台灣人運動 相關書籍時不斷縈繞於心中的,但目前學界對此並無相關的學術研究,因此,希 望藉由本計畫得以釐清相關的問題並得出具有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政 治 大 升高其運動能量,漸次轉型成為一個具有政治實踐行動力的反對運動團體,並在 立 一開始僅僅作為一個雜誌社成立的「台灣青年社」,隨著刊物的發行,逐漸. ‧ 國. 學. 不断改組的過程中,藉由政治行動的展開與刊物的出版兩者相輔相成的效果而達 到其宣傳特定理念的目的。筆者擬先釐清台灣青年社在 1960 年代的創立背景、. ‧. er. io. sit. Nat. 基本史實後,才能更進一步的對其活動與效果進行分析。. y. 組織成員及內部運作情況,作為本文最基礎的實證問題意識,建立清晰具脈絡的. 台灣青年社最初且最主要的行動武器是雜誌《台灣青年》,欲分析台灣青年. al. n. iv n C 社的行動策略、行動內容與行動效果,必先由此開始。由於《台灣青年》第九十 hengchi U. 期(1968 年 5 月)開始,成為台灣青年獨立聯盟(日本)、全美台灣獨立聯盟(美國)、 歐洲台灣獨立聯盟(歐洲)三個團體的共同機關誌,其主體性不再如之前明顯,因 此將研究範圍限定在第一號至第八十九號。. 2. 張隆志〈當代台灣史學史論綱〉,《台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四期,2009 年 12 月,頁 170。 2.

(8)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目前針對海外台灣人反對運動的學術研究大致可分為通論性質與特定地域 研究兩種。在通論性研究上,2006 年出版的陳佳宏的博士論文《台灣獨立運動 史》是近兩年最受矚目亦頗受爭議的一本專書。3該書最重要的論點為提出「台 獨進程五階段論」 ,作者認為,戰後台獨運動可分為五個階段:(1)客觀的台獨(2) 實質的台獨(3)主觀的台獨(4)建制的台獨(5)法理的台獨。前三階段可以視為 「暗 獨」---未標舉出以台灣為名、為內涵的國家體制,所以基本上其主權獨立的現狀 是以中華民國之法統體制為寄生體;後兩階段則可視為「明獨」---毫無隱諱的以. 治 政 台灣為名、以台灣內涵為法統建制的台灣獨立。 本書詳細陳述了戰後台灣獨立 大 立 運動的歷程也蒐集了大量的相關史料,其出版有助於勾勒出台獨運動的全面性圖 4. ‧ 國. 學. 像,但書中的論點則為人所爭議。許維德於 2007 年所發表的一篇書評中,對此. ‧. 提出質疑。在經驗層次上,許認為,國民黨在所有政策指標與政治修辭上都高舉. sit. y. Nat. 「反台獨」立場,即使其由於「反共」立場而堅守台灣抗拒共產中國之統戰,並. io. er. 形成 「客觀之台獨」 ,但仍無法將其視為台獨運動的參與者。在概念層次上, 許提出了「行動者」與 「機會結構」兩個概念,認為陳佳宏將其混淆,國民黨. al. n. iv n C 政權應被詮釋為台獨運動的「機會結構」而非台獨運動的「行動者」 ,如此將忽 hengchi U 略了「行動者本身對歷史事件之主觀詮釋」。另外,該書在比較具理論性意涵之. 分析架構的欠缺、處理史料的基本態度及重要參考資料的忽略等數點上仍有可加 強之部分。5本書關於台灣青年社的活動部分描述及定位主要是置於海外台灣獨 立運動展開之前期。書中歷述台灣青年社以留學生作為主體有別於台灣共和國臨 時政府的「戰前性」而成立;因著重深耕台灣留學生團體讓支持群與組織成員可 以生生不息而成為日本台獨中最具實力與號召力的團體;到因居留權問題與留學 生主流轉為赴美的情況下在 1970 年代沉寂。其評價為「日本台獨實堪為海外台 3. 陳佳宏, 《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2006。 陳佳宏, 《台灣獨立運動史》,頁 4-5。 5 許維德, 〈評陳佳宏著《台灣獨立運動史》〉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 3 卷第 3 期。頁 250-257。 4. 3.

(9) 獨之啟蒙先驅」。6. 而 1997 年出版的《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 1945 年以後的發展》,則是法國 人 Claude Geoffroy 的博士論文。7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回歸祖國(1945~47); 第二部:台灣,中華民國的根據地;第三部:危機四伏的年代(1970~86);第四部: 務實的獨立主義(1987~95) 以中華民國史為背景與主軸,探討 1945 年以後的獨立 運動,為凸顯獨立運動的原動力與內涵,並以相繼形成的思潮來區分階段發展。 8. 該書篇幅僅 319 面,採敘事的手法,將台獨運動發生的原因及經過作概述,並. 未提出結構性的看法,但因寫成時間相當早,被視為基礎性的先行研究參考。該. 政 治 大. 書關於台灣青年社的描述較為特殊的部分在於,提出台獨組織容易「分裂」的問. 立. 題點,如王育德分裂自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後史明又分裂自王育德的. ‧ 國. 學. 台灣青年社。9而該書對於 1970 年代日本台獨組織的沒落則認為與留學生往美國 移動、辜寬敏出走及外交危機與獨派人士的反應有關,相對於陳佳宏更著重於組. ‧. 織當時所面臨的情勢與人事問題。10. sit. y. Nat. n. al. er. io. 另外,2005 年由台灣史料中心所出版的《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海外台. i Un. v. 灣人運動專輯》則是 2003 年 12 月所舉辦的「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海外台. Ch. engchi. 灣人運動」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合輯。11該研討會最引人注目的是發表人大部 分皆為當年實際參與海外台灣人運動的人士,故其所發表之論文,許多雖不符當 代的學術論文格式,但卻極具史料性的參考價值。該論文集分為五大主題,分別 是:起源與發展、團體與組織、鄉運、學運與人權及媒體與刊物,每一主題下約 各有 5-8 篇不等的論文,其中關於日本的台獨運動及台灣青年社的文章計有 4. 6. 陳佳宏, 《台灣獨立運動史》,頁 174-177。 Geoffroy, Claude,黃發典譯,《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 1945 年以後的發展》 ,(台北:前衛, 1997)。 8 Geoffroy, Claude,黃發典譯,《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 1945 年以後的發展》 ,頁 2-3。 9 Geoffroy, Claude,黃發典譯,《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 1945 年以後的發展》 ,頁 108-109。 10 Geoffroy, Claude,黃發典譯,《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 1945 年以後的發展》 ,頁 224-227。 11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 7. 4.

(10) 篇,分別回顧如下。黃昭堂的〈日本的台獨運動〉以運動主要成員的身分回顧自 1950 年代以來的日本台獨運動,並簡述日本台獨的工作內容,包括資金來源、文 宣活動、說服工作、台獨理論的構築、政治受難者的救援、台灣人日本兵的補償 及支援台灣內部的民主化運動,本文對於初步了解日本的台獨運動有相當清楚明 瞭的介紹。12史明的〈半世紀的海外台灣獨立運動史〉事實上並非論文而是以年 表的形式所寫成,自 1947 年 2 月 25 日廖文毅赴上海發行前鋒雜誌開始紀錄,最 後則結束於 2002 年史明遭判徒刑 6 個月,該年表可視為史明觀點的海外台灣人 運動大事記,具工具性的參考價值,但仍需注意可能有誤漏之處。13 黃文雄的〈在 日台灣人學運、鄉運、社運備忘錄〉則將關注焦點置於運動團體,不但列入了親. 治 政 國民黨的團體也將其他團體根據參與成員的背景分類,主要有被稱為學運團體的 大 立 「在日台灣學生連誼會」及各大學同學會及校友會、被稱為鄉運團體的「在日台 ‧ 國. 學. 灣同鄉會」與世台會,這些團體都與台灣青年社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對於作為. ‧. 周邊團體研究上有介紹性的價值。14最後則是侯榮邦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 sit. y. Nat. 本部發行之刊物〉,侯榮邦自台灣青年社創社未幾即加入,並肩負主要成員的角. io. er. 色至今,雖在媒體上曝光程度不如其他人,但其影響力與重要程度仍不可小覷, 該文歷述自台灣青年社創社以來所發行的 6 種刊物,其中以《台灣青年》最為重. al. n. iv n C 要,敘述篇幅也最多,對於研究者而言提供了刊物編輯者的視野。 hengchi U. 15. 在日本台獨系統方面,對於廖文毅與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研究較多,且多 為實證性研究,較少針對論述進行專門討論,較為特別的是日人森宣雄於 2001 年出版的《台湾/日本連鎖するコロニアリズム》。16該書將台灣青年社劃歸為親 日右派的海外反對運動團體,認為正是因為有這種親日右派的台灣人團體,因此 12. 黃昭堂,〈日本的台獨運動〉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 《自覺與認同:1950-1990 海外台 灣人運動專輯》 ,頁 51-58。 13 如文中對於台灣青年社的創立年份紀載為 1959 年 4 月,但根據黃昭堂說法為 1960 年 4 月。 14 黃文雄, 〈在日台灣人學運、鄉運、社運備忘錄〉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 《自覺與認同: 1950-1990 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 ,頁 447-458。 15 侯榮邦,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本部發行之刊物〉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 《自覺與認 同:1950-1990 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頁 575-585。 16 森 宣雄, 《台湾/日本連鎖するコロニアリズム》,(東京都 : インパクト出版会), 2001。 5.

(11) 日本對台殖民主義尚未消解,甚而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亦即是所謂的「台日連鎖 殖民主義」,再次複製從舊式帝國到殖民地的文化傳播模式,而親日右派正扮演 著協力者的角色。17該書中大篇幅描述與分析台灣青年社的活動,將台灣青年社 的發展過程分為四期,分別是:第一期:1960 至 1964 年前半 --- 初期的上升擴 大期;第二期:1964 年後半至 1972 年--- 孤立化的開始與鬥爭的時代;第三期: 1973 年至 1992 年 --- 孤立化的確立與海外救援運動的時代;第四期:1992 年迄 今 --- 以日本保守論壇為主要對象的政治宣傳期。18這樣的分期法與以台獨運動 的組織變革為分期點的作法不同,較為強調該團體在日本當地的發展情形,可以 說更為強調該團體的主體性。相較於對當前黃文雄等人與日本右派緊密聯結的批. 治 政 判,森宣雄則對早期的台灣青年社成員給予同情的理解,認為是在當時日本的政 大 立 治與社會情勢下,這群人遭親中的左派所打壓,僅能選擇與右派合作。 19. ‧ 國. 學. 在美國台獨運動研究部分,陳佳宏的碩士論文《海外台獨運動史:美國「台. ‧. 獨」團体之發展與挑戰,50 年代中至 90 年代中。》仍是偏向通論性的研究。20而. y. Nat. io. sit. 許維德的博士論文“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 Identity. n. al. er.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Ch. i Un. v.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則是採用個案訪談的作法,訪問了六. engchi. 名在美國從事台獨活動的運動人士,以理解他們由中國認同轉向台灣認同的歷 程。21. 不同於以地域或時代為劃分的通論性文章,許維德的〈發自異域的另類聲響 ---戰後海外台獨運動相關刊物初探〉與藍適齊的〈再探討戰後海外台獨運動相關 17. 森 宣雄, 《台湾/日本連鎖するコロニアリズム》,頁 251。 森 宣雄, 《台湾/日本連鎖するコロニアリズム》,頁 76-77。 19 森 宣雄, 《台湾/日本連鎖するコロニアリズム》,頁 204-207。 20 陳佳宏, 《海外台獨運動史:美國「台獨」團体之發展與挑戰,50 年代中至 90 年代中。》 ,台 北:前衛,1998。 21 Shu, Wei-der, 2005, “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 Identity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h.D. diss., Syracuse University. 18. 6.

(12) 刊物及「海外台灣人史」〉則是以刊物作為探討中心。22許維德將其於美國所蒐 集到的海外台獨運動相關刊物以發行團體作了系統性的介紹,而藍適齊則是以許 文為基礎,補充許文所不足的部分。此兩篇文章可是為對海外台獨研究一種新方 法的嘗試。. 其他國內台灣獨立運動的相關論述由於與本計畫無直接關係,故不擬於此處 作討論。另外,關於台灣民族主義的討論,國內有甚多專文、期刊論文、學位論 文進行討論,但本文僅針對與本文問題意識相關的幾篇文章進行回顧。陳俐甫的 博士論文〈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1950 年代以前的台灣民族主義運動〉,認為. 政 治 大. 1960 年代之前為日語菁英之時代,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和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 立. 為例,推論此時期不論左右翼都已形成台灣民族主義此一共同的意識形態,但因. ‧ 國. 學. 過度寄望外國勢力介入而失敗。23筆者認為,台灣共和國之失敗原因絕非僅是因 寄望外力,廖文毅的個人因素與共和國臨時政府組織與成員結構的問題才是導致. ‧.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失敗的主因,至於台盟與臨時政府所建構的台灣民族主義是. y. Nat. n. er. io. al. sit. 否為一致的意識形態,筆者亦持懷疑之態度。. i Un. v. 張炎憲的〈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主要是由廖. Ch. engchi. 文奎、廖文毅兄弟在戰後的遭遇與其思想的轉變為主軸探討其何以由中華聯邦的 想法轉變至台灣獨立,在張的筆下,廖氏兄弟展現了台灣人的能動性,在經歷二 二八後能拋棄中國包袱而成為台獨運動的先聲,但本文在文本分析上著墨不多。 24. 此部分則可由另一篇吳叡人所寫的〈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 主義思想初探〉補強,該文從思想史的取徑探討廖文奎由中國民族主義者轉向為 22. 許維德,〈發自異域的另類聲響---戰後海外台獨運動相關刊物初探〉,《台灣史料研究》,第 十七期,2001 年 5 月,頁 99-155;藍適齊, 〈再探討戰後海外台獨運動相關刊物及「海外台灣人 史」〉,《台灣史料研究》,第十八期,2002 年 3 月,頁 99-109。 23 陳俐甫, 〈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1950 年代以前的台灣民族主義運動〉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24 張炎憲, 〈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 ,陳永興等著, 《二二八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市 : 二二八民間硏究小組 : 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 : 現代學術硏究基金會, 1992),頁 279-303。 7.

(13) 台灣民族主義者的過程,並以廖文奎所寫的〈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在台灣的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鬥爭)〉與《Formosa Speaks》兩篇論文探 討其台灣民族主義論述。25而吳叡人的另一篇論文〈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 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則是探討 1960 年代台灣島內的民族主義論述, 該文首先釐清「公民民族主義」與「領土民族主義」的起源差異與交融,繼之討 論台灣民族主義萌芽的兩個重要因素:日本因素與中國因素,最後藉由分析「台 灣人民自救宣言」的島內觀點並與海外的王育德、史明等人的觀點來成立「本土 的命運共同體論」。26. 政 治 大. 研究回顧的最後一篇也是與本文關係最為緊密者是黃昭堂的〈戰後台灣獨立. 立. 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黃昭堂本身即為運動的參與者也是重要的論述建. ‧ 國. 學. 構者,而在三十餘年後回過頭省思來時路,文章共分六個段落,其中較為重要的 是「初期的台灣民族理論與其背景」、「理論上的爭論」、「1960 年代的台灣民族. ‧. 論」三部份,第一部份主要介紹廖文毅與臨時政府的民族主義論述,主要使用的. y. Nat. sit. 文本為《台灣民本主義》,廖文毅強調混血論。理論的爭論則是王育德所提出的. n. al. er. io. 台灣民族論與廖文毅的比較,主要差異即在於成為民族的基準不同。271960 年代. Ch. i Un. v. 的台灣民族論則是舉出許世楷、廖春榮、彭明敏、史明加以比較。黃文的關懷重. engchi. 點幾與本文有高度重疊,但黃文的比較稍嫌簡略,本文希望能做更為細緻的討論 與分析,也希望能檢證黃文的觀點是否有漏誤或有可從另一方向理解之處。. 綜觀以上研究可發現,對於海外台獨運動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總論性質或由 當事人自我表述的層次,關於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研究稍多,但對台灣青年社. 25. 吳叡人, 〈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第 37 卷第 3 期,頁 47-100。 26 吳叡人, 〈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收於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紀念「台灣自救宣言」三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頁 51-86》 。(台 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1995)。 27 黃昭堂, 〈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 ,收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 ,(台北: 前衛,1994),頁 195-227。 8.

(14) 以至於之後的台獨聯盟的專門研究則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將試圖填補此空白 領域中 1960 年代的部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Un. v.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文採文獻分析法。首先針對現有的文獻進行爬梳,透過史料及現有學界研 究成果中關於台灣青年社的部分加以歸納整理,以建立初步的紀事年表,並比對 各項史料或研究結果間是否存在差異,同時對於《台灣青年》第 1 號至第 89 號 進行初步的目錄整理及內容評估。在整理出組織的大事紀與刊物的目錄表之後, 將可獲致粗略的運動歷程梗概與刊物內容分類。繼之,以民族主義的觀點切入做 為全文的關懷重心,由一開始的組織發展、成員到《台灣青年》的各篇文章,均 由此做為理解的起點,亦即,這些活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這些文章在民族主義 運動論述中扮演何種角色?. 立. ‧ 國. 學. 一、. 政 治 大. 研究取徑. ‧. 台灣青年社作為一個政治運動團體,其最重要的主張為台灣獨立,而台灣. sit. y. Nat. 獨立的方式與想像則是「『台灣人』當家作主」 ,這是標準的民族主義式的思考,. n. al. er. io. 因此在處理《台灣青年》的文本時不能不先理解目前的民族主義研究成果。民族. i Un. v. 主義作為一門現代化學科被研究者所研究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葉,此與一次世界大. Ch. engchi. 戰後的政治氣氛強調民族自決有重要關係,此時期的重要學者有被稱為民族主義 雙父的卡爾頓‧海斯(Carleton B. Hayes)與漢斯‧孔恩(Hans Kohn),海斯將民族主 義定義為一種意識形態,孔恩則建構了民族主義類型學的「二分法」即西方的和 非西方的民族主義類型。28而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 1968-1988 年間民族主義研 究達到高峰,質與量俱有所長,如羅奇(Miroslav Hroch)、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葛爾諾(Ernest Gellner)、史密斯(A,D,Smith)、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 等不論在政治學界、社會學界甚至歷史學界均廣為人知的民族主義研究者。此時. 28. Eric J. Hobsbawn,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1990;中譯版: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2001),頁 5;羅志平,《民族主義 理論、類型與學者》 ,(台北:旺文社,2005)頁 292-302。 10.

(16) 期的重要論爭即為「民族」究竟是原生或建構?建構論者後來居上,但也有部分 學者肯認即使是建構, 「文化臍帶」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本文的民族主義概念 即來自上述的幾位學者,以下分別討其與本文相關的重要論點:. (一)羅奇(Miroslav Hroch):捷克歷史學者,其代表作為《歐洲民族復興的社會先 決條件》29(Social Preconditions of National Revival in Europe),書中分為三部 分,第一部分先敘述其理論原型,第二部分以 8 個小國的民族運動作為例 證,最後則進行總合式的分析。羅奇提出關於民族主義運動的分期理論以 解釋十九世紀的歐洲,其三期特徵分別為:A 階段純粹是文化、文學與民. 政 治 大. 風習俗的交融時期,其中所具有的政治色彩甚低,主要為少數菁英份子投. 立. 入學術性的研究;B 階段出現民族主義的先驅以及諸多推動 「民族概念」. ‧ 國. 學. 的激進派,同時也借由政治手段企圖建立民族;C 階段則是民族主義綱領需 要獲得民眾支持的時期。本文借用羅奇的分期概念以解釋《台灣青年》中. ‧. 關於民族主義論述的內容仍停留於 A 階段及 B 階段時期,尤其是台灣的 A. y. Nat. sit. 階段在日治時期曾稍稍成形,但在政權轉換後又迅速被打壓,筆者認為《台. n. al. er. io. 灣青年》試圖同時進行兩階段。. Ch. engchi. i Un. v. (二)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代表作為《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30. ,本書透過歷史社會學與比較方法作出民族主義的歷史論證,不認為民族主. 義僅只是意識形態或是政治運動,而是更深層的文化的「人造物」 ,但此人造 物並非虛構或想像而是一種「與歷史文化變遷相關,根質於人類深層意識的 心理的結構」 。31安德森對民族的定義是「他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 29. Miroslav Hroch, Social Preconditions of National Revival in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 ,1985。 30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Refelections on the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London: Verso ,1991). 31 吳叡人撰,〈認同的重量: 《想像的共同體》導讀〉 ,收於《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 散布》,xv-xvi.xviii-xix。 11.

(17) 他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limited),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32,「想像」 意味著民族組成的「方式」,「有限的」判斷了「邊界」,「共同體」則是呈現 的「面貌」 。安德森的多處觀點均給與筆者在閱讀文本時重要的觀念提示,例 如,其所提到的時間概念對民族史所產生的重要性。而如何選取記憶與遺忘 的事件更是建立民族主義的歷史論述重要的「技藝」。. (三)葛爾諾(Ernest Gellner) :其對民族的定義為共享文化者,而且必須彼此承認。 33. 而對於民族主義的定義為「基本上是一項政治原則,主張政治與國族的組成. 單元,兩者必須等同一致。」。34基於此定義,民族主義運動代表的是違背上. 政 治 大. 述原則而激發的憤怒感或是符合上述原則所得到的滿足感之類的情緒—其稱. 立. 為國族主義情操—所激起的社會運動。葛爾納進一步論述,一旦政體的統治. ‧ 國. 學. 者是異族,跟絕大多數的被統治者不屬於同一個民族,則會激發強烈的憤怒 的民族主義情操,亦即國族主義乃是關於政權正當性的理論。葛爾諾的理論. ‧. 提供了民族主義在政治上的基本定義,使得台灣青年社這群人的行為可清楚. y. Nat. n. al. er. io. sit. 的被界定為民族主義運動,從而能展開一系列的討論。. i Un. v. (四)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霍布斯邦並未. Ch. engchi. 著力於討論民族主義的類型,而是將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末的民族主義運動 發展情形分段討論。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1918-1950 年,霍布斯邦稱為民 族主義的最高峯,他認為此段時期的民族主義在反法西斯運動期間與左派結 成同盟,在被殖民國家當中,這種結盟關係更因反帝運動而得到加強。35此與 台灣日治時期甚至戰後初期的情形有可資比較的部分,同時,也可用以解釋. 32. 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頁 10。 33 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台北:聯經,2001),頁 8-9。 34 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頁 1。 35 Eric J. Hobsbawn,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1990 12.

(18) 王育德等人在初期的思想甚至可以看到左派的影響。. (五)史密斯(Anthony D. Smith):史密斯做為研究民族主義的社會學者,他曾歸納 出兩種民族主義發展的途徑,一是理性的,一是族群的。理性的民族主義, 是由上而下的先存有國家,再由政治菁英整合地方而成。另一種「族群的民 族主義」在時間上較為晚近,是由下而上的先存有一個共同體再經由民族主 義的洗禮/學習/模仿,而成為一個民族。36但兩者之間事實上經常共存於現實 中的民族成型過程。本文在分析《台灣青年》如何證成台灣民族成立與其內 涵時,將借用其對民族的定義與觀點,尤其是族群式民族主義的觀點中其所. 政 治 大. 列出的主客觀條件包括:集體的專有名稱、擁有共同祖先的神話、共有的歷. 立. 史記憶、相同要素所構成的文化條件、特定的鄉土、族群中多數成員具有凝. ‧ 國. 學. 聚感,這些條件在《台灣青年》是如何被滿足。. ‧. 本文列舉數位對作者產生影響的學者之觀點,簡介其與本文相關的論點,雖. sit. y. Nat. 然每一個論者都有其一套體系完整的論述,但筆者並不試圖套用或印證理論,而. n. al. er. io. 是借用理論的概念試圖理解文本的可能性。民族主義之複雜正在於其歷史現象的. i Un. v. 多變,《台灣青年》作為推動民族運動的刊物,其中所承載的《台灣青年》式民. Ch. engchi. 族主義內涵為何,才是本文所欲探討與理解的對象。. 二、. 相關史料. (一)台灣青年社主要成員的回憶錄、自傳。此部分目前可蒐集到的有:金美齡與 其夫婿周英明的回憶錄《日本啊!台灣啊!》 ,本書記述兩人自幼年的日治時 期及青少年的戰後國民黨接收時期,接著是赴日求學並參與台灣青年社的過 程,結束於 1990 年代台灣政治開放後的喜悅與期望。37而盧千惠的《我心目. 36 37.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p121. 金美齡、周英明著,張良澤譯,《日本啊!台灣啊!》,臺北:前衛,2001 年。 13.

(19) 中的日本》則是以在日本的生活為主軸,其中二、三、四章述及盧千惠及. 其夫婿許世楷參與台灣青年社的歷程;除本書之外,2008 年出版的《台灣 38. 是台灣人的國家》亦有相關文章,可互相比對參考。 另外,相當特別的 是日人宗像隆幸(中文筆名宋重陽)的回憶錄暨評論集《台灣獨立運動私記》 39. 及《台灣 建國---和台灣人共同走過的四十七年》 ,他以日本人的身分卻將其. 一生投入台灣人的反對運動中,擔任了《台灣青年》三十幾年的編輯工作, 並曾在 1970 年代援救彭明敏的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40. (二)媒體:此部分主要針對台灣青年社在日本所發生的政治事件中,日本媒體及. 政 治 大. 官方檔案如何報導與記錄。由於國內關於日本的媒體資料可稱貧乏,讀賣新. 立. 聞為唯一有完整資料庫之媒體,因此日本媒體的部分主要針對平面媒體獨賣. ‧ 國. 學. 新聞對於該團體的報導。而中文部分則運了中央社的檔案資料輔助台灣青年 社運作時期的相關報導。. ‧ sit. y. Nat. (三)對台灣青年社主要成員的訪問、報導。此部分的主要書籍有四:陳銘城於 1992. n. al. er. io. 年寫成的《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 ,這是第一本針對海外台獨運動歷史所寫的. v. 一般性讀物,裡面以 32 個單元分別介紹海外台獨運動的重要歷史環節。41作. Ch. engchi. i Un. 者當時以新聞工作者的身分出國遍訪重要的台獨運動人士,將他們的故事以 簡潔又不失渲染力的文字配上大量照片呈現。關於 1960 年代台灣青年社的部 分集中於第三單元至第十二單元。而《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則是由陳 銘城與施正鋒共同撰寫的,本書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作為敘事的主體,以事 件作為單元歷述台獨聯盟歷史,關於台灣青年社的部分主要集中於頁 11 至頁 33 關於台獨聯盟日本本部的部分。42第三本是黃英哲的《扶桑書劍記》,本書 38. 許世楷、盧千惠著,邱慎、陳靜慧譯, 《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台北:玉山社,2008);盧千惠, 《我心目中的日本》,台北:玉山社,2007。 39 宋重陽, 《台灣獨立運動私記》 ,台北:前衛,1996。 40 宗像隆幸著 楊鴻儒譯,《台灣 建國---和台灣人共同走過的四十七年》 ,台北:前衛,1996。 41 陳銘城, 《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 42 陳銘城,施正鋒編,《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14.

(20) 為作者旅居日本時的文集,大部分文章為針對特定人物的訪談或側寫,其中 包含數位台灣青年社的主要人物如王育德、黃昭堂、金美齡、許世楷等人。43 本類書籍雖史料價值不高,但對於作為研究台灣青年社的入門書籍及一般性 讀物卻具有相當的可親性。最後一本為甫於 2009 年出版的《海外台獨運動相 關人物口述史》 ,此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儀深對目前仍健在的 海外台獨運動人士所做的口述訪談紀錄,與本文相關的訪談對象有許世楷、 侯榮邦、黃文雄三人。44. (四)台灣青年社成員的著作。台灣青年社與其他海外台獨運動團體相比,有一個. 政 治 大. 相當大的特色即論述能力相當強,組織中,如王育德、黃昭堂、許世楷等人. 立. 不但以台灣相關研究取得東京大學文科或法科的博士,更在從事獨立運動. ‧ 國. 學. 後,積極從事各項關於台灣的文化、法律、政治的書寫。王育德以《台灣: 苦悶的歷史》為世人所熟知,但其著作的重點卻不僅在於台灣歷史的書寫,. ‧. 舉凡政論、語言、時人評述、文化等都有著作留下,並於 1999 年由前衛出版. y. Nat. sit. 社出版王育德全集共 15 冊。45黃昭堂的著作前期偏向對台灣歷史的探討,如. n. al. er. io. 《台灣民主國研究》《台灣總督府》,中期開始轉向對民族主義的探討如《台. i Un. v. 灣那想那利斯文》及國際法上的研究,著作之多,不遑多讓於其師王育德。46. Ch. engchi. 許世楷雖產量未如前兩人多,但其《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與之後出的幾本文 集亦是台獨運動圈中的重要讀物如 1991 年完成的《台灣新憲法論》 。47由於台 灣青年社成員的相關著作甚多,本計畫將主要以 1980 年代以前出版的著作為 主,以探求當時作者的想法並與其他史料互相對應使用。. 43. 黃英哲, 《扶桑書劍記》 ,(台北:前衛,1991)。 陳儀深, 《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 45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東京:弘文堂,1964)。 46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1989);黃昭堂著,《台灣那想那利斯 文》(台北:前衛,1998),黃昭堂著,廖為智譯, 《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台灣現代學術研究 會,1993)。 47 許世楷,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4);許世楷, 《台灣新憲法論》 ,(台 北:前衛,1993)。。 44. 15.

(21) (五).政府檔案,檔案局所藏《台灣獨立運動檔案》 ,主要為外交部駐外人員於 1950 年代以後所蒐集關於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活動情形,及與各國政府處理海 外台灣獨立運動之往返電文,本文主要用以觀察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之活 動。另外,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部亞太司檔案中,有部分關於柳文卿 遣返之檔案,亦為本文所運用。.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Un. v.

(22) 第四節. 論文架構. 台灣青年作為一本宣傳特定政治理念的刊物,其內容編排相當豐富,依內 容取向主要可分為台灣政治評論、國際政治評論、台灣文史、留學生動態報導 及文藝創作等五大類。本文將針對以下三個研究焦點進行分析。. 一、關於台灣青年社的組織與政治行動報導。台灣青年社為提升政治運動能 量,自 1963 年改組為「台灣青年會」後,首先從事學生組織運動。1964 年起 開始有公開的政治活動,首先是 1964 年 2 月 18 日於東京大倉飯店舉行記者會. 政 治 大. 宣讀獨立聲明,當期的《台灣青年》馬上刊出報導。48從此時開始,台灣青年. 立. 社的所有公開的政治行動《台灣青年》必加以報導,利用政治行動報導來增加. ‧ 國. 學. 刊物的話題性,同時利用刊物傳播的力量來增加行動的能見度,這是反對運動 團體機關刊物的必然功能。1964 年到 1968 年台灣青年社的政治行動主要可分. ‧. 為兩種,對特定國際性事件的示威抗議,如 1966 年京都日美會議的絕食抗議。. y. Nat. 另一種則為組織成員受迫害時的政治抗議行動,如 1967 年 8 月組織成員林啟. sit. 49. n. al. er. io. 旭、張榮魁強制送還事件。50 這兩種行動各代表了如何的意涵?後者是否更能. Ch. i Un. v. 彰顯出海外運動團體的困境與獲得支持?而這些行動對於組織本身又產生了如 何的影響?. engchi. 二、關於建構台灣民族主義的論述。《台灣青年》自第 5 號開始即明確主張台 灣獨立,從此便確立其為民族主義運動宣傳的刊物立場,因此建構台灣民族主 義變成為首要的論述工作。51在建構台灣民族主義的過程中,記憶、語言、歷 48. 宋重陽, 《台灣獨立運動私記》 ,(台北:前衛,1996),頁 66;〈独立ときは近ずいた〉, 《台灣 青年》第九十六號(1964 年 2 月 25 日),頁 4 49 陳銘城, 《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頁 45-49;宋重陽,《台灣獨立運動私記》,頁 98-100;陳銘 城,施正鋒編, 《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 ,頁 20-21。 50 宋重陽, 《台灣獨立運動私記》 ,頁 110-113。 51 黃昭堂, 〈日本的台獨運動〉,收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 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 ,頁 54。 〈台湾青年 イラ‧フォルモサ共同声明〉, 《台灣青年》第十號(1961 年 9 月 25 日),頁 63-64。 17.

(23) 史認識都是重要的工具。以共同的記憶而言,本計畫將以二二八事件作為觀察 重心。早在 1961 年 2 月出版的《台灣青年》第六號 228 特集,即以專刊形式 處理,其中包含評論、當事人回憶、受害者名錄等各種面向的文章,而此後每 年二月所出版的刊物也有相關文章以為提醒與紀念。52在語言方面,作為台灣 青年社靈魂人物的王育德,下了極深的功夫鑽研台灣語,並在《台灣青年》上 長期連載〈台灣語講座〉,企圖利用系統化的學術研究使台灣話成為一種超脫 於地方方言地位的語言,而能成為國族共同的語言。53在歷史認識方面, 《台灣 青年》關於台灣歷史的介紹有兩種形式特別值得注意。第一種以人物列傳的形 式出現,如拓殖列傳、能吏列傳等,透過對人物的描述來增強閱讀者的歷史感,. 治 政 第二種則是以〈資料室〉專欄,長期刊載該社認為重要的歷史文章,如連溫卿、 大 立 謝春木、楊肇嘉、蔡培火等人所寫的文章。 54. ‧ 國. 學. 三、關於台灣現況的報導與對台灣前途的想像。前者建構民族後,因為民族的. ‧. 界限與國家並不相同,因而必須透過民族主義運動來達成民族與國家編結合一. y. Nat. sit. 的理想,而運動的實質目標變是打倒當權者,因此本處研究焦點著重在對於現. n. al. er. io. 實政治層面的批判與對未來方向的追尋。若依批判的領域劃分,可以發現《台. Ch. i Un. v. 灣青年》對於除了對最重要的政治層面多所批判外,對於經濟與教育亦多有著. engchi. 墨。55政治、經濟、教育三個面向所構築出來的台灣現狀為何?文中是否提出了 相應的解決法?除了報導台灣現狀, 《台灣青年》也相當關注國際局勢,不論是 關於台灣的外交情勢或主要國家的政情演變,這與 「海外」的地理位置與訴 求焦點是否有關,也是值得分析的問題。56在批判完現狀, 《台灣青年》又描繪 出如何的政治藍圖以期待閱讀者的跟隨? 52. 《台灣青年》第十號(1961 年 6 月 20 日)。 如王育德, 〈台灣語講座 第八回 台灣語の語彙(2)〉, 《台灣青年》第九號(1961 年 8 月 20 日), 頁 53-58。 54 如林海水,〈拓殖列傳(2) 吳沙〉,《台灣青年》第七號(1961 年 4 月 20 日)頁 38-42;謝春木, 〈台灣民眾党の鬪爭(IV)〉,《台灣青年》第二十四號(1962 年 11 月 25 日),頁 46-55。 55 如耕英, 〈台灣綿業の災難〉, 《台灣青年》第二十五號(1962 年 12 月 25 日),頁 20-24;林炳 義,〈台灣の義務教育延長論〉 ,《台灣青年》第五十三號(1965 年 4 月 25 日),頁 33-37。 56 如〈日米の新政権と台湾〉, 《台灣青年》第五十三號(1965 年 4 月 25 日),頁 2。 53. 18.

(24) 以上三點正代表了《台灣青年》所欲傳達的三種主要訊息:(1)台灣青年社 是什麼樣的團體? (2)曾經發生在台灣的事情該如何理解?(3)現在的台灣統治者 該如何理解? 在釐清這些問題後,應可建立起 1960-1968 年台灣青年社與《台 灣青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形貌。. 本文第二章首先描述海外台獨運動於日本的初期發展,並依照時間順序,敘述 該組織重要事件與組織演變過程,由此先描繪出該群體的活動樣貌,史料的來 源則為官方檔案、當事人回憶錄、口述訪談紀錄與《台灣青年》的相關報導內 容。繼之以人為綱,交待每位成員的背景與學知及其於台灣青年社中所扮演的. 政 治 大. 角色,並由世代、階級、族群的面向觀察這群人的共同樣貌。. 立. 第三章及第四章主要以文本作為分析對象。第三章試圖回答《台灣青年》的台灣. ‧ 國. 學. 民族界線與內涵,第一節處理界線的問題,借用第十期「中國人難民特集」的三 個集團分析架構討論其對最重要的「他者」---中國人的描述。接著,觀察《台灣. ‧. 青年》對於海外台獨運動言論最主要的聽眾---僑民的理解與呼告。一般而言,民. y. Nat. sit. 族主義所處理的界線皆為對外的界線,但一個民族內部存在不同族群時,台灣青. n. al. er. io. 年社的成員如何從一個優勢族群(閩南人)的角度去觀看其他族群?第二節則根據. Ch. i Un. v. 安東尼史密斯對於從族群到民族的形成過程所需的要件觀察《台灣青年》如何形. engchi. 成其台灣民族建構,而語言是筆者認為在台灣民族中最重要被標舉的共同文化條 件,因此特別標舉討論。在民族形成中最重要的主觀因素則為共同體意識的凝 聚,凝聚出共同體的意識將可產生一種特定的詮釋角度,用以觀看與解釋這個共 同體所曾發生過的事情。 第四章即是植基於上述所說的共同體意識所形成的詮釋角度,將《台灣青年》中 關於歷史的、當代的、未來的文章整理並觀察。第一節處理解釋歷史的部分,筆 者選擇以篇幅較多且連載時間較長的「列傳」專欄作為分析對象,觀看《台灣青 年》首次詮釋歷史的嘗試揀選哪些素材,遭遇何種困境,獲致何種成果。第二節 則分析《台灣青年》對二二八事件的描述與定位,二二八如何從叛亂到革命,如 19.

(25) 何成為民族共同的創傷,而民族過去到現在的轉捩點也被定位於此。第三節則處 理對現在與未來的描述與想像,對現在的理解在國民黨是不具正當性的統治政權 的視角下,哪些事被提出來批判?而當有一天打倒了國民黨政權,台灣的未來應 往哪裡去? 本文章節呼應前述的三個研究焦點,第二章解釋《台灣青年》的產生背景與其相 應的社團運動經過,第三、四章描述《台灣青年》如何理解台灣並作出詮釋。在 結論處則提出對於台灣青年社於 1960 年代民族主義運動的定位並指出研究侷限 及可能的發展方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Un. v.

(26) 第二章 台灣青年社的發展及重要成員 第一節 日本台灣獨立運動的濫觴與發展 台灣人戰後海外反對運動主要的發生地區可分為日本、美洲(以北美為主)及 歐洲三大區塊,其中以日本的發展最早。日本的戰後台灣人政治反對運動,一般 以 1950 年廖文毅等人於東京所組的台灣民主獨立黨為濫觴。. 戰後台灣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後,台灣人原先均懷抱著回歸祖國的熱望,. 政 治 大. 這種歡欣鼓舞的情緒在當時所留下的諸多文獻中歷歷可證,王育德如此描述當時. 立. 景象:. ‧ 國. 學. 就如同中元、過年時的熱鬧氣氛,沒有比今天更能嘗到生為台灣人的喜. ‧. 悅。熬過千辛萬苦,人們的喜悅更加高漲,日夜召開宴會。爆竹聲響,. sit. y. Nat. 街中飄滿給神明與祖先的燒香味。遭到嚴禁的胡琴、銅鑼、大鼓演奏的. io. al. n. 了。57. er. 台灣音樂,正祝賀天下太平。這或許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充滿幸福的時代. Ch. engchi. i Un. v. 但這樣的歡樂氣氛並未維持太久,政府接收台灣後大量派任中國的軍隊與官 吏治台,但軍隊紀律敗壞,官吏貪汙情況嚴重,加以當時經濟上出現嚴重的通貨 膨脹,種種原因使台灣人意識到情況並非如預期般樂觀。台灣菁英如林茂生等人 也發出不平之鳴,認為台灣人在戰後並未得到尊重,民間不滿政府的氣氛逐漸醞 釀。此時,黃紀男對海外發聲要求透過公民投票以達成台灣獨立,島內也出現要 求「台人治台」的呼聲,各種不同於以往寄望祖國的政治主張逐漸出現。1946 年 9 月廖文奎、廖文毅創刊「前鋒雜誌」,開始對時勢提出批判。廖文奎並在他 所寫的法文著作〈台灣何處去?〉中提出有關台灣未來可能發展的三種可能性, 57. 王育德著,吳瑞雲譯, 《王育德自傳:出生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台北:前衛,2002),頁 237 。 21.

(27) 包括統一中國、被列強占領或獨立建國。58 凡此均可看出當時台灣的菁英分子對 台灣前途開始出現有別於統一於中國的其他想像。. 1947 年由取締私菸所爆發的衝突進而燎原燒成全島性的二二八事件更是台 灣獨立運動史上的重要事件。不少台獨運動人士在回憶為何會投身台獨運動或為 何主張台灣獨立時,最主要標舉的事件就是二二八事件,認為此一事件證明了台 灣人與中國人的差異。然而廖文毅兄弟當時人正在上海得以身免於難,但卻被以 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犯為罪名通緝,從此展開逃亡與抵抗國民黨的生涯。1947 年 6 月廖文奎、廖文毅在上海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 ,1948 年在香港擴大組織,. 政 治 大. 然不管在上海或香港活動都無法公開,而日本卻有諸多旅日台人可能支持其行. 立. 動,因此 1949 年 12 月廖文毅遂轉往日本發展。59. ‧ 國. 學. 1950 年 5 月「台灣再解放聯盟」改組為「台灣民主獨立黨」, 廖文毅擔任. ‧. 主席,在東京設立本部。60該組織可視為日本台獨運動的濫觴,1955 年,廖文毅. sit. y. Nat. 以「台灣民主獨立黨」主席的身分參加在印尼萬隆所舉行的「亞非會議」,成功. n. al. er. io. 的在國際場合發聲。同年,台灣民主獨立黨人決定成立具有政治實體意涵的流亡. i Un. v. 政府組織,設立了「台灣臨時國民議會」。繼之,與剛成立不久的「台灣自由獨. Ch. engchi. 立黨」於 1956 年聯合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 ,廖文毅則任台灣共和國臨時 政府大統領。611950 年代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具有相當程度的國際宣傳能力, 廖文毅曾不只一次親自或派使參加各種國際活動,一時影響國際視聽並引起在台 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緊張。. 但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並不具備強大的政治實力,不論是經費、組織、活動. 58. 張炎憲, 〈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 , 《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及(1991)》(台北:二二八 民間研究小組等,1992 年),頁 288-289。 59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冊),(台北:財團法人吳 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頁 8-10。 60 《台灣獨立運動檔案》 ,〈拂塵專案第十二卷附件〉 ,系統流水號:29879。 61 陳佳宏, 《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2006),頁 172。 22.

(28) 各方面都有明顯缺陷,國民黨更早在 1956 年起便陸續滲透並策反組織內多位重 要幹部,廖文毅本人也在 1965 年公開返台,成為國民黨宣傳打擊台獨運動的重 要樣板。至此,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已不再對國民黨政府造成威脅,在海外反對 運動中也不具重要影響力,至 1977 年正式告終。62 1960 年以王育德為首的留學生所組織的「台灣青年社」63從成立初期即與台灣 共和國臨時政府保持友好但各行其事的距離,原因為留學生中有人主張「臨時政 府,被特務滲透,在留日台灣人社會風評又不好,因此以青年學生清新的姿態出 現較易得到共鳴。」64。雖同時期仍有其他台灣人政治性組織,但台灣青年社以. 政 治 大 行各種記者會、遊行抗議、國會遊說等活動,同時一路擴張組織,於 1970 年與 立. 明確的定位與主張逐漸在留日台灣人中發揮影響力,不但發行多種刊物,尚能舉. ‧ 國. 學. 美洲、歐洲數個台獨運動團體結盟成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 台獨聯盟的總部 社於美國紐約,從此成為海外台灣人運動的重心,直至 1990 年代海外黑名單全. ‧. 面開放,海外台灣人運動的階段性任務暫告段落為止。.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2. i Un. v. 廖文毅與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相關資料可參考:李世傑, 《台灣共和國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 。 ; (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 《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 國》(上、下冊),(台北:財團法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張炎憲,〈戰後初期台獨主張 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 ,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 究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1992),頁 279-304;吳叡人,〈祖 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 ,《思與言》,37 期,頁 47-100;陳欣欣 〈廖文毅與「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 ,(台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2005 年)。 63 該團體自成立後數度改組並改名,本處以台灣青年社作為該團體的代表名稱,論文中則以事件 發生當時的組織名稱為準。 64 黃昭堂,〈日本的台獨運動〉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 海外 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2005),頁 53。 23.

(29) 第二節 台灣青年社的發展 1960 年代,日本正處於學運狂潮之中,1959-60 年因日本安保條約而起的安 保鬥爭,背後實隱藏包括政治與經濟層面等複雜的社會因素,其延續的時間前後 長達十年以上,處在此種環境下的台灣留學生們,雖作為日本社會的外人,但仍 不免受到時代的波瀾所影響。. 一、台灣青年社成立 戰後擔任台南一中教師的王育德因執導新劇而得罪當道,自 1949 年離開台. 政 治 大. 灣至日本後,1950 年代並未積極投身政治運動,雖曾擔任廖文毅之幹部,但未. 立. 有實際作為,專心於研究台灣語(福佬話)。直至 1958-59 年,其於台南一中所教. ‧ 國. 學. 導之學生多人至日本求學並與王育德取得聯繫,才開啟積極參與政治運動之契 機。65多位台灣留學生在經過多次對台灣時事的討論後,決定成立雜誌社以著述. ‧. 的形式宣揚理念。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1960 年 2 月 28 日台灣青年社正式成立,. y. Nat. sit. 創立時的成員共有六名,分別為王育德、黃昭堂、廖春榮、蔡炎坤、傅金泉、黃. n. al. er. io. 永純等六人。66其中除廖春榮為台北建國中學畢業外,其他人皆為王育德的學生。 67. Ch. i Un. v. 1960 年 4 月 10 日《台灣青年》以雙月刊的形式創刊,創刊號的社論為〈敬告台. engchi. 灣青年〉 ,文中揭櫫了《台灣青年》此一刊名是為了承續 1920 年代的民族主義運 動,當時林呈祿、謝春木等人於東京所編輯發行的運動刊物名稱正是《台灣青 年》 。該文刻意避免過於明確的政治立場,更宣稱 「我們不是要作激烈的肉體運 動,也不認為有其必要性」 ,雜誌的目的是「想要扮演大家的口和耳和眼」 ,雖然 希望留學生能團結起來,但並未賦予明確的目的。68由於之前並無從事反對運動. 65. 王育德著 邱振瑞等譯, 〈台灣青年社創立的故事〉 , 《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台北:前衛,2002), 頁 63。 66 〈台湾独立運動関連年表〉,《台灣青年總目次》(東京:台湾独立建囯聯盟日本本部, 2003), 頁 282。 67 王育德著 邱振瑞等譯,〈《台灣青年》二十年的回顧〉,《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台北:前衛, 2002),頁 110。 68 〈台湾青年に告ぐ--発刊の言葉にかえて〉, 《台灣青年》創刊號(1960 年 4 月 10 日),頁 1-3。 24.

(30) 的相關經驗,因此創刊號的內容刻意保守,不但編輯及發行人均用 「台灣青年 編輯委員會」,連發行所與連絡地址也以郵政信箱 「東京都玉川局私書函 6 號」 代收,所有人發表文章也都謹慎的採用筆名,僅有〈台灣語講座〉以王育德的真 名發表,但尚須刻意標註「台灣語講座特別拜託王育德氏執筆」以劃清關係。69. 二、初期運作(1960-1963) 但即使以筆名掩藏真實身分,該刊物高調發行的舉動仍為中華民國駐日大使 館所注意。1960 年 10 月,王育德的中華民國護照需申請延期,使館即要求其前 往面談,而最後護照仍未能延期而失效。70在發行幾期之後,台灣青年社的論述. 治 政 內容逐漸明白地主張其政治傾向,在第二期刊物中,有一份針對留學生的問卷調 大 立 查,其中第十三問為「台灣的將來會想要如何呢?」選項有「A.國民政府的統治 ‧ 國. 學. 很好。B.想讓中共解放。C.獨立。D.讓聯合國託管很好。E.怎樣都好。」,第三. ‧. 期所刊登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表:. 結果. io. A. 國民政府的統治很好. B. 想讓中共解放C h. C. 獨立. 74. D. 讓聯合國託管很好. 4. E. 怎樣都好. 0. 2. n. al. e n g 4c h i. 未作答. er. 選項. sit. y. Nat. 表一 《台灣青年》第二期 問卷調查結果. i Un. v. 8.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台灣青年》第三期所公布之調查結果整理製表。 雖然無法求證此份數據是否為真,但筆者認為可將其視為《台灣青年》藉此 69. 王育德著 邱振瑞等譯,〈《台灣青年》二十年的回顧〉,《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台北:前衛, 2002),頁 106。 70 王育德, 〈パスポートを取り上げられるの記〉, 《台灣青年》第 5 號(1960 年 12 月 20 日),頁 26-29。 25.

(31) 公開其主張。第五號的〈台灣的將來該如何是好?〉71 即針對此一結果而寫,發 表者「林英宏」之前未曾出現過,之後也未再看到,推測是因該主題甚為敏感為 避免國民黨政權的調查而刻意用來發表本篇文章的假名,該文甚為大膽的提出 「要獨立革命的話,必先鼓吹民族意識。」,還表示希望能在《台灣青年》上看 到關於新台灣的各方面構想的文章,同期的社論也明白表示「台灣獨立是台灣人 三百年來的悲願」72。據此,應可說明台灣青年社宣示其立場並非如黃昭堂所言 至第十期才公開,而是早在第五期即清楚表達宣傳台灣獨立理念之立場。73第 6 號「2.28 特集」及第 10 號「中國人難民問題特集」更是集中火力針對兩個特定 議題作大幅的報導與論述。而在第 9 號開始,由於辜寬敏主動提供資金,加以成. 治 政 員增多,《台灣青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大 立 ‧ 國. 學. 在台灣青年社時期,組織僅以刊物作為唯一表達理念的管道,1962 年的「日 劇事件」可視為該段時期特殊事件,與此類似的還有周英明尚未加入台灣青年社. ‧. 時的個人「惡作劇」 。日劇事件發生於 1962 年 10 月 10 日。每逢國慶日,中華民. sit. y. Nat. 國政府於日本均會舉行慶祝活動,邀請當地僑民及日本政要前來觀禮。台灣青年. n. al. er. io. 社成員廖春榮於 1961 年即策劃以「灑佈催淚性農藥而使這個慶典會場陷於混. i Un. v. 亂」,但由於日本警方平日即對從事反對運動的台灣留學生多所注意,因此,廖. Ch. engchi. 春榮委託同為該社成員但為日本人的宗像隆幸執行,該年由於裝置農藥的容器封 口未能密封,在前往預定地點的地鐵上農藥揮發出來而告失敗。1962 年的中華民 國國慶日慶祝大會於有樂町的日本劇場舉行,廖春榮將具有催淚效果的揮發性農 藥克魯羅匹克林以蠟密封交給宗像隆幸及另一名社員郭錫麟,他們混入會場後, 在一段時間較長的土風舞表演時間將農藥倒在地板上。農藥揮發後引起觀眾不適 反應而迫使節目中斷疏散觀眾,其中尚包含當時的親中華民國的自民黨副總裁大. 71. 林英宏, 〈台湾の将来はどうあるっべきか〉, 《台灣青年》 第 5 號(1960 年 12 月 20 日),頁 22-42。 〈1961 年は台湾の年〉,《台灣青年》第 5 號(1960 年 12 月 20 日),頁 1-3。 73 黃昭堂, 〈日本的台獨運動〉,收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 年 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 。(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頁 54。 72. 26.

(32) 野伴睦。74事發後,日本警方曾多次調查台灣青年社的成員,但因該行動並非共 同決議而為少數人的私人行為,事前亦未告知組織,日本警方因無法掌握有力證 據而不了了之。75而 1961 年 9 月加入台灣青年社的周英明,於 4 月到日本留學至 9 月加入組織的空檔間,曾 「變更筆跡,設法不留指紋,製作批評政府的『怪 文書』,到處寄送。」。76以上兩例顯示出此時期留學生除了以刊物反對政府外, 事實上仍想有更為具體作為的想法,但思考尚未成熟,因而採取此種游擊式的「搗 蛋」手法,其特徵便是不敢明目張膽的以公開方式反對政府而欲以製造混亂或發 散匿名訊息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此種想要有更進一步行動的想法,隨著入社的 成員漸多與組織力量逐漸茁壯遂導致組織的轉型。. 政 治 大 此時期除了刊物定位的逐漸清晰,也是招募主力成員的重要時期。創設的六 立. ‧ 國. 學. 名成員除王育德與黃昭堂外,黃永純轉向替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編輯刊物,蔡炎 坤則因不滿王育德大幅刪改其文章而離開成為邱永漢的秘書。77其他兩人傅金泉. ‧. 與廖春榮也分別於 1970 年代回到台灣。而成為 60 年代組織重要幹部的許世楷、. sit. y. Nat. 宗像隆幸、鳥居民、金美齡、周英明、侯榮邦、宗像隆幸、等人則於 1960-1963. n. al. er. io. 年期間陸續加入,觀察其地緣分佈與加入原因可發現於其時主要是由東京地區的. i Un. v. 台灣留學生所組成,且通常透過為組織成員的同學、室友或親戚之類的連帶關係. Ch. engchi. 進入,金美齡作為第一名女性成員欲加入時,因其未有組織成員的背書尚受到懷 疑,可見當時組織在招收成員的態度上仍為保守,地域也仍有所限制。78. 三、轉型與陳純真事件(1963-1965) 1963 年 5 月 11 日,台灣青年社成員 10 人召開會議討論組織改組之事,會 74. 〈日劇で催淚ガス騷ぎ 二千余人ポロポロ 華商の雙十節祝賀会 二人重症 〉, 《読売新聞》(東 京),1962 年 10 月 10 日夕刊,9 版。 75 陳銘城,施正鋒編, 《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台北:前衛,2000),頁 15-16;宋重陽, 《台 灣獨立運動私記》(台北:前衛,1996),頁 15-20。 76 金美齡 周英明著,《日本啊!台灣啊!》(台北:前衛,2001),頁 78。 77 王育德著 邱振瑞等譯,〈《台灣青年》二十年的回顧〉,《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台北:前衛, 2002),頁 134-135。 78 金美齡 周英明著,《日本啊!台灣啊!》(台北:前衛,2001),頁 71-73。 27.

(33) 後決議包括:將「台灣青年社」更名為 「台灣青年會」 ,該次出席者即為第一屆 臨時中央委員,並推舉黃昭堂為首任委員長,同時訂定組織規約及組織架構,分 別任命王育德及廖春榮為宣傳部長級組織部長。79 該次轉型的重要意義在於,王 育德雖以老師帶學生的形式創建了台灣青年社,但在經歷了幾年的運作之後,組 織中有舊成員離開也有新成員加入,師生關係的紐帶已然淡薄,王育德的領導地 位也由實際的刊物與社務領導,轉型成為專門負責刊物部分,而社務的領導卻由 其學生黃昭堂取而代之,王育德認為「所謂同窗意識或師徒關係的前近代性結 合,當然不堪時間的考驗,故其斷裂也是好的現象」 。80至此,組織真正成為留學 生共同經營的團體而非一小群具有連帶關係者的封閉社團。另一方面,也代表該. 治 政 團體的成員不以發行刊物為滿足,而打算以其他更具體的行動方式表現其理念。 大 立 ‧ 國. 學. 具體的行動方式在本階段最為顯著者即為組織或介入各大學中的同學會。原 先在日的台灣留學生即有一聯誼團體為「中華民國留日同學會」,該團體主要為. ‧. 中華民國政府所支持,故經常舉辦節日慶祝活動及定期招募留學生組成暑期回國. sit. y. Nat. 訪問團。但留學生中事實上分為三派,分別為親中共派、親國民黨派及台獨派,. n. al. er. io. 1962 年台獨派的謝南強與許世楷曾一度當選該會正副主席,但因謝南強隨即赴. i Un. v. 美,親國民黨派遂於 1963 年發動改選而由江丙坤擔任主席。許世楷等人則另起. Ch. engchi. 爐灶於 1963 年 5 月 26 日組成「在日台灣學生連誼會」以此作為據點,陸續在各 大學分設同學會如 1963 年成立的早稻田台灣稻門會及 1964 年成立的明治大學台 灣校友會。81 另一方面,對台灣政治犯的救援行動也成為反對運動的一環。1961 年 9 月 無黨籍省議員蘇東啟因支持雷震與島內的台獨組織而被捕並以涉嫌叛亂判處死 刑,傳出海外後,台灣青年社成員積極印發大量救援信函到各國政府、傳播媒體, 79. 宋重陽, 《台灣獨立運動私記》(台北:前衛,1996),頁 60-61。 王育德著 邱振瑞等譯,〈《台灣青年》二十年的回顧〉,《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台北:前衛, 2002),頁 110。 81 黃文雄,〈在日台灣人學運、鄉運、社運備忘錄〉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 同:1950-1990 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2005),頁 448-451。 80. 28.

(34) 展開救援行動,雖效果無法有效認定,但這是第一起台灣青年社參與島內政治犯 救援的案例。1964 年彭明敏與其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起草了〈台灣人民自 救宣言〉,在散發前夕被捕,該事件引起台灣青年會的高度重視,除了在刊物上 以社論抨擊國民黨政府及發送救援信函給各國政府、人權團體及有力人士外,尚 進一步以台灣大學校友會名義向蔣經國遞出請願書,與前次蘇東啟救援行動比起 來向島內工作更推進了一步。82 而救援政治犯的行動也成為台灣青年社之後的發 展往人權運動方向邁進的重要契機。 正當台灣青年會經過組織改組而行動力大增之時,1964 年發生的陳純真事件. 政 治 大 央委員會,重新制定規章並推選黃昭堂續任委員長,同時也擴大組織編制,除原 立 則將台灣青年會帶往始料未及的方向發展。1964 年 5 月 17 日台灣青年會召開中. ‧ 國. 學. 有的組織部、廣報部(原宣傳部)、資金部外,另設總務部、公共關係部與情報部 並於當日選出新任幹部。不料兩週後該份幹部名單竟以郵寄方式送至東北地區留. ‧. 學生手中,且幹部姓名皆為真名而非化名。此舉意在同時恐嚇台灣青年會與其他. sit. y. Nat. 留學生,其內部運作情況已被掌握,切勿加入以免危險。由於幹部名單事涉機密,. n. al. er. io. 必然是由當天參與開會的中央委員中流出,內部有間細一事無庸置疑。在黃昭. i Un. v. 堂、廖春榮及宗像隆幸三人所組成的調查小組調查下,發現 1962 年加入,向來. Ch. engchi. 不甚積極卻於半年內變得積極的陳純真頗有嫌疑,遂於 6 月 22 日叫陳純真到總 部進行盤問。盤問過程中,戴天昭因情緒激動而以小刀刺傷陳純真肩膀,陳純真 起初不願承認,最後才吐實並寫下自白,自白內容提到他是受到大使館文化參事 余承業所脅迫而提供台灣青年會之祕密。當晚,他答應接受台灣青年會指揮成為 反間諜,卻於之後反悔,並對當晚進行盤問的成員提起傷害告訴。 1964 年 7 月 23 日,日本警視廳逮捕黃昭堂、戴天昭、許世楷、廖春榮、柳 文卿、王天德、宗像隆幸等 7 人,並搜查台灣青年會總部及 7 人住處,該社成員. 82. 陳銘城,施正鋒編,《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台北:前衛,2000),頁 26;許世楷、盧千 惠著,邱慎、陳靜慧譯,《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台北:玉山社,2008),頁 91-92。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After enrolment survey till end of the school year, EDB will issue the “List of Student Identity Data on EDB Record and New STRNs Generated” to the school in case the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