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從共和到復辟

彌爾頓的思想在共和政府建立後,由過去對共和體制建構理論,轉為告 誡。一個體制的建立,需面臨現實的檢視,告誡的背後是反應共和政府成立 之後的問題。當理論與實踐之間出現落差,彌爾頓的主張是調整而非撤除,

當1660年歷史的發展走向查理二世的復辟,共和之路無法繼續,彌爾頓只得 透過論冊傳達理念。本章討論彌爾頓1654年共和政府成立五年後的《再為英 國人民聲辯》,與1660年復辟前的呼籲-《建立自由共和的可行之道》,屬彌 爾頓政治思想第三階段的著作,傳達了他對共和走向復辟過程的思想脈絡。

第一節、 共和政府的實踐

《為英國人民聲辯》出版後,「弒君合法與否」成了熱烈討論的話題。

對來自各方的回應,1彌爾頓因為眼疾加劇而沒有及時答覆,2直到1654年才 針對穆林(Peter Du Moulin,1601-1684)的《王室血統的哭訴》(Regii Sanguinis

Clamor)出版了《再為英國人民聲辯》3《再辯》可分為兩個重點:第一為

1 回應者包括John Rowland的Pro Rege et Populo Anglicano Apologia (1651)、Clause Barthelemy Morisot的Carolus I. Britanniarum Rex (1652)、Peter Du Moulin的Regii Sanguinis Clamor (1652)、Sir Robert Filmer的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Original of Government (1652)、

Rowland的Polemica sive Supplementum Ad Apologiam Pro Rege et Populo Anglicano (1653),

此外,尚有來自普魯士地區作者的回覆,包括Christian Woldenberg (1651)、Nahum Bensen (1651)、Caspar Ziegler (1652)、Jacob Schaller (1652)、Erhard Kieffer (1652)和Martin Zeiller;

參見John T. Shawcross, “The Life of Milton”, in Dennis Daziels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ilton, 14.

2 彌爾頓的眼睛在1644年出現異狀,1650年左右失去左眼視力,到了1652年則完全失明。

3 關於由《為英國人民聲辯》衍伸的論辯,還有彌爾頓在1655年出版的《為己辯護》(Defensio

pro Se),主要是針對摩爾(Alexandra More)的(Sacrarum Litterarum Professoris Fides Publica, Contra Calumnias Ioannis Miltoni),以文中的〈答案〉(“An Answe”)來回覆摩爾文中的

〈補遺〉(“Supplementum”);參見John T. Shawcross, “The Life of Milton”, in Dennis Daziels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ilton, 14-15.

4 史家阿密達居(David Armitage)認為《再辯》針對的是克倫威爾的海外征服計劃:阿密達

居指出,1654年克倫威爾正要派遣軍隊遠征西班牙,是擔任護國主之後首次海外軍事計畫,

這讓彌爾頓憂心克倫威爾的行為會對脆弱的自由有所侵害;參見David Armitage, “John Milton: poet against empire,” in Armand Himy, David Armitage, Quentin Skinner, eds. Milton and Republicanism, 214。戴匝尼斯(Martin Dzelzainis)則透過《再辯》,分析彌爾頓與克 倫威爾的關係;參見Martin Dzelzainis, “Milton and the protectorate in 1658,” in Armand Himy, David Armitage, Quentin Skinner, eds. Milton and Republicanism, 1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替共和政府奠定理論基礎,《再辯》則是評論這個理論實踐程度,包括克倫 威爾在共和政府裡的角色,以及共和政府成立後的發展。

彌爾頓首先讚賞克倫威爾治理三個王國的豐功偉業、領導人民建立新政 府、鞏固邊界、輕視財富和權勢,5然而由征戰中凱旋而歸的克倫威爾正面臨 著新的戰鬥:

當您,克倫威爾…看到天主非常寵愛您支持您,於是便把依賴天主的 心轉而信賴自我。現在您只剩自己,而且還得參加新的戰鬥。6

這場「新的戰鬥」-和平之後的發展,會動搖領導者的初衷,因此統治者內 心的力量與美德將更顯重要:

你肩負起無比沉重的擔子,它將徹底考驗你,檢查你,剖視你的內心;

它將揭露你天性中的特性是什麼、你的力量是什麼,以及你顧慮的又 是什麼;它將顯示你是否真正具有敬畏神明和忠於人民的美德;我們 認為你是超群絕倫的人,而在承襲天主的意志,你應受到無比的尊 敬。7

彌爾頓的呼籲和克倫威爾上任後的行動有關:基於對議會的不滿,克倫 威爾在1653年4月下令將議會進行「清洗」排除異議份子,尾閭議會遂成了

「貝爾朋議會」(Barebones Parliament);同年12月12日完成不列顛史上唯一 的成文憲法「政府組織法」(Instrument of Government),讓克倫威爾正式成

5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1-522.

6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0.

7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護國主」。對於這兩個時刻,彌爾頓未及時對此表達看法,但《再辯》

提到「頭銜」對統治者是個障礙,甚至等同「偶像崇拜」:

被一個王號所俘虜,變成一個沒有價值的人,這和在真摯的天主庇護 下,征服一個崇拜偶像的民族之後,你又把那些被你征服的偶像奉為 神明,似乎是毫無二致的。8

回顧作為共和政府成立依據的《為英國人民聲辯》,如今卻爆發「解散議會」

與「護國主名號」,不僅統治者的正當性有待衡量,更會讓久候而來的和平 走入另一場戰爭:

你們會發覺你們最大的敵人便是和平本身,和平本身會成為你們最艱 苦的搏鬥對象,而你們所認為的自由便會變成奴役你們的桎梏。9

從《論改革》、《論離婚》到《論出版自由》,「自由」都是彌爾頓不斷耳

提面命的宗旨,共和政府對彌爾頓而言,更是實踐自由精神的有形成果,然 而這得來不易的成果,似乎正面臨危機:

要時常考慮,你的祖國委託你去捍衛的是多麼寶貴、多麼受人珍視的 東西-自由!這是過去的盼望,現在希望通過你一人來實現…自由是 我們共和國以無比的英勇贏得的,它以無比的光榮生長起來;如果它 的毀滅像它的發展那樣迅速,就會為我們這個國家帶來極大的誹謗和 恥辱…最後,你應自重,不能讓你用辛苦和歷險贏得的自由被你自己

8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1.

9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破壞,或為他人以任何方式損傷。10

一字一句莫不表達上位者要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並呼籲統治者要擔負保護 這份珍貴精神的責任,彌爾頓接著提出「自由捍衛者」轉變心性後的下場,

雖無指名道姓,但直指克倫威爾應該是毫無疑問了:

如果一位被推崇為最公正、神聖、善良的自由捍衛者,在最後破壞了 自己所保護的自由,這必然具有毀滅性的致命危險,同時也會以某種 方式破壞美徳和虔誠的根本。11

對於自由的維繫不易,彌爾頓解釋這與人心對權力的貪婪有關,因為「自 由」的價值源自內心的體會,但這份價值對於透過衝突而達成目標的領導者 卻不然,畢竟曾在戰爭中風光一時的人,是無法忍受和平使他們黯淡無光,

這轉變會使他淡忘「自由」的重要性。也就是說,自由能否存在,緊繫於戰 爭與和平之間的拿捏,並與掌權後所衍生的權力慾望息息相關。彌爾頓此時 的告誡,已非透過戰爭的勝利而獲取自由,而是如何在和平之中維持自由,

彌爾頓這段細膩的觀察,往往為許多人所忽略:

你們忽略了維持和平的措施,如果認為只有戰爭才是你們的和平與自 由、美德和榮譽,那麼請相信我…除非你們把貪婪、野心和奢侈從思 想中驅逐出去,把浪費無度從家庭中消滅,否則你們將發現你們認為 只有在海外和戰場上才會出現的暴君,結果出現在自己家裡,並且行

10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1.

11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事更加殘酷。12

彌爾頓接著對政府、克倫威爾與政府官員提出建議。彌爾頓表示公正的 體制是維持國家運作的條件,並且能讓依附其下的軍隊或成員對其忠貞,13至 於政府之中的成員,彌爾頓建議他們都要學習法律、理智、判斷是非,並學 習在議會內與行使合法的權力,承接上述關於維繫自由的不易,彌爾頓的口 氣轉為嚴苛,對於無法保護自由的官員,他如此說道:

這批監護自由的官員,很少有人了解如何運用自由,也很少有人懂得 享受自由。最後,不容忽視的是,那些無法承擔自由監護者的人,往 往首先忘卻初衷。這種人不宜有自由;他們的命運也不該有自由。14

對於共和政府的成員,彌爾頓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

總之,要遠遠避開黨爭、私恨、迷信、不法行為、貪婪以及營私…除 非你們盡全力這樣做,否則天主或人都會認為不該把自由、共和國的 政權,以及你們渴望取得的管理別人的權利委託給你們。15

對於克倫威爾的統治,彌爾頓提出了教會、法律和教育三方面的建言,

並期望克倫威爾能成為一位兼容並蓄的統治者。關於教會,彌爾頓期望克倫

12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4.

13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4-525.

14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6.

15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威爾要讓教會獨立,莫再讓教會與世俗的權力有所混淆,但對於教會所掌控 的財產,彌爾頓認為政府必須介入以避免聚斂,因為那會成為信仰追求真理 的障礙;關於法律,彌爾頓希望克倫威爾不要一味制定新法,而是要保存舊 法存在的價值,因為「法愈繁則亂,你當保留必要的法律,當然也得制定新 法,但應制定善惡分明的法律。」16針對教育,彌爾頓接續過去在《論教育》

提及的菁英教育,以及教育對道德培育的重要性。17彌爾頓曾在《論出版自 由》中大聲疾呼人民該擁有表達理念的自由,如今他再次向克倫威爾表示領 導者應接納異己:

最後,我熱烈地希望你既不怕聽真理,也不怕聽謊言,不管他們是哪 類的真理或謊言…希望你永遠和那些具有如此看法的人站在一起:不 僅是自己的派系或政黨,而是要所有的公民都同樣享有平等的自由權 利,才是公平的。18

(二 二 二 二) ) ) )共和 共和 共和體制的變動性 共和 體制的變動性 體制的變動性 體制的變動性

彌爾頓在《再辯》開頭,對共和政府的運作如此定義:「我們應該把自

己的位置看成是在共和國的某個圓周上一樣,既然它在旋轉,就應選擇那個 對公眾利益有益的位置。」19可見彌爾頓心中的共和政府,雖然是個變動的 體制,但它卻如同一個「圓」:共和政府的成員或事件是圓周上的點,它們

16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With A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 Vol. 2, 523.

17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17 John Milton, Defensio Secunda, in Rufus Wilmot Griswold, ed. Prose Works of John Milton,

相關文件